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大司乐以乐德、乐语教国子,成童而习之,迨圣德已成,而学《韶》者三月。上以迪士,君子以自成,一惟于此。盖涵泳淫泆,引性情以入微,而超事功之烦黩,其用神矣。  世教沦夷,乐崩而降于优俳。乃天机不可式遏,旁出而生学 
-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 
- 九月初五日(己巳),蓝元枚奏言:召募兵丁,现在踊跃应募者,已经陆续挑选勇壮一千余名,照兵丁之例,给与钱粮。闻其内即有二百余名系曾经从贼者,但本人自愧知非,不肯认此恶名。伏思皇上既予以自新之路贷其一死,臣亦姑听其隐秘。惟是此 
-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张之洞秦练兵改用洋操折窃臣前因海氛粗定,愤兵事之不振,由锢习之太深,非认真仿照西法,急练劲旅,不足以为御侮之资,拟在江南练陆军万人,而以洋将管带操练。其经费在江南自借洋款项下拨用。于本年闰五 
- 七一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应毁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奏解应毁之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省设立书局以来,凡属堪备采择及新获违碍应毁各书,节经臣具折分晰陈奏在案。所有已经奏明 
- 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候补训导邑庠生吕公传国子生运湖谢君家传直隶州知州衔赏戴蓝翎甲午科举人修堂刘公传医者许一壶传郡庠生星南吴先生传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公讳冠英,字福泽,姓罗氏;原籍 
-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七赏赉康熙九年庚戌三月辛未上谕户部十库所有旧物与其虚置於此何如分赐旗下贫丁尔部即偕工部察有当给予者集议以闻寻户部工部议覆 
-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别为第二卷也。故云《梁惠王章句》下。今据此卷“章指”,凡十六章。一章言人君田猎以时,锺鼓有节,与民同乐。二章讥王广囿专利,以严刑陷民。三章言圣人乐天事小,以勇安天下。四章言与天下同忧乐者,不为 
- 春秋事义全考序我国家列春秋于学官主胡文定公安国所着传俾士子肄业焉以应制举予寳少由业诗改业是经也且读且心疑葢谓孔门以来说是经者惟孟氏能得其宗防其言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既推本春秋之所由作又述孔 
- △第二分东北方品第四十三之三舍利子,如是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我说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心得广大妙法喜乐。亦能安立无量众生於胜善法。令趣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今於我前发弘誓愿。我当安立无 
- 释生物养人之疑(五问)释俗见断杀之疑(六问)释业重难救之疑(五问)释荤血祷神之疑(三问)释享亲祭祖之疑(四问)释宴宾违俗之疑(一问)释古圣教杀之疑(二问)释仁民爱物之疑(二问)释因果差别之疑(六问)释恶业有无之疑(四问) 
-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已下仪轨)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 (南优北亦)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深妙秘密金 
- 十回向品(从二十五经一半尽三十三经)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长行中亦二。谓位行位果。行中亦三。谓牒释结。今初牒名征起。谓所修事善皆悉顺入坚固法性故。下文云。则为随顺真实住。本分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入即随 
- 付法藏因缘传元魏 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第一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敬礼无边际  去来现在佛等空不动智  救世大悲尊昔婆伽婆。于无量劫为众生故求最胜道。成就种种难行苦行。舍所爱身头目髓 
- 	佛祖纲目卷第一(天字号)	甲子(周康王二年起)己丑(周昭王元年)癸亥(周昭王三十五年止)	周姬姓。起武王己卯。止赧王乙巳。三十七主。合八百六十七年。世尊乃第四主昭王二十六年示生。故今断自昭王甲寅起 世尊生时。 
- 传奇剧本。原名《吴越春秋》。明梁辰鱼作。写赵国上大夫范螽与诸暨苎萝西村施夷光在溪水边定情。吴灭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雪仇。范蠡献计将西施(施夷光)进吴王夫差。西施以国家为重,毅然牺牲青春入吴。夫差果然 
- 一卷。蒋捷撰。黄丕烈士礼居藏有元人钞本,前有题词四行,称此稿得自唐士牧家藏本,至正乙巳(二十五年,1365)秋七月录(毛本作“湖滨散人题”)。末有明人题“乙巳春季,假锡山剑光阁本校一过”(朱孝臧跋谓明孙伽题,乙巳当 
-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按清代台湾兵备掌于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之手,「台湾兵备字抄」,即为台湾总兵掌理兵备随时应用之手册。据考,此一「手抄」为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台湾总兵林宜华所用。经整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