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转有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大比丘众之所围绕。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尔时摩伽陀王频婆娑罗。出王舍城。往至迦兰陀竹林住处。到佛所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坐一面。尔时如来。知频婆娑罗王坐一面已。告言。大王。譬如有人于睡梦中。共彼女宝行于欲事。彼人觉已忆彼女宝。大王于意云何。梦中女宝为是有不。王即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王言。大王于意云何。彼人若执梦中女者。是黠慧不。王即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彼梦中女毕竟无故。云何而有境界欲事。彼人徒劳。佛言。大王。如是一切愚痴凡夫。以不曾闻佛正法故。眼见诸色。悦豫于心。即执为实。以执著故则有系缚。以系缚故则有染著。以染著故。则生贪欲嗔痴等业。若身若口若意等业。然彼身业所作即灭。灭已不依东方而住。如是不依南西北方上下而住。随命终时。转彼有识而现后心。大王。彼识不坏。随业尽处彼业能现。亦如睡梦觉时女宝。如是大王。最后灭识而生后识。或在地狱。或在饿鬼。或在畜生。或阿修罗。或人或天。彼最后识取最后生。识顺彼生。如是心识随业所受。然无有法。从此世间至彼世间。而受生也。大王。灭后识心是名为灭。是初心识如托生者。是彼后生。大王。转后识时。彼法实不从彼处来而至于此。初识生已亦无所至。何以故。法性相故。大王。最初识心是后识空。业是业空。生是生空。最初心识是初识空。所生之处是生处空。而于彼处不失业果。大王。最后生识于彼即灭。后不断心。识心顺行随在何处。所受业报即往受故。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善逝后说时  所有诸言语

  皆是假名说  假名想住故

  离于言语法  而无有可说

  随所有言说  而说彼诸法

  彼不在于彼  法眼见无色

  所言见色者  世间执著故

  说世法为实  无而和合见

  是如来所说  是名方便地

  若为真实说  眼则不见色

  意不知诸法  此是最秘密

  世间我慢说  名本空无名

  一切法无名  而以假名说

  说此法门时。频婆娑罗王。及诸大众。人天龙神。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转有经

猜你喜欢
  六道集卷四·弘赞
  在贝勒纳斯国民党主席普拉卡沙先生欢迎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太虚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五上·智顗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蕴闻
  卷三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二·佚名
  卷第二十二·永觉元贤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卷第一·佚名
  祝蒋委员长寿辰请全国各寺庵诵药师经启·太虚
  卷第二十九(弥沙塞)·佚名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四分律卷第五十七(第四分之八)·佚名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一·水鉴慧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158_1 【闻笛】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卷158_2 【守睢阳作】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

  • 流类手鉴·虚中

    [唐] 释虚中撰 夫诗道幽远,理入玄微。凡俗罔知,以为浅近。善诗之人,心含造化,言含万象。且天地、日月、草木、烟云皆随我用,合我晦明。此则诗人之言应于物象,岂可易哉?○诗有二宗第四句见题是南宗;第八句

  • 明诗平论二集卷二十·朱隗

    七绝下季孟莲二首茅 维二首刘 城一首董斯张六首茅元仪二首胡尔伟一首鲁宪学二首卜舜年二首蒋 棻二首徐 颕三首潘一桂一首黎遂球二首舒忠谠五首陈子龙十四首李 雯二首周立勋一首曹 溪六首汪 逸四首徐孚远一首顾

  •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赵晔

      吴太伯传第一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为帝喾元妃。年少未孕,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后妊娠。恐被淫泆之祸,遂祭祀以求,谓无子履上帝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三六一禀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八·佚名

    总理、街庄正、保长暨铺户等,禀举陈存仁为竹南三保董事具佥禀竹南三保吞霄街总理梁壬生、街正王丙秀、保长刘黄成、庄正杜赏、张文来、暨众铺〔户等〕为公同佥举,接充旧缺,恩准给发谕戳,以便帮理庄规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纪昀

    列传宋 【七十四】○宋七十四李光许翰许景衡张悫张所陈禾蒋猷李光许翰许景衡张悫张所陈禾蒋猷△李光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穉不戏弄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游太学登崇寍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纪昀

    列传唐 【七十八】○唐七十八 藩镇卢龙李怀仙 朱滔刘怦【济总】朱克融 李载义【杨志诚】张仲武直方张允伸【张公素】李茂勋 李全忠刘仁恭李怀仙朱滔刘怦朱克融李载义张仲武张允伸李茂勋李全忠刘仁恭△李怀仙李怀

  •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本篇是汉初两位重要臣僚刘敬和叔孙通的合传。汉朝建朝初期,百端待举,在辅佐汉高祖刘邦建设西汉政权中,刘敬和叔孙通从不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合而为传。刘敬本姓娄,因去陇西戍守路

  • 管晏列传第二·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

  • 五·钱穆

    隋唐统一盛运再兴,于是汉代公立教育制度亦随之复起。唐初太宗时,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派留学生来中国,太学生多至八千余人。又有书、算、律各门专科,学制似较汉代更为进步。 但汉制须先进太学,再经选举,而唐代则

  • 二、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蒋廷黻

    俄人到了来那流域以后,不久就感觉粮食缺乏的大困难。他们从土人听说精奇里河流域产粮甚多,这种传说形容未免过度,好像一到外兴安的山阳就是一片乐地。俄政府于1632年在来那河的中流设立雅库次克城(Yakutsk),派有总管,俄人所

  • 读书续録卷八·薛瑄

    今天地阖辟之前方其明白时天地间万物亦如今之所有若天地再阖再辟之后天地间万物亦与今无异诚以太极有一定之理虽万阖万辟而天地万物不易也因有一定之理故天地万物常如此程子曰动静无端隂阳无始天地之阖辟莫测其端倪也

  • 洪范明义卷上之上·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访箕章第一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殷曰祀周曰年逸周书大匡篇亦曰十有三祀则是周未改年也武王承文王之统致辟于殷释箕子于囚因而访道易言箕子之明夷明禹汤之道在于箕子也道在箕子则武王必就学于箕子古称

  • 第七卷·佚名

    地狱品之三◎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朱诛朱诛。是合地狱第八别处。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

  • 卷第四·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四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六祖慧能大师法嗣 潭州南岳怀让禅师(凡四) 金州杜氏子。少习毗尼藏。一日自叹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以报佛恩。以此拘身。於道何益。 遂同坦然禅师。谒嵩山安国

  • 墨史·陆友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

  • 法华传记·佚名

    凡十卷。唐代僧详撰。又称唐法华传、法华经传记、法华经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记述有关法华经之由来、传译及灵验等事。分为部类增减、隐显时异、传译年代、支派别行、论释不同、诸师序集、讲解感应、讽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