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履祥传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先祖原姓刘,因避讳吴越钱武肃王之同音名,故改姓金。

履祥幼时就很聪慧,父兄稍加教授,就能背诵。年龄稍大,更加自勉奋发学习。对天文、地理、礼乐、兵谋、阴阳、律历之类的书,无不认真研究。及至青年时期,懂得了要向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颐、程颢学习,他与同郡王柏拜何基为师。而何基的老师是黄..,..又是朱熹的亲授弟子,因此其学问更其严密,融会贯通,其造诣更为深邃。

由于当时宋朝危亡之势已无可挽救,履祥决心不再进取。然而其具有安邦济世之才略,使他不能对当时政治形势不问不闻。适逢襄樊战事紧迫,宋朝持观望态度不敢去救援,履祥因此向宋朝献策直捣元军空虚的后方。请求用重兵由水路直趋燕、蓟以解救襄樊之师。他详细叙述海船所经的州郡县邑以及大海中远近岛屿,处处都是可行的。可是宋政府始终未采用他的计策。后来朱王宣、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经海道,与履祥以前的上书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因此后人很佩服他计算的精确。

宋恭帝德..(1275),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用他,履祥未接受。宋将灭亡,各地盗匪烽起,履祥隐居金华山中,战火稍停,就在山谷山岩间追云逐月,吟咏歌唱,将世上的事情看得非常淡泊,常常独自一人整天态度严肃,然待人接物则有朝气,和蔼可亲。对后生谆谆教导,从不厌倦。他更忠于“义”,友人之子因犯罪,母子沦为奴隶,十年未见面,他倾其所蓄,为母子赎罪,直到释放为止。后来友人之子富贵了,他从不谈及此事,见面只相互问候罢了。何基、王柏去世后,他率领同窗,遵照师友之义,着丧服去吊丧。

履祥曾说文正公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写《外纪》,记载以前的事,不以经书为依据而选百家之说,无论是非,都不符合圣人思想,不足以传告别人。尧舜以前之事,并非孔夫子所定,正误难辨。夫子将鲁国的历史著为《春秋》,王朝列国的事,不是玉帛上写的,也不写进鲁史,并非圣人有意删掉。《左传》所记,或者有缺漏,或者有错误,不能说是在阐明经书。于是履祥以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历》、胡宏的《皇王大纪》为例,损益适中,以《尚书》为主,不及《诗》、《书》、《春秋》,旁采旧史及诸子百家,加以解释,按年叙事,上自唐尧,下止于《通鉴》所记时代之前,编为一书,共二十卷,名为《通鉴前编》。所引之书,均加注释,以明其义,这都是先儒所未做到的。书成之后授与门生许谦,对他说:“二帝三王的微言和美好德行当为后世所效法,战国之申不害、商鞅之法术乱政,当为后世君王所引以为戒。这些本书不可不著。”履祥的著作还有《大学章句疏义》二卷,《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十七卷,《书表注》四卷。许谦对这些书都作了校定,均传于学者。天历中(1328),廉访使郑允中,都把这些书呈进皇帝。

履祥住于仁山之下,学者们称他为“仁山先生”。大德年间(1297—1307)卒。元统初(1333),同乡吴师道为国子博士,将履祥著作移于学官,在乡学中供奉他的神位。至正年间(1341—1368),赐谥文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 表三十·赵尔巽
  卷三百九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卷二百十一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卷十二。恩叙七·梁章钜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上·袁枢
  提要·朱明镐
  第十一章 论美国·林语堂
  唐纪二十五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708)·司马光
  卷四十三·雍正
  卷一百八十三·雍正
  卷八十三·宋敏求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54.萧何追韩信·林汉达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出 神诉·洪昇

    【仙吕入双调·柳摇金】〔贴引二仙女、二仙官队子行上〕工成玉杼,机丝巧殊,呈锦过天除。摇佩还星渚,云中引凤舆。却望着银河一缕,碧落映空虚。俯视尘寰,山川米聚。吾乃天孙织女是也。织成天锦,进呈上帝。行路中间,只见

  • 温太真玉镜台·臧懋循

    温太真玉镜台杂剧(元)关汉卿撰●温太真玉镜台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王府尹水墨宴 正名 温太真玉镜台第一折〔老旦扮夫人引梅香上诗云〕花有重开时。人无再

  • 卷一百四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箭类四言古弧矢铭         【汉】李 尤?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协并八极同纪弓矢赞         【梁】萧 统弓用筋角矢制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杨叶命中猨堕长

  • 远游·屈原

    【原文】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①。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②。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 卷第一百五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六〔起阏逄执徐(甲辰),尽旃蒙大荒落(乙巳),凡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洪武十五年春正月辛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谨身殿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初 上命儒臣重制九奏侑食乐章至是大宴始奏用之其一奏炎精开运之曲曰炎精开运笃生 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威加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九月丙戌朔礼部右侍郎韩爌言御史刘光复为臣戊戌分闱所取士其令诸暨巡京营按晋所至皆举其职窃以圜上聚教能改者一年二年而舍三年而极况光复愆仪薄罪 圣明原非有意过督之也乞赐释放不报○顺天巡抚刘曰梧奏

  • 卷之九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三籀经堂类稿选文·佚名

    海疆防堵疏请禁止夷民干预地方片盘获台湾逆首疏请办闽省会匪疏请禁淡水硫磺出洋片条陈省贼匪情形疏海疆防堵疏江南道监察御史臣陈庆镛跪奏:为台湾防堵,亟宜照奋团练,以靖海疆、以洽舆论,仰祈圣鉴事。窃惟福建台湾一府,孤悬

  • 段荣传·李百药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迁徙回北方,依然定居在五原郡。父亲连,安北府司马。段荣少时喜好历术,专攻星象。正光初年,对人说:“《易》云‘观察天文以测定时事的变迁’,又称‘上天显示征

  • 张彭春·周诒春

    张彭春 字仲述。年二十五岁。生于直隶天津。兄伯苓。天津南开学校校长。未婚。初学于南开学校。及直隶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克拉克大学。习心理及社会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哲

  • 卷七·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七明 陈士元 撰人物考尧元按史记五帝本纪惟云帝尧不书姓氏索隠云姓伊祁氏然伊祁乃炎帝之姓盖以尧与炎帝俱火徳王故谓尧为炎帝后而汉书遂以尧为炎帝子姓伊祁谬矣世纪云庆都寄居于伊长孺家故

  • 为王慧力无常说法·太虚

    法语依有力慧,运即慧力,十五年前,顿入佛律;  十五年来,广布法益。正信长留,江汉无竭!祝愿方冀药师延留东方,何期弥陀已接西方!  唵、哑、吽、慧力!愿无往而不吉羊!(见正信四卷十期)诔词岳岳居士 江汉之英 家敦孝友 商著贤声

  • 上佛教总会全国支会部联合会意见书·太虚

    ──民国二年三月作──原我佛设教,教会组织之法,本极完善。凡从佛出家之比丘、比丘尼众,莫不摆脱君亲家国之累,以个人为教会单纯份子,以教会为个人直接团体。无论贫富贵贱,一入佛法大海,胥得萧然解脱,混然平等。故能泯竞争,息

  •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凉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俱。佛时清旦著衣持钵入城分卫。比丘菩萨皆悉侍从。诸天龙神。及香音神。无善之神凤凰神。山神执乐神王。皆散华烧香。鼓诸音乐

  • 卷第七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八之二我宗定说。初二静虑乐根为支。违何正理。汝执身受方有乐根。非诸定中可起身识。岂不与此正理相违。此亦无违。以我宗许正在定位。由胜定力起

  • 卷第四十四(男庶人部上)·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四(男庶人部上)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阿难邠坻井出珍宝二·贤直窃珠不款获赐三·慈罗放鳖后遇大水还济其命四  ·千那佣画得

  • 绥广纪事·高拱

    广东久遭寇乱敝甚予为计处吏治颇殚心力又推殷石汀为总督经略其地遂以底宁凡予所筹划不能悉记惟疏书一二尚存特录藏之备故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