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 生盲品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重阁讲堂。尔时,世尊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毗舍离城托钵。往毗舍离城托钵,食后由托钵归来,如是告尊者阿难曰:“阿难!取坐具,我为日中休息欲赴遮颇罗祠堂。”“唯然,大德!”尊者阿难应诺世尊,而持坐具,从行世尊之后。世尊至遮颇罗祠堂,坐于所设座。就座已,世尊如是言尊者阿难曰:“阿难!快哉毗舍离城,快哉优陀延祠堂,快哉瞿昙祠堂,快哉萨坦婆祠堂,快哉多子祠堂,快哉萨兰达多祠堂,快哉遮颇罗祠堂!阿难!无论何人,增修、实行、达成、完成、力行、积聚、实修四神足者,若望彼一劫间,或一劫以上住世,应得延生。阿难!如来…………实修四神足。阿难!若望如来一劫间,或一劫以上住世,应得延生。”如是,尊者阿难虽世尊以明示其徴,虽明点其示,然仍不了解,未向世尊白如是之所望:“大德!为多人之利益,为多人之安乐,为慈愍世间,为人天之便利、利益、安乐,请世尊住一劫,善逝住一劫。”彼心犹如为恶魔所凭借。世尊再如是告尊者阿难曰:“阿难!快哉……乃至……如来一劫间,或一劫以上住世,应得延生。”如是,尊者阿难虽世尊之以明示其徴……乃至……住世一劫间。彼心犹如为恶魔所凭借。世尊三度如是告阿难曰:“阿难!快哉……乃至……如来一劫间或一劫以上住世,应得延生。”如是,尊者阿难!虽世尊以明示其徴……乃至……住一劫间。彼心犹如为恶魔所凭借。世尊如是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行。如思今正是时,则善为之。”“唯然,大德!”尊者阿难应诺世尊起座礼敬,行右绕礼而坐于近一树下。
尊者阿难去后不久,恶魔波旬近于世尊而立于一隅。立于一隅之恶魔波旬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今应般涅槃。大德!今为世尊应般涅槃之时。世尊曾言:‘波旬!我之比丘弟子等为得知能,善自修练,得信解,得[最上]安稳,多闻而持法,行大小之法,行迹方正,为随法行者,学己之师而[向他]语,说示、公开宣示、分别,尚未明白之间,我不应般涅槃。又善制御法,驳斥他人之非难,未说法导向解脱之间,我不般涅槃。’然大德!今世尊之比丘弟子等得知能……学己师之说示、语[他],公开宣示、分别明白。又善制御法,驳斥他人之非难,导向解脱说法。大德!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今应般涅槃。大德!今为世尊般涅槃之时,世尊曾语:‘波旬!我之比丘尼弟子等得知能……乃至……为随法行者……乃至……未说法导向解脱之间,我不应般涅槃。’大德!今世尊之比丘尼弟子等……乃至……导向解脱说法。大德!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今应般涅槃。今为世尊应般涅槃之时。世尊曾语:‘波旬!我之优婆塞弟子等为得知能……乃至……未说法导向解脱之间,我不应般涅槃。’然大德!今世尊之优婆塞弟子等已得知能……乃至……导向解脱说法。大德!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今应般涅槃。大德!今为世尊之应般涅槃之时。世尊曾语:‘波旬!我之优婆夷弟子等得知能……乃至……未说法导向解脱之间,我不应般涅槃。’然大德!今世尊之优婆夷弟子等得知能……乃至……导向解脱说法。大德!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今应般涅槃。大德!今为世尊应般涅槃之时。世尊曾宣:‘波旬!我梵行之圆满,传布开展、为众人广知,人天尚未能善说之间,我不应般涅槃。’然大德!今世尊之梵行圆满,传布开展、为众人广知,人天已至能善说。大德!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今应般涅槃。大德!今为世尊应般涅槃之时。”如是云已,世尊如是告恶魔波旬:“波旬!勿忧。如来之般涅槃应为不久,今三个月后,如来应般涅槃。”世尊于遮颇罗祠堂,正念正智,而舍生命之素因。世尊舍生命之素因,有令身毛弥立,可怖之大地震,天鼓自动鸣响。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生有平等不平等,牟尼舍生有素因。内心喜得安静者,破己之生如破铠。”
二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尔时,世尊从日暮独坐而起,坐于门屋外。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尔时,七人结发外道、七人尼乾子徒、七人裸形外道、七人一衣外道、七人普行沙门之腋毛、爪、体毛长伸者等,于天秤棒上担负种种荷物,行过世尊之近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见彼等七人结发外道、七人尼乾子徒、七人裸形外道、七人一衣外道、七人普行沙门之腋毛、爪、体毛长伸者等,于天秤棒上担负种种荷物,行过世尊之近处,而从座起,偏上衣于一肩,右膝附地向彼等七人结发外道、七人尼乾子徒、七人裸形外道、七人一衣外道、七人普行沙门等合掌,如次三度白己之名:“大德等!我为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大德等!我为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大德等!我为憍萨罗国波斯匿王。”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于彼等七人结发外道、七人尼乾子徒、七人裸形外道、七人一衣外道、七人普行沙门等去后不久,近于世尊礼敬,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如是问世尊云:“大德!彼等中是否有任何人为阿罗汉,或于阿罗汉道中,彼等能为其数耶?”世尊答曰:“大王!汝在俗者享乐诸欲,为儿女所累而营生活,受用迦尸国产之旃檀香,持华鬘、香、涂香,受纳金银者,而‘此等为阿罗汉,此等为入阿罗汉道者’[此]为不易知之事。大王!依与人共住,或可能知彼人之戒德。彼亦长久之间,[依共住]又非依少思惟,而况于不思惟!又彼依有智慧者而[可知]非依于无智慧者。大王!依与人交友,或可能知彼人之清净。彼亦长久间依交友……乃至……非依于无智慧者。大王!于不幸时,某人之坚忍为可能知之。彼亦长久间……乃至……非依于无智慧者。大王!依会话,某人之智慧为可能知之。彼亦长久间……乃至……非依于无智慧者。”波斯匿王如是白世尊云:“大德!实为不可思议。大德!实为未曾有。世尊之善说。即‘汝在俗者享乐诸欲……乃至……受纳金银者,“此等为阿罗汉……乃至为入阿罗汉道者”[此]不易知之。依共住……乃至……智慧可能为知。彼亦长久间……乃至……非依于无智慧者。’大德!彼等在我臣下而为盗人,为徘徊者,迂回国中而还来。彼等先行,我将由后而行。大德!然今彼等清洗尘埃,善沐浴,善涂油,调须发,著白衣,将耽具足五欲之乐。”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一切时份须努力,勿为他者之用人。勿依他人而生存,依法生勿行商估。”
三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自舍离诸恶不善法,依修习圆满诸善法,继续观察而坐。世尊知自舍离诸恶不善法,依修习圆满诸善法,彼时唱此优陀那:
“在前已有,彼时非有。在前已无,彼时为有。在前已无,后亦应无,而今亦无。”
四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种种外道,诸多沙门婆罗门、普行出家徒等,为入舍卫城托钵,彼等有诸种之意见者,有诸种之信仰者,有诸种之喜好者,已为依诸种之见处者。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为常住,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为无常,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为有边,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为无边,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命与体为一,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命与体为异,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如来死后有,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如来死后无,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如来死后有,而死后亦无,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如来死后非有,死后亦非无,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彼等如是云而口论、议论、论难,各以锐利之舌锋对决而渡日,云:“如此为法,如彼为非法;如此为非法,如彼为法。”
尔时,众多之比丘等,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舍卫城托钵,往来舍卫城托钵,食后由托钵归来,近于世尊,礼敬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彼比丘等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此处种种外道诸多之沙门婆罗门、普行出家徒等,入舍卫城托钵,彼等为有诸种意见者……乃至……已为依诸种之见处者。某沙门婆罗门等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乃至……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彼等如是云而口论……乃至……各以锐利之舌锋对决而渡日,云:‘如此为法……乃至……如彼为法。’”世尊如是言:“诸比丘!外道普行出家徒等,为盲目而无眼目,不知理、不知非理,不知法、不知非法。彼等为不知理者、不知非理者,不知法者、不知非法者,如是云而口论……乃至……以锐利舌锋对决而渡日,‘如此为法……乃至……如彼为法’诸比丘!往昔此舍卫城有一王。诸比丘,此王招某家臣而如是云:‘[如何],汝家臣,汝限于舍卫城之生盲,彼等总集于一处。’诸比丘!彼之家臣:‘唯然,大王!’应诺彼王而带领居于舍卫城之生盲,近于王而云:‘大王!于舍卫城之生盲等已集。’彼王如是云:‘然则,当使生盲等见象。’彼之家臣:‘唯然,大王!’应诺彼王而使生盲等见象云:‘汝生盲等!象为如是。’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头云:‘汝生盲等!象为如是。’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耳云:‘汝生盲等!象为如是。’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牙云:‘汝生盲等!象为如是。’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体云:‘汝生盲等!象为如是。’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脚云:‘汝生盲等!……。’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背云:‘汝生盲等!……’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尾云:‘汝生盲等!……’又向某生盲等使见象之尾尖云:‘汝生盲等!……’诸比丘!尔时,彼家臣向生盲等使见象,近于王如是云:‘大王!彼之生盲等已见象。今正善时,如为思惟请即为之。’诸比丘!彼王近于生盲等云:‘汝生盲等见象耶?’生盲等答云:‘然,大王!我等已见象。’王曰:‘汝等生盲!象为何物?试语之!’诸比丘!见象头之生盲云:‘大王!象恰如瓮。’诸比丘!见象耳之生盲云:‘大王!象恰如箕。’诸比丘!见象牙之生盲等云:‘……恰如犁尖。’诸比丘!触象鼻之生盲等云:‘……恰如犁辕。’……体……‘……谷仓……。’……脚……‘……柱……。’……背……‘……臼……。’……尾……‘……杵……。’……尾尖……‘……帚……。’彼等如是云而互以拳争。‘象为如此,象非如彼;象非如此,象为如彼。’
然诸比丘!彼王大喜。诸比丘!如是外道普行出家之徒众,为盲目而无眼目……乃至……如是云而口论……以锐利舌锋对决而渡日,云:‘如此为法……乃至……如彼为法。’”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实某沙门婆罗门,彼等执着此等[见]。唯只见到一部分,诸人为此生争论。”
五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国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种种外道多数之沙门婆罗门、普行出家之彼等,入舍卫城托钵,彼等有诸种之意见者,有诸种之信仰者,有诸种之好者,已成为依诸种之见处者。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我与世界俱为常住,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参照六品之四]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为无常……。”又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为常住而亦为无常……。”又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非常住亦非无常……。”又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为自作……。”又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为他作……。”又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为自作而亦为他作……。”又某沙门婆罗门等……“我与世界俱非自作亦非他作,为无因而生……。”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为常住,我与世界亦俱为常住……。”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为无常,我与世果亦俱为无常……。”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为常住而亦为无常,我与世界亦俱为常住而亦为无常……。”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亦非常住亦非无常,我与世界亦俱非常住亦非无常……。”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为自作者,我与世界亦俱为自作者……。”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为他作者,我与世界亦俱为他作者……。”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为自作者而亦为他作者……。”又某沙门婆罗门等……“苦乐非自作亦非他作,为无因而生者;我与世界亦俱非自作,亦非他作,为无因而生者……。”彼等如是云而口论……[参照六品之四]……“如此为法……乃至……如彼为法。”尔时,众多之比丘等晨早[参照六品之四]……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此处众多之……为依诸种之见处者。某沙门婆罗门等……乃至……如是云而口论……以锐利舌锋对决而渡日:‘为如此之法……乃至……为如彼之法。’”世尊如是言:“诸比丘!外道普行出家之徒等,盲目而无眼目,为不知理、不知非理,不知法、不知非法。彼等为不知理者、不知非理者,不知法者、不知非法者,如是云而口论……以锐利舌锋对决而渡日:‘如此为法……乃至……如彼为法。’”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某沙门婆罗门,彼云住着此等见,未达涅槃之渗润,彼等沈于此中间。”
六
[同六之五,但如次终了]
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此世人为念所囚,为他念所缚。彼等不知此:实未见彼矢。豫见矢之人,不起我为念,不起他为念。此等之人皆持有慢心,有慢心之枷,慢心之系缚,见处多争论,无超轮回事。”
七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须菩提近于世尊,结跏趺坐,持身正直,达无寻定而坐。世尊见尊者须菩提近己结跏趺坐,持身正直,达无寻定而坐。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寻被灭而内无残,善能调整超执着,无色想而起四轭,斯人无赴再生事。”
八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于王舍城有二集团执着恋慕一游女。彼等口论议论,论难互以手打、以土块打、以杖打、以刀打,彼等于彼处近于死,又均逢死而苦。彼时,众多之比丘等,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王舍城托钵。往王舍城托钵,食后由托钵归来,而近于世尊,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彼比丘等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于王舍城有二集团……乃至……均逢死而苦。”世尊知此已,彼等唱此优陀那:
“已拥有与应拥有,此等二者有烦恼,斥彼学者之尘堆。学执戒禁为生活,梵行成奉此一端;‘诸欲之中无过失’如是云者另一端。此二端为增墓场,墓场成为增邪见,不知彼等之二端,某者执某者忽略。知彼不执彼思者,不自憍慢渡轮回。”
九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黑闇之夜,坐于燃胡麻油灯之屋外。彼时多数之蛾转落于胡麻油灯中,逢灾难、逢祸难、陷于自灭。世尊见多数之蛾转落于胡麻油灯中,逢灾难、逢祸难、陷于自灭。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匆促接近且通过,然而不见于真实,唯有增长新系缚。犹如飞蛾陷火中,有者执着所见闻。”
一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尊者阿难近于世尊,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言:“大德!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未出现于世时,外道普行沙门之徒等,被尊重、恭敬供养、多得衣服、饮食、坐卧具及病用药等之资具;大德!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出世故,彼时外道普行沙门之徒等,不被尊重、恭敬供养,不得衣服……乃至……病用药等之资具。大德!今世尊与比丘众俱被尊重、恭敬供养,多得衣服……乃至……病用药等之资具。”世尊曰:“然,阿难!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未出世时,外道普行沙门之徒等,被尊重……乃至……病用药等之资具;阿难!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已出世故,彼时外道普行沙门之徒等,不被尊重……乃至……不得病用药等之资具。今世尊与比丘众俱被尊重……乃至……得病用药等之资具。”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日未升[时]萤放光,日升摄光萤无辉。外道辉亦复如是,正等觉者未出世时,愚者不净,弟子无辉,邪见之徒苦不得离。”
生盲品第六
摄颂曰:
“舍命、独坐、自舍离,外道终三须菩提,游女、飞蛾为八九,世尊出生为第十。”
猜你喜欢 大乘义章 第二卷·慧远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五·澄观 佛般泥洹品第五·佚名 卷五百二十·佚名 俱舍论记 第十一卷·普光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五十二·德清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四·三峰法藏 优婆塞戒经卷第六·佚名 折疑论卷第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玄奘 卷四十六·佚名 卷九·佚名 第九十三則 大光因齋慶讚作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