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

第八十九則雲巖問千手觀音

舉:雲巖問道吾禪師:大悲菩薩用許多手眼作什麼?道吾云: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雲巖云:我會也。道吾云:汝作麼生會?雲巖云:「遍身是手眼。」道吾云:道即太無道,只道得八成。雲巖云:師兄作麼生?道吾云:通身是手眼。

云遍身是手眼,沒有說得盡。而改云通身足手眼,亦還是沒有說得盡。但不在盡不盡,而在真不真。

雪竇禪師頌云:

遍身是、通身是、拈來猶較十萬里。

展翅鵬騰六合雲,是何埃壒兮忽生?哪個毫釐兮未止?

君不見,網珠垂範影重重。棒頭手眼從何起?咄!

百丈云:一切語言文字,俱皆宛轉歸於自己。世界如大鵬振翅俱動,又如帝釋網珠光影重重,棒頭如何打得著它?手眼如何摸得著它?但此世界,俱皆宛轉歸於自己,打自己即打得著,摸自己即摸得著。

這裏的打著與摸著,乃是自省,一記一記都是親切。而若有打不著、摸不著,則是自己的跌宕喜樂,棒頭與手眼,乃至言語,皆是自己的在於出邊出沿,如懸崖的花枝,向風試探。

猜你喜欢
  撰集百缘经卷第三·佚名
  波婆梨缘品第六十七·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第三十一·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五卷·佚名
  差摩婆帝授记经全文·佚名
  彌沙塞五分戒本·欧阳竟无
  序·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二·海明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太虚
  道行经分别品第十三·佚名
  卷第一·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七·湛然
  法海观澜卷第二(目录)·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121 ·佚名

    洪咨夔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鹃自郑盖过阆山趋翔 苕霅趍太湖,地少天宇宽。 高低宝楼阁,盛之水晶盘。 中有读书庐,八窗頫晴澜。 衡弁俨相望,不受湖光吞。 彼美金玉人,伊吾斗

  • 卷二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七杜甫【四】古体诗【四】?都坛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隠东防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

  • ●郑成功传·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郑成功,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初名森,字大木。父芝龙,字飞黄,小字一官。其大父绍祖,为泉州太守叶善继吏。时芝龙方十岁,尝戏投石子,误中太守额,太守禽治之;见其容止,笑而释焉。居无何,落魄去。之日本,娶倭妇,生成功

  • 卷之五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四 传第三十八 车臣汗乌默客列传 乌默客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裔格哷森扎扎赉尔珲台吉之七世孙其高祖曰硕垒为喀尔喀三汗之一号车臣汗又号玛哈萨嘛谛硕垒传巴

  •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金毓黻

    吾国史籍之生,应在制字之后,故远古无史可言,近世考古学家,发掘地下之藏,就所得之骨骼器物,以推断有史以前人类之状况,是之谓史前史,然此为晚近产生之史学,而与古人无与者也。《左传》载楚灵王谓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冯玉祥

    首都革命最初的目的,原是要扫除军阀势力,打倒贿选政府,拥护中山先生主义,实现和平统一的主张。但因在军事胜利之中,没有能够建立革命政府,结果仅是给予当时最凶恶的军阀曹锟、吴佩孚一个致命的打击,或能减去异日革命上不少的

  • 王茂传·李延寿

    王茂字休连,又字茂先,太原祁县人。祖父王深,在北朝任中郎司马。父亲王天生,宋末任列将,攻杀司徒袁粲,凭功劳历任郡守,封上黄县男。王茂几岁时,就被祖父王深认为与众不同,曾经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将来光耀门庭的一定是这孩子。

  • 第二讲·孙中山

    民生主义这个问题,如果要从学理上详细来讲,就是讲十天或二十天也讲不完全。况且这种学理,现在还是没有定论的。所以单就学理来讲,不但是虚耗很多时间,恐怕讲演理论,越讲越难明白。所以我今天先把学理暂且放下不说,专拿办法来

  • 定法·韩非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

  • 我的生活实情·梁漱溟

    我自己行动多悔,差不多几十年来总是这样子。所谓心安理得者,在我心中很不容易继续,即很不容易比较没有问题,不后悔。这有两层原因:自己从小时起,要强,不同流俗的意气盛,这种意气支配了自己,就容易有悔有悟。反过来说,如一个平常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其审谛者不著不断。不审谛者亦不著不断。所有无所有无著无断。审谛不审谛俱不著不断。是事云何。佛报须菩提言:以诸法等故我言断。世尊,是何谓。佛报言:有佛无佛如及尔法性真际法事。初不变异常住如故。

  • 诗僧与谐诗·胡适

      唐朝初年的白话诗,依我的观察,似乎是从嘲讽和说理的两条路子来的居多。嘲戏之作流为诗人自适之歌或讽刺社会之诗,那就也和说理与传教的一路很接近了。唐初的白话诗人之中,王梵志与寒山、拾得都是走嘲戏的路出来的,都是

  •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智胜相胜语第十之二论曰。此诸佛法身。为说差别。为说无差别。依止意用及业无异故。不可说差别。无量正觉故有差别。如法身受用身亦尔。意用及业不异故

  • 准提净业卷之二·谢于教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前专持诵。而略观行。便於流通。此专观行。而兼持诵。切於修证。或公务忙迫。不能全依观行次第。於中随人节取用之亦可)。准提大明经云。若有在家出

  • 卷二十五(上)·佚名

    五四〇 睒摩贤者本生谭[菩萨=仙人子]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扶养母亲之一比丘所作之谈话。然而,住于舍卫城之都城有十八俱胝财产之豪商家有一儿子,受两亲极为宠爱。彼某日登上高建筑物之广间,开窗下望街道,见诸众人

  • 修真辩难·刘一明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清代刘一明撰。其书以师徒问答形式,阐述内丹功理。作者认为内丹乃性命凝结而成,所以必须性命双修,指出性命之道与阴阳之道密切相关,性命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性命之用。性即理,命即气,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因此性

  •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佚名

    又名《天地本起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唐释法琳《辨正论》已引述此经。一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内容为宇宙生成论和修道论。以《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理论依据,论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