首页 / 正文

二鹦鹉闻四谛缘品第六十八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须达。敬信佛法。为僧檀越。一切所须。悉皆供给。时诸比丘。随其所须。日日往来。说法教诲。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长者须达敬信佛法,做僧众的施主,凡僧众的一切所须,他都悉心供给。比丘们随其所须,每天都到须达家中,并宣说佛法赐予教诲。

【古文】

须达家内。有二鹦鹉。一名律提。二名赊[赊;shē。]律提。禀性黠慧。能知人语。诸比丘往来。每先告语家内闻知。拂整敷具。欢喜迎逆。是时阿难。往到其家。见鸟聪黠。爱之在心。而语之言。欲教汝法。二鸟欢喜。授四谛法。教令诵习。而说偈言。

豆佉[佉:qū。] 三牟提耶 尼楼陀 末伽(此言苦集灭道)

【白话】

须达的家里有二只鹦鹉,一只叫“律提”,一只叫“赊律提”,性情聪慧,能听懂人的语言。比丘们来去时,常常预先告诉家人知晓,使其擦拭整理待客之物,欢欢喜喜迎送僧众。一次阿难到须达家,见这二只鸟聪明伶俐,心中非常喜欢,便对它们说:“我要教授你们佛法。”两只鸟也很高兴。阿难为其传授四谛法,让它们讽诵学习,而说偈言:“豆佉,三牟提耶,尼楼陀,未伽。”(汉语:苦集灭道)。

【古文】

门前有树。二鸟闻法。喜悦诵习。飞向树上次第上下。经由七返。诵读所受四谛妙法。其暮宿树。野狸所食。缘此善心。即生四天。

【白话】

门前有树,二鸟听闻此法后,欢天喜地地讽诵学习,飞到树上,又依次不断地飞上飞下,连续往返七回,不停念诵学到的四谛妙法。到了晚上便栖息树上,结果被野狸吃掉。凭此善心,死后立即转生到四天王天。

【古文】

尊者阿难。明日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闻二鹦鹉为狸所杀。生矜愍心。还白佛言。须达家内。有二鹦鹉。弟子昨日。教诵四谛。其夜命终。不审识神。生处何所。唯愿如来。垂愍见示。

【白话】

尊者阿难第二天乞食时间一到,披衣托钵入城乞食,听说这两只鹦鹉被野狸所杀,心生怜悯,回去对佛说:“须达家里有二只鹦鹉,弟子昨日,教给它们读诵四谛法,二只鹦鹉在昨夜命终。不知它们的神识转生在什么地方?恳请世尊怜悯,为我明示。”

【古文】

佛告阿难。谛听谛听。善着心中。当为汝说。令汝欢喜。缘汝授法。喜心受持。命终之后。生四王天。此阎浮提五十岁。为四王天上一日一夜。彼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四王天寿五百岁。

【白话】

佛告诉阿难:“你仔细听,记在心里,我会为你宣说,让你高兴。因你教授它们佛法,它们欢喜受持,命终后转生在四天王天。此阎浮提的五十年,等于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那里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四天王天的寿命是五百岁。”

【古文】

阿难问佛。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生第二忉利天上。此阎浮提百岁。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忉利天寿千岁。阿难复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生第三焰摩天上。此阎浮提二百岁。为焰摩天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焰摩天上寿二千岁。

【白话】

阿难又问佛:“在那里命终后,将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将转生到第二天的忉利天上,此阎浮提的一百年,等于忉利天上的一日一夜,那里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忉利天人的寿命是一千岁。”阿难又问:“在那里命终后,将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将转生到第三天的焰摩天上,此阎浮提的二百年,等于焰摩天上的一日一夜,那里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焰摩天人的寿命是二千岁。”

【古文】

阿难又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生第四兜率天上。此阎浮提四百岁。为彼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兜率天寿四千岁。阿难又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生第五无憍乐天[无憍乐天:指化乐天。]。此阎浮提八百岁。为第五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第五天寿八千岁。

【白话】

阿难又问:“在那里命终后,将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将转生到第四天的兜率天上,此阎浮提的四百年,等于兜率天上的一日一夜,那里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阿难又问:“在那里命终后,将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将转生到第五天的化乐天上,此阎浮提的八百年,等于化乐天上的一日一夜,那里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化乐天人的寿命是八千岁。”

【古文】

阿难又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生第六化应声天[化应声天: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此阎浮提千六百岁。为第六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第六天寿万六千岁。阿难又问。于彼命终。复生何处。佛告阿难。还生第五天上。如是次第。至四天王天。上下七反。生六欲天中。自恣受福。极天之寿。无有中夭。

【白话】

阿难又问:“在那里命终后,将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将转生到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上,此阎浮提的一千六百年,等于他化自在天上的一日一夜,那里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他化自在天人的寿命是一万六千岁。”阿难又问:“在那里命终后,又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又会转生到第五天上,这样依次转生直到四天王天,上下往返七回。他们生在六欲天中,安乐受福,极尽天人之寿,不会中途夭折。”

【古文】

阿难又问。六天寿尽。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下阎浮提。生于人中。出家学道。缘前鸟时诵持四谛。心自开解。成辟支佛。一名昙摩。二名修昙摩。

【白话】

阿难又问:“在六欲天命终后,将转生到哪里?”佛告诉阿难:“将转生到阎浮提中,投生为人,出家修行,因从前做鸟时念诵奉持四谛法,自然心开意解,获得辟支佛果,一个名叫昙摩,另一个名叫修昙摩。”

【古文】

佛告阿难。一切诸佛。及僧贤圣。天人品类。受福多少。皆由于法种其善因。致使其后各获妙果。尔时阿难。及诸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

佛告诉阿难:“一切诸佛以及众贤圣、天、人等,所受福报的多少,都因先前与佛法结下的善缘,致使其后各获妙果。”当时阿难及一切与会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木村泰贤逝世之悼言·太虚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僧尼应参加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太虚
  卷第一百十四·霁仑超永
  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慧苑
  万法归心录卷下·佚名
  卷第二十二·佚名
  摩诃令奴缘品第三十一·佚名
  佛般泥洹品第五·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一卷·一行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六·知礼
  缁门警训卷第一·如卺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妾薄命·戴望舒

    一枝,两枝,三枝,床巾上的图案花为什么不结果子啊!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明天梦已凝成了冰柱;还会有温煦的太阳吗?纵然有温煦

  • 卷二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 宋 陆游 撰 上书乞祠 上书又乞奉祠归梦到湖边自叩扉此去敢辞依马磨向来真惯拥牛衣致身途远年龄莫报国心存气力微誓墓那因一怀祖人间处处是危机 春残 老堕空山里春残白日长庸医司性命

  • 卷二百五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斋诗集【二】裘万顷送诗僧如师西游向来诗坛上权奇声籍籍君虽后两翁而已分半席主人龙门高宜有如此客横行翰墨塲往往一当百挟是今西游吐谈取双璧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正德七年五月甲辰朔巡按云南监察御史张羽言云南地震甚于他省郡县官多不得其人虽尝按治其罪而荒裔之外吏政尚同乞敕巡抚三司等官痛加修省以弭灾异礼部尚书傅圭等覆以古之帝王遇灾而惧故能转祸为福今岁天鼓鸣流星见阴霾

  • 尚史卷五·李锴

    本纪四周本纪太王 王季 文王太王者是为古公亶父组绀诸之子后稷弃之裔也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别有本传见唐虞诸臣 史记】子曰漦蠒漦蠒生叔均山海经叔均始作牛耕叔均又数世生不窋【吕梁碑】史记后稷

  • 张欣泰传·李延寿

    张欣泰字义亨,不以武业自居,喜爱隶书,攻读诸子和史籍。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到吏部尚书褚彦回那里去,褚彦回问:“张郎的弓马有多少?”他回答说:“我生性怕马,无力张弓。”褚彦回感到他非常奇异。后来历任各个王府的佐官。宋朝元徽

  • 博王友文传·欧阳修

    博王友文字德明,本姓康名勤。幼时风姿美好,好学,善谈论,诗歌写得好,太祖收为养子。太祖兼四镇节度使时,用友文当度支盐铁制置使。太祖用兵四方,友文征赋聚敛以供军需。太祖即帝位,以原来的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征赋,置建

  • 卷五十三·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三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台谏三上神宗论台谏阙员宜速选用吕 诲臣准学士院关报中书劄子奉圣旨举谏官二人者仰承诏命俯及外臣有以见宸衷虚竚乐闻过失中外均庆臣所以懽欣而不已也臣向以言事

  • 128.刘裕摆却月阵·林汉达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

  • 卷四 士昏礼第二·郑玄

    [疏]《士昏礼》第二。○郑《目录》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昏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录》此皆第二。”○释曰:郑知是士娶妻之礼者,以“记”云“记士昏礼”,故知是士

  • 卷二十一·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一 明 何楷 撰 周庄王之世诗九篇 扬之水闵无臣也郑君子闵忽无忠臣良士终以死亡而作是诗也【出序 孔颖达云作诗之时忽实未死序以繇无忠臣竟以此死故闵之

  • 失编·章世纯

    ○牿之反复 二句气不能清、则所感害深也、夫乘动之行、求以静澄也、至于牿之深、而静之地、动亦先之矣、欲夜气之存也淂乎、且人实有清淑之气。而至求之梦觉之会。斯亦微矣微而保之则可着之端也微而

  • 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掌诸路头陀教特赐圆通玄悟大禅师头陀僧溥光奉敕撰  伏闻无上法王。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随机接物。演河沙妙义。设无量行门。运神通四十九年。度众生百千万亿。将般涅槃嘱累国王大臣。宣扬正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私料简中都十六番问答。初一问答总问诸境何故但十。如阴入境诸阴不同。烦恼种别亦复无量。诸病诸业乃至两教二乘方便正行。三教菩萨诸位不同。故云法若尘沙境何定十

  • 沉船·泰戈尔

    《沉船》是印度近代著名作家泰戈尔的长篇小说,1903年在报上连载,1906年成书出版。此书为作者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描写了青年大学生罗梅西和汉娜丽尼的爱情故事。两人热恋已久,互以身相许,但罗梅西之父命他回乡成婚。

  • 四六法海·王志坚

    文总集。明王志坚编。十二卷。 收录魏晋至元代四六文(骈文)。仿《文选》体 例,分敕、诏、册文、赦文、制、手书、德音、令、 教、策问、表、章、札子、状、弹事、笺、启、书、颂、 移文、檄、露布、牒、诗文序、宴集

  • 杂纂二续·苏轼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苏轼撰《杂纂二续》。

  • 难经古义·佚名

    二卷。日本滕万卿撰。成书于日本宝历十年(1760)。上卷载一至三十难,下卷载三十一至八十一难。滕氏有鉴于《难经》编残简缺,虽经吕广重为编次及历代医家注释考证,仍难副古圣意旨,遂部分调整《难经》编次;为使前后问难应答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