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弁言

一、洛因刻公「诗集」始作「年谱」,盖亦诗以人传之谓。但时逾百年,已多泯没;洛又客游十载,难遍搜寻。故详略视其所据,不敢预设成见。

一、所据之书,己卯以前多系公之曾孙(名源关,曾任翁源学教谕)将家藏者陆续抄寄;邮筒往复,备极周详。己卯以后,各处志乘、各人诗文集,或购、或借,不辞烦琐。阅六年,而后脱稿;尚有未备,姑自阙如。

一、「通鉴纲目」「前编」义例云:『目之所载,直书某籍某氏曰,而不叙成一家之言者,盖以字语少有轩轾,即恐意义失真。故惟直述原词,使观者知其事实所从出,足以传信』云云。本朝陈榕门先生作「司马温公年谱」,实用此例。今援据各处志乘、各家诗文集,亦从此例。

一、引据家藏诸书,有关义要者,节录原文;否则,第注云『详见某书』(已刻者曰「文集」、未刻者曰「文稿」),聊示区别。至家谱、家信等类,皆一一标明,无敢杜撰。闻公藏稿尚有「从政录」、「问心集」二书,俟他日再行补编。

一、事有分合、时有久暂,必须明晰。故如丁艰、买宅等事本无月日可据者,直书年纲之下;又如从师、授徒、在某任等事,因其年并无别事参错,亦从年纲直书。语长更连贯次行,使人一见便知为此年事;否则,另行特起以清眉目。

一、洛之曾祖(讳兆启,号万山)、先公一科举于乡,当日同上公交车,情意契洽;迨先曾祖作宰于湖北巴东县,公宦京师,常有书札往来。故洛传闻公事,颇多且在童时;较今又近数十载,自当的确。但录之仍作双行夹写,以寓未敢遽信之意。

一、采摭未广,保无诮其不详者。然详而不核,近于凿矣;详而不要,伤于琐矣。私心耿耿,窃幸免此二病!

瑶泉丁宗洛识,宪万唐正纪校字。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靖康要録卷六·汪藻
  第八八出示光绪二十年三月十四日一一二一七-五·佚名
  九九四 谕《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十一·允秘
  程灵洗传·姚思廉
  高杰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二·阿桂
  燕文公时·佚名
  卷三百十八·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二·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齣~第三十六齣·崔时佩

    第二十八齣 堂前巧辩【谒金门】〔老旦上〕凄凉萧寺空迤逗。故园不堪囘首。争奈孩儿胡厮耨。想必是红娘引诱。雕笼不解藏鹦鹉。绣幙何须护海棠。这几日窃见莺莺神思恍惚。精神倍加。腰肢体态。比旧日不同。莫不做下些

  • 松陵集巻九·陆龟蒙

    今体五七言诗八十六首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 顔 萱萱与故张处士祜世家通旧尚忆孩稚之歳与伯氏尝承处士抚抱之仁目管辂为神童期孔融于伟器光隂徂谢二纪于兹适经其故居已易他主访遗孤之所止则距故居之右二十余步

  • 卷一百五十·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 ∷起旃蒙大荒落正月,尽柔兆敦牂十二月,凡二年。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十二年金大定二十五年   春,正月,乙酉,金太子以金主在上京,免群臣贺礼。   太子自守国,深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一·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敬天上○嘉靖元年八月庚子以南京灾变脩省上敕

  • 八五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各馆纂办书籍情形片(附单三)·佚名

    八五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各馆纂办书籍情形片(附单三)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遵旨将各馆纂办书籍已未完竣及曾否刊刻、写入四库全书之处,交查各该处。兹据武英殿及翰林院、方略馆并各该处开送前来,谨逐一分晰开单进呈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佚名

    汤伊尹【范文正公 栁州 东坡 陈越石】赏罚【东坡】纣三仁【温公 东坡 李翰 栁州 贾至 刘敞】伊尹范文正公曰晋顺而上行奉于文明君子嘉遇显进之时也夫上无文明贤斯遯矣今文明丽于上君子可不进乎其进也柔顺内融

  • 武成纪·李百药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同母弟。仪表奇伟,神武尤其钟爱。神武安抚荒远之人,便为帝聘蠕蠕太子盭罗辰之女,号“邻和公主”者为妃。帝时年八岁,衣冠整齐,神情从容,使得华夷叹服。元象中,封为长广郡公。天保初,晋

  • 卷四十七·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七明 黄训 编刑部【题奏杂论】题平大法事【林俊】陜西清吏司案呈先为建言民患事该巡按直监察御史陈实防称内史葛景卢佐违法事情该本部覆题奉圣

  • 卷一百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一上神宗论本朝百年无事  王安石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蒙圣问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羣祀考杂祠淫祠宋寜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寜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宗淳佑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佑元年加威德英灵四年封绍兴

  • 卷五十六·佚名

    △罗睺罗因缘品下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过去久远。在迦尸国。於彼聚落。近有一山。名郁蒸伽。其山南面。有一园林。其园杂树。数过十万。华果茂盛。枝叶扶疏。遥远瞻望。如青雲队。於其园内。处处皆有莲

  • 大般若經十六分總·欧阳竟无

      菩薩正軌.境之爲楞伽.行之因果爲般若.差别爲華嚴.果之爲涅槃.今應談般若因   果。菩提之因是般若.般若之果是菩提.般若菩提相應不異.是爲因果。自初發願至   等正覺皆不離於實相名般若波羅蜜.實相者無相也.無其執相.非相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菩萨身密品第一之二复次寂慧。所有一切有情色相威仪。即于菩萨色相威仪中住。而菩萨曾无发悟亦无分别。以彼菩萨无所分别平等舍心。即随其身现身威仪。

  • 卷第九·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九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周 叙曰。周之艺祖。字文觉者。即魏大丞相泰之世子也。泰举高阳王为帝。迁都长安。号西魏。凡一十八年。废帝更立齐王为帝。四年而泰薨。觉承魏禅。当年被废。立弟

  • 感山云卧纪谈卷上·晓莹

    富郑公。熙宁间。镇亳州。迎致颕州华严禅苑颙禅师。获闻心法。及致仕居洛。以颂述志。寄颙得法之师姑苏圆照禅师。曰。亲见颙师悟入深。夤缘传得老师心。东南谩说江山远。目对灵光与妙音。仍有书曰。弼留心祖道。为日

  •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一·道乐

    门人德普记录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丙辰九月觉之禅人率众请入院。三门 喝一喝云豁开不二门当轩无格物直捷路堂堂信步无私曲。佛殿 者老汉在处相逢时常得会全没一点人情却有些子尊贵今日触着磕着又作么生有礼不废便

  • 杂纂三续·黄允交

    李义山,浪子,以巷谈寓滑稽。王君玉、苏子瞻各仿之。遂成风流雅谑。后有续者,不免画足,宁复遗珠。徒为大雅罪人,未必能博好诙士一轩渠也。壬子下第,出白门车中识。

  • 菩萨逝经·佚名

    一卷,西晋白法祖译。逝童子经之异译。逝者,梵语童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