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七	刘峻【字孝标平原人年八岁与母没於魏齐永明中奔江南爲萧遥欣刑狱梁天监初召入西省典校秘阁普通三年卒门人谥曰玄静先生】	登郁 
-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九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七十三首	【时在黄州作】	东坡八首【并引按东坡在黄冈山下州治东百余步先生儋耳手泽云杞人马正 
- 弘治三年十月己酉朔孟冬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蔡震黄镛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王宪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遣内官祭司井之神○辛亥复除云南道监察御史张浚于湖广道辽东苑马寺少卿米禄于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春。正月。庚戌朔。以大行皇太后梓宫在殡。命停止朝贺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俞命雄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赏赉如例。  ○辛亥。上居苍震门内。 
- 一一七三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于年终汇奏一次。等因 
- 巨安万侣言。夫混元既凝,气象未效,无名无为,谁知其形。然乾坤初分,参神作造化之首,阴阳斯开,二灵为群品之祖。所以出入幽显,日月彰于洗目,浮沉海水,神祀呈于涤身。故太素杳冥,因本教而识孕土产岛之时,元始绵邀,赖先圣而察生神立人 
-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一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明道曰仲尼言仁未尝兼义独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孟子言仁必以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知义之为用而不外 
- 萧齐中印度三藏求那毗地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须达居士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须达居士却坐一面已。世尊告曰。颇有居士在家施与不。唯世尊。在家有施与者。所有施不能妙食。有 
-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谛智。求声闻者。以谛法证声闻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谛法证辟支佛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谛智者。苦谛虚妄知见。云何知见 
-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 
-     天台沙门湛然述五约譬中二。初叙傍正意。次正明用譬。初言兼明等者。三兽二珠约开合为喻。黄石中金约破会为譬。虽此二意正为显体。次正明用譬中二。先正释三譬。次引此下明用三譬意。初释中文自为三。初借三 
-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六十四大段第七决择闻慧地。文有一卷。于中初结前生后。次正辨后结释不现。就正辨中文分有五。一解归依。二解沙门婆罗门别。三解三求。四解内明。五杂决择闻慧地义有十四句。初中有三。初明五处观察 
-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应知入胜相第三之一正入相章第一论曰。如此已说应知胜相。云何应知应知入胜相释曰。此品有十章。一正入相。二能入人。三入境界。四入位。五入方便道。六入资粮 
- 由是以后彼弟塞那于都揭[王]伞,所有生类见大富有者[王]宛如爱儿。(一)励行先王所[为]而行事,益[正]法行事前所未有者亦行之,(二)于住岛比丘、比丘尼、眷属、鱼类、兽类、鸟类所应行之[务]悉行之。(三)彼命令赴对岸[阎浮洲]杀玛兴陀,如是彼无 
- 元代诗文别集。5卷。程端学撰。《积斋集》久已亡佚不传,原本卷数也难于考定。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程端学诗文若干篇,重新编次为《积斋集》5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诗赋(顺序是:赋、五七言古 
- 尚秉和撰。十一卷,附录一卷。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本。作者尝以十余年之力著《焦氏易林注》十六卷,又辑其平日随注于《易林》简册上下四旁以参证诂训《易》义者,裒为是编。书名盖取以焦氏《易林》解诂《周易》之意。其书 
- 集注太玄经,北宋司马光集注。六卷(道藏本《集注太玄经》仅一至六卷,为司马光集注。本书七至十卷,据百子全书本《太玄经》补,为许翰注。),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另有清嘉庆刊本。此书为《太玄经》注本。《太玄》是西汉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