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品 正勤分别
一 经分别
四正勤者,于世有比丘,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已生之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如何“有比丘,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
此中,如何为“未生之恶不善法”耶?是三不善根。贪、瞋、痴此为一类之烦恼与此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相应,是所等起之身业、语业、意业是等言“未生之恶不善法”。如斯,为令此等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生欲”者,此中,如何为欲耶?是所有之欲,求趣、希望、善法欲。是言为欲。为令此欲生、等生、起、等起、生起、现起。依此言“生欲”。
“策励”者,此中,如何为策励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是言策励。依此策励而有得达、等得达、到达、等到达、生起、等生起、成就。依此言“策励”。
“发勤”者,此中,如何为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是言为勤。精勤此勤、等精勤、习、修、多所作。依此言“发勤”。
“策心”者,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令策此心、等策、坚固、把持。依此言“策心”。
“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持心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是言“持心”。此持心者有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持心”。
如何“有比丘,为令已生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
此中,如何“已生之恶不善法”耶?是三不善根与贪、瞋、痴此为一类之烦恼。与此等相应之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所等起之身业、语业、意业是等为“已生之恶不善法”。如斯,为令是等已生之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生欲”者……乃至……“策励”者……乃至……“发勤”者……乃至……“策心”者……乃至……“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持心”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是言持心。此持心者有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持心”。
如何“有比丘,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
此中,如何为“未生之善法”耶?是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是与相应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所等起之身业、语业、意业此等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如斯,为令是等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生欲”者……乃至……“策励”者……乃至……“发勤”者……乃至……“策心”者……乃至……“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持心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是言持心。此持心者有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持心”。
如何“有比丘,为令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
此中,如何“已生之善法”耶?是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是与相应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所等起之身业、语业、意业,是言“已生之善法”。如斯,为令是等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坚住”者,坚住即不忘,不忘即倍增,令倍增即广大,令广大即修习,修习即圆满。
“生欲”者……乃至……“策励”者……乃至……“发勤”者……乃至……“策心”者……乃至……“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持心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是言持心。此持心者有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持心”。
二 对法分别
四正勤者,于世有比丘,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已生之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如何“有比丘,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生欲”者,此中,如何为欲耶?是所有之欲、求趣、希望、善法欲。是言为欲。令生此欲、等生、起、等起、生起、现趣。依此言“生欲”。
“策励”者,此中,如何为策励耶?是所有心之发勤、尽力、勇勤、专心、精进、勤、喜、势、固持、不息励意、不弃志欲、不弃勤爱、勤爱努力、进、进根、进力、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策励。此策励者有得达、等得达、到达、等到达、生起、等生起、成就。依此言“策励”。
“发勤”者,此中,如何为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为勤。此勤之精勤、等精勤、习、修、多所作。依此言“发勤”。
“策心”者,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令此心之策、等策、坚固、把持。依此言“策心”。
“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正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正勤,余之诸法是正勤相应。
如何“有比丘,为令已生之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为令已生之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生欲”者……乃至……“策励”者……乃至……“发勤”者……乃至……“策心”者……乃至……“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正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正勤。余之诸法者是正勤相应。
如何“有比丘,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生欲”者……乃至……“策励”者……乃至……“发勤”者……乃至……“策心”者……乃至……“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正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正勤。余之诸法者是正勤相应。
如何“有比丘,为令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为令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
“坚住”者,坚住即不忘。不忘即倍增,令倍增即广大,令广大即修习,修习即圆满。
“生欲”者,此中,如何为欲耶?是所有之欲、求趣、希望、善法欲。是言为欲。令生此欲、等生、起、等起、生起、现起。依此言“生欲”。
“策励”者,此中,如何为策励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策励。此策励者有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策励”。
“发勤”者,此中,如何为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为勤。此勤之精勤、等精勤、习、修、多所作。依此言“发勤”。
“策心”者,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令此心之策、等策、坚固、把持。依此言“策心”。
“持心”者,此中,如何为正勤耶?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正勤。余之诸法者是正勤相应。
此中,如何为正勤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精进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正勤。余之诸法者是正勤相应。
三 问分
四正勤者,于世有比丘,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已生之恶不善法舍离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令已生之善法坚住、不忘、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故,生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四正勤者几何为善耶?几何为不善耶?几何为无记耶?……乃至……几何为有诤耶?几何为无诤耶?
唯善。有乐受相应、不苦不乐受相应。异熟法法。不已取不顺取。不有杂染不杂染。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喜俱行、乐俱行、舍俱行。非见非修所断。非见非修所断因。能趣分散。有学。无量。无量所缘。胜。正性决定。非道所缘。道因。为道增上,不可言道增上。已生、不已生,不可言可生。过去、未来、现在。不可言过去所缘或未来所缘或现在所缘。有内、外、内外。外所缘。无见无对。
非因。有因。因相应。不可言以因为有因。以有因为非因。不可言以因为因相应。以因相应为非因。非因、有因。有缘。有为。无见。无对。无色。出世间。少分可识、少分不可识。非漏、无漏。漏不相应。不可言以漏为有漏或以有漏为非漏。不可言以漏为漏相应或以漏相应为非漏。漏不相应无漏。非结……乃至……非系……乃至……非暴流……乃至……非轭……乃至……非盖……乃至……非异取……乃至……有所缘。非心、心所。心相应。心俱住。心等起。心俱有。心随转。心俱住等起。心俱住等起俱有。心俱住等起随转。外。非能取。不已取。非取。非染。非见所断、非修所断。非见所断因、非修所断因。有寻、无寻。有伺、无伺。有喜、无喜。喜俱行、非喜俱行。乐俱行、非乐俱行。舍俱行、非舍俱行。非欲缠、非色缠、非无色缠、无所属。出离。决定。无上。无诤。
猜你喜欢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佚名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序·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一·王日休 佛说转有经·佚名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佚名 十门辩惑论卷上·复礼 解卷论一卷·陈那 第八·宗鉴 达赖逝矣西藏将奈何·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三卷·灌顶 仰山伟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