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云村稿

元文别集。15卷。刘壎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刘壎文集另有《水云村泯稿》,但现在已无全本传世。《水云村稿》原目为20卷,但今存本仅15卷,佚去5卷。本集是刘壎裔孙刘凝收拾遗佚,重新编次而成。卷首无序言。卷1为赋,卷2为碑,卷3为记,卷4为传,卷5为序,卷6为赞,卷7为题跋,卷8为墓表志铭,卷9—10为启,卷11为书翰,卷12为祭文,卷13为杂著,卷14为公牍,卷15为表笺,卷16—20有录无文,所收都是青词、祝文。《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所缺5卷“无关体要之作,其存佚无足为轻重,则虽阙犹不阙矣”。但某些在《隐居通议》中引称的得意之作也未收在《水云村稿》15卷里,可见刘壎的文章散佚者不在少数。《水云村泯稿》有元抄残本,存卷15、20—25、35—37等10卷,内容要比《水云村稿》丰富得多。但《水云村泯稿》另有1种不分卷的抄本,其中多有采自《隐居通议》中的文章,编辑比较草率。刘壎另有诗集《水云村吟稿》12卷。

《水云村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洪龟父集·洪朋
  楚辞章句·王逸
  四如集·黄仲元
  申斋集·刘岳申
  觚剩·钮琇
  刘公干集·刘桢
  闻过斋集·吴海
  宋稗类钞·潘永因
  御选唐宋文醇·乾隆
  净德集·吕陶
  后村集·刘克庄
  和靖集·尹焞
  梅屋集·许棐
  东堂集·毛滂
  潜斋文集·何梦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一·沈瘦东

    作诗话有数难:夫古今文人,篇什鳞萃,然玄珠在握,动嗟赤水之遗;碧树周阿,或漏海人之网,此一难也。甄录人物,互有主张,是以韦縠选才,不钞老杜;房祺编集,独阙遗山。于是目论致疑,耳食见责,又一难也。"︳谟定命",辞固温雅;吉甫作颂,语亦清新。

  • ●卷一百二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   起建炎三年正月,尽二月三日壬子。   建炎三年正月车驾驻跸扬州。   翟兴为京西北路马步军都总管兼安抚制置使兼河南尹兼西京南北路招捉使。   翟兴为京西北路兵马钤辖与杨进战於鸣皋山下

  • 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蔡东藩

      却说穆宗即位以后,用徐阶言,力除宿弊。及徐阶去位,高拱、张居正入掌朝政,拱与徐阶不协,专务脩怨,遗诏起用诸官,一切报罢,引用门生韩揖等,并居言路,任情抟击。尚宝卿刘奋庸,给事中曹大野等,上疏劾拱,均遭贬谪。就是大学士陈以

  • 卷之四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八月甲申朔先是、上命员外二郎保赍敕往谕青海诸台吉。至是、二郎保奏言、臣至青海之察罕托罗海地方、以部发印文、示达赖喇嘛所遣管理青海事善巴陵堪布。又告以击败噶尔丹之事。堪布言此事大

  • 卷之四十四·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十二月。丁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礼部奏、元旦令节礼仪请旨。遵行一摺。朕钦奉。慈

  • 第七二乙谕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新竹知县周,对皂总头役倪源给发谕戳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给发谕戳事。照得本衙门,额设皂快总役,有督催公项之责。兹查皂总役洪忠,缘案斥革,其缺未便旷悬,应即就于各班役遴选。查有站堂役倪源

  • 通志卷一百四十八·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一后魏卢元【子度世 度世子渊 渊子道将 道将子懐仁 道将弟道防 渊弟子义僖 渊弟昶 昶子元明 元从祖元孙文伟 元族孙同同兄子景裕 景裕从弟勇 元族子诞 

  • 二、上学之始·包天笑

      我五岁就上学,可算是太早了,但近代在五岁时,入幼稚园的,也不是没有。况且我是在旧历二月初二生的,也可以算得足四十八个月了。在未上学之先,祖母教我识几个笔画简单的字,我都认识。又以我的父亲,在幼年时,适逢太平天国之战

  • 四○、魏文侯礼贤考·钱穆

    魏文以大夫僭国,礼贤下士,以收人望,邀誉于诸侯,游士依以发迹,实开战国养士之风。于先秦学术兴衰,关系綦重。(《韩非 外储左上》:“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已,襄主使为中大夫,中牟之人,弃田耘,卖宅圃,而随文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 洪武四年秋七月辛亥朔,《存心录》成。上览之,谓诸儒臣曰:“朕观历代贤君事神之道,罔不祗肃,故百灵效祉,休徵类应,及乎衰世之君,罔知攸敬,违天慢神,非惟感召灾谴,而国之祸乱亦由是而致。朕为惧,每临

  • 卷十三·曾巩

    张昭,字潜夫,河间人,旧名昭远,避汉祖讳,故去其下字。十岁诵书数十万言,及长,经史罔不该洽。仕后唐至中书舍人,在周为兵部尚书。建隆初,迁吏部尚书,未几,以本官致仕,开宝末卒。岭南平,太祖遣就家问献俘之礼,昭卧疾口占,皆有所据,当时服

  • 三年·佚名

    (乙亥)三年大明景泰六年春正月1月1日○丁未朔,受朝賀。諸道進賀箋方物,倭、野人皆隨班獻土物,設會禮宴于勤政殿。1月2日○戊申,議政府據兵曹呈啓:「甲士、別侍衛、銃筒衛,當初分二番,每下番時鍊才,然今甲士則分七番,別侍衛則五番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规制门第八(共分六种) 秦尊僧[(契-大)/石],释门之规约初宣。魏倚道臻,佛子之科条益备。盖出世不离入世,束身所以束心也。况百丈创立丛林,大众同归栖止。不遵国法,何以邀王臣之护持。不守清规

  • 答罗普悟问(五则)·太虚

    问一:自归依后即研究教理,尤与唯识之教契应。每日晨起静坐,调身、调息、调心者约三数年,近益勇于修证,于念佛、修密、参禅似均不大相应,于观照唯识及于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照确甚契应。惟友人多以念佛修密为可靠而相劝勉,余

  • 卷第十·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十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颂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草木无端拈出来。更加注脚放痴呆。西天此土谁知己。夜半优昙火里开。世尊拈花金色头陀忽破颜。看来也是管窥斑。当时若

  • 世范·袁采

    家训类读物。南宋袁采撰。3卷。初名《俗训》,府判刘镇为之序,始更名《世范》,谓书中所言不仅可以行诸当时,而且可以行诸后世。书前有刘镇淳熙戊戌(1178)序,后有作者绍熙改元(1190)后记。今通行者为《丛书集成初编》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