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鹦鹉的森林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馀编一·冯金伯

    温庭筠菩萨蛮唐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丞相温飞卿撰进,宣宗使宫嫔歌之。词云:“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朝花。秋波浸晚霞。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比痕。”又云:“南

  • 广州四先生诗巻二·佚名

    易庵诗选李徳字仲脩番禺人博览羣籍尤邃于经学明毛诗尚书洪武庚戌以明尚书荐至京师上亲防问赐徐大全等出身有差徳预焉授洛阳长史继迁济南西安二郡幕非其好也政暇遍览帝王遗墟尝著论西安南阳皆天下大形胜所在建不拔之基

  • 卷二百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三 高 登 还山招陈希韩 乾坤莽囘互日月相荡摩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是身非我有造物如吾何触事会心少幽栖发兴多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修篁擢新干老木荣旧

  • 卷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 明 曹学佺 编 陈诗 後主【讳叔宝字元秀宣帝子】 采桑 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去後花丛散风来香处移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采蘩鈎手弱微汗杂妆垂不应归独早堪为使

  • 岳州宴姚绍之·张说

    杞梓滞江滨,光华向日新。 难兄金作友,媚子玉为人。 山水含秋兴,池亭借善邻。 檐松风送静,院竹鸟来驯。 翠斝吹黄菊,雕盘鲙紫鳞。 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

  • 东都事略卷五·王称

    本纪五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眞宗第六子也母曰章懿皇后李氏尝梦二日在天其一忽坠以裾承之自是有娠以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是日大雷震章献明肃皇后以爲己子七年爲左衞上将军封庆国公八年拜

  • 卷一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始、至四·计六奇

      大清朝建元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大清朝建元天命,指中国为南朝,黄衣称朕,是为太祖。然是时犹称后金,后改大清。太祖登极凡十一年,至天启六年丙寅八月初十日止。  附记:康熙三年孟夏四日,先君子曰:予壮年时有华道士云:江右

  • ◎封台戏之特色·李定夷

    北京于年底,凡各戏园皆有封台之举,封台前一日之戏,谓之封台戏,封台戏无有不佳者,此稍有北京常识者,类能详之。甲寅年底封台戏,最足以耸动一时者,为三庆园之《新茶花》饰新茶花者,为刘喜奎,有倾国倾城之貌者也。是日卖座,每位大洋

  • 第七节 埤圳·佚名

    第一 规定第二之一 碑文第二之二 甘结状第二之三 谕示第二之四 遵断甘愿结状第二之五 遵断甘结字第三 谕示第四之一 碑文第四之二 禀呈第五之一 和解书第五之二 和解书第五之三 和议分水合约书第六 抽卖坑沟荒埔契字

  •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佚名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 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钦奉上谕,先行恭折覆奏事。窃臣查勘堰盱各工事竣,渡黄前赴潘家屯督

  • 学史卷二·邵宝

    (明)邵宝 撰○卯【凡二十九章】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于河至泉阳渔者豫且得之夜见梦于元王王悟召博士卫平问之平曰龟于是使驰问豫且出之笼载行入端门见于东厢身如流水润泽有光望见元王延颈而前三步而止缩颈而却复其故处元

  • 温人之周·佚名

    【提要】 战国时代东周虽然越来越弱,但还是名义上天子。周君为天下之君,是名正言顺的。可能现实不是这样,因为群雄割据,早已无视天子,但是只要照章按理,在大道理前面理直气壮,周君为天子的公理是不能任人歪曲的。 【原文】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都察院古御史府也自周官御史掌赞善授法令秦人因之自汉益重置大夫以贰丞相银印青绶位上卿于万几无所不叅摄每丞相阙则大夫以次选代成哀之际遂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俱封侯位三公金印紫

  • 卷九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士庶五礼上神宗请定婚嫁丧祭之礼 吕大防臣伏见朝廷厉新庶政举以三代先王为法而独於典礼制度似未及汉唐之盛昨闻特下明诏置局考定礼文得失有以见圣虑高明急所先务

  • 礼四二·徐松

    国忌【宋会要】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十四日,追尊四庙,内出僖祖文献皇帝十二月七日忌,文懿皇后六月十七日忌,显祖惠元皇帝正月二十五日忌,惠明皇后五月二十一日忌,翼祖简恭皇帝四月十二日忌,简穆皇后十月二十日忌,宣祖昭武皇帝七

  • 皇言定声録卷七·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诸法第七【黄钟之实】乐之亡亡于备数【刘歆疏一曰备数】而备数之害莫甚于史汉之论黄钟之实彼以备数狡狯为欺人之伎而儒者惊怪以为神术故凡论乐者开卷璅璅无非皆八八三九诸法使观者咋舌以为莫及遂听

  • 遭虎篇第四八·王充

    【题解】“变复之家”认为老虎吃人是天降灾异,是上天对官吏为奸的一种谴告。王充在本篇中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驳。王充指出,老虎是“山林之兽”,“禀性强勃”,人凑巧碰到“贪叨饥饿”的老虎而被吃掉,就像

  • 竹书纪年·佚名

    这是一部编年史书,古版本为13篇,现行本为2卷,系战国时魏国史官所撰。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