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一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上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趾,延亘周回凡五十余里,规制雄壮,尽据山川之胜焉。

以伐张士诚告祭大江之神曰:“惟神奉天明命,主宰大江,察鉴无私,代天行令。予生于濠梁,乃庶民也。曩因兵变,遂列行伍,继为总兵。岁月以来,军民既众,土宇益辟,乃正王位,建国曰“吴”。立业江南,拓土广疆,灭强暴之国,恤兵养民,除贪污之政,于兹十有二年矣。今姑苏张士诚,处我东南之境,数来生衅。伏闻古今以来,民欲安,圣人一;民欲愁,伯者多。予之与张,不可多事,于民并立,以荣其身,必决雉雄,以安民庶。然而剖判在乎天,用事在乎人。其深渊巨峰,淤浅河湖,人力一时不能为者,兹欲奖率舟师,由毗陵之境,委曲通道,进入太湖,与张氏决战,告神鉴知。”

辛亥,命中书左相国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伐张士诚。上御戟门,集将佐,谕之曰:“古人立大功于天地间者,必因其时,以行其志,如伊尹佐汤以伐桀,吕望佐武王以翦商,皆得其时,而志在于天下苍生也。自大乱以来,豪杰并起,所在割据,称名号者,不可胜数。江南乱雄,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皆连地千里,拥众数十万,吾介乎二人之间,相与抗者十余年。观二人所为,其志岂在于民,不过贪富贵,聚渊薮,劫夺寇攘而已。友谅败灭,独士诚据有浙西,北连两淮,恃其强力,数侵吾之疆场,赖诸将连岁征讨,克取两淮之地。今惟浙西、姑苏诸郡未下,故命卿等讨之,卿等宜戒饬士卒,毋肆虏掠,毋妄杀戮,毋发丘垄,毋毁庐舍。闻张士诚母葬姑苏城外,慎勿侵毁其墓,汝等毋忘吾言。诸将帅务在辑睦,勿纵左右,欺凌军士,凡为将之功,必资士卒,善抚恤之。大抵克敌者必以成功为效,树德者必以广恩为务,卿等勉之。”诸将皆再拜受命,遂为戒约军中事,命人给一纸。既而,上御西苑,复召达、遇春谕之曰:“今师行,苟张氏全城归命,不劳吾师,吾必全之。若用师,城破之日,生其将士,抚其人民,无妄杀戮,有可用者即选用之。”达等既受命,将发,上问诸将曰:“尔等此行,用师孰先?”遇春对曰:“逐枭者必覆其巢,去鼠者必熏其穴。此行当直捣姑苏,姑苏既破,其余诸郡,可不劳而下矣。”上曰:“不然。士诚起盐贩,与张天骐、潘原明等皆强梗之徒相为手足,士诚苟至穷蹙,天骐辈惧俱毙,必并力救之。今不先分其势,而遽攻姑苏,若天骐出湖州,原明出杭州,援兵四合,难以取胜。莫若出兵,先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披,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遇春犹执前议,上作色曰:“攻湖州失利,吾自任之。若先攻姑苏而失利,吾不汝贷也。”遇春不复敢言。上乃屏左右,谓达、遇春曰:“吾欲遣熊天瑞从行,俾为吾反间也。天瑞之降,非其本意,心常怏怏。适来之谋,戒诸将勿令天瑞知之,但云直捣姑苏。天瑞知之,必叛从张氏,以输此言。如此,则堕吾计矣。”

壬子,命博士许存仁进讲经史。存仁讲《尚书*洪范篇》至“休徵咎徵之应”。上曰:“天道微妙难知,人事感通易见,天人一理,必以类应稽之。往昔君能修德,则七政顺度,雨旸应期,灾害不生;不能修德,则三辰失行,旱潦不时,乖异迭见。其应如响,箕子以是告武王,以为人君者之儆戒。今宜体此下修人事,上合天道,然岂特为人上者当勉,为人臣者亦当修省,以辅其君,上下交修,斯为格天之本。”

癸酉,大将军徐达等率诸军发龙江。辛酉,师至大湖。己巳,常遇春击败张士诚兵于湖州港口,擒其将尹义、陈旺,遂次洞庭山。上闻之喜曰:“胜可必矣。”癸酉,进至湖州之毗山,又击败士诚将石清、汪海,擒之。张士诚驻军湖上,不敢战而退,指挥熊天瑞叛降于士诚。甲戌,师至湖州之三里桥,士诚右丞张天骐分兵三路,以拒我师,参政黄宝当南路,院判陶子实当中路,天骐自当北路,同佥唐杰为后继。达率兵进攻之,有术者言:“今日不宜战。”常遇春怒曰:“两军相当,不战何待!”于是达遣遇春攻黄宝,王弼攻天骐,达自中路攻陶院判,别遣骁将王国宝率长枪军直扼其城。遇春与黄宝战,宝败走,欲入城,城下钓桥已断,不得入,复还力战,又败,被擒,并获其元帅胡贵以下官二百余人,张天骐、陶子实皆不敢战,歛兵而退。士诚又遣司徒李伯昇来援,由荻港潜入城,我军复四面围之。伯昇及天骐闭门拒守,达遣国宝攻其南门,自以大军继之,其同佥余德、全院判张德义、陶子实出战,皆败走。士诚又遣平章朱暹、王晟、同佥戴茂、吕珍、院判李茂及其第五子号“五太子”者率兵六万来援,号三十万,屯城东之旧馆,筑五砦自固。达与遇春、汤和等分兵营于东阡镇南姑嫂桥,连筑十垒,以绝旧馆之援。李茂、唐杰、李成惧不敌,皆遁去。士诚壻潘元绍时驻兵于乌镇之东,为吕珍等声援,我师乘夜击之,元绍亦遁,遂填塞沟港,绝其粮道。士诚知事急,乃亲率兵来援,达等与战于皂林之野,又败之,虏其戴元帅及甲士三千余人。

置常德卫。

丙子,上语中书省臣曰:“术者言:‘今岁当旱。’自兵兴以来,连年饥馑,百姓流离,吾甚伤之。若又加以旱,民何以堪?今吾军方东征,恐有贪暴掠人子女、财货,使民嗟怨,岂不重伤天地之和?吾前已戒饬诸将士,中书其以吾意谕军中总兵者,务在安辑,以称吾意。”

九月庚辰朔。

辛卯,张士诚复遣其同佥徐志坚以轻舟出东阡镇,觇我师,欲攻姑嫂桥。常遇春遇之,与战,会大风雨,天晦甚,遇春令勇士乘划船数百突击之,复破其兵,擒志坚,得众二千余人。

己未,命朱文忠帅师攻杭州。上谕之曰:“徐达等取姑苏,张士诚必集兵以拒。今命尔攻杭州,是掣制之也。我师或冲其东,或击其西,使彼疲于应战,其中必有自溃者。尔往,宜慎方略。”

己亥,夏主明昇遣使来聘。上因与语,使者輙自言:其国东有瞿塘三峡之阻,北有剑阁栈道之险,古人谓“一夫守之,百人莫过”,而西控成都,沃壤千里,财利富饶,实天府之国。上笑曰:“蜀人不以脩德保民为本,而恃山川之险,夸其富饶,此岂为国长久之道耶?然自用兵以来,商贾路绝,民疲财匮,乃独称富饶,岂自天而降耶?”使者退,上因语侍臣曰:“吾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浮伪。此人不能称述其主之善,而但夸其国险固,失奉使之职矣。吾尝遣使四方,戒其谨于言语,勿为夸大,恐贻笑于人。盖以诚示人,不事虚诞,如蜀使者之谬妄,当以为戒也。”

乙巳,侍臣王祎等进讲,上问曰:“汉高祖、唐太宗孰优?”起居注魏观对曰:“太宗虽才兼文武,而于为善,未勉矫揉;高祖豁达大度,规摹弘远。以此观之,高祖为优。”上曰:“论高祖豁达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记丘嫂之怨而封其子为羹颉侯,怨豊之叛而不封雍齿,不肯以豊为汤沐邑,则度量亦未弘矣。太宗规摹虽不及高祖,然能驾驭群臣,各为己用,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此则太宗为优也。”

左丞廖永忠、参政薛显将游军至湖山之德清,遂取之,获船四十艘,擒其院判钟正及叛将贾德成。

张士诚自徐志坚败,甚惧,遣其右丞徐义至旧馆,觇形势,将还报,常遇春以兵扼其归路。义不得出,乃阴遣人约士诚弟士信,出兵与旧馆兵合力来战。士诚又遣赤龙船亲兵援之,义始得脱。与潘元绍率赤龙船兵屯于平望,复弃赤龙船,乘小舟潜至乌镇,欲援旧馆。遇春由别港追袭之,至平望,纵火焚其赤龙船,军资器械,一时俱尽,众军散走。自是,张氏旧馆兵援绝,馈饷不继,多出降。

指挥副使张胜宗讨湘乡易华,斩之。华据黄牛峰,既降而复叛,率其余党益肆剽掠潭湘,民多被其害。至是,参政杨璟命胜宗讨平之。

周文贵复攻掠辰州诸郡。上闻之,遣人谕杨璟、张彬等曰:“湖南地接溪洞,贼人恃险负固,叛服不常,宜多设方略以取之。薄其山寨,绝其樵采粮道。彼乌合之徒,志在掳掠,既无所得,势必溃散,乘机剿捕,无遗后患。其有胁从者,则开释之。收复郡县,留兵镇守,以绥远人。”于是璟等遂分兵进讨。

丙午,遣参政蔡哲报聘于蜀,谕哲曰:“蜀使者多饰浮辞,夸大其国,徒取人不信。汝至蜀,慎无效此,彼有所问,但以实告之耳。”

冬十月己酉朔,以郭永为国子博士,李克正为学正,张孟兼为学录,吕仲善为典膳。

辛亥,大将军徐达以所获张士诚将士狥于湖州城下,城中大震。

壬子,常遇春兵攻乌镇,张士诚将徐义、潘元绍及甘院判拒战不胜,复退走。遇春追至昇山,遂攻破其平章王晟陆寨,余军奔入旧馆之东壁,其同佥戴茂乞降,我师驰入之。是夕,王昇亦降。

甲子,朱文忠指挥朱亮祖、耿天壁攻桐庐,降其将戴元帅。复遣袁洪、孙虎略富阳,擒其同佥李天禄,遂合兵围余杭。

戊寅,徐达复攻昇山水寨,顾时引数舟绕张士诚兵船。船上人俯视而笑,时觉其懈,率壮士数人跃入其舟,大呼奋击,余舟竞进薄之。士诚五太子盛兵来援,常遇春稍却,薛显率舟师直前奋击,烧其船,其众大败。其五太子及朱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遇春谓薛显曰:“今日之战,将军之力居多,吾固不如也。”五太子者,士诚养子也,本姓梁,短少精悍,能平地跃起丈余,又善没水。朱暹、吕珍亦善战,士诚倚之。至是,皆降,士诚为之夺气。

十一月己卯朔。

庚辰,旧馆捷至,父老进贺。上曰:“此民之福也。自此东南可定,转输之劳,亦可少苏矣。汝父老宜戒谕百姓,各立生业,无作非义,庶可共享太平。”父老皆拜而出。

甲申,徐达遣冯国胜以降将吕珍、王晟等徇湖州城下,语李伯昇出降。伯昇在城上对曰:“张太尉养我厚,我不忍背之。”抽刀欲自杀,为左右抱持,得不死。左右语伯昇曰:“援绝势孤,久困城中,不如降。”伯昇俛首不能言,其左丞张天骐、总管陈昧等以城降,伯昇遂亦降。

参政胡德济讨诸暨斗岩山寨,平之。

己丑,徐达既下湖州,即引兵向姑苏,至南浔,张士诚元帅王胜降。辛卯,至吴江州,围其城,参政李福、知州杨彝降。

朱文忠攻余杭,下之。先是,文忠兵至余杭,遣人语谢五曰:“尔兄以李梦庚小隙归于张氏,非尔谋也。尔乃国之戚臣,若降,可保不死,仍享富贵。”谢五答曰:“我诚误计,若保我以不死,我即降。”文忠许之,乃与弟侄五人出降。文忠遂进兵杭州,未至,张士诚平章潘原明惧,遣员外郎方彝诣军门,请纳款。文忠曰:“吾兵适至此,胜负未分,而遽约降,无乃计大早乎?”对曰:“此城百万生灵所系。今天兵如雷霆,当者无不摧破。若军至城下,虽欲降,恐无及,故使彝先来请命。”文忠留之宿。明日,遣还报而驻兵以待。原明即日以款状来,曰:“婴城固守,乃受任之。当为归款救民,亦济时之急务。窃伏自念起身草野,叨位省枢,非心慕于荣华,乃志存于匡定,岂意邦国殄瘁,王师见加。事虽贵于见机,民寔同于归义。念是邦生灵百余万,比年物故十二三。今既入于职方,愿溥覃于天泽,谨将杭州土地人民及诸司军马钱粮之数以献。”文忠至杭州,潘原明及同佥李胜奉士诚所授行省及枢密院、浙西江东两道廉访司印,并执蒋英、刘震出降,伏谒道佐,以女乐导迎。文忠叱去之,进原明等,宣上命,慰谕之,禁戢士卒,城中晏然,凡得兵二万,粮二十一万,马六百疋,执元平章丑得长寿等,与蒋英、刘震皆送建康,并遣元明以下官属入朝。

壬辰,脩公子书及务农、技艺、商贾书成。先是,儒士熊鼎、朱梦炎等至建康,延居上宾馆,令纂修是书。上谓之曰:“公卿贵人子弟,虽读书多,不能通晓奥义,不若集古之忠良、奸恶事实,以恒辞直解之,使观者易晓。他日纵学无成,亦知古人行事,可以劝戒。其民间商工农贾子弟,亦多不知读书,宜以其所当务者,直辞解说,作务农、技艺、商贾书,使之通知大义,可以化民成俗。”至是,书成,命颁行之,赐鼎等白金人五十两及衣帽靴袜等物。

庚子,张士诚同佥李思忠、总管衡良佐以绍兴路降,命驸马都尉王恭、千户陈清、李遇守之。

左丞华云龙率兵攻嘉兴,张士诚将宋兴以城降。

壬寅,海宁州降。

癸卯,大将军徐达等兵至姑苏城南鲇鱼口,击张士诚将窦义,走之。康茂才至尹山桥,遇张士诚兵,又击败之,焚其官渎战船千余艘及积聚甚众。达遂进兵围其城,达军葑门,常遇春军虎丘,郭子兴军娄门,华云龙军胥门,汤和军阊门,王弼军盘门,张温军西门,康茂才军北门,耿文炳军城东北,仇成军城西南,何文辉军城西北,四面筑城围困之。又架木塔与城中浮屠对筑台三层,下瞰城中,名曰“敌楼”,每层施弓弩、火铳于上,又设襄阳炮以击之。城中震恐,有杨茂者,无锡莫天祐部将也,善没水。天祐潜令入姑苏,与士诚相闻,逻卒获之于阊门水栅旁,送达军。达释而用之,时姑苏城坚不可破,天祐又阻兵无锡,为士诚声援。达因纵茂出入往来,因得其彼此所遗蜡丸书。由是,悉知士诚、天祐虚实,而攻围之计益备。达时督兵攻娄门,士诚出兵拒战,我武德卫指挥副使茅成战死。成,濠之定远人,性刚勇。自和州从军,隶元帅常遇春麾下,克太平,始授万户。定常州,宁国升为总管。克衢州,升副元帅。守金华,调领军驻杭州之皋亭山,为应援,改太平兴国翼元帅。从克安庆,还援安豊,讨庐州。庐州未下,从上与陈友谅战鄱阳湖泾江口,复从克武昌,迁武德卫正千户,寻升指挥副。使取赣州、安陆、襄阳、泰州,皆有功,调征浙西,克旧馆。至是,围苏州战娄门,左胁中义。死后,追赠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护军、东海郡公。

甲辰,元平章丑的长寿等至建康。上以其元臣,命有司给廪饩,归之于元,而诛蒋英于市。以潘原明全城归降,民不受锋镝,仍授平章,其官属皆仍守旧职,从右丞朱文忠节制。

十二月戊申朔。

乙卯,永宁酃县贼饶一等作乱,指挥副使毕荣讨之,擒伪元帅王子华,余党悉平。

己未,罢浙东行省,开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于杭州,升右丞李文忠为平章政事。文忠,上甥也,自幼育之,赐以国姓,至是,命复姓李氏。

升元帅陈德为天策卫亲军指挥使。

改绍兴路为绍兴府,诸全州为诸暨县。

陈友谅将建宁阮德柔遣使来纳款。

是时群臣皆上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今新城既建,宫阙制度,亦宜早定。”上以国之所重,莫先庙社,遂定议以明年为吴元年,命有司营建庙社,立宫室。

甲子,上亲祀山川之神,祝册曰:“维神开辟以来,钟毓灵秀,盘礴江东。然而气运凝会之处,人莫能知。予自乙未渡江,丙申驻师金陵,抚安黎庶,于今十有二年。拓土广疆,神人翼赞。兹欲立郊社,建宫宇于旧城之东,钟山之阳,国祚绵长。惟山川气运是从。谨于是日,肇庀工事,敢告。”

己巳,典营缮者以宫室图来进。上见其有雕琢奇丽者,即去之,谓中书省臣曰:“宫室但取其完固而已,何必过为雕斵。昔尧之时,茅茨土阶,采椽不斵,可谓极陋矣。然千古之上称盛德者,必以尧为首。后世竞为奢侈,极宫室苑囿之娱,穷舆马珠玉之玩,欲心一纵,卒不可遏,乱由是起。夫上能崇节俭,则下无奢靡,吾尝谓‘珠玉非宝,节俭是宝’。有所缔构,一以朴素,何必极雕巧,以殚天下之力也。”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六·列传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脱脱
  春秋战国异辞卷八·陈厚耀
  卷之五十六·佚名
  一○二一 军机处为移送《御批续通鉴纲目》漏改书页事致江苏巡抚咨文·佚名
  学史卷十二·邵宝
  台湾前语(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二〇〇 拾遗子·周作人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孝昭纪·李百药
  王守澄传·欧阳修
  卷十四 世宗之立·李有棠
  汉纪五十五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199)·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四十九·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俞灏·唐圭璋

      灏字商卿,世居杭。绍兴十六年(1146)生。绍熙四年(1194)进士。历知安丰军,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宝庆二年(1226)致仕,筑室九里松,自号青松居士。绍定四年(1231)卒,年八十六。有青松居士集,不传。   点绛唇   欲问东君,为谁重到江

  •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越九歌帝舜楚调黄锺宫王禹吴调夹锺宫越王越调无射商越相侧商调黄锺商项王古平调无射宫涛之神双调曹娥蜀侧调夷则羽庞将军高平调林锺羽旌忠中管商调南吕商蔡孝子中管般瞻调 大吕羽○越九歌越人好祠其神

  • 静思集巻一·郭钰

    (元)郭钰 撰○歌行和刘氏蓬轩歌徃与丹邱仙人泛舟弱水之西采药蓬莱之下笑坐蓬牕中蓬外春如画三生不得尘缘谢老去人间结茅舎却羡刘郎所作之蓬轩山水娯人甚潇洒春风淡沲春云阴花枝窈窕帘栊深刘郎酒初醒独坐蓬轩吟月浸澄江

  • 眉山诗钞·吴之振

    唐庚忆昔行忆昔方东来,亭传荒荆棘。风庭红叶乾,雨砌苍苔湿。饥虎拨门开,哀禽向人泣。十载却西还,亭传已完葺。青锁揖江山,朱栏趁阶级。行旅粮不赍,大路遗敢拾。蜀道无难易,人心自宽急。寄言守亭者,勿使狐狸入。张求张求一老兵

  • 卷十 三国·王夫之

      〖一〗   国之亡,有自以亡也,至于亡,而所自亡之失昭然众见之矣。后起者,因鉴之、惩之,而立法以弭之;然所戒在此,而所失在彼,前之覆辙虽不复蹈,要不足以自存。汉亡于宦官外戚之交横,曹氏初立,即制宦者官不得过诸署令,黄初三

  • 卷十·昭梿

    ◎稗史按:纪晓岚宗伯《滦阳续录》载五火神事,力辨其妄。因思委巷琐谈,虽不足与辨,然使村夫野妇闻之,足使颠倒黑白。如关公释曹,潘美陷杨业,此显然者。近有《承运传》,载朱棣篡逆事,乃以铁、景二公为奸佞。又有《正统传》,以于忠

  • 卷八十六·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师古曰郫音疲】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

  • 戴案纪略卷下·吴德功

    合建忠烈祠序礼云:有功于社稷者则祀之,能为民捍灾御患者则祀之。彰化西门街原建忠烈祠内,中祀林爽文案内官弁兵丁以及殉难之官眷人等,因戴逆反叛,祠圯为平地。光绪十九年,台湾府陈文騄命德功将祠址扩张,分作三进。前进为头门

  • 一〇二 金石小品·周作人

    我在绍兴的时候,因为帮同鲁迅搜集金石拓本的关系,也曾收到一点金石实物。这当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这里所谓贵重,可以分作两种来说,其一是宝贵,例如商彝周鼎,价值甚高,财力不及,其二是笨重,例如造象墓志,分量不轻,拿它不动,便

  • 卷三·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三      明 黄佐 撰荐举圣祖之靖元乱也干戈未定即大召四方名儒随所在馆谷之使各以其所知荐戊戍十二月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命为谘议己亥正月克婺州分置中书省召儒士许元胡翰十余人皆会食省中

  • 異端第十三卷·朱熹

      1、明道先生曰:楊墨之害,甚于申韓。佛老之害,甚于楊墨。楊氏爲我,疑於義。墨氏兼愛,疑於仁。申韓則淺陋易見,故孟子只闢楊墨,爲其惑世之甚也。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楊墨之比,此所以爲害尤甚。楊墨之害,亦經孟子闢之,所以廓如也

  • 载驰·佚名

    ——拯救要靠行动【原文】载驰载驱(1),归唁卫侯(2)。驱马悠悠,言至于漕(3)。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4),不能旋反(5)。视尔不臧(6),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7)。视尔不臧,我思不闷(8)。涉彼阿丘(9

  • 周书·康诰·佚名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 卷三·佚名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三善男子,如来复有三十二业。何等三十二。善男子,如来能知是处非处。云何是处。云何非处。善男子,若有造作身口意恶。得受安乐无有是处。是名非处。若有造作身口意善。受乐果者斯有是处。是名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奥地利近代著名作家茨威格心理分析的代表作。小说用书信体,以第一人称内心剖白的叙述方式,描写了一个女子执著地追求爱情的坎坷经历和痛苦的人生。茨威格将自己的理想倾注在这个孤独的女性身上,塑造了一个完美动人的形象

  • 怀麓堂集·李东阳

    明代诗文别集。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著。为李东阳自编,初刻于正德年间。集前有正德十一年(1516)杨一清序。一百卷。凡诗前稿二十卷,文前稿三十卷,诗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杂记十卷。有清康熙间廖方达校刻本。嘉庆间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明利害得失。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钱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