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十吏部侍郎汤右曾撰和新城先生早春三咏花下游丝白日春昼余亭亭脉脉花枝疎不妨靓好如静女冶叶倡条空笑渠春日忆樊川旧游南山苍翠去天低铃驮秋风记旧题【谓公奉使蜀道】今日樊川重囘首落花残雨灞 
-   吴芾 和詹守二首
    一日相逢喜有余,对谈胜读十年书。
    欢声已溢枌榆社,和气还蒸蓬荜居。
    敢道主标攀靖节,或疑胜致到华胥。
    愿言莫惜留连醉,看我东皋带雨锄。
吴芾 和詹守二首
    特迂千骑访柴门,多 
-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戴昺农歌集钞戴昺字景明号东埜石屏之从孙嘉定已卯登第授贑州法曹参军有东埜农歌集石屏称其不学晩唐体曾闻大雅音者也集中答妄论宋唐诗体者云安用 
- 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之孙。其先自北海内徙。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太子废,出为万泉丞。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畎亩。不许。临曰:“有所疑,丞执 
-   起神宗熙寧六年九月盡是年十月   九月辛丑朔,判司農寺曾布、權御史中丞鄧綰、權知審刑院崔台符,並兼詳定一州、一縣、一司、一務敕。   詔自今巡教使臣校殿最,雖以十分為率,其第一等事藝及八分、或射親不及三分,雖 
-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岁次己酉 金太宗晟天会七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在扬州 是日贼贵仲正引兵犯岳州 京西北路兵马钤辖翟兴诉翟进死事于朝乞遣重臣镇守诏以兴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时叛将杨进据鸣皋 
- 嘉靖二十四年七月辛酉朔奉安 皇祖 列圣帝后神主于 太庙遣文武大臣朱希忠严等行礼如仪○诏加吏部尚书熊浃为太子太保以六年绩满也○壬戌以 庙建礼成文武百官于奉天门上表称贺○是日颁诏天下诏曰朕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 
- (癸亥)九年大明弘治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己巳朔,王率百官,行望闕禮于明政殿,賀兩殿,受百官賀。○命饋宗、宰、臺諫、侍從、入直諸將于明政殿庭,饋族親婦女于內殿。1月2日○庚午,傳曰:「寺刹應用雜物,各司進排,甚不可。今後,令寺僧 
- 成王归自奄,伐奄归。在宗周,诰庶邦,诰以祸福。作《多方》。多方众方天下诸侯。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归政之明年,淮夷奄又叛。鲁征淮夷,作《费誓》。王亲征奄,灭其国,五月还至镐京。○费音秘。[疏]“成王”至“多 
- 喪服絰帶喪服有二帶絰帶象大帶絞帶象革帶斬衰絰帶絞帶皆以麻齊衰以下絰帶以麻絞帶以布然絰帶之麻有苴者有牡者有澡者有不澡者有有本者有純本者其施之於身有散者有不散者斬衰苴絰齊衰大功繐衰小功牡麻絰殤而小功澡麻苴 
-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用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緣起擇攝及同論攝異門分牒文對勘.附   註略稱論本。   三.譯校凡有二例。(一)論本牒文具缺有異者.皆註出曰.勘論本云云。(二)論本譯   名 
-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即行迎佛。遥见佛心中踊跃欢喜。王即下车步。罢傍臣左右持盖者。王趋迎佛前以头面著佛足绕佛三匝。长 
- 侍者离知录后学性一校生生道人梓第十七法眼毫厘示众云。一双孤雁搏地高飞。一对鸳鸯池边独立。箭锋相拄则且致。锯解秤锤时如何。举。法眼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汝作么生会(谁敢动著)修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 乡贡进士白水屈蟠撰法师。名子成。字彦美。号妙明。京兆霸陵人也。少时为儒。壮而从释。其性爱书史喜翰墨。乐游学好著述。每与贤士大夫诗词唱和。一联一句落在丛席。人多传之。如鹦鹉诗云。学得人言字字明。便能巧语 
-  宋 知讷述 苏州灵岩妙空佛海和尚注证道歌序余尝览吾家。渔猎文字语言。极多。而腾耀古今。脍炙人口者。亦少。至於永嘉着歌以证道。悭於二千言。往往乳儿灶妇。亦能钻仰此道。争诵遗章断稿。况在士夫衲子。蚁慕云骈 
- 简称《礼》、《士礼》或《礼经》。文集。十七篇,一说周公作,一说孔子删定。近人根据书中丧葬制度参照考古资料,认为成书当在战国时期。此书为西周,春秋时代部分礼制汇编,主要记载古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 
- 简称《大日经疏》、《大疏》等。佛典注疏。唐一行撰。二十卷。是汉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的注释书。有再治本,题为《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略称《大日经义释》、《义释》,十四卷。两 
- 全一卷。又作长灵和尚语录。宋代僧长灵守卓撰,无示介谌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集录长灵守卓住舒州甘露禅院及庐州资福禅院之拈香祝、上堂语。附录垂语百则一卷,又作室中百问,系回答学人所问而作之偈颂、拈古、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