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 勒叉那相应

第一 恶业品

[一]第一 锁骨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养饵所

尔时,尊者勒叉那及尊者大目犍连住耆阇崛山。

时,尊者大目犍连清晨着衣、持钵,走近尊者勒叉那。

近至尊者勒叉那,而作如是言曰:“友,勒叉那!今入王舍城乞食。”

“友!唯然。”尊者勒叉那答尊者大目犍连。

于是尊者大目犍连由耆阇崛山下来,于一处所现微笑。

尔时,尊者勒叉那,向尊者大目犍连白言:“友,目犍连!以如何因?如何缘?而现微笑耶?”

“友!勒叉那!此所问为非时。当于世尊身傍,再作此问。”

尔时,尊者勒叉那及尊者大目犍连,同至王舍城乞食。食后收钵挂置肩上,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勒叉那,对尊者大目犍连作如是言曰:“尊者大目犍连!下耆阇崛山,于一处现微笑。友,目犍连!以如何因?如何缘而现微笑耶?”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锁骨行空,兀鹰、鸢等随之,由肋骨之间啄之离离散散,见彼举痛苦之声。

一〇

友!我生是念:‘实稀有,实未曾有。众生实如是。[夜叉实如是。]实获得之自体如是。’”

一一

尔时,世尊向诸比丘曰:“诸比丘!弟子只要如实住眼。诸比丘!弟子住如实智。实弟子如是知、或见、或立证。

一二

诸比丘!我曾见彼之众生,但我未为说明,我虽说此,彼对我亦未必信。对我不信者,长夜不利、苦痛。

一三

诸比丘!如此众生是王舍城之屠牛者。彼由其业之报,多岁、多百岁、多千、多百千岁,堕于地狱,由其业残余之报,如是,自体获此经验。”

是全经之略解说。

[二]第二 屠牛者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肉片行空,兀鹰、黑鹤、鸢等相互追随其后,啄食肋骨之间,离离散散。”

“诸比丘!如此众生,曾于此王舍城为屠牛者……”

[三]第三 一块与捕鸟者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肉块行空,其……”

“诸比丘!如此众,生曾于此王舍城为捕鸟者……”

[四]第四 无皮肤之屠羊者

“友!我……见无皮肤之人行空……彼被啄食离离散散,发出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王舍城,为屠羊者……”

[五]第五 刀之屠猪者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一刀叶如毛之人行空。彼此等之刀,立而仆于彼身,见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王舍城为屠猪者。……”

[六]第六 刃之猎师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刃如毛之人行空。彼此等之刃,立而仆于彼身,见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此王舍城为猎师。……”

[七]第七 矢之裁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矢如毛之人行空。此等之矢,立而仆于彼之身,见彼发出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王舍城为审判者。……”

[八]第八 针之调师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针如毛之人行空、此等之针,立而仆于彼之身,见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王舍城为调师也。……”

[九]第九 间谍

“友!我由耆阇崛山走下来,见针如毛之人行空。

此等之针,札入彼头而由口出,由口入而由胸出,由胸入而由胃出,由胃入而由腿出,由腿入而由胫出,由胫入而由足出,见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此王舍城为间谍。……”

[一〇]第十 腐败之判官

“友!我由耆阇崛山走下来,见睾丸如瓮之人行空。

彼行时须提起睾丸之块而行,坐时、坐于睾丸之上。

彼被兀鹰、黑鹤、鸢等追随相啄、离离散散,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此王舍城为判官。……”

于此颂曰:

 锁骨屠牛者 一块捕鹰者

 无皮屠羊者 刀之屠猪者

 猎师矢之裁 针调师间谍

 腐败之判官

第二 恶业品

[一一]第一 沉陷于坑之不义者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头部见沈殁于粪坑。”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王舍城是不义者。”

[一二]第二 餐粪之邪恶婆罗门

“友!我由耆阇崛山走下来,见沉没粪坑及于两手,餐粪之人。”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此王舍城为婆罗门,彼于迦叶正等觉者说教示时,诸比丘僧伽受请应供,将粪充于钵中而曰:‘诸尊者!食所需者可持去!’……”

[一三]第三 剥皮肤女~奸妇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剥皮肤之女行空。兀鹰、黑鹤、鸢等追随桐啄,离离散散,见彼女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之彼女,往昔于此王舍城为奸妇。……”

[一四]第四 丑女卜占女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有恶臭之丑女行空、兀鹰、黑鹤、鸢等追随相啄,离离散散,见彼女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彼之女,往昔于王舍城为卜占女。……”

[一五]第五 炙女曾投伙伴于炭火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被煤烧炙之女行空,彼女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之女,往昔为迦陵谶王之第一夫人,彼女因为嫉妒,曾将王女之一投入炭火之火盆中。……”

[一六]第六 断头司狱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无头之胴体行空,眼与口则生于彼之胸部。”

兀鹰、黑鹤、鸢等对彼追随相啄,离离散散、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众生,往昔于此王舍城为名曰哈利伽之司狱。……”

[一七]第七 比丘

“友!我由耆崛山下来,见比丘行空。

彼之僧伽梨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钵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其带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身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彼发痛苦之声。”

“诸比丘!如此比丘,于迦叶正等觉者教示时,为恶比丘。……”

[一八]第八 比丘尼

“我……见比丘尼行空。

彼女之僧伽梨亦炽然燃烧……”

“……为恶比丘尼。……”

[一九]第九 式叉摩那

“友……见式叉摩那行空。

彼女之僧伽梨亦炽然燃烧……”

“……恶式叉摩那。……”

[二〇]第十 沙弥

“……见沙弥行空。

二~三

彼之僧伽梨亦炽然燃烧……”,“……乃恶沙弥”……

[二一]第十一 沙弥尼

“友!我由耆阇崛山下来,见沙弥尼行空。

彼女之僧伽梨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钵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其带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身亦炽然燃烧,燃火上升、彼女发痛苦之声。

友!时我生斯念:‘实为稀有,实为未曾有。实为众生如是。实为夜叉如是。实为自体之获得亦如是。’”

尔时,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实则弟子如实眼住,诸比丘!实则弟子住如实智,实则弟子如是知,或见,或立证。

诸比丘!我虽曾见彼沙弥尼,但我未作说明。我虽为说,彼对我亦未必信。不信我者,长夜有不利与苦。

诸比丘!此等之沙弥尼,于迦叶正等觉者之教示,为恶沙弥尼。彼女由其业报,则堕于多岁、多百岁、多千岁、多百千岁,地狱,因其业报之残余,如是自体获此经验。”

此颂曰:

 沈坑不义者

 邪恶婆罗门

 剥皮之奸妇

 丑女为占卜

 被炙女投火

 断头之司狱

 比丘比丘尼

 恶式叉摩那

 沙弥沙弥尼

 于迦叶佛律

 出家作恶业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卷七十七·道世
  不可妄欲得道得神通等·印光
  佛法学习初步·李叔同
  劝流通华严持验引·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下·佚名
  卷第六十·佚名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佚名
  施八方天仪则一卷·佚名
  卷第三·佚名
  佛教之因果观·太虚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七卷·佚名
  大宋僧史略(并序)·赞宁
  佛诞纪念会演说·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下·吴兢

    ○日重光,月重轮。  右:为汉明帝乐人所作也。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轮》,三曰《星重辉》,四曰《海重润》。汉末丧乱,後二章亡。旧说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规轮如月,光耀如星,霑润

  • 第十九回 旅店灯孤佳人遇害·佚名

    诗曰:常言清酒红人面果然财帛动人心只为进店搬行李立时惹得祸灾临闲言丢开,书接前情:话说张虎见兰英行李沉重,起了谋财害命之心,到后院对他妻子说:“今日咱店中住的这位客人,不是上京的举子,定是贩货的一个大客人,到夜晚将他害

  • 卷四十一·徐世昌

    彭孙遹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顺治己亥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有《松桂堂集》。松下遣怀秋意日寥廓,瞑色散微雨。高风天外来,吹我孤松树。翻然落空翠,澹与云阴互。查冥

  • 卷一百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一 鲍子卿【诗品有梁步兵鲍行卿未知是否】 咏画扇【玉台新本作高爽者非今从旧本下同】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直爲发红顔谬成握中扇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 附录等·脱脱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臣脱脱言:窃惟天文莫验于玑衡,人文莫证于简策。人主监天象之休咎,则必察乎玑衡之精;监人事之得失,则必考乎简策之信。是以二者所掌,俱有

  •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九·柯劭忞

      ○方技   田忠良 靳德进 李俊民 张康 廖应淮(傅立、周仲高) 李国同 李杲(罗天益、窦行冲) 朱震亨(王履) 刘岳 阿尼哥(刘元) 朱玉 李时   刘秉忠事世祖于潜邸,其玉数之学,尤为帝所敬信。及即位,诏访奇材异能之士,秉忠亦

  • 卷九十七 天禧五年(辛酉,1021)·李焘

      起真宗天禧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丑朔,御延慶殿見輔臣。丁謂進曰:「伏承聖躬已遂康復,臣等不勝大慶,然中外無事,望寬宵旰之憂。」上欣納之。   辛巳,宴尚書省五品、諸軍都虞候已上、契丹使于錫慶院。先是

  • 今言卷之三·郑晓

    一百七十九初設內閣,楊文貞公歷二十三年,官止五品。後加至少師,止兼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三官。蹇忠定公以少師兼吏部尚書,掌部事。不欲文貞班在忠定上,以存冢宰統百官均四海之職。陳芳洲雖五官,亦止戶部尚書。此後惟李文

  • 双槐岁钞卷第十·黄瑜

    孝穆诞圣万贵妃始为宫人,司东驾盥栉,谲智善媚。既颛宠,居昭德宫。太监段英掌其宫事,与其兄弟子侄万通、万喜、万达辈,威福赫奕。大学士万安认为同族,与刘吉皆附之,朝士无耻希进者群趋其门。成化戊子九月,彗星见,扫三台。彭文宪

  • 弁言·丁宗洛

    一、洛因刻公「诗集」始作「年谱」,盖亦诗以人传之谓。但时逾百年,已多泯没;洛又客游十载,难遍搜寻。故详略视其所据,不敢预设成见。一、所据之书,己卯以前多系公之曾孙(名源关,曾任翁源学教谕)将家藏者陆续抄寄;邮筒往复,备极周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冦忠愍公准旌忠之碑孙抃上祀合宫之明年夏四月召两府臣谕之曰故太子太傅莱国公冦准方严鲠亮有文武伟才在太宗真宗朝建大功立大节输谋纳忠诚贯白日不幸以谴终朕甚叹嘉之其勅史氏譔扬勲烈具志于石用埀示来世

  • 卷三十九 张瑴归宋·李有棠

    天祚帝保大二年夏六月,萧德妃称制于南京,遣锡凌阿知平州,以代张彀。彀,平州义丰人。初为辽兴军节度副使,民推彀领州事。彀知国必亡,练丁蓄马,籍丁壮为备。至是锡凌阿至,拒弗纳。金帅尼雅满入燕,首问平州事于康公弼,曰:“彀狂妄寡

  • 谒太虚大师·太虚

    我所知道在现代当得起高僧称谓的,有三位,便是印光、弘一、和太虚。印光、弘一先后圆寂,岿然为鲁殿灵光的,只有太虚大师。太虚大师不但邃于禅理,于文学且有高深的修养,即近今西洋哲学科学,无所不通,这更使我钦佩得五体投地。大

  • 声律启蒙·车万育

    清邵阳车万育著。全书两卷。按三十个平声韵部编写对文,上、下卷各十五个韵部。每韵有对文三则,每则有联语十对,联语也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对仗工整,语言雅致,一韵到底,便于记忆,流传以来,影响极为深广,深受读者喜爱,因而版本很

  • 金匮玉函经二注·周扬俊

    《金匮要略》注本。22卷。元赵良仁(以德)衍义,清周扬俊(禹载)补注。刊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周氏于《金匮》注本中,尤服膺于赵氏《金匮要略衍义》,赞誉其书“理明学博,意周虑审”。但因未见刊本传世,而周氏所见之

  • 上池杂说·冯时可

    一卷。明冯时可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今上海)人。隆庆年间进士,官至按察使。著有《众妙仙方》等。冯氏集诸家医论,于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此书为杂论医学之书,大旨偏重于温补,发挥东垣之学、贬抑丹溪之

  • 国雅品·顾起纶

    诗论。明顾起纶撰。一卷。起纶字玄言,号九华,无锡(今属江苏)人。著《昆明集》,杨慎、皇甫汸为之序。又誉明代诗曰《国雅》。此编为评论明代诗人札记,完稿于嘉靖末,作者同里人姚咨等多人为之覆校,于万历元年(1573)成书

  • 观心论疏·灌顶

    凡五卷。隋代灌顶述,智越集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天台大师智顗观心论之注释书,亦系依据摩诃止观思想而显发观心论主旨之名著。内容先作观心论序、正、流通之分科,序文之说明即占卷一及卷二之一半,以下全部为正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