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要略》注本。22卷。元赵良仁(以德)衍义,清周扬俊(禹载)补注。刊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周氏于《金匮》注本中,尤服膺于赵氏《金匮要略衍义》,赞誉其书“理明学博,意周虑审”。但因未见刊本传世,而周氏所见之传本,又有遗编、缺注等情况,遂予补注。注文较为详明,立论多采喻嘉言之学术见解予以融会,并结合《内经》等典籍多所阐论发挥。由于此书以赵书为蓝本,另增周注,故名“二注”。周氏亦以原《金匮》整理本23~25卷,“俱有方无论”,故遵赵氏原编而未予注释。其学术指导思想,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说: “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此论反映了周氏此编具有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多种清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

《金匮玉函经二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佚名
  太上洞渊神咒经·佚名
  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
  金丹就正篇·陆西星
  云阜山申仙翁传·佚名
  诸师真诰·佚名
  慎斋遗书·周之干
  道德玄经原旨·杜道坚
  太上修真玄章·佚名
  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佚名
  易用·陈祖念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佚名
  关尹子·尹喜
  性命圭旨·佚名
  三天内解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833_1 【寿春节进】贯休   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   大宝归玄谶,殊祥出远池。法天深罔测,体圣妙难知。   俭德为全德,无思

  • 第十五出 坚垒·李渔

    〖北醉太平〗(净骑象,引众上)刀锋剑铓,盔甲煌煌,浑如秋水接天光。笑官兵,战几场,马如齑粉人如酱,使俺象蹄血溅桃花浪。且先凭一箭定西方,取中原似探囊!自家掀天大王是也。自从起兵出洞以来,攻州州破,过县县残。虽有几个官兵,莫说不

  • 第一齣~第十齣·汪廷讷

    第一齣 开宗【汉宫春】〔末上〕霍氏休文。平阳小吏。玉赠三星。邂逅侯门侍女。两地传情。被兄拆散。向归途入赘娉婷。椒房宠。衞靑尊贵。当朝推毂贤甥。去病提兵破虏。远寻亲携玉。载返神京。更羡霍光得第。尙主恩荣

  • 卷九十八·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五 刘孝威【字孝威孝胜之弟气调爽逸初爲晋安王法曹太清中迁太子中庶子通事舍人侯景乱孝威於围中得出西上至安陆卒】 乐府 钓竿篇

  • ◎食货四·徐天麟

    ○钱币(杂录附)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赢余,以稽市物痛腾跃,米

  • 宋史全文卷三十·佚名

    宋宁宗三戊辰嘉定元年春正月戊寅,右谏议大夫叶时、殿中侍御史黄畴若、监察御史章燮、余崇龟等上言侂胄专政无君,僭上不道,乞枭其首领,置之淮甸,积尸丛冢之间,以谢天下。不许。辛巳,章再上,又不许。诏曰:『朕以眇躬,获遵洪业。所

  • 罗绍威传·欧阳修

    罗绍威字端己,先祖是长沙人。祖父让,北迁到魏州贵乡。父弘信当牧监卒。文德元年(888),魏博牙军内乱,杀其帅乐彦贞,立其将赵文建为留后,不久又杀掉。牙将不知立谁好,就聚众大喊说:“谁能当我们的主帅?”弘信站出来说“:我可以当

  • 卷第四十八·佚名

    宗室八封拜八皇叔祖宗汉检校司徒移镇制元符三年正月庚寅徽宗即位门下。朕绍国之绪。承天之休。未堪多艰。惟新厥德。用谨惇宗之义。以昭践祚之恩。皇叔祖、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彰德军节度使、嗣濮王宗汉。迪德有

  • 同治七年二月十六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习字一纸。坐见之客一次。围棋半局。至钟山书院送诸生上学。旋至尊经书院送上学。旋至黄昌歧处道喜,渠于十四日生子也,午刻归。坐见之客一次。雪琴搬至署内来住,与之一谈。中饭后阅本日文件,批校杜诗四叶。

  • 三十年·佚名

    (甲申)三十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春正月1月1日○辛丑,正言李世最承嚴批,陳啓引避。略曰:「臺閣論事之體,或旣發旋停,或旣停旋發,惟視事理當否。日者兩重臣之啓,旣是重發之論,發論臺官,雖有一時引避之擧,公議所在,固當請出,而尹憲柱不待

  • 卷五·佚名

    △相品第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庄严佛处。是时世尊

  •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七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十遍处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十遍处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十遍处清净

  • 在摩诃菩提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太虚

    ─一月三十一日──尼:承大师赠美丽礼物,很为感谢!这次中国不幸受日本军阀侵略,可是中印两国确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结合。所以世界上往往坏事情过去,好事情就来了。现在的战争,未尝不是将来幸福的起点。  师:中国与印度是世界

  • 唯释迦佛一人为现身成佛·印光

    密宗&ldquo;现身成佛&rdquo;或云&ldquo;即生成佛&rdquo;,此与禅宗&ldquo;见性成佛&rdquo;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无知之人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四(之上)·智俨

    终南山至相寺沙门智俨述第七地者。六门同上。一释名者。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故名远行地。二所治者。依地论文。细相习障。若依摄论。粗相行无明。此文在六地。又有两无明。一微细相行起无明。

  •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佚名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 湘学略·李肖聃

    思想史著作。李肖聃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用学案式的办法,从北宋周敦颐起至谭嗣同止,分24个学略加以叙述,其中包括一些流寓,如胡安国父子、张栻及朱熹、王守仁在湖南的活动及影响。在第25篇“诸儒学略”中,还按经、史

  • 倭变事略·采九德

    嘉靖三十七年(1558)十二月采九德著成《倭变事略》。全书共四卷,记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江浙倭寇事。作者亲历事变,所记多出自目击耳闻。书中对倭寇侵扰海盐一带的时间、地点、经过、人民受害状况,以及通倭头目王直、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