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宋僧史略(并序)

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敕撰

夫僧本无史。觉乎弘明二集。可非记言耶。高名僧传。可非记事耶。言事既全。俱为载笔。原彼东汉。至于我朝。仅一千年。教法污隆。缁徒出没。富哉事迹。繁矣言诠。蕴结藏中。从何攸济(赞宁)以太平兴国初。叠奉诏旨。高僧传外别修僧史。及进育王塔。乘驲到阙。敕居东寺。披览多暇。遂树立门题。搜求事类。始乎佛生教法流衍。至于三宝住持诸务事始。一皆隐括。约成三卷。号僧史略焉。盖取裴子野宋略为目。所恨删采不周。表明多昧。不可鸿硕寓目。预惧缺然者尔。

猜你喜欢
  访问佛教领袖记·太虚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四·智顗
  论佛教伦理讲话·太虚
  无畏三藏禅要(海仁睿)·佚名
  净名玄论卷第五(宗旨中)·吉藏
  东岩禅师黄连语录·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评徐庆誉君之心是脑的产物吗·太虚
  佛说十八泥犁经·佚名
  卷十九·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卷·佚名
  佛教的真宗旨·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二·佚名
  卷二十·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应诏·姚茂良

    【菊花新】〔生上〕赏春宴罢醉颜酡。蜀锦征袍喜暂脱。兵甲洗天河。待一统中原方可。勇出万人敌。威风不可当。功因多难立。身为太平闲。昨日分付两个孩儿教场操演人马。想必回矣。【前腔】〔小生扮岳云上〕少年威武

  • 卷三十二·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黄 裳【字冕仲延平人元丰间举进士第一官至尚书有演山集六十卷莆田王悦序其稿曰延平有剑潭绵亘数百里蛟龙宅之其北曰演峰气象清爽为神人栖息之地尚

  • 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七七言古中宗皇帝十一月诞辰内殿宴羣臣效栢梁体聨句【旧唐书中宗纪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唐书高宗纪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以子显生赐京官朝集使勲一转三辅黄圗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栢梁台帝尝置

  • 卷四百四十八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癸亥,侍御史孫升言:「近除兩浙提點刑獄王瑜為刑部員外郎,瑜在兩浙日,湖州武康縣民陳德堯訴知縣韓宗堯不法,瑜反送本縣施行,轉運判官張璹已坐此得罪。乞罷瑜除命。」詔瑜別與差遣,仍令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二年岁次壬申金海陵炀王亮天德四年春正月按是月丁酉朔己亥雷丁未少师昭庆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平乐郡王韦渊为太保 右通直郎直秘阁高百之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右中大夫范直方卒己酉忠翊郎合门

  • 卷十七·佚名

    五月十一日(丁丑),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常青、李侍尧、蓝元枚曰:昨据李侍尧奏,黄仕简、任承恩业经委员起解。伊二人既经送回内地,而蓝元枚未抵台湾,所有水师、陆路两提督印务,是否遵照前旨分交柴大纪、普吉保二人署理,何以前此常青

  • 皇王大纪卷四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定王十五年冬十一月庚子许男锡我薨諡曰昭公子嗣丁未蔡侯申薨諡曰文公子固嗣夏四月癸卯日有食之晋侯使郤克徴防于齐与鲁臧孙许同入见郤克跛臧孙眇齐侯帷妇人使观之二子登妇人笑闻诸賔郤克出而誓曰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武韦之祸唐太宗贞观三十二年 初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武门时太白屡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傅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

  • 杜暹传·刘昫

    杜暹,濮州濮阳人。父杜承志,在武则天称帝之初做过监察御史。当时,怀州刺史李文日柬为皇枝近属,被仇人所告,杜承志为他辩解。不久,李文日柬获罪,杜承志也受牵连,贬为方义县令。后又任天官员外郎。接着来俊臣等罗织罪名,陷害无辜

  • 陶安传(附钱用壬传)·张廷玉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年时就敏悟,广泛涉猎经史,尤其见长于《易经》。元至正初年,江浙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躲避战乱于家乡。太祖占领太平,陶安和耆儒李习率父老出城迎接。太祖召他问话。陶安进言说:“海内鼎沸,豪杰并争

  • 卷三名例律·窦仪

    【二门】律条六并疏令敕条十起请条二诬告比徒及出入罪比徒犯流徒罪犯死罪及流徒罪祖父母父母老疾家无兼丁留侍诬告比徒及出入罪比徒诸除名者比徒三年免官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流外官不用此律谓以轻罪诬人及出

  • 卷十八·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十八明 黄道周 撰去日苦多也得一堂讲论殊难程伊川云不啼哭底孩儿谁抱不得子产遇叔向仲尼遇晏婴王子晋遇师旷终日谈道搬之不倒吾被蒋先生一问哑得百日也洪尊光云凿山甚易得玉殊难蒋先生偶蹴龙

  • 第十四章 40·辜鸿铭

    子曰:“作者七人矣。”辜讲孔子继续说:“我知道七个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已经在著书立说了。”

  •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菩萨  顶礼依法宝藏神  藏神欢喜令求者  成就牟尼一切事  今说宝藏神广大仪轨护摩法则。若持诵之人。须一向归命三宝先受灌顶。

  • 卷第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世尊机缘 释迦牟尼世尊初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后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

  • 乐育堂语录·黄元吉

    道教天元丹法内炼著作。五卷。清黄裳述。约成书于清代末年。黄裳,字元吉,生卒不详,江西省丰城人。光绪年间(前后约十一年)曾在四川富顺县《乐育堂》讲过道,著有《乐育堂语录》、《道德讲义》(原名《道德经注释》,后为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晚朝仪·佚名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集福晚朝仪。

  • 老乞大·佚名

    《老乞大》是古代王氏高丽和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广泛使用的会话教材,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该书经过了汉语原文和谚文的多次修订,是考察汉语变化的珍贵的文献资料。乞大一词即契丹的音转,又作乞塔、起炭或吉代,语出蒙古对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