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 缘行相分别
一 经分别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则愁悲苦忧恼而发生。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乃于苦之无知,于苦集之无知,于苦灭之无知,于至苦灭道之无知。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乃福现行、非福现行、不动现行、身行、语行、心行。
此中,如何为福现行耶?乃以善思为欲缠色缠之施所成、戒所成、修所成者。是言福现行。
此中,如何为非福现行耶?乃以不善思为欲缠者。是言非福现行。
此中,如何为不动现行耶?乃以善思为无色缠者。是言不动现行。
此中,如何为身行耶?是身思、身行……乃至……语思、语行……乃至……意思、心行。
是等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是名与色。此中,如何为名耶?乃受蕴、想蕴与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四大种所造之色。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耶?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耶?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言“缘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耶?是色渴爱、声渴受、香渴爱、味渴爱、触渴爱、法渴爱。是言“缘受而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耶?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言“缘渴爱而有取”。
此中,如何为“缘取而有有”耶?是二种之有。业有、生有。
此中,如何为业有耶?是福现行、非福现行、不动现行。是言业有。一切之有趣业亦为业有。
此中,如何为生有耶?是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是言生有。如斯是业有、是生有。是言“缘取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之生、等生、趣入、现起、蕴现、处得。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是老、死。
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之老、老衰、颓齿、斑白、皱缓、寿命之枯败、诸根之遍熟。是言为老。
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之消灭、移转、破坏、消失、葬死、时作、诸蕴之破坏、由死骸之脱出、命根之断绝。是言为死。
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此中,如何为愁耶?是或依血缘之不幸而感触,依财富之不幸而感触,依病之不幸而感触,依戒之不幸而感触,依见之不幸而感触,依他人等之不幸而具足,依他种种苦法而感触之愁、愁叹、愁性、内愁、内遍愁、心遍愁、忧、愁箭。是言为愁。
此中,如何为悲耶?是或依血缘之不幸而感触,依财富之不幸而感触,依病之不幸而感触,依戒之不幸而感触,依见之不幸而感触,依他人等之不幸而具足,依他种种苦法而感触之叹、悲叹、悲、悲哀、悲性、悲哀性、语、空语、异空语、冗语、多语、多语性。是言为悲。
此中,如何为苦耶?是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为苦。
此中,如何为忧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为忧。
此中,如何为恼耶?是或依血缘之不幸而感触,依财富之不幸而感触,依病之不幸而感触,依戒之不幸而感触,依见之不幸而感触,依他人等之不幸而具足,依他种种苦法而感触之失望、恼、失望性、恼性。是言为恼。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乃如是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对法分别
论母
一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三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四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缘四
五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六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七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八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因四 第二
九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〇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识相应。缘名而有触,是名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一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二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相应。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相应四 第三
一三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四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触,缘触亦有名。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五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色。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六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亦有名色。缘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互缘四
一七
缘行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一八
缘识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一九
缘名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乃至……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〇
缘第六处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乃至……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一
缘触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二二
缘受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二三
缘渴爱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乃至……有……之集。
二四
缘取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乃至……如是便有……之集。
缘四
一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乃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成见相应,或以色为所缘,以声、香、味、触、法为所缘,或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耶?是所有之贪、有贪、随贪、随满足、喜、喜贪、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耶?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执、别执、现贫、异取、恶道、邪道、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
此中,如何为“缘取而有有”耶?是除取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取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法之生、等生、起、现起、现有。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是有老、有死。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法之老、老衰、寿命之枯败。是言为老。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法之尽、少壮破坏、遍坏、无常性、消失。是言为死。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即如是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缘名而有触”者。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三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为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为“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乃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耳处之积集、鼻处之积集、舌处之积集、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于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乃至……依是为“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四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乃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乃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之物。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而有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耶?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因四
五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以触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耶?是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执、别执、现贪、异取、恶道、邪道、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
六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
“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者耶?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为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七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八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
“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相应四
九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之物”。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耶?是所有之见、成见……乃至……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〇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
“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者。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一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之[名]”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之名”。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者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二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之名”。
“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互缘四
一三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亦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亦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第六处亦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触亦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亦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受亦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亦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渴爱亦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耶?是所有之见、成见……乃至……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
此中,如何为“缘取亦有渴爱”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取亦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取而有有”耶?是除取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取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彼法之生、等生、起、现起、现有。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是有老、有死。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彼法之老、老衰、寿命之枯败。是言为老。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彼法之尽、少壮破坏、遍坏、无常性、消失。是言为死。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是如斯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四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触,缘触亦有名。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亦有识”。
“缘名而有触”者,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为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触亦有名”。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五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色。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名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亦有识”者是即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亦有识”。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亦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第六处亦有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触亦有第六处”。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六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亦有名色。缘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亦有识”者是即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亦有识”。
“缘名色而有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亦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有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六处亦有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六处”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触亦有六处”。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不善心
二~四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成见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成见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成见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胜触,缘胜触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渴爱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五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成见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六~八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成见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成见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成见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九~一〇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忧俱行、恚逆相应……乃至……忧俱行、恚逆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恚逆,缘恚逆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触所生不快、苦之领纳,心解所生不快、苦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恚逆”耶?是所有心之嫌恨、恚逆、逆意、怒、极怒、激极怒、瞋、极瞋、激极瞋、心之害恶、意极瞋、忿、忿怒、忿怒性、瞋、败德、败德性、害恶、恚害、恚害性、心之妨害、敌害、狞恶、恶害——是为“缘受而有恚逆”。
此中,如何为“缘恚逆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恚逆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一一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犹豫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犹豫,缘犹豫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犹豫”耶?是所有之惑、惑疑、已惑、疑、犹豫、二分、二路、疑惑、不一执、暧昧、遍暧昧、不穿入、昏迷、心之意后悔。是言“缘受而有犹豫”。
此中,如何为“缘犹豫而有有”耶?是除犹豫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犹豫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二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掉举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掉举,缘掉举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掉举”耶?是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散乱、心之骚乱。是言“缘受而有掉举”。
此中,如何为“缘掉举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掉举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善根
一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瞋、无痴。
此中,如何为无贪耶?是所有之无贪、无贪欲、无贪欲性、无有贪、无有尘染、无有尘染性、无贪求、无贪之善根。是言无贪。
此中,如何为无瞋耶?是所有之无瞋、无败德、无败德性、无害瞋、恚害、无瞋之善根。是言无瞋。
此中,如何为无痴耶?是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是言无痴。
是等为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心喜”耶?是所有之信、有信、善解、现心喜。是言“缘受而有心喜”。
此中,如何为“缘心喜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心喜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八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瞋……乃至……是等言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瞋……乃至……是等言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寻伺寂静故,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乃至……超越一切无所有,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瞋、无痴……乃至……是等言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瞋、无痴……乃至……
此中,如何为无痴耶?是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择法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无痴。
是等为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乃至……
“如是便有彼法之集”者,乃如是有彼法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法之集”。
善异熟行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乃彼时由欲缠之善业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以舍俱行,以色为所缘,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有”耶?是除受为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受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五)其时,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九)其时,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十三)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第六处……乃至……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而以声为所缘,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而以香为所缘,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而以味为所缘,有身识之生起,乐俱行而以触为所缘,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身之快、身之乐,身触所生快、乐之领纳,身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缘受而有有”耶?是除受为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受而有有”。……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受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喜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苦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乃至……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心喜”耶?是所有之信、有信、善解、现心喜。是言“缘受而有心喜”。
此中,如何为“缘心喜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心喜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有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寻伺寂静故,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有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舍离乐……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乃至……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无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以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出世间善禅定之已作,由已修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空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有是等法之集。……乃至……。
不善异熟行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舍俱行以色为所缘……乃至……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声为所缘……乃至……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以香为所缘……乃至……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味为所缘……乃至……有身识之生起,苦俱行以触为所缘,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身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即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触所生不快、苦之领纳,身触所生不快、苦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有”耶?是除受为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受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作无记行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有意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喜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有意识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喜俱行、智相应……乃至……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善异熟,现法乐住而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现法乐住而寻伺寂静故……乃至……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无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现法乐住而超越一切……乃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善根异熟根本
一
(一)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三)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四)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八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有行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以寻伺寂静……乃至……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乃至……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乃至……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其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舍俱行以色为所缘,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声为所缘……乃至……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以香为所缘……乃至……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味为所缘……乃至……有身识之生起,乐俱行以触为所缘……乃至……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喜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而……乃至……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第一禅定……乃至……寻伺寂静……乃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乃至……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无色生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出世间善之已作,由已修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空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不善异熟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舍俱行以色为所缘,其时,缘不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不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不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声为所缘……乃至……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以香为所缘……乃至……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味为所缘……乃至……有身识之生起,苦俱行以触为所缘……乃至……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不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不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不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不善根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信解。是言“缘受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法之生、等生、起、现起、现有。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即有老、有死。
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法之老、老衰、寿命之枯败。是言为老。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法之尽、少壮破坏、遍坏、无常性、消失。是言为死。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是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猜你喜欢 法华三昧忏仪·智顗 宗范卷下·钱伊庵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三卷·宝亮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慧思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玄奘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佛制比丘六物图·元照 第六品 生盲品·佚名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出六根聚经中)·佚名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胡兰成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朱棣 凡例·智旭 遣虚存实唯识观之特胜义·太虚 二〇 大会经·佚名 卷第二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