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遣虚存实唯识观之特胜义

论卷七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此即五重唯识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观;而唯识观之最胜点,即在乎此。以本祗要此第一重唯遣虚妄识,存真实之唯识观;后之四重,只是为钝根人展转离过以入真耳。若利根人,只此一观,一了百了,直至究竟;以遣虚则妄无不尽,存实则真无不圆故。作此观者无他,只于无论何事何物,观为唯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除此别无一件实有之物而已!作此观时,妄执我法遣无不尽,而无百论等落空之弊,其殊胜一。真如相性显无不周,而无起信等堕儱侗之弊,其殊胜二。但观明现前事物本来如是之实相──譬如饮茶,只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别无所饮之茶,只是五位百法之一聚识,别无能饮之人;譬如听讲,只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别无听者,只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别无讲者──而无观佛境观上地等悬想他界之弊,其殊胜三。即观明本分,而于余界余地一切分无不通达,若自若他、若染若净、若生若佛、若圣若凡、若因若果、若身若器等,莫不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故,而无拘局一隅之弊,其殊胜四。故作此观,但明此理,无论何人皆可作之,无论何处皆可作之。他药虽妙,每可由药生病,独此一药,增益、损减之执,烦恼、所知之障,病无不治,更无从药生病之虞,故为独一无二大妙观门!诸有智者,应勤修习!(见海刊五卷五期)


猜你喜欢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一·佚名
  坚牢地天仪轨·佚名
  卷二 宋·宝唱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八·法云
  佛说佛名经卷第四·佚名
  摄大乘论卷下·无著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昙旷
  放逸品第十·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三·瞿汝稷
  大乘北宗论一卷·佚名
  如净和尚语录卷下·文素
  卷第十·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阃闹·李渔

    〖夜行船前〗(末引水卒上)儿女姻缘何日了,撇不下愁绪千条。小圣东海龙王是也。年老无儿,止生一女,长了十五岁,不曾教他走出闺门。只因前日侄女到来,叫他同上蜃楼游玩,回来举动改常,容颜渐瘦。小圣正在狐疑之际,今日偶从海边经过

  • 列传第十一·刘昫

    ○温大雅 子无隐 大雅弟彦博 子振 挺 大雅弟大有 陈叔达 窦威子恽 兄子轨 轨子奉节 琮 从子抗 抗子衍 静 静子逵 诞 诞子孝慈孝慈子希玠 诞少子孝谌 抗季弟琎 温大雅,字彦弘,太原祁人也。父君悠,北齐

  •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刘昫

    先王之制,度地以居人,均其沃瘠,差其贡赋,盖敛之必以道也。量入而为出 ,节用而爱人,度财省费,盖用之必有度也,是故既庶且富,而教化行焉。周有井田之制,秦有阡陌之法,二世发闾左而海内崩离,汉武税舟车而国用以竭。自古有国有家,兴亡

  •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八十七·柯劭忞

      赵孟頫(赵与薰 赵大讷) 叶李   赵孟頫,字子昂,湖州归安人。宋太祖裔孙秀王子称五世孙也。幼聪敏,读书目成诵。   宋亡,益自力于学。吏部尚书夹谷之奇荐为翰林编修,不就。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江南遗逸,又荐之。入见。

  • ●卷五十·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五。   起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乙酉,尽二十九日癸巳。   秀水间居录曰:蔡京四入相崇甯元年拜相四年罢大观元年复入三年。又罢政和元年复入宣和初。又罢六年冬王黼罢相白时中李邦彦并拜太少宰未几京

  •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五月丙戌朔 车驾至北京于奉天殿丹升设坛告 天地遣官祭北京山川城隍诸神御奉天殿受朝贺○戊子鞑靼头目史吉达兀等归命为指挥千百户各赐冠带文绮袭衣 命行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庆兼督营造先命成山侯王通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五月乙巳朔○丙午夏至 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朱应槐侯陈应诏都御史孙玮侍郎萧云举各行礼○部奏辽虏自长定堡得利垂延辽阳乘辽河旱涸易渡聚众烂蒲河等处督抚按道诸臣戒严坚璧清野适西兵三千以援辽至猝搏战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春正月。壬寅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记注  ○遣官祭太庙后殿。记注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记注诣大高殿拈香。寿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勲之碑赵雄上纉祚之十五年威行德孚丕冐海隅出日罔不畏服罔不愿为臣妾上益励精行健冀大有为闻鼓鼙而思勲臣于昕夕不忘乃二月甲午制曰韩世忠感会风云功冠诸将可特赐谥忠武盖太师

  • 卷三十六·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三十六二月癸未督运于成龙等请以旗员蒙古兵分运并携理藩院官同行于成龙等奏曰此次运米俱用牲口防运止有【臣】等七人恐前

  •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赵季译注【说明】《齐太公世家》记载了姜姓齐国自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至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国灭,总计近千年的历史。姜姓齐国,是春秋时代我国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地理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佚名

    一八六四年十月七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俄历一八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塔尔巴哈台。大清国钦差勘办西北界事宜大臣定边左副将军镶红旗汉军都统明谊,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副都统锡霖,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副都统衔诺奇泰巴图鲁博勒

  • 84.范滂进监狱·林汉达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

  • 二十一年·佚名

    (丙戌)二十一年大明嘉靖五年春正月1月2日○乙酉,臺諫啓前事。憲府啓曰:「福城君奴子城中騎馬,爲府禁亂書吏孫世亨所捉。其被捉時事,未可知也,福城君以此吏爲不恭,呈單子于刑曹,刑曹決罪右吏,已定役徒一年半。京城之內,賤隷不得騎

  • 佛说斋经·佚名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著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

  • 净名玄论卷第六(宗旨下)·吉藏

    十常无常门略明四句。一境智俱常。唯大乘有之。小乘无也。以小乘凡圣之智皆无常故。但大乘境智俱常。可有三义。一常智照实相境。如果法观照般若照实相般若。二常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今常智照此

  • 醋葫芦·醉西湖心月主人

    明代白话中篇小说。四卷二十回。封面题“且笑厂评演小说”,首序署“笔耕山房醉西湖心月主人题”,正文前题“西子湖伏雌教主编”;每卷评者,又屡易其名;卷一为“且笑厂芙蓉癖者”,卷二署“心月主人”,卷三署“大堤游冶”,卷四

  • 元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元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