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三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

上堂三

住順慶府渠縣祥符禪寺,師在栖靈受請,拈帖示眾云:「三張白紙,便謂千里同風;一箇圓相,欽師卻被馬師惑。栖靈者裏,車不橫推、理無曲斷,請維那剖露。」

山門,云:「昔日聞公遠祖從此出,今朝不肖兒孫從此入。雖然出入不同,要且門庭不別。大眾且道那裏是不別處?」以杖指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

佛殿,云:「堂堂坐斷千差路,密密疏通萬別疑,信手拈來無不是,當陽拋出大家知。雖然如是,也要公驗分明。」展具三拜。

方丈,云:「據此室,行此令,勿問船來、陸來,只要頭正尾正。」喝一喝。

指法座,云:「八萬四千獅子座,此當為第一。縱廣正等八萬四千由旬,此座非大;於中坐者,其身非小。以如是座坐如是人,以如是人坐如是座。大眾還見麼?舉頭天外望,誰是我般人?」遂陞座,拈香云:「此瓣香端為今上皇帝祝嚴聖躬萬歲萬歲萬萬歲,伏願皇風共山川而並扇,法輪同日月以齊推。」次拈香云:「此瓣香奉為文武卿相、闔郡縉紳,伏願借當世而修出世,即凡心以證聖心。」末拈香云:「此瓣香從東過西、從西過東,撞著一箇老布衲,一椎粉碎,此是第五回拈出,供養見住浙江寧波府天童山密雲老和尚,以酬法乳之恩。」斂衣趺坐。上首白椎竟,師云:「古岸灘頭擲釣臺,絲綸初展去還來,清波浮定有無意,負餌金鱗夢眼開。」以杖作釣勢,云:「有麼?有麼?」

時有僧出眾,禮拜起,喝一喝,拂袖而退。師云:「領取鉤頭意,莫認定盤星。」良久復云:「毛吞巨海,萬頃風濤鬧括括;芥納須彌,十方世界淨裸裸。以大圓覺為我伽藍,四生六道盡集其中,行住坐臥、屈伸俯仰、迎賓待客、屙屎放尿、拈匙放筋、動靜忙閒,無不承此恩力。所以道: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夫如是會,人人悟證平常,箇箇七穿八穴,不待啐地折嚗地斷,如紅爐點雪、冷灰嚗豆。正與麼時,祝聖開堂一句作麼生道?鵰弓已挂狼煙息,萬里謳歌賀太平。」

上堂,師云:「年年臘月八,黑豆解生芽,水母因無眼,求食須仗蝦。明星射腦蓋,捏目便生華,此道如何會?瞿曇是釋迦。」

上堂,師云:「今日強登曲彔木,圓音一吼震山谷,人非人等驀相逢,彈指頓超煩惱窟。如是,則知顯教圓寂正堂禪師不離煩惱而證解脫、不離生死以般涅槃,來山僧拄杖頭上倒駕慈航,現無邊神變,道兩句苦辭去也。大眾還聞否?且道是那兩句聻?耳邊多少閒題目,賺我光陰十萬程。」

上堂,師云:「天地未始,父母未生,渾忘物我,撥擲渠誰?」以拂子畫一畫,復畫此○,云:「自此一畫一圈而分兩儀、四象、八卦、六爻,以至吉凶否泰,交會岐殊,妙辨懸河,無出此一圈一畫之中。」復畫○云:「若也從此薦得,改禾莖為粟柄,易短壽作長齡;其或未然,有限身心時不待,無情寒暑日相催。」

上堂,師云:「今朝臘盡與年窮,處處人燒松火蓬,惟有此間一種別,冷清清地鬧叢叢。」

復舉:「秀才問趙州:『佛滿一切眾生願是否?』州云:『是。』曰:『弟子要和尚手中拄杖,可與否?』州云:『君子不奪人所好。』曰:『我不是君子。』州云:『老僧亦非佛。』」師云:「秀才雖有定亂之謀,且無安邦之計。趙州探竿在手,影艸隨身,不妨奇特中顯奇特、好手中呈好手,將謂本分翻為分外。山僧正眼看來,纔啟口處好與三十棒。何也?祥符門下賞罰分明。」

追嚴,上堂,師云:「元宵正月半,日月燈明現,即此為亡靈,本光破諸暗。盞子撲落地,碟子成七片,露柱撞燈籠,山門騎佛殿。此意是如何?吾道一以貫。」

師誕日,上堂,僧問:「和尚跳出生死圈,如何今日又降誕?」師云:「大好疑著。」僧禮拜,師乃云:「突出難難難辦別,擬之易易易承當,一聲㘞地盡生死。」下座,云:「諸仁者請續後句。」

上堂,僧問:「月未圓時如何?」師云:「合。」進云:「月正圓時如何?」師云:「恰。」進云:「星月不現時如何?」師云:「劄。」僧禮拜,師乃云:「蓮胎未質,梅蕊不萌,洞空劫之本有,盡今時之自得,人人常光現前,箇箇壁立萬仞,只僥海屋添籌、南山增算,猶是化門邊事。不涉延促一句作麼生道?一谿紅白桃李樹,四野青黃菜麥田。」

上堂,僧問:「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為甚麼唯佛與佛乃能知之?」師云:「知音不必頻頻舉,八兩原來是半斤。」僧禮拜,師乃云:「施主強請陞座,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何以故?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

復舉:「藥山久不陞座,院主白云:『大眾久思和尚示誨。』山曰:『打鐘著。』眾纔集,山便下座歸方丈。主隨後,問曰:『和尚既許為大眾說法,為甚麼一言不措?』山曰:『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師召大眾云:「昔日藥山,今朝祥符,且道是同?是別?」良久復云:「旱地雷聲,晴天霹靂,兩箇古錐都來是賊。」

上堂,師云:「止止,不須說,葛藤遍野不為多;我法妙難思,絆著幾箇便賣弄。諸憎上慢者,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彎彎。聞必不敬信,只緣無眼、耳、鼻、舌、身、意。山僧恁麼判斷,且道釋迦老子還向什麼處轉身吐氣?只怕眾生不是佛,是佛何愁不解語?」

上堂,值驢鳴,師云:「平地起孤堆,虛空墮地走,撞著瞎驢鳴,將謂獅子吼。」震威喝一喝,下座。

追嚴上堂,師云:「春日晴,黃鶯鳴,聲聲韻出觀音門,有人向此活機括,剎剎塵塵現勝身。如是,則我等持滿公先慈余氏不離當處而遍沙界,不歷僧祗以獲法身,來山僧拄杖頭上現一行三昧去也。」卓拄杖,召大眾云:「還聞麼?若將耳聽終難會,眼底聞聲方始知。」

上堂,僧問:「青天白日,昭昭靈靈,睡著時,主人公在甚麼處?」師云:「向前來與汝道。」僧遂進前一步,師云:「是甚麼?」進云:「不離當處。」師笑云:「大好睡著在。」僧禮拜,師乃云:「雲凝覺春盡,雨過知華殘,了達覺知處,恁忙亦是閒。大眾!忙閒即且置,試道覺知處如何了達?」良久,云:「不遇春風華不開,華開又被風吹落。」

解制,上堂,師云:「今朝三月十,百日禪期畢,衲子問如何,棒頭驀面擲。曼殊前後三,長慶蒲團七,即此罷爐鎚,幾人成大器?」以拄杖擲地,云:「祥符解開布袋,放出出群角虎,不會獅子翻身,箇箇解打口鼓。」以手拍口,云:「鼕鼕。」

住順慶府大竹縣無際禪寺,山門,云:「門庭施設不如破山,入理深談猶較無際百步。」以拄杖卓一卓,便入佛殿,云:「若向者裏禮拜,眼裏撒沙;不向者裏禮拜,佛頭著糞。試問諸仁者:且道禮拜底是?不禮拜底是?」遂展具,云:「不禮,各白稱尊;禮,則互相恭敬。」便拜。

方丈,云:「入門棒,入門喝,痛施惡辣鉗鎚。有時語,有時默,全彰本分艸料。忽遇一箇半箇瞎驢,且作麼生管待?」喝一喝。

指法座,云:「千聖向此證知,一眾從茲開悟,人人立地頂天,箇箇眼橫鼻直,還見有路可上也無?」遂陞座。拈香祝聖畢,末拈香云:「此瓣香三登九上,撥艸瞻風,受盡苦辛,一期印可,第六回拈出,供養天童山密雲老人,以酬法乳之恩。」斂衣敷坐。上首白椎竟,師云:「鳳山挺秀,燕水迢遙,鶴不停機,龍難湊泊,就中有現躍飛騰者麼?」

一僧出眾喝一喝,師云:「跛鱉盲龜亂

猜你喜欢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二·圆照
  卷十一·彭绍升
  甲二 圣教正说分·太虚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二·圆晖
  卷二十三·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一(论本第三十七八九四十四十一二三四)·窥基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一·楚石梵琦
  第十一卷·佚名
  四分律卷第四(初分之四)·佚名
  重编曹洞五位序·慧霞
  大般涅槃经疏 第四卷·灌顶
  佛祖心灯·佚名
  四教义卷第十二·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目录·王国维

    正宫调 中吕宫 道调宫  道宫薄媚西子词 排遍第八 排遍第九 第十攧 入破第一 第二虚催 第三衮遍 第四催拍 第五衮遍 第六歇拍 第七煞衮  薄媚摘遍

  • 卷二百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杖类四言古灵夀杖颂        【魏】王 粲兹杖灵木以介眉夀奇干贞正不待矫輮据贞斯直植之爰茂卭竹杖铭        【晋】傅 咸嘉兹奇竹质劲体直立比高节示世矜式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下卷第八·荀悦

      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有罪自杀。张释之为郎。十年不得调用。欲归。袁盎贤之。言于上以为谒者仆射。上幸上林苑。释之从。登虎圈。上问上林尉禽兽簿。尉不能对。虎圈啬夫代尉对。响应无穷。上曰。为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己未朔○甲子进封敬妃文氏为贵妃册封宫御尚氏为寿妃 命镇远侯顾寰安平伯方承裕持节大学士李春芳郭朴捧册○乙丑○宁夏卫地震○丙寅 孝康敬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宁伯刘允中祭 泰陵○丁卯 孝慈高皇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正德十一年冬十月己酉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命南宁伯毛良于五军营右掖坐营管操○庚戌升刑科左给事中罗方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以 万寿圣节差头目小失台等来朝贺贡马赐宴并赏彩叚衣服绢

  •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碍遗书请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碍遗书请毁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十六日护湖南巡抚 湖南布政使臣觉罗敦福跪奏,为查缴违碍遗书请旨销毁事。窃臣钦奉谕旨,节次谆切晓谕,并派委诚妥干员,分赴各属,向藏书之家谕令将

  • 钦定兰州纪略卷四·阿桂

    庚申伍弥泰马彪奏言【臣】等于四月初九日到兰遵即传防将花翎荷包赏给王廷賛并面询伊出城赍折之人据称系宁夏府中衞县考职正八品吏贠姚起彪设法更换衣服妆作民人缒城而下将折递送驿站【臣】等亦已遵防重加赏赐奏入上谕

  • 赵兴基传·张廷玉

    赵兴基,云南太和人。崇祯初年,以举人授庐州通判。农民起义军贺一龙、左金王等五部,占据英山、霍山二县山区,夏入秋出。督师杨嗣昌遣监军佥事杨卓然去招安,受侮辱而返。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义军攻陷英山县城,杀知县高在岑。

  • 一六、蘧瑗史鰌考·钱穆

    襄公十四年卫献公之出,蘧伯玉始见于《左传》,时必名德已重,故孙、宁思引以共事。最少亦年三十。后八年孔子生。《世家》哀公二年,孔子至卫,主蘧伯玉家,上距孙、宁逐君,六十有七年,伯玉当在九龄外。全祖望《经史问答》本此,疑近

  • 卷十八·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八唐 长孙无忌等 撰贼盗二【凢九条】以物置人耳鼻诸以物置人耳鼻及孔窍中有所妨者杖八十其故屏去人服用饮食之物以故杀伤人者各以鬬杀伤论疏义曰耳鼻孔窍皆为要所輙以他物置中所所妨者杖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 洪武十五年九月丁未朔,制孝慈皇后神主,主用栗木,高六寸九分,阔一寸九分,趺高二寸六分,通高九寸五分;神宫高三寸九分,阔七分,深三分;主椟高一尺一寸二分,阔四寸八分,傍阔四寸;座七层,高三寸,通高一

  • 后出师表·诸葛亮

    【原文】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1】,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2】,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3】?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4】

  • 卷二十五·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五 孟子【下之七】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夀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此一章书是孟子发明心性之

  • 诗传诗说驳义卷五·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大正【诗传全诗说七条】诗传周公制【缺五字】防朝受【缺四字】有大正焉文王生民公刘緜大明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大武文王有声行苇既醉鳬鹥嘉乐皆周【缺三字】德以训成王也泂酌卷阿【缺四字】王也大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四[宋铭]·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三世洪州翠岩山可真禅师法嗣东京大相国寺智海禅院真如禅师讳慕喆。姓闻氏。抚州临川人也。龆龀依建昌军永安院圆觉大师出家受具。后弊衣粝食。介然不群

  • 卷第十·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智品第四之二云何退分智。若智不善。是名退分智。云何住分智。若智无记。是名住分智。云何增长分智。若智非圣善。是名增长分智。云何解分智。若智圣有

  • 宋文宪公护法录序·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宋文宪公护法录序谦益恭读高皇帝御制文集稽首飏言曰天命我祖统合三教大哉蔑以加矣已读故翰林学士承旨文宪宋公集则又叹曰嗟乎夫宪章圣祖者舍文宪何适矣圣祖称佛氏之教幽赞王纲开国以来凡所以裁成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