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五

朱放

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於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

剡溪行却寄新别者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髪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不弃遗簪旧宁辞落?还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顔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

已得归乡里逍遥一外臣那随流水去不待镜湖春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空余道士观谁是学仙人

送着公归越【一作皇甫曾诗】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

牀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道【一作衣】士无人知去踪

秣陵送客入京

秣陵春已至君去学归鸿绿水琴声切青袍草色同鸟喧金谷树花满洛阳宫日日相思处江边杨柳风

灵【一作云】门寺赠灵一上人

所思劳旦【一作日】夕惆怅去湘【一作湖】东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请住东林寺弥【一作穷】年事远公

江上送别

浦边新见柳揺时北客相逢只自悲惆怅空知思後会艰难不敢料前期行看汉月愁征战共折江花怨别离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一作章八元诗】

昨辞天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青林【一作什】何森然沈沈独曙前出墙同淅沥开户满婵娟箨卷初呈粉苔侵乱上钱踈中思水过深处若山连叠夜常栖露【一作鹭】清朝乍有蝉砌隂迎缓策檐翠对欹眠迸笋双分箭繁梢一向偏月过惊散雪风动极闻泉幽谷添诗谱高人欲制篇萧萧意何限不独往湘川

铜雀妓

恨唱歌声咽愁翻舞?迟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

毘陵留别

别离非一处此处最伤情白髪将春草相随日日生

题竹【一作鹤】林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一作更】得几回过

答陆沣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杨子津送人

今朝杨子津忽见五溪人老病无余事丹砂乞五斤

山中谒皇甫曾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挿茱茰

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乱後经淮隂岸

荒村古岸谁家在野水浮云处处愁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送张山人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别李季兰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游石涧寺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一作猴猿】长在古松枝

新安所居答相访人所居萧使君为制

谢公见我多愁疾【一作病】为我开门对碧山君若欲来看猿鸟不须争把桂枝攀

送魏校书

长恨江南足别离几回相送复相随杨【一作柳】花撩乱扑流水愁杀人行知不知

送温台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爱彼云外人求取磵底泉 风吹芭蕉拆鸟啄梧桐落【并诗式】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五

猜你喜欢
  杨太尉·唐圭璋
  卷九·董康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全史宫词卷三 三代·史梦兰
  卷十三·王十朋
  卷420 ·佚名
  卷317 ·佚名
  卷三十六·梅鼎祚
  卷三百二十九·陈思
  卷三十八·佚名
  卷六百二十五·佚名
  卷五百七·佚名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申忠愍诗集巻五·申佳胤
  舒亶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一·彭定求

        卷771_1 【春日】宋雍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   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卷771_2 【失题】宋雍   斜雨飞丝织晚风,疏帘半卷野亭空。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 第一折·白朴

    (旦扮贵妃引宫娥上,云)妾身杨氏,弘农人也。父亲杨玄琰,为蜀州司户。开元二十二年,蒙恩选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朝贺。圣上见妾貌类嫦娥,令高力士传旨度为女道士,住内太真宫,赐号太真。天宝四年,册封

  • 卷之二十六·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二月。癸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壬辰皆如之。  ○甲子。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内阁、瑞联奏酌保剿除围场窜匪出力员弁一摺。刑部员外郎高

  • 第十八卷 仕绩 九·缪荃孙

    苏 州 府 六 清(下)蒋元益蒋元益,字希元,长洲人。杲子。乾隆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兵部右侍郎,再充乡试正考官,三督学政。戊戌京察,以原官休致。主娄东书院,移主紫阳书院。戊申,卒于家,年八十一,祀乡贤祠。元益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人名曼济岱 【曼济牝□也岱有也卷十八作蛮子带又作蛮子台并改】和通 【回人也卷十八作和童】伊埓布哈 【伊埓明显也布哈牤牛也卷十八作亦里不花】扎实 【唐古特语吉祥也卷十八作札

  • 萧圆肃传·令狐德棻

    萧圆肃字明恭,是梁武帝的孙子,武陵王萧纪的儿子。风度优雅深沉,聪明好学。萧纪称帝,封他为宜都郡王,食邑三千户。授侍中、宁远将军。萧纪率军东下三峡,命令萧扌为留守成都,萧圆肃为副手。尉迟迥大军开到,萧圆肃与萧扌为全都投

  • 杨国忠传·刘昫

    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人。父亲名王旬,凭借国忠的显达,被追封为兵部尚书。则天朝中的宠臣张易之,即是国忠的舅舅。国忠无学术,行为放荡,能饮酒,爱好..艹捕,品行不端,为同宗族人所鄙视。于是发愤从军,在蜀帅手下奉事,因驻防出色应

  • 韩锡传·脱脱

    韩锡,字难老,他的祖先从析津迁移到蓟州的渔阳。祖父贻愿,是辽宣徽北院使。父亲秉休,归附朝廷,任忠正军节度使。韩锡因为先代当官补任..门祗候。天会中,讨伐宋朝,锡随军掌管礼仪,不久因母亲年老于是成了监差。过了较长一段日子

  • 十八年·佚名

    (丙辰)十八年大明正統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丁卯朔,上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及群臣賀,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及鞍馬,倭、野人亦參。倭人宗石見守,見禮樂文物之盛,與通事尹仁甫言曰:「予年六十餘歲,生長邊土

  • 指物論弟三·谢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人以手指指物,物皆是指,而手指非指。此主言也。】  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謂指乎?【客言:使天下無可指之物,則無可以謂之物者矣。今既云物,莫非指則天下有物矣。既謂物豈又可謂

  • 卷八·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八   明 冯复京 撰国风召南四野有死麕篇野尔雅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疏云以细别言之则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则野者郊外緫名故周礼六遂在逺郊之外遂人职云凡

  • 卷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内则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五大学士傅以渐恭纂慈之道敦仁内则曰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谨按生人之道喜勤而恶逸父母之心均劳而施爱如两子妇一勤一惰则使勤者之日多而惰

  • 宰夫·佚名

    宰夫的职责,掌管有关治朝的法令,以规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监察他们是否违反禁令。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职事,以待治理来朝宾客的小事,受理诸臣的奏事,以及民众的上书。掌管[王对于]官府的征召和命令,分辨官府的八

  • 卷下·佚名

    彼时佛请贤者阿难。俱之拘夷邑。已乐波旬历城中。度行半道所。佛疾生身背痛。止树下坐。饬贤者阿难。持钵到拘遗河取水。则受教行。是时五百乘车。厉渡上流。水浊未清。阿难行取水。还往白佛言:向群车过水浊未清。適可

  • 提要·晁迥

    臣等谨案法藏碎金录十卷宋晁迥撰迥字明逺澶州清丰人其父始徙家彭门太平兴国五年登进士第至道末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旋为翰林学士加承旨天禧中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文元迥受学于王禹偁以文章典赡擅名而

  • 题 反 侵 略·太虚

    倭机滥炸中国各城市,毁亡物产民命,摧灭文化宗教,深觉有唤起全世界人类善良威力,共同一致以反抗残暴侵略之必要。

  •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一 唯识某某  唯识之义,简无外境而言,谓根身、器界,皆能变识之所变。果如是,则吾之根身以外,无论宇宙间之情与无情,莫非吾之器界,云何尚有他人及众生诸佛耶?若谓他人各有其能变所变,则他人之根

  • 异鱼图赞笺·胡世安

    四卷。清胡世安撰。是书前有作者自序一篇,接载杨慎《异鱼图赞》原文。杨氏之书,虽间有自注,但仅标所据之书,未引其说。胡氏之书,按照杨慎《异鱼图赞》原文的顺序,补充其说,并博采传记,逐一加以笺注。其笺主要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