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事义全考序

我国家列春秋于学官主胡文定公安国所着传俾士子肄业焉以应制举予寳少由业诗改业是经也且读且心疑葢谓孔门以来说是经者惟孟氏能得其宗防其言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既推本春秋之所由作又述孔子所尝自言有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夫圣人因史爲文文在也而事与义往往多失之当时桓文以有功王室称霸主故事属二公将以二公该他公非谓二公之事即可尽春秋之事也事贵详贵核详且核又贵连络而通贯左氏详矣中有浮夸失实前后不相蒙者是固有待于后之人因事以考其全义而谓之窃取盖其寓褒贬于笔削不惟游夏所不能賛即圣人亦不敢抗然自任矣义在褒善贬恶而经世之法如所谓尊君父讨乱贼敦典庸礼内安外攘云者亦即于朝聘往来防盟侵伐郊望禘雩之类见之葢多直书而义自见即有笔削其褒贬亦多于直书中槩见焉初未尝因一字以求一义予人以爵夺人以爵甚至周大君鲁父母国亦例以予之夺之如胡氏所云是又有待于后之人因文以求事因文与事以求义要之至当求其精蕴之所在而兼亦有以考其全也予寳隆庆初罢官还山时手是经因所疑求之心求之诸家之传注以我之心求合乎圣人之心以我所自爲说互诸家之説又以求合乎圣人之说如射覆家探物而祈中中肯窽者手録之而仍以胡氏传爲主事详且核矣求其连络而通贯义昔未妥今求妥传昔阙今求不阙地里昔主指掌图谓时代有沿革而不便稽考也今悉凖皇明舆地图考一开卷而方舆所属亦了然在目矣近代説春秋数家如新安赵氏汸之属词防稽季氏本之私考周藩宗正西亭公睦防之辨疑与金坛王氏樵之经世似能窥见圣人之心不悖谬于其説足以发胡氏及诸儒之所未明与补其所未备而王氏爲予寳姻友地相近志相同又同时去国而家居时时往来印证尤足以相发而相取也以此叅订久若有合焉乃始缮写成帙携入留曹侍御同郡李君一阳见而谓可以传遂锓之梓予惟春秋爲圣人传心之要典又百王不易之大法皆在此书而胡氏传乃本朝所主以课士予寳何所知敢有可否其间哉寳闻程子云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曰星一句一事是非便见于此朱子云春秋是是非非善善恶恶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而外四夷贵王贱伯其大防如此未必字字有义也故予又谓孟氏以来惟程朱二大儒能得圣人之宗防至于学是经而説之之法亦惟二大儒能得之程子云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僞朱子云左氏史学也记事者取焉公谷经学也穷理者取焉予寳甞据是以求之诸家久而遂成此编也谬以爲学是经者不当于一句一字求圣人之褒贬苐观其所书之实以求是非善恶之至当考之诗所由亡由成周政治之衰而爲春秋之所由作考之左之所以史考之公谷之所以经又考之经于以别传之真僞于以求圣人所谓知我罪我者在因笔削以寓褒贬嫌于天子之赏善而罚恶爲圣人所不敢当故自于其义爲窃取而非如胡氏所谓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圣人自以其褒贬敢于代天子赏善而罚恶也如是以求庶可以得圣人之心于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之中即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以求圣心之所以传王法之所以不易义其或在兹乎义其或在兹乎胡氏自成襄而后多无传今悉纂着之庶防未明者明未备者备因名之曰事义全考云夫谓之全考似矣若谓全考之可以传如侍御君所云则非予寳所能知所敢必也万厯乙酉冬十有二月丹阳姜寳自序

猜你喜欢
  周生烈子 辑文·周生烈
  卷十·陆九渊
  原序·蔡清
  卷二百四十·秦蕙田
  卷三·张尔岐
  卷十二·季本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欧阳竟无
  卷之二十二·邵经邦
  庄子天下篇述义序言之一·马叙伦
  ◎参悟篇 方便开示·虚云
  阁笔后序·智旭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七·宗喀巴
  海潮音第二期宣言·太虚
  卷第七十七·佚名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序·赖良

    大雅集后序天台赖善卿客授云间课讲暇尝衰元之诗鸣者凡若干人篇帙凡若干首类为八卷名曰大雅集会稽鐡厓杨公首序且锓且传防兵变止今年善卿拟毕初志适有好义之士协成厥美诣予徴序后谓诗具一经诗亡春秋作噫诗奚亡特雅亡耳

  • 卷82 ·佚名

    方回 八月初二日 蝉声渐渐怯西风,閒捻青枝玩菊丛。 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 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 严濑家人报船至,更营樽酒恼衰翁。 方回 八月初一日 吾生遽如此,六十一

  • 玉山纪游·袁华

    明 袁华 编游昆山聨句诗并序至正八年春二月十有九日昆山顾君仲瑛以书来招致余明日抵顾君所又明日命百华舫集宾客自余而次凡六人朝发自界溪岀津义浦过九里庵转金溪午泊舟驷马桥下换舆骑入慧聚寺寺主僧然叟出肃客上神

  • 卷二O四 唐紀二十·司马光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盡重光單閼(辛卯),凡五年。   則天順聖皇后垂拱三年(丁亥,公元六八七年)   春,閏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為恆王,隆基為楚王,隆範為衞王,隆業為趙王。   二月,丙辰,突厥骨篤祿等寇昌平,命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

  • 卷第五·一然

      神咒第六  密本摧邪善德王德曼遘疾彌留。有興輪寺僧法惕。應詔侍疾。久而無效。時有密本法師。  以德行聞於國。左右請代之。王詔迎入內。本在宸仗外讀藥師經。卷軸纔周。所持六環飛入寢內。刺一老狐與法惕。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五·乾隆

      明  景皇帝  【丁丑】景泰八年【英宗皇帝天顺元年 考是年正月壬午英宗复辟丙戌改元天顺今依朱子纲目书唐中宗及分注睿宗例太书景泰八年孟以天顺元年分注其下】春正月羣臣请立太子不许  帝不豫百官问安左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癸亥朔○户部云南司主事海瑞言人君尊居九重而能周知民瘼者无他其道在使臣工能尽言而已人臣务为容悦使实祸不闻固无足言矣过为计者则又危明主忧治世盖亦眩瞀名实非通论也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羙曰羙不一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正统六年十一月甲午朔 上御奉天殿颁诏大赦天下诏曰朕以菲德祗膺 天命嗣 祖宗大统主宰天下夙夜思念开创惟艰继承匪易诚以疆宇之广亿兆之众一人失所过实自子肆临御以来志存安利寝食弗忘比者敬循 祖宗之旧建奉天华盖谨身

  • 卷之五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毛吉传·张廷玉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该司管辖锦衣卫。锦衣卫卒刺探百官阴事,他们以片纸入奏,官员即得罪,公卿大夫无不惊恐不安。他们公开请托,轻侮官员,即使有罪被交给刑部,也没有人敢鞭打他们

  • 秦败魏于华·佚名

    【提要】 学问学多了如果不善加运用,就会变得非常的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人情伦理都忘却了。“邯郸学步”中的那人迂腐得连原来怎么走路都不知道了。现在魏王执意去秦国送死,这样迂腐的行为谁能阻止他呢? 【原文】

  • 十四年·佚名

    (辛巳)十四年大明萬曆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寅,掌令成渾,承召入京,以病不能拜命,辭職,上遣醫給藥。渾屢引疾,請解官。上命遞職,仍敎曰:「待病差,予欲見之,不可以遞官之故,徑先下鄕也。」時,鄭仁弘亦赴召入京。○上夜對丕顯閣。講《

  •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髙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

  • 杨子折衷卷之一·湛若水

      至道在心奚必逺求人心自善自正自无邪自广大自神明自无所不通孔子曰成之精神是谓圣孟子曰仁人心也变化云为兴观羣怨孰非是心孰非是正人心夲正起而为意而后昏  慈湖立命全在心之精神一句元非孔子之言乃异敎宗指也

  • 卷四二·邱濬

    ▲乐律之制(上之下) 《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生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陈澔曰:“凡乐音之初起皆由人心之感于物而生,人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师到雪峰值建菩提会请普说。问话毕乃云。菩提宿将坐重围。劫外时闻木马嘶。寸刃不施魔胆碎。望风先已竖降旗。雪峰法窟真歇场中。人人怀报

  • 俟庵集·李存

    元代诗文别集。30卷。李存著。《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别本题为《番易仲公李先生文集》31卷(其中1卷为附录),有明永乐三年(1405)李光刻本。《俟庵集》卷首有明洪武六年(1373)涂几序,永乐三年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徒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八素真经》为六朝古上清经。《真诰》著录,《无上秘要》引 文。《云笈七签》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