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大川莫如河江其源皆来自蛮夷荒忽辽絶之域累数万里而後至中国以注於海今禹之遗书所谓岷积石者特记禹治水之迹耳非其源果止於是也故尔雅谓河出崐崘虚而传记又谓河上通天汉游至蜀穷江源则自蜀岷山以西皆岷山也地断壤 
-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三明 偶桓 编七言古诗邓州城楼       元好问裕之邓州城下湍水流邓州城隅多古丘隆中布衣不复见浮云西北空悠悠长鲸驾空海波立老鹤呌月苍烟愁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觧赋登楼金太子允恭墨 
-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玉笥集]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五       元 张宪 撰古诗【四言】野亭肃肃野亭在彼中野眷眷隐君寝处其下修竹映户华松覆瓦阑楯高明檐楹潇洒丰草鲜?杂花妖冶弦有清瑟饮有文斚远青层来平碧 
- 陆俟,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太祖时率部民随从征伐,数有战功,拜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中,为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有策略。太宗践阼,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转龙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而行,无 
-   尚文 李谦王约 张升    尚文,字周卿,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幼嗜学,卓荦负奇志。中统元年,张文廉自河东还,前参知政事王椅荐文才,文廉辟掌书记。至元元年,西夏行中书省复辟之。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 
-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大德三年罢,延祐二年复置。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三、府五、州十八,属州十一,属县七十九。    奉元路。上。金为京兆府,属京兆府路。宪宗三年,置从宜府于京兆。至元十五年,改京 
-   ◎兵一   有清以武功定天下。太祖高皇帝崛起东方,初定旗兵制,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不啻举国皆兵焉。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强。圣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为主,而辅之以绿营。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 
-    却说钱能训辞去总理,当由徐总统下令照准,其余阁员,亦曾连带辞职,徐总统却不加批答,且令财政总长龚心湛,代任国务总理。所有内务总长一职,本由钱能训兼职,此时钱亦辞免,因特使司法总长朱深兼署,此外俱仍旧贯。惟币制局总裁 
- 【辛夘】十一年春正月命江浙左丞博啰特穆尔讨方国珍○丁夘星陨兰阳○以工部尚书成遵为河间盐运使【遵与大司农圗噜行视河议其疏塞之方自济濮曹郓汴梁大名行数千里掘井以量地之髙下测岸以究水之浅深考古博今以谓河之故 
- 洪武十三年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甲子诏仪鸾司凡随驾校尉尝犯罪有杖瘢者悉放为民○乙丑命礼部侍郎刘崧署吏部尚书○赐京民钞以丁多寡为差孤独老疾者倍之○丁卯减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副使同知各一员○壬申命官检校在京诸仓 
- 宋 袁甫 撰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爲大义者宜也尊贤爲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 
-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五泉水篇泉水蓝田吕氏曰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诗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 
- 卷二 论语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音逸]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八人。)不忍者,人心之大闲,礼义廉耻之守也。舞八佾于大夫之庭而忍矣,则凡力 
-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六易一纲领上问自一隂一阳见一隂一阳又各生一隂一阳之象以图言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就天地闲着实处如何验得曰一物上又自各有隂阳如人之 
- 法华义疏卷第七胡吉藏撰信解品第四信解义六门分别。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出体门。四信解相门。五信解位门。六同异门。来意门者。为中根人说法凡有四章。初正说已竟今是第二中根领解也问。方便品云。若实得阿罗汉不 
- 六卷。明胡奎撰。胡奎,字虚白,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胡奎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征,授宁王府教授。著有《斗南老人集》六卷。此集为永乐年间宁藩刻本,共六卷。前有宁王朱权序,说明胡奎号斗南老人的缘由,称“其晚年泊舟 
- 清王原祁、李绂等奉敕纂修。一百二十卷。清圣祖六十寿辰活动的专集。分宸藻、圣德、典礼、恩赉、庆祝、歌颂六门,刊载圣祖的诗文,以及文武百官的歌功颂德之作,记述朝贺礼仪和圣祖的各种赏赉。书中另用图画表现庆贺活 
- 《玉历宝钞》成书于清雍正时期,传说一名法号“淡痴”的修行者游历地府,将此书从地府带出。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读物,书中构架了一个职责明确的地狱鬼神体系,通过宣扬地狱中的种种可怕的罪行,引导人们行善戒恶,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