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程日华传

程日华,定州安喜人,本为单名程华。父程元皓,任安禄山帐下将领,跟从安禄山攻陷东、西两京,颇以有勇力著称,史思明时任定州刺史。程日华年轻时在本军服役,为张孝忠的牙将。

当初,李宝臣得授恒州节度使,吞并消灭邻近的藩镇,据有恒、冀、深、赵、易、定、沧、德等八州。李宝臣死后,李惟岳抗拒朝命,图谋承袭父职。李宝臣部将张孝忠以定州归顺朝廷,被授成德军节度使,命他与朱滔一起讨伐李惟岳。及至李惟岳被诛,朝廷将恒州、冀州交给王武俊,将深州、赵州交给康日知,将易州、定州、沧州交给张孝忠,分任三处统帅。当时李惟岳部将李固烈镇守沧州,张孝忠命程华到李固烈处接收郡城。李固烈准备回到真定,将沧州府库中钱财尽数取走,用大批车辆搬运回去。军士们愤怒,杀死李固烈,将财物全都夺了下来,一起去见程华道:“李使君因贪赃卑鄙而丢了性命,本军州请您暂时掌管。”程华不得已,听从了他们。张孝忠便授程华知沧州事。

不久,朱滔勾结王武俊谋反,沧州、定州之间来往艰难阻滞,二贼便打算夺取沧州,多次派人游说程华,又派兵围攻,程华均不听从,倚仗城垣进行固守。相持很久,录事参军李宇为程华谋划道:“使君长年遭受围困,张尚书不能前来救援,论功献捷,须到定州之后,现在这样就是所谓劳而无功了。请允许我为您到京师去,奏请独自任一州之使官。”程华当即派他前往。李宇入朝,详细陈告程华处在二盗之间,如何疲于奔命地同他们对抗。德宗深为嘉奖,拜程华御史中丞、沧州刺史。又设置横海军,任程华为军使。不久加授工部尚书、御史大夫,赐名日华,并每年供给义武军粮饷几万石。从此程日华自为一郡之使,张孝忠只有易、定两州而已。

王武俊派人游说程日华归顺自己,程日华说:“相公希望敝地仍旧隶属于恒州,姑且先借二百骑兵去抗贼,等道路打通即从命。”王武俊很高兴,便派了二百骑兵去协助他。程日华将战马留下,来人都让他们回去。王武俊恼怒他背弃约定,但因朱滔正围攻沧州,顾虑沧州被朱滔占据而未采取行动。及至王武俊返回京师,河朔已平静无事,程日华便将先前留下的马匹送还王武俊,另外进献珍宝绢帛以谢罪,王武俊欣然而释恨。贞元四年(788)去世,追赠兵部尚书。其子名怀直。

猜你喜欢
  浙江篇第七·王闿运
  卷七·王世贞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四九七 谕以部属用散馆庶吉士梁上国等着再留馆三年·佚名
  卷二十五·傅恒
  绎史卷八十四·马骕
  补编五·佚名
  南唐书卷二·马令
  韩褒传·令狐德棻
  苏亮传·令狐德棻
  胡深传·张廷玉
  卷二·阿桂
  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自唐至明之社会】·钱穆
  223.鄱阳湖大战·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六·彭定求

        卷66_1 【古剑篇(一作宝剑篇)】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

  • 歴代诗话卷十·吴景旭

      乙集中之下  楚辞  九阳  困学纪闻云吕氏春秋禹南至九阳之山羽人祼民之处不死之乡此屈子逺游所谓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旸谷兮夕晞余身于九阳  吴旦生曰王伯厚引此以证不死之乡则可盖九阳谓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一·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一孝恭懿圣皇帝【起柔兆困敦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徳祐二年春正月丁卯朔元兵蚁附登潭州城知衡州长沙尹谷寓城中时方为二子行冠礼或曰此何时行此迂阔事谷曰正欲令儿曹冠带见先人于地下耳既毕礼乃积薪扃户朝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正德八年秋七月丁卯朔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辅代行礼○调分守宣府南路右参将王忠充左参将分守宣府西路万全右卫等处以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胡昺充右参将代守南路○己巳改服阕掌鸿胪寺事礼部右侍郎俞琳为工部右侍郎添注管事

  • 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二三七清册光绪十九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五○九--五五·佚名

    新竹知县叶,申报县内教堂及教士清册台北府新竹县为造送事(注)。遵将光绪十九年秋季分,卑县境内建设大小教堂,并教士人数姓名,造具清册,呈送察核。今开:一、卑县城内义学左边,有英国教堂一座,系华式。堂内并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纪昀

    奸臣传辽○辽耶律伊逊张孝杰 耶律雅克萧实沙 萧额哩页耶律赫噜萧德勒岱萧额图珲萧达噜噶 耶律托卜嘉 萧特古斯耶律伊逊 张孝杰 耶律雅克 萧实沙 萧额哩页 耶律赫噜 萧德勒岱 萧额图珲 萧达噜噶 耶律托卜嘉 萧

  • 进补后汉书年表表·熊方

    臣闻明爻象彖之原乃可学易识风雅颂之旨始与言诗总之必有宗主之各有体臣方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念臣迃疎蹇浅之末学竒穷艰苦之余生荒松菊而出游驻桑榆而筮仕考麟经虽曰圣作亦本旧文观迁史素号良才悉因前笔裘非一腋流必有

  • 卷十二·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二元 汪克寛 撰僖公中【癸襄王酉四年】十有二年【齊桓三十八晉惠三衛文十二蔡穆二十七鄭文二十五曹共五陳宣四十五卒成七宋襄三秦穆十二楚成二十四

  • 卷十八·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八宋 陈经 撰髙宗肜曰【商书】读此篇之书有以见君臣遇灾警戒之意夫以髙宗之圣精诚上通于天而四海仰德则宜其和气感召祥瑞屡见可也何为而有雉升鼎耳之异甚哉天心之

  • 卷八·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八 宋 严粲 撰 郑    国风 【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衆与东土之人问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

  • 缘起·聂先

    缘起古人着一书。动关千古事。虽复历艰虞。愿力依然挚。所以成不朽。述作垂千[示*冀]。今人能法古。乃可云无媿。禅源列五宗。绵亘历年纪。宗宗传不穷。纷纷各树帜。譬之曾玄孙。竞言祖祢是。谁为溯源流。俾勿相争惎

  • 女镜·夏树芳

    元时于子曰人知镜局于器也而不知实具不器之用人知镜用于人也而不知实操察人之权可以照一人亦可以照千万人可以照一室亦可以照千万室随其所至而以明应之有余也非不器乎一人之妍媸此照千万人之妍媸此照一室人千万室人之

  • 玉合记·梅鼎祚

    明代传奇剧本。梅鼎祚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唐许尧佐《柳氏传》(见《太平广记》卷485)。写唐代诗人韩翃,流寓长安,见李王孙歌妓柳氏,惊其艳丽,赠以玉合。柳氏亦属意于韩。经李王孙撮合,两人结为夫妇。平卢节度使侯希逸,

  • 中国的牛津运动·辜鸿铭

    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是一场发生于1833至1845年英国国教会中兴起的宗教复兴运动,由牛津大学的纽曼、弗洛德、凯布勒等人发起,故而得名。辜鸿铭在这里把以张之洞等为领导的“清流运动”称为“中国牛津运动”。这一运

  • 六门教授习定论·无著

    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本论于武后长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译出,系简要叙述当代瑜伽系禅观之内容,明以六门修习禅定,而得世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佛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元晓撰。一卷。分三门明释犯戒的不同情况,即:(1)轻重门;(2)浅深门;(3)明究竟犯持门。轻重门先总判轻重,就轻戒别为三类,或四十四轻,或四十八轻,或二百四十六轻;次明共与不共,指出十重戒之前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