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记》序
巨安万侣言。夫混元既凝,气象未效,无名无为,谁知其形。然乾坤初分,参神作造化之首,阴阳斯开,二灵为群品之祖。所以出入幽显,日月彰于洗目,浮沉海水,神祀呈于涤身。
故太素杳冥,因本教而识孕土产岛之时,元始绵邀,赖先圣而察生神立人之世。实知悬镜吐珠,而百王相续,吃剑切蛇,以万神蕃息钦。议安河而平天下,论小洪而清国土。
是以番仁岐命,初降于高千岭,神俊天皇,经历于秋津岛。
化熊出山,天剑获于高仓,生尾遮径,大乌导于吉野。列舞攘贼,词歌伏仇。即觉梦而敬神祀,所以称贤后,望烟而抚黎元,于今传圣帝。定境开邦,制于近淡海,正姓撰氏,勒于远飞鸟。
虽步骤各异,文质不同,莫不稽古以绳风献于既颓,照今以补典教于欲绝。
暨飞鸟清原大宫,御八大洲天皇御世,潜龙体元,游雷应期,闻梦歌而想纂业,投夜水而知承基。然天时未臻,蝉蜕于南山,人事共洽,虎步于东国。皇舆忽驾,凌渡山川,六师雷震,三军电逝。杖矛举威,猛士烟起,绛旗耀兵,凶徒瓦解。未移侠辰,气诊自清。乃放牛息马,恺梯归于华夏,卷族取戈,舞咏停于都邑。岁次大梁,月踵夹锤,清原大宫,升即天位。道轶轩后,德跨周王,握乾符而总六合,得天统而包八荒。乘二气之正,齐五行之序,设神理以奖俗,敷英风以弘国。重加智海浩瀚,潭探上古,心镜炜煌,明睹先代。
于是天皇诏之:联闻诸家之所资,帝纪及本辞,既违正实,多加虚伪,当今之时,不改其失,未经几年,其旨欲灭,斯乃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焉。故惟撰录帝纪,讨核旧辞,削伪定实,欲流后叶。时有舍人,姓稗田名阿礼,年是廿八,为人聪明,度目诵口,拂耳勒心。即救语阿礼,令诵习帝皇日继,及先代旧辞,然运移世异,未行其事矣。
伏惟皇帝陛下,得广光宅,通三亭育,御紫衰而德被马蹄之所极,坐玄r而化照船头之所逮。日浮重晖,云散非烟,连柯并穗之瑞,史不绝书,列烽重译之贡,府无空月。可谓名高文命,德冠天乙矣。于焉惜旧辞之误件,正先纪之谬错,以和铜四年九月十八日,诏臣万安侣,撰录稗田阿礼所诵之软语旧辞,以献上者。
谨随诏旨,子细采掂,然上古之时,言意并朴,敷文构句,于字即难,已因训述者,词不逮心,全以音连者,事趣更长。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训,或一事之内,全以训录,即辞理厄见以注明,意况易解更非注。亦于姓日下谓玖沙诃,于名带字谓多罗斯,如此之类,随本不改。大抵所记者,自天地开辟始,以迄于小治田御世,故天御中主神以下,日子波限建鹑草葺不合尊以前为上卷,神侨伊波礼毗古天皇以下,品陀御世以前为中卷,大雀皇帝以下,小治田大宫以前为下卷。并录三卷,谨以献上。臣安万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和铜五年正月二十八日,
正五位勋五等太朝臣安万侣谨上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脱脱 ●靖康稗史之五·确庵耐庵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金佗续编卷十六·岳珂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二·杜大珪 卷四十四·傅恒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郑麟趾 卷三·吴缜 《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彭孙贻 陆瞫传·李延寿 卷七 征抚高丽·李有棠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王世贞 二年·佚名 二十七年·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