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贤劫经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

《贤劫经》全部章节目录

(1)贤劫经卷第一
(2)贤劫经卷第二
(3)贤劫经卷第三
(4)贤劫经卷第四
(5)贤劫经卷第五
(6)贤劫经卷第六
(7)贤劫经卷第七
(8)贤劫经卷第八

猜你喜欢
  佛说法灭尽经·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陈梦雷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佚名
  渐备一切智德经·佚名
  护净经·佚名
  长者子制经·佚名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佚名
  观音义疏记·知礼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佚名
  三身梵赞·佚名
  受菩提心戒仪·佚名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菩萨戒本(昙无谶)·佚名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明佺
  救护身命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侍讲伯淳(养蒙先生集)·顾嗣立

    伯淳,字师道,杭州崇德人。少善书法,宋末应童子科,□宗命给巨笔大纸写之。伯淳书天字在纸中间以进,诘之,对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宗喜,遂中选。寻举进士,累除太学录。元至元二十三年,用荐者言,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

  • 第二折·佚名

    (外扮兰孙上,云)闷似湘江水,涓涓不断流。有如秋夜雨,一点一声愁。妾身襄阳人氏,裴使君之女,小字兰孙。父亲裴使君,在襄阳为理,不幸被歹人连累身亡,无钱埋殡。妾身直至洛阳,寻不见一个亲眷,妾身无计所奈。我插一草标,自己卖身,但卖

  • 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六言诗元德明六言北阙三台五省东山万壑千岩琴书中有真味风月外无多谈高宪焚香六言四首末利花心晓露蔷薇萼底温风洗念六根尘外忘情一炷烟中满地落花春晓一帘防雨轻隂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陇

  • 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八十四·脱脱

        刘平任福   刘平,字士衡,开封祥符人。父汉凝,从太宗征河东岢岚、宪州,累迁崇仪使。平刚直任侠,善弓马,读书强记。进士及第,补无锡尉,击贼杀五人,擢大理评事。知鄢陵县,徙南充。夷人寇淯井监,转运使以平权泸州事

  • 卷四·本纪第四·脱脱

        太宗下   会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晋及诸国遣使来贺。晋使且言已命和凝撰《圣德神功碑》。戊辰,遣人使晋。二月壬午,室韦进白麃。戊子,铁骊来贡。丁酉,猎松山。戊戌,幸辽河东。丙申,上思人皇王,遣惕隐率宗室以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五月庚辰朔亳州民陈达等请输税以助国用上不许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闾邱昕权尚书吏部侍郎 左司员外郎陈橐权刑部侍郎 起居舍人王次翁试中书舍人 右司员外郎林待聘试起居郎 左司员外郎程克俊试

  • 第一○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六·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示告谢范二役取缔孤魂晋封威灵公、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为遣牌示知事。现值醮务,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起,至廿五夜完满。循例普照十方,水陆幽滞男女孤魂等众衣食,除先期谕饬城乡

  •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佚名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旨:逆犯徐述夔、徐怀祖俱着照议戮尸,卽派干清门侍卫阿弥达驰驿前往东台县会同该抚杨魁监视办理。其沈德

  • ·致僚属手札·丁曰健

    卷查台属积案累累,贵处尤多。固由民情刁诈,而历任因循之咎亦不能辞。但一经催提,或旧案复起波澜,或新案愈增讦控。兹择其要者,令张县丞前往催提。该员在嘉任捕官年余,情形较熟,且逐案委人亦不胜其烦扰,是以各札

  • 职官七七·徐松

    起复【宋会要】宋朝之制,文臣谏舍以上、牧伯刺史以上丁父母忧者,皆卒哭后恩制起复,牧伯以上仍加将军阶。内职遭丧者,但给假而已,其愿终丧制者亦听,惟京朝、幕职州县官皆解官行服,亦有特追出者。庆历初,始诏三司副使已上非领边

  • 十七年·佚名

    (壬戌)十七年大明嘉靖四十一年春正月1月3日○戊子,政院以黃海道討捕使〈南致勒〉書狀,〈大賊林巨叱正等止接于瑞興地,軍官郭舜壽、洪彦誠等捕捉。〉入啓,傳曰:「宣傳官、禁府郞廳、捕盜軍官等,斯速發遣拿來。」1月4日○己丑,日

  • 卷七十·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公羊传僖公元年救邢传曷为先言节疏次于雍榆是也【榆左传字此当作渝】邢迁于陈仪传迁者节疏欲言齐迁而作自迁之文【作自毛本误倒】迁之节疏注王者至土中○谓各

  • 卷二十七·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七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地界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水火风空识界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地界净不净。若水火风空识界净不净。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地界净不净增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佚名

    (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一名断诸法狐疑法一名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四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饭孤独精舍。与大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及诸

  • 断愚大师语录序·佚名

    拈花之旨云廓天布扬光续焰代不乏人惟南岳至临济独名正传而宗风大振于虎丘隆盛于径山范而范之嫡嗣曰断桥伦祖伦十四传为普明用祖我永正法叔一老和尚乃普明嫡子敬严祖道弘阐大猷座下亲炙磨光多至一二十秋未辄放行今法兄

  • 太上玄一真人说妙通转神入定经·佚名

    法琳《辩正论》引该经,敦煌遗经有与该经相当的部分,石井昌子在《敦煌と中国道教》一书中撰写章节称该经为六朝灵宝经。小林正美认为该经是由仙公系改入元始系之灵宝经,出于陆修静之前。劝人制心定志,坐念思微,即时时处

  • 安龙纪事·江之春

    一卷。明江之春撰。《安龙纪事》记永历帝自广西南宁移跸贵州安龙府,有马吉翔者,原为北京内监长班,复为书办,冒功受宠,逢迎内监,官至文安侯,与内监庞天寿谋逼永历禅让位于孙可望,事发,求于太后得免。时孙可望恃兵自重,挟制明帝,马

  • 书义断法·陈悦道

    六卷。元陈悦道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自题曰邹次,亦不可确知其籍贯。此书说解《尚书》,于经文不作全面说解,仅摘录书中可供命题之文,逐句加以诠释,并标明作文之程式与要领。书首冠以“科场备用”,知此书实为科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