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三

高 登

还山招陈希韩

乾坤莽囘互日月相荡摩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是身非我有造物如吾何触事会心少幽栖发兴多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修篁擢新干老木荣旧柯谷声传地籁松韵荅天和独石介而安寒泉淡无波园蔬掇纎嫩名菓仍骈罗细蔫着雨花碧卷受风荷随意坐莓苔絺衣挂薜萝得酒即酩酊作诗共吟哦啸长情浩荡舞短影婆娑妻孥鹿门趣黄绮商山歌崎岖路辞遥迢递谁见过交亲忆同调出处矢靡他每怜伤弓禽因感赴烛蛾自觉此身浮相看双鬓皤人事何时休归来勿蹉跎

思归

忽忽巳秋杪言归欣有期节物想吾庐青蘂繁东篱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鵞儿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微喜慰倚门心愁销举案眉稚子閙檐隙遶膝牵人衣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明朝秋色里乌?风披披

冒寒行风雨有感

号风撼枯枿冻雨凝路尘乾坤秘日月八荒同一云遥知沙漠寒黯淡愁杀人天涯望不极流泪满衣巾

杜门

故人方谢客爲问意如何午枕清风足夜窗明月多易招惟酒圣难遣是诗魔一榻君家事何妨独我过

梦游故山

风际氅披鹤云根杖策鸠幽栖知好在归梦故难留山放数峰出泉分一派流把茆何日办缚屋护松楸

送元太

但得身长健何妨鬓巳华胸藏爲锦绣笔走是龙蛇作椽只三语读书空五车卷怀巳良计去去卧烟霞

水涨谢邑宰送米

心知一字不堪煮矻矻穷年黄卷中食粥由来未爲拙储瓶况乃嗟屡空令君好贤嫓韩愈贱子受赐惭卢仝春水从教遶舍北痴儿不复啼门东

中秋对月

绣江再见中秋月岁去月圆人尚缺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今夕一樽谁与同孟光举案对梁鸿衆雏立侍俨成列以次持杯夀乃翁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倾颓头髪秃但愿团栾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

临别示子

不能枉道取富贵是致尔辈愁饥寒频年别离情更恶两地狼狈心何安从人数寄安否问使我相思怀抱寛平生窃笑曹家儿临岐莫堕双阑干

乞米

臣饥欲死侏儒饱方朔谁怜是岁星馆下诸生笑丰暖江头渔父诮独醒鲁公巳作乞米帖陶令旋寻储粟缾亲旧依然眼相向故应特地爲吾青

小源欲归

潮颊香醪晕醉红????敲归路勒青骢水涵万顷曾孙稼月逗盈衿少女风大误平生缘画足无聊中夜祗书空拟将方守难论事直扣天门问化工

夜行道中

黄茆时节瘴烟浓人在山凹第几重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疎慵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当年世不容会脱帻巾还旧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言怀

归去东皋独荷犂家林书卷有儿持一无可意身将老万不如人心自知梦寐摩挲元结颂经从省忆少陵诗体肤饥尽天难问依旧臞然山泽姿

九日

塞鴈南飞度戍楼一声天地有余秋家连沧海难穷目人在蛮荒欲尽头莫効涓涘禆国计况无毛髪爲身谋所须菽水能多少踪迹飘然不系舟

病中杂兴

长袖深藏批敕手短筇斜倚作诗肩有时极目睨辽汉兴在孤鸿落照边

附姚孝锡

闲居

无客访衰残柴门尽日关躭书真是癖惜酒近成悭苔径行捜句茅檐卧看山却嫌明镜里偏照鬓毛斑

用峰山旧韵

春水上堤沙春晴散望賖衰年花近眼久客梦还家映日孤鸿没迎风双燕斜平生江海意早晚送浮槎

次韵秋兴

老畏年光速愁添旅梦多西风着梧竹归思入烟波夜永凭诗遣衰顔得酒和故溪千树柳谁复晒渔蓑

谒滕茂实祠

本期苏郑共扬?不意芝兰失後凋遗老祗今犹涕泪後生无复识风标西径度鴈霜前塞滹水樵争日暮桥追想平生英伟魄凌云一叹岂能招

次韵王无竞见寄

客怀重寄仲宣楼白草黄云塞上秋山色不随尘世改水声还抱故城流隙中畏境都堪玩镜里衰顔抵自羞多愧诗人苦相忆远传佳句吊清愁

感白髪

弹铗凭谁听客歌震雷那复化鱼梭梳头白髪惊新有障眼玄花比旧多乡问阻兵犹隔絶羇怀凭酒暂消磨不须更问今朝客门外元无雀可罗

溪桥早春

轻黄未染柳梢匀连日溪风卷塞尘乍暖乍寒花信晚相呼相唤鸟声频少勤谩挟经纶策老懒空余病患身追忆故园桃李树年年红紫爲谁新

登楼有怀

老愧凭栏目力昏百年怀抱向谁论晴空鴈起云边塞夕照人归郭外村因忆昔游惊迅晷暂将离恨付清樽谁人肯似边居士远驾朱轮过雀门

岁晚怀二弟

少易成欢老易伤壮游垂白未还乡烟尘无复音书到魂梦犹疲道路长爆竹又惊新荐岁屠苏空忆旧传觞年年此日遥相忆鸿鴈何时续断肠

题柳溪别墅

雨霄风和不动尘柳边擕酒赏晴春频来溪鸟潭相识渡水穿花不避人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七·彭定求
  叶祖义·唐圭璋
  卷二十四·陈廷敬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第一出至第十一出·刘唐卿
  第一折·王实甫
  第一折·高文秀
  ●卷十四·葛立方
  《词综》(卷二十二)·朱彝尊
  秋天的梦·戴望舒
  卷七十六·徐世昌
  卷六十九·朱彝尊
  卷八十八·陈元龙
  卷十三·徐倬
  巻九·宋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德修·唐圭璋

      洞仙歌   庆县宰   洪崖仙裔,接武浮丘袂。佩玉长裾下尘世。东寻山水,独抱一琴来锦里。不犯人间宫祉。   城山堂宇静,百丈楼高,湖海元龙浩然气。初度启初筵,昼永堂垂,笙鹤铿、轰出云际。问雅乐、何时献三雍,待汉殿

  • 卷二十七·董康

      ○玉鐲記   所記乃近時事。必有其人。而姓名則不無更易也。   房衣冏、字懷山。兗州諸生也。【衣冏合成裔字。蓋云房氏之裔耳。】李自成之亂。奉母及妻胡氏香玉逃難。至中途。知不能相保。胡氏取玉鐲一對。

  • 巴丘春作·张说

    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 湘戍南浮阔,荆关北望赊。 湖阴窥魍魉,丘势辨巴蛇。 岛户巢为馆,渔人艇作家。 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

  • 割台记·罗惇曧

    台湾旧隶福建,称台湾府,后设台湾道。光绪乙酉,建行省,升淡水厅为台北府,设巡抚驻焉。闽浙总督实兼领台湾。刘铭传为巡抚,振兴百务,铁路、商轮、屯垦、开矿,新政备举。今日人所经营尽美者,皆本铭传之旧以为扩张者也。邵友濂继为

  •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六九禀同治六年正月初八日一二二○六--四·佚名

    一快总役禀请分府:对李沧玉赏给铜锣湾等处总理谕戳具禀台下一快头役朱忠,禀为获匪出力,保固地方,禀恳恩迅赏给谕戳,以便奉公,以专责成事。缘因铜锣湾等处,迩年来风俗不古,匪徒猖獗,四处截抢、掳掠不休。兼

  • 志卷第十三 高丽史五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一。○夫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 于是圣人制礼以立人纪节其骄* {淫}防其暴乱所以使民迁善远罪而成美俗也。 高丽太祖立国经始

  • 王昕传·李延寿

    王昕,字元景,从小就很爱学习,能背诵《尚书》。  王昕与太原王延业一起去见魏安丰王延明,延明非常赞美王昕。太尉、汝南王元悦任用他为骑兵参军。按旧规矩,王外出时骑兵要穿上戎装,持刀陪从。王昕觉得很羞耻,所以不肯跟在骑

  • 王周传·薛居正

    王周,魏州人。小时勇敢雄健,参加军队跟从后唐庄宗、明宗,逐渐迁升为裨校,因战功多次历任郡守。后晋天福初年,范延光在魏州反叛,王周跟从杨光远进攻并降伏了他。安重荣在镇州反叛,王周又跟随杜重威攻讨平定了他。因功授与贝州

  • 张永明传·张廷玉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被授职芜湖知县。献皇后灵柩南归,耗费不可估算。张永明粉刷江岸佛舍作为供殿,用金箔装饰供器,大量节省开支。不久提升为南京刑科给事中。敌寇侵入大同,山西总督樊继祖,巡抚史道

  • 卷三百二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翰林学士宋祁议减边兵上奏曰臣本书生不当妄言兵革但以事势料之参验今古有灼然易了者敢为奏请臣伏见自古

  • 提要·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春秋集義       春秋類提要【臣】等謹案春秋集義五十卷綱領三卷宋李明復撰明復亦名俞字伯勇始末無考據魏了翁序知為合陽人嘉定中太學生而是書首行題校正李上舍經進春秋集義次行又

  • 考磐·佚名

    ——归隐者自得其乐【原文】考磐在涧①,硕人之宽②。独寐寤言③,永矢弗谖④。考磐在阿⑤,硕人之岢⑥。独寐席歌,永矢弗过⑦。考磐在陆⑧,硕人之轴⑨。独寐寤宿,永矢弗告⑩。【注释】①考磐(pan):逗留,盘桓。②

  • 卷七·黄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说卷七       宋 黄度 撰周书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周人二都通王畿故成周为东郊近郊五十里逺郊百里是为六乡六卿分治六乡六卿皆在宗周不出君陈独以分正之职居洛治之正长也长治

  • 卷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朱子曰伏羲仰观俯察见隂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

  • 论语卷六·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程

  • 佛说护国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俱卢城。出游化利渐渐至于睹罗聚落。与大苾刍众安止其中。时彼聚落有婆罗门大长者等。互相议曰。此大沙门瞿昙。弃舍王位出家为道。果满圆明

  • 西方哲学史·罗素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著。本书的副标题为“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作者在“美国版序言”中,开宗明义道出本书的目的和特色;“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