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权景宣传

权景宣,字晖远,天水显亲人。他的父亲权昙腾,魏时任陇西郡守,去世后赠封为秦州刺史。

  景宣少小聪明颖悟,有气概侠骨,同宗的人都对他惊异和叹服。十七岁时,魏行台萧宝夤看见他深感惊奇,上表请求朝廷加封他为轻车将军。萧宝夤失败后,他重归乡里。周文帝宇文泰平定陇右,提拔他任行台郎中。孝武帝西迁后,封他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后又加封为平西将军、秦州大中正。大统初年,他转任祠部郎中。他通晓用兵的方法,又有智谋胆略。跟随宇文泰攻克弘农,打破沙苑的敌军,他都冲锋陷阵。被任为外兵郎中,跟从开府于谨援救洛阳,他负责督促征收粮草,军队的供应源源不断。

  当时,洛阳刚被收复,准备修缮宫殿,他率领三千工役,先外出采运材料。适逢东魏军队到来,司州刺史元季海等人因敌众我寡,献城投降,因而道路被堵塞。景宣率领二十名骑兵且战且走,跟随的骑兵伤亡殆尽。他匹马单枪突破包围,手斩数名敌兵,飞驰而去才免于一死,到一户人家躲藏起来。他认为这样长久藏匿不出不是办法,便假托宇文泰的名义发布文告,招募五百多人,保卫宜阳,并扬言大军马上就会来到。东魏将领段琛等人率军队来到九曲,害怕景宣而不敢前进。他怕段琛弄清了自己的虚实,便带着心腹诈称前去迎接大军,因而得以逃回西魏。路上与仪同李延孙相遇,一起攻克孔城。洛阳以南的许多地方,很快表示归附。宇文泰留他守卫张白坞,统领东南的义军。东魏将领王元轨入据洛阳,他与李延孙等人率兵将王元轨赶走。因立功被封为大行台左丞。他又率军进驻宜阳,攻打襄城,一举克服,生擒东魏太守王洪显。宇文泰嘉奖他,将他调入朝廷,记录他前后立下的战功,封他为显亲县男,命他任南阳太守。南阳郡紧邻敌境,旧有的制度规定征集民夫守护三十五个军事据点,农桑因而荒废,而奸诈刁恶之徒却乘机窃发。他上任后,将三十五处设防全部撤除,只修起城楼,准备许多战守的器械,盗贼因而销声匿迹,人民得以安心农桑。百姓赞美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宇文泰特意赏赐给他许多粮食布匹,以表彰他的才能。后迁任广州刺史。

  侯景献出黄河以南土地前来归附,权景宜与仆射王思政前来负责接收处理。不久,侯景又向南朝投降。因为恐怕东魏来收复侯景献出的土地,朝廷命景宣为大都督、豫州刺史,镇守乐口。东魏也派张伯德任刺史。张伯德派他的将领刘贵平率领本部人马和山蛮,多次前来进攻。景宣的军队不满千人,随机应变,奋勇反击,刘贵平被迫撤退。朝廷又授予他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颍川被东魏攻陷,宇文泰认为乐口等地的道路被敌兵切断,命令西魏的人马全部撤回。襄州刺史在撤退时,因部伍零乱受到惩罚。权景宣却号令严明,军旅整齐威武,所部全都撤回,因此受到奖赏。他仍留下来镇守荆州,同时,朝廷把亚鸟南的事情也全部委托给他。

  早先,南梁岳阳王萧鮞准备献出襄阳归顺西魏,便率兵进攻驻扎在江陵的梁元帝。萧鮞的叛将杜岸乘襄阳空虚突然进袭。权景宣便率三千骑兵帮助萧鮞。萧鮞因此将妻子王氏和儿子萧寮送给景宣以作人质。景宣又与开府杨忠进攻梁将柳仲礼,攻克安陆、随郡。过了很久,随州城的居民吴士英杀死西魏派来的刺史黄道玉,因而聚为贼寇。他认为吴士英不过是一个毛贼,可以用计谋赚取他。如果声讨他的罪恶,恐怕与他共同为恶的人太多。他写给吴士英一封书信,假称黄道玉凶恶残暴,将他杀死是吴士英的一大功劳。吴士英等人果然相信,便相率来归。他将他们逮捕杀戮,又擒获了他们的党羽。他又率兵进攻应城,攻克并俘获敌将夏侯珍洽。于是,应、礼、安、随等地全被平定。朝廷商议,认为他在南部边疆很有威望,便授予他并、安、郢、肆、新、应六州诸军事、并州刺史。不久晋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任为侍中,兼督领江、北司二州诸军事,晋封爵位为伯。唐州蛮人田鲁嘉自号为豫州伯,引来齐兵,祸害当地百姓。他领兵将田鲁嘉俘获,把他占领的地方设置为郡。南梁定州刺史李洪远先降又叛,景宣厌恶他的三心二意,暗中派兵将他打败,抓获他的全家和将士。他侥幸脱逃。从此,蛮族首领都被震慑而归服,没有人敢再背叛。

  天和初年,朝廷命他为荆州刺史,总管十七州诸军事,晋爵为千金郡公。南陈湘州刺史华皎率州投降,上表请求北周派兵援助。朝廷命景宣率水军接应。他来到夏口,陈朝的兵马已经到来。他因为受朝廷重用厚待,便骄傲自大,放纵自为;接受贿赂,为所欲为;指挥军队,朝令夕改。将士们十分愤怒,不肯听从他的指挥,更不愿为他卖命。两国水军一交锋,周军就败北奔逃,战船器杖,几乎全部丢失。这时卫公宇文直统率各路人马,因权景宣失败,想以军法处治。朝廷不忍心给他加罪,派使者到军中将他赦免。不久他有病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李延寿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刘昫
  吴越世家第七·欧阳修
  ●卷上·江休复
  卷之四十六·佚名
  客座赘语卷十·顾起元
  卷二百六十九·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卷之九百十四·佚名
  卷之七百二十七·佚名
  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阅看应毁各种违碍书籍黏签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裴邃传·姚思廉
  建昌土司传·张廷玉
  卷六十八·佚名
  卷四十饷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盍西村·隋树森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 而有盍志学, 或以为系一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清风爽簌”。 小令 【越调】小桃红 临川八景 东城早春 暮云楼

  • 横浦集补钞·管庭芬

    横浦集补钞张九成南安宝戒院作苦无人事扰闲居,赢得终年学著书。今日欣然出门去,秋风吹意满芙蕖。菩提寺高僧居物外,有户画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遗樊茂实砚端溪石砚

  • 卷三百九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九狮子类长短句陆探微画狮子屏风賛   【宋】苏 轼圆其目仰其鼻奋髯吐舌威见齿舞其足前其耳左顾右盼喜见尾虽猛而和葢其戱嵓嵓高堂防燕几啼呼颠沛走百鬼呜呼妙哉我陆子七

  • 十集 二卷·钱德苍

    义侠记打虎(净,末上)【水红花】官司悬赏有明文,捕山君,看看着紧。咱每猎户受灾迍,枉劳辛,徘徊难进。退只恐违严限,进又恐亡身。算来总是命难存也啰!我每乃阳谷县中猎户是也。近日景阳岗上出了一个吊睛白额大虫,伤人无数。本县太

  • ●卷第二十·胡三省

    【汉纪十二】起昭阳大渊献,尽重光协洽,凡九年。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一一八年)①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堧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堧,而缘翻。下,遐嫁翻。〕②罢三铢钱,更铸五铢钱。〔去年废半两钱,行

  •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佚名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十日臣等遵旨交四库馆查晋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考晋《职官志》,郡置太守,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当时会稽有王封,故以太守为内史,其加右军将军,乃晋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忠献公雍墓志铭范仲淹庆歴纪号之六载春正月丁亥资政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范公以疾薨闻上悼之为不视朝制赠太子太师赗赙加等子孙迁官者五人有司议行谥曰忠献以来年某月日塟于洛阳之某原

  • ·檄南路营进兵阿猴林·丁曰健

    漏下三鼓,接访事差弁密报:阿猴林有贼数百人,在彼竖旗作孽,系伪国公江国论为首。旗帜飘扬林木间,发兵剿捕,不可易也。郡城出师,招摇耳目,且相去数十里,自必闻风先遁,徒劳无益。江国论贼中狡猾,凡事虚张,计自打猫蹂躏

  • 杜僧明传·李延寿

    杜僧明字弘照,是广陵临泽人。他形体矮小,却很有胆量,善于骑射。梁朝大同年间(535~546),卢安兴任新州刺史、南江督护,杜僧明和他的哥哥杜天合以及周文育一起被卢安兴奏请朝廷,同往赴任。杜僧明因为连续征讨俚、獠人而立有战功

  • 第二章 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李宗仁

    一先父培英公生我兄弟姊妹共十一人。早夭的三人,成长的有五男三女。我家祖产本甚有限,祖父晚年析产时共有田地六十多亩。祖父母保留十余亩为养老之资,我父与春华叔各得二十余亩。我们这一房十口之家的生活费便全

  • 离娄下篇·王夫之

    一舜之于父,文王之于君,俱非“行乎中国”事,而尤不可谓之“得志”。孟子所言乃大行之常道,南轩所云乃忧患之微权,相去正犹迳庭。若论圣人处权变,则道固不同。舜传贤而禹传子,文服事而武伐商,一堂之父子君

  • 第八章 17·辜鸿铭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辜讲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总是针对似乎自己还没有达到目标的东西,以及担心好像忘记了的东西。”

  • 卷四·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四吴江朱鹤龄撰三十四年秦师轻而无礼疏服?云无礼谓过天子门不櫜甲束兵而但免胄吕氏春秋说此事云师行过周王孙满曰过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必古有此礼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弦高以犒师诳秦使

  • 礼记要义第三十三·魏了翁

    燕义聘义䘮服四制一燕义记君臣燕饮正义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于别録属吉事案仪礼目録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群臣燕饮以乐之勤劳谓征伐聘问诗曰吉甫燕喜是也臣有王事之劳亦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四·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示众示众当日释迦初出母胎即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只者句子你看他是持戒习讲学来底是打坐修定参公案学来底正是未生前带来底习气虽后离王宫住雪山转法轮又是开眼作梦何故秪因四生六道一向在被单窝里生去死

  • 卷第二·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今辩重编小参元旦。小参。云。新年头佛法有一人道得。祇是无舌。一人有舌却又道不得。且道者两人那个是亲。那个是疏。皂白得出。分付钵袋子。小参。满口道出。满口道不出。满口道出总没

  • 庄渠遗书·魏校

    文集。明魏校撰。十六卷。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其先祖本姓李,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曾官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兵部郎、广东提学副使,太常寺卿。致仕卒。谥恭简。有《周礼沿革传》、《春秋经

  • 诏狱惨言·顾大武

    原题“燕客具草”,经考证实为明顾大武著,1卷,民国九年(1920)刊印,集在“借月山房汇钞”中。本书据著者“目击”,详述了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魏大忠、杨涟、左光斗六君子因忤犯权奸颜珰而被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