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唐律疏义卷十八

唐 长孙无忌等 撰

贼盗二【凢九条】

以物置人耳鼻

诸以物置人耳鼻及孔窍中有所妨者杖八十其故屏去人服用饮食之物以故杀伤人者各以鬬杀伤论疏义曰耳鼻孔窍皆为要所輙以他物置中所所妨者杖八十本条殴罪重者依殴法殴未有罪者亦不科其屏去人服用饮食之物谓寒月屏去人衣服或登高乘马私去梯辔或饥渴之人屏去饮食之类以屏去之故及置物于人孔窍之中而杀伤人者各以鬬杀伤论若杀凢人或杀尊长应死或于卑幼及贱人虽杀不合偿死及伤尊卑贵贱各有等差须依鬬律从本犯科防故云各以鬬杀伤论

若恐迫人使畏惧致死伤者各随其状以故鬬戏杀伤论疏义曰若恐迫人者谓恐动逼迫使人畏惧而有死伤者若履危险临水岸故相恐迫使人坠陷而致死伤者依故杀伤法若因鬬恐迫而致死伤者依鬬杀伤法或因戏恐迫使人畏惧致死伤者以戏杀伤论若有如此之类各随其状依故鬬戏杀伤法科罪造畜蛊毒【问答四】

诸造畜蛊毒【谓造合成蛊堪以害人者】及敎令者绞造畜者同居家口虽不知情若里正【坊正村正亦同】知而不紏者皆流三千里疏义曰蛊有多种罕能究悉事闗左道不可备知或集合诸蛊置于一器之内久而相食诸蛊皆尽若蛇在即为蛇蛊之类造谓自造畜谓得畜可以毒害于人故注云谓造合成蛊堪以害人者若自造若传畜猫鬼之类及敎令人并合绞罪若同谋而造律不言皆即有首从其所造及畜者同居家口不限籍之同异虽不知情若里正坊正村正知而不紏者皆流三千里问曰律文惟言里正坊正等罪不言州县知情之法若州县官司知而不紏复合何罪

答曰里正之等亲管百姓既同里闬多相暗委州县去人稍逺管户又多是故律文遂无节制若知而不紏依鬬讼律监临之官知所部有犯法不举劾者减罪人罪三等紏弹之官唯减二等

造畜者虽防赦并同居家口及敎令人亦流三千里【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无家口同流者放免】即以蛊毒毒同居者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情者不坐

疏义曰造畜蛊毒之人虽防大赦并同居家口及敎令人亦流三千里注云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无家口同流者放免据此老幼及笃疾身自犯罪犹尚免流今以同居共活有同流家口亦配无同居家中共去其老小及疾不能自存故从放免即造畜蛊毒之人以蛊毒毒同居者其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毒情者并免流罪

问曰被毒之人父母不知情者放免假有亲兄弟大房造蛊以毒小房既同父母未知父母合免以否答曰蛊毒家口防赦犹流恐其涉于知情所以例不聼住若以蛊毒毒同居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情者不坐虽复兄弟相毒终是被毒之人父母既无不免之制不知情者合原

又问老小笃疾无家口同流者放免其家总无良口惟有部曲若有奴婢一人得为有同流家口老小笃疾仍配以否答曰部曲既许转事奴婢比之资财诸条多不同良人即非同流家口之例

又问依律犯罪未发自首合原造畜蛊毒之家良贱一人先首事既首讫得免罪以否

答曰犯罪首免本许自新蛊毒已成自新难雪比之防赦仍并从流

以毒药药人【问答一】

诸以毒药药人及卖者绞【谓堪以杀人者虽毒药可以疗病买者将毒人卖者不知情不坐】即卖买而未用者流二千里

疏义曰凢以毒药药人谓以鸩毒冶葛乌头附子之类堪以杀人者将用药人及卖者知情并合科绞注云谓堪以杀人者虽毒药可以疗病买者将以毒人卖者不知毒人之情卖者不坐即卖买而未用者谓买毒药拟将杀人卖者知其本意而未用者流二千里问曰毒药药人合绞其有尊卑长幼贵贱得罪并依律以否

答曰律条简要止为凢人生文其有尊卑贵贱例从轻重相举若犯尊长及贵者各依谋杀已杀法如其施于卑贱亦凖谋杀已杀论如其药而不死者并同谋杀已伤之法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

疏义曰脯肉有毒谓曽经人食为脯肉所病者有余速即焚之恐人更食须絶根本违者杖九十其知前人食已得病故将更与人食或将出卖以故令人病者合徒一年因而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谓有余不速焚之虽不与人其人自食因即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征铜入死家注云盗而食者不坐谓人窃盗而食之以致死伤者脯肉主不坐仍科不速焚之罪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凖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至死依故杀法

憎恶造厌魅【问答一】

诸有所憎恶而造厌魅及造符书咒诅欲以杀人者各以谋杀论减二等【于期亲尊长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各不减】

疏义曰有所憎嫌前人而造厌魅厌事多方罕能详悉或图畵形像或刻作人身刺心钉眼系手缚足如此厌胜事非一绪魅者或假托鬼神或妄行左道之类或咒或诅欲以杀人者各以谋杀论减二等若于期亲尊长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各不减依上条皆合斩罪

以故死者各依本杀法欲以疾苦人者又减二等【子孙于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于主者各不减】

疏义曰以故致死者谓以厌魅符书呪诅之故但因一事致死者不依减二等各从本杀法欲以疾苦人者谓厌魅符书咒诅不欲令死唯欲前人疾病苦痛者又减二等称又减者谓大功以下亲及凢人非外祖父母谋杀得减二等者谓从谋杀上总减四等注云子孙于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于主者各不减即是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唯减二等其祖父母父母以下虽经欲令疾苦亦同谋杀之法皆斩不同减例

问曰呪诅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欲令疾苦未知合入十恶以否

答曰疾苦之法同于殴伤谋殴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不入十恶如其已疾苦理同殴法便当不睦之条

即于祖父母父母及主直求爱媚而厌呪者流二千里若涉乘舆者皆斩

疏义曰子孙于祖父母父母及部曲奴婢于主造厌呪符书求直爱媚者流二千里若涉乘舆者罪无首从皆合处斩直求爱媚便得极刑重于盗服御之物凖例亦入十恶

杀人移乡

诸杀人应死防赦免者移乡千里外其工乐杂户及官户奴并太常音声人虽移乡各从本色【部曲及奴出卖及转配事千里外人】

疏义曰杀人应死防赦免罪而死家有期以上亲者移乡千里外为户其有特勑免死者亦依防赦例移乡工乐及官户奴并谓不属县贯其杂户太常音声人有县贯仍各于本司上下不从州县赋役者此等杀人防赦虽合移乡各从本色谓移乡避雠并从本色驱去注云部曲及奴出卖谓私奴出卖部曲将转事人于千里之外

若羣党共杀止移下手者及头首之人若死家无期以上亲或先相去千里外即习天文业已成若妇人有犯及杀他人部曲奴婢并不在移限【部曲奴婢自相杀者亦同】违者徒二年

疏义曰羣党共杀谓谋杀造意合斩从而加功者绞同谋共鬭各以下手重者为重罪亦合处绞律故云止移下手及头首之人谓虽不下手发意元谋或以威力使人杀者并合移乡虽有从而加功凖律合死既不下手共杀者即不移乡若死家无期以上亲或先相去千里外即习天文谓天文观生天文生以上业已成者若妇人有犯谓无常居随夫所在及杀他人部曲奴婢此等并不在移乡避雠之限注云部曲奴婢自相杀者亦同谓亦不在移乡之例此以上应移而不移不应移而移违者各徒二年

残害死尸

诸残害死尸【谓焚烧支解之类】及弃尸水中者各减鬭杀罪一等【缌麻以上尊长不减】

疏义曰残害死尸谓支解形骸割絶骨体及焚烧之类及弃尸水中者各减鬬杀罪一等谓合死者死上减一等应流者流上减一等之类注云缌麻以上尊长不减谓残害及弃尸水中各依鬭杀合斩不在减例

弃而不失及髠发若伤者又各减一等即子孙于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于主者各不减【皆谓意在于恶者】

疏义曰弃尸水中还得不失髠发谓髠去其发伤谓故伤其尸伤无大小但非支解之类各又减一等谓凢人各减鬬杀罪二等缌麻以上尊长唯减一等大功以上尊长及小功尊属仍入不睦即子孙于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于主者各不减并同鬬杀之罪子孙合入恶逆决不待时注云皆谓意在自于恶者谓从残害以下并谓意在于恶如无恶心谓若愿焚尸或遗言水及逺道尸柩将骨还乡之类并不坐穿地得死人【问答一】

诸穿地得死人不更埋及于冢墓熏狐狸而烧棺椁者徒二年烧尸者徒三年缌麻以上尊长各递加一等卑幼各依凢人递减一等

疏义曰因穿地而得死人其尸不限新旧不即埋掩令其暴露或于他人墓而熏狐狸之类因烧棺椁者各徒二年谓唯烧棺椁火不到尸其烧棺椁者缌麻以上尊长从徒二年上逓加一等至期亲尊长流二千五百里其卑幼各依凢人逓减一等缌麻于二年上减一等徒一年半小功徒一年大功杖一百期亲杖九十若穿地得死人可识知是缌麻以上尊长而不更埋亦从徒二年上逓加一等卑幼亦从徒二年上逓减一等各凖烧棺椁之法其烧尸者徒三年缌麻以上尊长各逓加一等谓从徒三年上逓加一等烧大功尊长尸流三千里虽期亲尊长罪亦不加其卑幼各逓减一等谓缌麻卑幼减凢人一等徒二年半逓减至期亲卑幼犹徒一年

问曰下条发者加役流注云招魂而亦是此文烧尸者徒三年未知招魂而亦同以否

答曰凖律招魂而发冢者与有尸同罪律有烧棺椁之文复着烧尸之罪招魂而棺内无尸止得从烧棺椁之法不可同烧尸之罪

若子孙于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于主冡墓熏狐狸者徒二年烧棺椁者流三千里烧尸者绞

疏义曰称子孙于祖父母父母者曾高亦同部曲奴婢者随身客女亦同子孙于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于主冢墓熏狐狸者徒二年若烧棺椁者流三千里烧尸者绞

造祅书祅言

诸造祅书及祅言者绞【造谓自造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説吉凶涉于不顺者】疏义曰造祅书及祅言者谓搆成怪力之书诈为鬼神之语休谓妄説他人及己身有休徴咎谓妄言国家有咎恶观天画地诡説灾祥妄陈吉防并涉于不顺者绞

传用以惑众者亦如之【传谓传言用谓用书】其不满众者流三千里言理无害者杖一百即私有祅书虽不行用徒二年言理无害者杖六十

疏义曰传用以惑众者谓非自造传用祅言祅书以惑三人以上亦得绞罪注云传谓传言用谓用书其不满众者谓被传惑者不满三人若是同居不入众人之限此外一人以上虽不满众合流三千里其言理无害者谓祅书祅言虽説变异无损于时谓若豫言水旱之类合杖一百即私有祅书谓前人旧作衷私相传非已所制虽不行用仍徒二年其祅书言理无害于时者杖六十

夜无故入人家【问答一】

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若知非侵犯而杀伤者减鬬杀伤二等

疏义曰夜无故入人家依刻漏法昼漏尽为夜夜漏尽为昼谓夜无事故辄入人家笞四十家者谓当家宅院之内登于入时被主人格杀之者勿论若知非侵犯谓知其迷误或因醉乱又老小疾患并及妇人不能侵犯而杀伤者减鬬杀伤二等若杀他人奴婢合徒三年得减二等徒二年之类

问曰外人来奸主人旧已知委夜入而杀亦得勿论以否

答曰律开聼杀之文本防侵犯之辈设令旧知奸秽终是法所不容但夜入人家理或难辩纵令知犯亦为罪人若其杀即加罪便恐长其侵暴登时许杀理用无疑况文称知非侵犯而杀伤者减鬬杀伤二等即明知是侵犯而杀自然依律勿论

其已就拘执而杀伤者各以鬭杀伤论至死者加役流疏义曰已就拘执谓夜入人家已被擒获拘留执缚无能相拒本罪虽重不合杀伤主人若有杀伤各依鬬法科罪至死者加役流

唐律疏义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宦者·脱脱
  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谗受害 宇文护稔恶伏诛·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四十一·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卷一·余继登
  三湘从事录·蒙正发
  二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戡定台湾记·丁曰健
  卷一百四十四·杨士奇
  目录·佚名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孙中山
  卷六十七、拳匪之乱及庚子和约·黄鸿寿
  周典·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袁于令

    第一齣 标目【临江仙】〔末上〕白髮无根愁种就。劝君及早徜徉。风流节侠满词场。尊前颜似玉。灯下语如簧。试看悲欢离合处。从敎打动人肠。当筵谁者是周郞。纵思敲字句。无敢乱宫商。〔问答照常〕【沁园春】穆氏于生

  • 第四折·关汉卿

    (李嗣源引番卒子上,云)桃暗柳明终夏至,菊凋梅褪又春回。某乃李嗣源是也。过日月好疾也,自从在潞州长子县讨了那个孩儿来家,今经十八年光景也。孩儿十八岁也,学成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孩儿唤做

  • 卷三百八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山茱茰类五言律奉御札赋茱茰诗     【宋】徐 铉万物庆西成茱茰独擅名房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宿露霑犹重朝阳照更明长和菊花酒高晏奉西清七言律奉和御制茱茰      

  • 卷六十·毕沅

      ◎宋纪六十 ∷起重光赤奋若九月,尽玄黓摄提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嘉祐六年辽清宁七年   九月,癸丑,诏三司,以河北秋稼甚登,其出内藏库缗钱一百万,助籴军储。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隆庆三年十一月庚午朔○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毛纲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以水灾免真定保定顺德广平六府州县并各卫所屯粮有差朿鹿大名二县停带徵粮一年○升赏宣大二镇土沟子等处获功阵亡官军原汝棘等四十四人○升张家口守备

  •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二一○ 寄谕八阿哥永璇等将武英殿所刻《三史国语解》赶紧刊刻完竣·佚名

    一二一○ 寄谕八阿哥永璇等将武英殿所刻《三史国语解》赶紧刊刻完竣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大学士和<珅>字寄八阿哥<永璇>、尚书金<简>,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奉上谕:据御史祝德麟奏四库全书内关涉辽、金、元三朝事迹

  • 高道穆传·魏收

    高谦之弟恭之,字道穆,以字被世人称呼。高道穆学涉经史,不是名流隽士,他便不与他们交接。幼时即孤,事兄如奉父母。经常对人说:“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被知,当使晚脱羊裘,朝佩珠玉者。如时不我知,便须退迹江海,自求其志。”御史中尉元

  • 真腊传·魏徵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

  • 秦纕传·张廷玉

    秦..,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景泰二年(1451)考中进士,授南京御史职务。弹劾处理内官傅锁儿的罪行,进谏停止江南采翠色羽毛和香草等差遣,权贵很忌恨他,以流言蜚语攻击他,正好碰上考察官吏,他因此被贬职任湖广驿丞。天顺初年,经御史

  • 第十节 撒的尼亚新王之贤明及加富尔之入相·梁启超

    革命失败以后,前此为意大利作傀儡之诸侯王,皆嗫嗫嚅嚅以复其位,政策悉仿奥国,压制愈加剧烈。撒的尼亚新王英玛努埃,既以1849年5月受禅,时方监国在境内,闻命则痛哭失声。既而拔剑睨奥国之空,且指且语曰:“今意大利犹不失为一国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荒政类上【南庸赈济】推广御笔减税决狱二事是年庚子先生知南康军会诏帅守恤民隠决滞狱以销旱灾先生因即二事申奏此章专论勤恤民隠当以寛税赋为先决遣滞囚当以阅实轻重早赐断遣为急伏覩夲路安抚使司牒备奉

  • 卷九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宗庙时享汉书文帝本纪文帝元年冬十月辛亥皇帝见于高庙景帝本纪元年诏高庙酎【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

  • 第1章 引言·胡适

    人生有何意义答某君书我细读来书,终觉得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ldquo;人生有何意义?&rdquo;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

  • 卷十三·佚名

    △显示世间品第十二之二佛告须菩提,又复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无量无数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云何如来知诸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耶。须菩提。所谓了知众生所起诸行出没。依色而生依受想

  • 阿输迦施土缘品第二十七·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与阿难。入城乞食。见群小儿于道中戏。各聚地土。用作宫舍。及作仓藏财宝五谷。有一小儿。遥见佛来。见佛光相。敬心内发。欢喜踊跃。生

  • 卷第七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四复以何缘诸阿罗汉等。离有顶染同不受后生。然于其中有于烦恼证不生法。而非一切。有说由根有差别故。此释非理。以契经说退不退法根品同故

  • 巡台退思录·刘璈

    文集。作者刘璈,字兰洲,湖南岳阳人。1874年(同治十三年)被派往台湾任职。1881年(光绪七年)升任分巡台湾兵备道。后因与台湾巡抚刘铭传交恶,被弹劾革职,流放黑龙江,卒以病死。在台期间曾集公牍辑为《巡台退思录》,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