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事记》序

巨安万侣言。夫混元既凝,气象未效,无名无为,谁知其形。然乾坤初分,参神作造化之首,阴阳斯开,二灵为群品之祖。所以出入幽显,日月彰于洗目,浮沉海水,神祀呈于涤身。

故太素杳冥,因本教而识孕土产岛之时,元始绵邀,赖先圣而察生神立人之世。实知悬镜吐珠,而百王相续,吃剑切蛇,以万神蕃息钦。议安河而平天下,论小洪而清国土。

是以番仁岐命,初降于高千岭,神俊天皇,经历于秋津岛。

化熊出山,天剑获于高仓,生尾遮径,大乌导于吉野。列舞攘贼,词歌伏仇。即觉梦而敬神祀,所以称贤后,望烟而抚黎元,于今传圣帝。定境开邦,制于近淡海,正姓撰氏,勒于远飞鸟。

虽步骤各异,文质不同,莫不稽古以绳风献于既颓,照今以补典教于欲绝。

暨飞鸟清原大宫,御八大洲天皇御世,潜龙体元,游雷应期,闻梦歌而想纂业,投夜水而知承基。然天时未臻,蝉蜕于南山,人事共洽,虎步于东国。皇舆忽驾,凌渡山川,六师雷震,三军电逝。杖矛举威,猛士烟起,绛旗耀兵,凶徒瓦解。未移侠辰,气诊自清。乃放牛息马,恺梯归于华夏,卷族取戈,舞咏停于都邑。岁次大梁,月踵夹锤,清原大宫,升即天位。道轶轩后,德跨周王,握乾符而总六合,得天统而包八荒。乘二气之正,齐五行之序,设神理以奖俗,敷英风以弘国。重加智海浩瀚,潭探上古,心镜炜煌,明睹先代。

于是天皇诏之:联闻诸家之所资,帝纪及本辞,既违正实,多加虚伪,当今之时,不改其失,未经几年,其旨欲灭,斯乃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焉。故惟撰录帝纪,讨核旧辞,削伪定实,欲流后叶。时有舍人,姓稗田名阿礼,年是廿八,为人聪明,度目诵口,拂耳勒心。即救语阿礼,令诵习帝皇日继,及先代旧辞,然运移世异,未行其事矣。

伏惟皇帝陛下,得广光宅,通三亭育,御紫衰而德被马蹄之所极,坐玄r而化照船头之所逮。日浮重晖,云散非烟,连柯并穗之瑞,史不绝书,列烽重译之贡,府无空月。可谓名高文命,德冠天乙矣。于焉惜旧辞之误件,正先纪之谬错,以和铜四年九月十八日,诏臣万安侣,撰录稗田阿礼所诵之软语旧辞,以献上者。

谨随诏旨,子细采掂,然上古之时,言意并朴,敷文构句,于字即难,已因训述者,词不逮心,全以音连者,事趣更长。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训,或一事之内,全以训录,即辞理厄见以注明,意况易解更非注。亦于姓日下谓玖沙诃,于名带字谓多罗斯,如此之类,随本不改。大抵所记者,自天地开辟始,以迄于小治田御世,故天御中主神以下,日子波限建鹑草葺不合尊以前为上卷,神侨伊波礼毗古天皇以下,品陀御世以前为中卷,大雀皇帝以下,小治田大宫以前为下卷。并录三卷,谨以献上。臣安万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和铜五年正月二十八日,

正五位勋五等太朝臣安万侣谨上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脱脱
  ●靖康稗史之五·确庵耐庵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金佗续编卷十六·岳珂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二·杜大珪
  卷四十四·傅恒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郑麟趾
  卷三·吴缜
  《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彭孙贻
  陆瞫传·李延寿
  卷七 征抚高丽·李有棠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王世贞
  二年·佚名
  二十七年·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惜香乐府卷六·赵长卿

    满庭芳(十月念六日大雪,作此呈社人·冬景)晚色沈沈,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细

  • 御选明诗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七乐府歌行四陆德蕴春晓词窓明云母光催曙娇鸟惊啼画栏树流苏复帐开芙蓉枕屏残梦犹朦胧东方风来寒剪剪兰香熏衣藕丝软银蟾隔帘斜堕云卷帘花雾春无痕鳯台曲宫树层层隐栏曲紫篁吹动参差玉秋声嫋嫋

  • 御选元诗卷五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三七言律诗十一李士瞻甲午嵗题江汉王粲楼和答石蛮彦修韵大江西下思漫漫憔悴王郎旧倚阑貔虎昼嗥沙草白辘轳夜转井梧寒帛书喜托云中雁锦字羞题梦里鸾魏国山河刘社稷可怜无地望长安春日陪防道

  • 卷一四五 梁紀一·司马光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閼逢涒灘(甲申),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公元五O二年)   春,正月,齊和帝遣兼侍中席闡文等慰勞建康。   大司馬衍下令:「凡東昏時浮費,自非可以習禮樂之容,繕甲兵之備者,餘皆禁絕。」   戊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徐乾学

    宋纪一百【起着雍阉茂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徳宪慈显孝皇帝重和元年春正月甲申朔御大庆殿受定命寳百僚称贺 初金主用鐡州杨朴策即位改元矣朴又言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八·徐乾学

    宋纪六十八【起上章困敦六月尽重光赤奋若六月凡一年有一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嘉祐五年六月乙丑诏戒上封告讦人罪或言赦前事及言官事弹劾小过不闗政体者时殿中御史吕诲言故事台谏官许风闻言事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杨士奇

    宣德元年十二月庚申朔 上省郊祀牲○赐交阯左布政使阮勋诰命并封其祖父母父母妻仍敕谕勋曰昔我 皇祖太宗文皇帝临御俯念交阯为黎寇造祸弑君虐民是以兴师吊伐师初临境智者倾诚归化愚者犹怀疑贰尔阮勋存心端实操虑纯良达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艺文略 【七】 文类第十二上 【楚辞 别集】○文类第十二上 (臣)等谨案郑志文类自楚辞别集总集之外诗赋赞颂箴铭之类俱各自为目考宋元以来名家专集杂见诸体未便分析今并收入 别集总集二门其余如制诰表章四六之属闲有自

  • 卷之一百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七 传一百一 辅国公和什克列传【居 京师之回爵】 和什克和阗人初为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隶凖噶尔大军既定凖噶尔遣布拉呢敦自伊犂归和什克偕诸伯克不纳闻我军至乃迎

  •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孟子

    一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

  • 卷八·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八邳州知州王植撰中正篇第八补训此篇首言中正贯道而有大与化之分至极其大二句收上文大化之意次言圣人不思勉学者不能不思勉因历言学问之事至於致曲说到能化以应大化意有不知节至末又言教人之事

  • 大方便佛报恩经孝养品第二·佚名

    尔时大众之中。有七宝莲华。从地化生。白银为茎黄金为叶。甄叔迦宝以为其台。真珠罗网次第庄严。尔时释迦如来。即从座起昇花台上。结加趺坐即现净身。於其身中现五趣身。一一趣身有万八千种形类。一一形类现百千种身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五·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二例论受义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既释第二能变。第六余相应门。故更例初能变以论受俱门也。此先假问征起。下有三解。第三为正。有义。此(第七识所)俱。唯有喜受。(以)恒内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生喜受故

  • 根本的止息战乱·太虚

    中国经了不少年代的战乱,世界亦饱经战乱的痛苦,止息战乱,遂成为全世界人类普遍的希望,尤其是中国人民所迫切需求。同时、此国彼国,东方西方,安全不安全都已成为集体,中国的安全可牵连到世界任何一处,世界那一角落的不安全也可

  • 佛说无上依经卷下·佚名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来功德品第四  佛告阿难。有百八十不共之法。此是如来胜妙功德。一者三十二相。二者八十种好。三者六十八法。何者三十二相。菩萨修四因缘。一持戒。二禅定。三者忍辱。四者舍财及诸烦恼。修

  • 众经目录卷第二·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众经别生四 合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十三卷·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佛名经一卷·净行品经一卷·菩萨名经一卷·抄华严经一卷·菩萨十地经一卷右六经出华严经。&mid

  • 卷六·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六嗣法门人原青等编偈寄武昌黄明震参军鄂城原是楚王宫深隐还如在万峰树色鸟声清耳目廓然何事不从容寄杨明克学使名遂功成身退易了生脱死实为难君今若肯言前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