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七十五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八月甲申朔先是、上命员外二郎保赍敕往谕青海诸台吉。至是、二郎保奏言、臣至青海之察罕托罗海地方、以部发印文、示达赖喇嘛所遣管理青海事善巴陵堪布。又告以击败噶尔丹之事。堪布言此事大我不得独主其议俟青海诸台吉、同来会盟、定议再覆七月初八日、扎什巴图尔等三十一台吉、俱到盟所以檄文授之扎什巴图尔言、噶尔丹杀我鄂齐尔图汗、取我属裔、与我亦有讐。但噶尔丹之女、嫁博硕克图济农之子、乃告之于达赖喇嘛而结姻者。我等俱达赖喇嘛之徒、俟启闻达赖喇嘛、视其言何如、遵依而行非可任我等之意覆奏上命议政大臣等会议寻议、应令扎什巴图尔等将达赖喇嘛作何定夺之处、备文覆部。并将此等情由增入达赖喇嘛敕谕内。从之。

  ○谕商南多尔济曰、大将军驻扎善巴王汛界地方、正在有事之际。尔可乘驿往会大将军伯费扬古约驻扎之处、着伯费扬古、豫遣人檄知。

  ○命左都御史于成龙所统运米官兵、各归本汛新升提督岳昇龙来京。

  ○命以科图所存米、除给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官兵外、余交左都御史于成龙等、运贮察罕诺尔。八月内、料理完毕回京。

  ○命肃州总兵官潘育龙、赴京。

  ○乙酉。升广东肇高廉罗道崔俊、为云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丁亥遣大学士李天馥、祭先师孔子。

  ○戊子。祭大社、大稷遣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行礼。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丑以翰林院侍讲学士曹鉴伦、为顺天乡试正考官。侍讲张希良、为副考官。

  ○庚寅。先是、喀喇沁王扎什旗下、附籍厄鲁特台吉巴拜、因属下博克寨桑来朝、附奏云、闻投诚之厄鲁特、在张家口外者、有臣属下二三百人。上谕署理藩院事户部尚书马齐曰、此投诚厄鲁特等、着差官一员带从前来降之台吉巴拜博克寨桑前往认识至是、巴拜往认得属下男妇等共一百七十五口上命还之。

  ○辛卯。以翰林院侍讲邵穆布充日讲起居注官

  ○壬辰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调狭西肃州总兵官潘育龙、为直隶天津总兵官以原任古北口总兵官李士达、为狭西肃州总兵官。

  ○癸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盛京复州城守尉舒述、为宁古塔副都统。

  ○谕吏部、山东巡抚杨廷耀、居官甚劣着革职。

  ○议政大臣等议奏郎中满都、密报降人回回国王阿卜都里什特言昔年为噶尔丹所诱、被执十四年。今噶尔丹败、始得脱身来归。近闻噶尔丹在古尔班塔米尔台库鲁地方。度其困穷不能久居、必往青海。往青海有哈密、吐鲁番叶尔钦、三路。而哈密与嘉峪关相近、有天朝大兵叶尔钦有我回回兵二万许在彼。皆未必敢往。恐当往吐鲁番我愿留子于此、亲往吐鲁番、以圣上威德、宣谕属下众回子。又策妄阿喇布坦、所居博罗塔喇、与吐鲁番相近。往与合谋、擒噶尔丹、以报受辱之讐。应令理藩院、遣官往召阿卜都里什特至京加之恩赐。再遣官送出嘉峪关得上□日着遣官召阿卜都里什特及其子额尔克苏尔唐赴京。可传谕云来京之后俱一同遣归。

  ○甲午。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命大喇嘛晋巴扎木素、德木齐索诺木臧布主事保住、同达赖喇嘛使人、赍敕往谕达赖喇嘛、达赖汗、班禅第巴、及策妄阿喇布坦、敕谕达赖喇嘛曰、朕统御寰区以生成为务。尊崇佛教、以道律为本。故特往召班禅将以化导悖乱中外礼法归一也尔喇嘛想已将朕深眷之心宣告班禅。但第巴与噶尔丹朋比、恐吓班禅。言噶尔丹兵将要而杀之、不遣之行。先是乌阑布通之役、遣济隆胡土克图、为噶尔丹诵经、择战日。及噶尔丹败、又诱我军讲和、遂使噶尔丹、得以远遁朕知喇嘛、断不作此举动。明系第巴指喇嘛之名而为之也。至噶尔丹大败于乌阑布通之时。顶尔所给威灵佛像于首、誓不复犯归降圣朝之喀尔喀。乃去岁背誓、至克鲁伦内青城地方、掠纳木扎尔陀音。朕数遣使问故、而怙恶不悛、不见我使敢行无礼朕乃震怒调兵、亲统六师、近逼噶尔丹。彼犹不知。朕不忍遽加诛灭、矜怜众生死亡、谕噶尔丹会盟以议喀尔喀之事。差长史多禅、中书阿必达、赍敕。且遣所擒厄鲁特生还、晓以我兵各处堵截之事。噶尔丹犹敢抗拒。朕又遣彭素克格隆等问故、而竟不遣归。朕沿克鲁伦而上、以探使人声息。噶尔丹不能抗朕之威、弃其庐帐、器械、什物、遁至特勒尔济地方。遇我堵御西路大将军伯费扬古兵、一战而披靡大败。临阵阿奴等、亦被杀。斩有名寨桑等甚多共杀厄鲁特二千余。其丹巴哈什哈、察罕西达尔哈什哈等皆来降尽获其马驼牛羊。噶尔丹弃其佛像经籍、以及各色物件仅携二十许人、逃入林中。朕留喀尔喀兵、务索噶尔丹执而诛之噶尔丹背盟凶恶已极、以致绝灭、此喇嘛来使亲身灼见者也至降人厄鲁特言达赖喇嘛卜云、噶尔丹东行吉此种指使噶尔丹、及阻止班禅之事、皆第巴目无尔达赖喇嘛之所为也。朕明知之。朕不以尔事之有无介意。是以别降上□日于第巴兹为灭噶尔丹告捷礼以噶尔丹佩刀一阿奴之佛像一佩符一、特遣使赍往并发伴敕礼缎十疋又朕尝遣员外二郎保往谕青海扎什巴图尔等台吉云如有噶尔丹之人、在尔等地方执之解来据二郎保报称、青海扎什巴图尔等三十一台吉俱到盟所。已将檄文、遍给诸台吉。扎什巴图尔、邀臣至其庐彼言我青海诸台吉、近边居住六十余年、未尝生一事噶尔丹杀我鄂齐尔图汗、取我属裔、于我亦有讐。但噶尔丹之女、嫁博硕克图济农之子、乃启闻西方而结姻者也。我等俱达赖喇嘛之徒、凡事皆启闻西方。彼地之言何如、则遵而行之不得据我等之意覆奏故檄扎什巴图尔等遣人于达赖喇嘛后作何定夺速备文知会理藩院为此谕达赖喇嘛知之其扎什巴图尔台吉等蒙古原文并发敕谕班禅胡土克图曰、朕抚御万邦、无分中外一视同仁尊崇佛教以道法归一为要务。今以达赖喇嘛已老。尔胡土克图道法不二勤修不倦、诵经行善、特往召尔胡土克图。朕将与尔同化导悖乱使中外道法归一而第巴心怀嫉妒、与噶尔丹朋比恐吓尔胡土克图、言噶尔丹兵将要而杀之阻不使行先是乌阑布通之用兵也第巴亦指达赖喇嘛之名遣济隆胡土克图、为噶尔丹诵经、且择战日及噶尔丹败后又诡言讲和、以误我军、使噶尔丹得以远遁。朕已别有敕谕第巴、指出第巴种种助噶尔丹之事及阻尔不行之举。当噶尔丹大败于乌阑布通之时、顶达赖喇嘛所授威灵佛于首、誓不复侵归降圣朝之喀尔喀矣去岁背誓至克鲁伦内青城地方、掠喀尔喀纳木扎尔陀音朕屡遣使问故。而彼怙恶不悛、不见我使、辄行无礼。朕乃震怒调兵、亲统六师近逼噶尔丹。彼尚不知。朕犹不忍遽灭之、谕彼姑来会盟、定议喀尔喀之事。使长史多禅中书阿必达等赍敕释所擒厄鲁特生还、晓以我兵各处堵截之事。噶尔丹犹敢抗拒。朕又遣彭素克格隆等问故、竟不遣归。朕于是循克鲁伦而上、噶尔丹不能抗朕之威、弃其庐釜器械、什物遁至特勒尔济地方。遇朕所遣西路大将军伯费扬古之兵一战而披靡大败临阵阿奴等亦被杀斩有名寨桑无算共杀厄鲁特有二千余其丹巴哈什哈察罕西达尔哈什哈等人俱来降尽获其马驼牛羊噶尔丹尽弃其佛像经籍、以至各色物件、仅率二十许人遁入林中朕留喀尔喀兵、务索噶尔丹擒而杀之。噶尔丹背盟、凶恶已极至于永灭。特遣使谕知并发伴敕礼币八端。敕谕达赖汗曰、朕钦崇佛教总持道法但皈道法之人则嘉之悖道法之人则惩之尔自顾实汗以来同心专尚宗喀巴之道与本朝和协至尔汗之身、益诚信恪守成规顷者噶尔丹、阳护宗喀巴之佛教阴主悖逆之邪行。诈传达赖喇嘛之语、遍地兴戎、杀掠喀尔喀毁坏道法而第巴反从中怂恿乌阑布通之役遣有玷僧规之济隆胡土克图为之诵经且择战日及噶尔丹败后又借讲和以误我军使噶尔丹得以远遁。后又指称达赖喇嘛言东行吉种种煽诱噶尔丹遂敢背誓、至土喇克鲁伦等处劫夺我纳木扎尔陀音朕始亲率大兵讨、分路巢□刀灭之夫第巴者、乃达赖喇嘛下司事之人理应笃敬道法。今反不遵达赖喇嘛而欺凌众人是以朕别有上□日、深加责让。惟尔汗不背前规朕使往时、依然敬待。每对使款接时、豫以噶尔丹之事密使闻之。朕灼知尔始终不渝、甚坚且笃凡败坏道法、煽惑噶尔丹者、汗殆知之也。至青海诸台吉亦与之无涉。是以特遣使以示褒善贬恶之意。并发伴敕礼币八端敕谕第巴曰、朕崇道法而爱众生。故实心以护道法者加之眷祐阴诱人以坏道法者、加之罪谴。尔第巴原系达赖喇嘛下司事之人。因尔不违达赖喇嘛之语辅助道法朕是以优封尔为土伯特国王今观尔阳则奉宗喀巴之教、阴则与噶尔丹朋比。欺达赖喇嘛班禅胡土克图而坏宗喀巴之教先是尔以久故之达赖喇嘛诈称尚存遣济隆胡土克图至噶尔丹所乌阑布通之役、为噶尔丹诵经且择战日及噶尔丹败又以讲和为词、贻误我军使噶尔丹得以远遁朕为众生遣人往召班禅胡土克图。尔又诳吓班禅胡土克图、谓噶尔丹将要而杀之而不遣行青海博硕克图济农潜与噶尔丹结姻、往来通使、而尔又不举发如噶尔丹博硕克图济农无尔之言有相与为姻者乎噶尔丹信尔唆诱之言、故不遵朕之上□日。昔噶尔丹在乌阑布通、大败而走之时首顶威灵佛立誓。乃背弃誓言去年至克鲁伦左侧、掠我喀尔喀降人。朕特遣员外阿尔必特祐为使、问其事因乃噶尔丹、不即见我使臣、敢行无礼继又遣侍卫克什图、笔帖式萨哈连等为使。仍前不见遣归其后又遣主事保住为使。亦如此遣归是以朕大震怒调集各路兵马、亲统六师、近逼噶尔丹。即欲率大兵剿灭之、又不忍众生横罹锋镝。特遣长史多禅中书阿必达为使。赍敕往谕噶尔丹曰、朕将与汝会好言定议喀尔喀之事。尔勿疑惧朕断不欺罔人也。不意厄鲁特噶尔丹仍凶恶不已又遣彭素克格隆、赍敕特问其故。仍未遣归朕正待所遣使臣声息、溯克鲁伦而上噶尔丹畏朕之威弃其子女庐釜、而遁至特勒尔济地方遇西路大将军伯费扬古等大兵、噶尔丹即来拒战大兵乃进击之噶尔丹不得旋踵遂大败、阵斩阿奴并斩沙津车臣寨桑、古英寨桑孔郭罗额尔克寨桑根敦寨桑、俄尔古克图卜新寨桑、额尔克台吉楚呼拉格隆。厄鲁特人二千余被杀。回回国王阿卜都里什特、厄鲁特台吉憨都塞冷扎卜、梅寨桑、马穆古英寨桑、巴图尔台吉、顾禄默尔根台吉、额林辰哈什哈、古英吴巴什笔车齐等、及厄鲁特二千余人、皆来降。尽获其子女、驼马、牛羊、庐帐噶尔丹仅率二十许人而遁丹巴哈什哈、察罕西达尔哈什哈等来降。博硕克图济农、遣往噶尔丹使人罗垒厄木齐等被擒。皆言达赖喇嘛、殁已九年矣。达赖喇嘛者、乃至大普慧喇嘛。本朝为护法之主。交往六十余年。则其讣音、即当奏闻于朕。尔乃匿而欺众倚噶尔丹以兴戎。其罪甚大。降人丹巴哈什哈又告曰、噶尔丹闻上亲统六师、已到克鲁伦。遁走之时、语众人曰、我来此克鲁伦、非吾意欲深入也。奉达赖喇嘛之上□日云、东行吉、我是以深入。盖达赖喇嘛杀我、而我杀尔众矣朕思达赖喇嘛若存、决无此等事。明系达赖喇嘛亡后、尔私指达赖喇嘛、诳噶尔丹也。尔之所行为道法乎、抑为已行诈乎。朕乃养育众生之元后。彰善瘅恶、断然不爽。尔果改过、仍思遵宗喀巴之道、奏明达赖喇嘛已故始末尊奉班禅胡土克图、使主喇嘛之教、应朕之召、遣之使来。执济隆胡土克图以畀我解青海博硕克图济农所娶噶尔丹之女。朕仍前待尔以优渥之礼不然数者或缺其一朕必问尔诡诈、欺达赖喇嘛、班禅胡土克图助噶尔丹之罪。发云南四川、狭西等处大兵、如破噶尔丹之例。或朕亲行讨尔。或遣诸王大臣讨尔。尔向对朕使言、四厄鲁特、为尔护法之主。尔其召四厄鲁特助尔。朕将观其如何助尔也。尔其速办此事、及正月星速来奏否则后悔无及矣。为此特遣使臣往谕。并发伴敕礼币六端谕策妄阿喇布坦曰、朕统御寰区遐迩一体。仁育万民、皆欲使之共享安乐。朕躬为一统之主。怀保万方。奖善良、惩凶恶未尝或爽。先是尔陈奏噶尔丹之狡诈、与侵害尔之实情、诚心恳请眷恤。朕嘉尔恭顺全受尔之贡献。且以噶尔丹狂悖不靖、阑入乌阑布通、为朕偏师所败、跪誓于威灵佛前、后又背誓、害我使臣、掠喀尔喀、阻止班禅胡土克图之来、又至巴颜乌阑、将为祸乱、其意显露因发三路大兵、剿杀噶尔丹、诸事降敕详谕矣。朕亲统中路大兵、近逼噶尔丹。即欲率大兵剿灭之、又不忍众生横罹锋镝。是以暂停扑剿、遣谕噶尔丹、使来会盟、定议喀尔喀之事、尔勿疑惧朕躬俟使臣覆奏、溯克鲁伦而上噶尔丹闻之、心胆俱裂。弃其子女、庐帐釜铛、什物遁去遇朕所遣西路大将军伯费扬古之兵、于特勒尔济之地。噶尔丹即来战。大兵乃进击之。噶尔丹不得旋踵遂大败斩噶尔丹之妻阿奴、及厄鲁特二千余人。丹巴哈什哈、察罕西达尔哈什哈等人二千余俱降尽获其人口、马驼、牛羊、庐帐、什物、噶尔丹、丹济拉、丹津鄂木布、阿拉布坦等纷纷溃遁噶尔丹今已困穷矣尔向诚心肫笃。请安进贡、不绝于道。与噶尔丹有不共戴天之讐。噶尔丹穷凶极恶不可留于人世。一刻尚存即为生民之不利务必剿除以安厄鲁特蒙古之生今或流行尔属下厄鲁特地方或奔往哈密地方如生擒噶尔丹则擒之来杀之、则以其首来如此则尔向来恭顺之心益着而朕眷顾之恩、益无穷矣至于达赖喇嘛班禅胡土克图、达赖汗第巴等皆有敕谕之并以其藳发尔知之。主事保住、奏请训上□日上谕之曰如第巴托言达赖喇嘛坐禅不使相见。尔等取其根据决绝而归如遣班禅来则先奏闻众厄鲁特有来降者、俱携之来。如第巴又言达赖喇嘛、将使垂中为之卜。尔但诘之云垂中所祷祀者、惟达赖喇嘛耳。达赖喇嘛犹有问垂中而行之理乎。至达赖喇嘛身故果实则言使班禅主喇嘛之教尔务索济隆胡土克图而来。如第巴以杀济隆草喇嘛为疑。尔则极口保之。如不遣济隆来尔则谓第巴曰、尔为一人而违圣上之上□日圣上岂轻已乎。尔在彼、如遇策妄阿喇布坦之使尔以噶尔丹前后诸事详告之。言我圣上无诛噶尔丹之意至今犹使将军留大兵以招抚之尔事毕即星速辞归不得久留。

  ○丁酉。吏部题兵部尚书索诺和办理兵丁需用马匹疲瘦应革职上谕大学士等曰、朕以索诺和才优、洊擢尚书自任尚书后、并不勤勉效力。此番军务、彼全然不知。凡事惟图塞责、不实心料理如此、则任彼尚书、亦有何益况彼身任中枢、于边疆官兵情弊不加详察、一任怠玩。以致兵部事务极其隳坏、着照所议革职。

  ○戊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子。免福建闽县等五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辛丑。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左都御史傅腊塔行礼

  ○振武将军孙思克、西安将军博霁等来京陛见。

  ○癸卯。侍读学士喇锡疏言、臣等在憨山、据厄鲁特降人祁齐克墨尔根萨图等言、噶尔丹到塔米尔后集众共议、将视无兵之地、掠瀚海四围居人、取其糗粮、以往哈密。丹津鄂木布言、哈密皆村落我不惯居其地。于七月初四日、叛而西去。噶尔丹率兵追之。阿喇布坦、亦自觅生路去矣。若丹济拉、断不背噶尔丹也我等明知大军早还向汛界大路而来固近。然不识其路。土喇克鲁伦。乃我等所知之地、故从此路而来。据此恐后降者或从土喇而来地方相去甚远无人收集且噶尔丹丹津鄂木布交恶相攻其溃散之人亦未必不至土喇憨山地方捕兽取鱼以度生命。是以臣等率车陵扎卜兵二百名阿里雅扎萨克兵五十名暂留憨山四围。守候声息遣人躧探。报闻。

  ○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疏言、臣于七月二十五日、已率黑龙江兵五百名、自科图赴善巴王汛界。其达尔汉亲王、四子部落、毛明安、三吴喇忒、归化城、土默特乞各令发兵一百、至臣所居善巴王汛界。从之

  ○命彻坐台官员

  ○甲辰升步军统领开音布、为兵部尚书、仍兼管步军统领事

  ○丙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今应移文将军萨布素、伊军士之粮已给至十月初止。若军士率赴京师、将马匹饲养后遣、则往返纡远。将军萨布素所统军士、可委贤能之人、自塞外遣还。萨布素减省骑从、亲自来京。若马匹疲瘦、军士回汛维艰。萨布素可并率至京饲养、然后遣往。萨布素不必再为请上□日、一面启行、一面奏闻可也。

  ○又谕大将军伯费扬古驻师善巴王汛界、则安郡王可率军士、从容牧马而还。员外郎色楞、留于安郡王屯驻之地、侦探声息。

  ○扬威将军觉罗舒恕、侍郎满丕疏言、大将军伯费扬古、既领兵驻善巴王汛界。臣等请往大将军军中效力。允之。

  ○丁未。上自畅春园回宫

  ○升江南安徽布政使李炜为山东巡抚

  ○戊申。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上幸畅春园。

  ○庚戌。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奏报、厄鲁特降人丹济多尔穆言、噶尔丹闻喀尔喀等各归故土游牧、思行劫掠遂自塔米尔前徙于七月二十五日至俄罗海脑儿驻扎今噶尔丹败遁窘迫未必不踉跄奔突。因檄令舍棱、率苏尼特多罗郡王额驸萨穆扎之子多尔济扎卜等亲身带兵、速赴臣军报闻

  ○辛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阿兰泰、近日部中各官、凡事不行速结惟务偷闲。入署未久即散、归家偃息。如此、则政事有不壅积者乎。朕听政三十年。夙兴夜寐有奏即答。或有紧要事辄秉烛裁决。此尔等所共知也。各官果能勤敏、诸事何至迟误。可传谕各该衙门、将应结之事、速行察奏。

  ○以喀尔喀故固山贝子车卜登子阿拉达尔、袭爵。

  ○外藩诸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以上亲统六师、荡平朔漠。请上尊号。章付内阁。

  ○吏部议奏、兵部左侍郎马尔汉、所遣牧马官员失人、致多疲瘦。应革职得上□日、马尔汉、着从宽免革职。

猜你喜欢
  志第四十四 食货四·欧阳修
  卷二二四 唐紀四十·司马光
  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黄士衡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二十二·萧常
  卷八十六·佚名
  六一○ 军机大臣奏山西巡抚巴延三解到黄廷桂奏疏缴进销毁片·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一·杜大珪
  卷三十·朱轼
  补后汉书年表卷五·熊方
  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范晔
  卷九十六·杨士奇
  卷一百七·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七·钱若水
  沈燕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丁绍仪

    ○聂冠卿多丽词聂冠卿於李良定席上赋多丽词,一时传诵。蔡君谟诗所谓“多丽新词到海边,天涯回首重依然”也。词云:“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向其间、赏心乐事,古来难是并得。况东城、凤台沁苑,泛晴波、浅照金

  • 第三折·王晔

    (周公上,云)老夫周公,昨日使了个智量,着彭祖拿那红酒去谢了任二公,随后,媒婆去说亲,要求他桃花女做媳妇,喜的他已许允了。今日是第三日,我准备下彩段财礼,已着彭祖唤媒婆去了,只等他两个来时,好送到任二公家。一边辆起坐车儿,两旁

  • 楔子·杨显之

    (末扮张天觉同正旦翠鸾领兴儿上,诗云)一片心悬家国恨,两条眉锁庙廊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老夫姓张,名商英,字天觉。叨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谢圣恩可怜,官拜谏议大夫之职。为因高俅、杨戬、童贯、蔡京苦害黎庶

  • 卷一百二十·徐世昌

    周之琦周之琦,字稚圭,祥符人。嘉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广西巡抚。移居日偶得小诗旧宅移来柳一枝,连番膏雨助生机。可能身作桓宣武,看得腰支到十围。一珠柽柳两分身,移植南墙便隔邻。根到重泉会相见

  • 卷一百四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六鞭类五言古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 【唐】羊士谔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凤去留孤根岩悬非朽壤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野节鞭         【唐】元

  • 志第四十二 食货二·欧阳修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九月丁未朔大学士赵志皋等题乞亟发两淮巡盐御史应朝卿敕草○赠朝鲜监军御史陈效光禄寺卿给一祭半葬○戊申吏部以前户科李应策参奏覆令新升四川布政赵寿祖回籍听勘其熊应士等盗领钱粮数目乞敕户部严加查核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二·阿桂

    六月甲申阿桂奏言【臣】于六月初四日至卡丫军营留心察防形势甲木以内山险路狭而碉座甚多自卡丫至格宗沿河两面山脚重叠交错路尤险阻而格宗山口以上贼人于两边山腿坚造栅卡拦路从前桂林等冲击此处已经失利今必由别路方

  • 七、中西国际之由来·汪荣宝

    古代中西之交通当明与本朝代兴之际,中国历史上渐开一振古未有之变局,即西洋诸国人之渡来是也。前此千余来间,欧、亚两大陆未尝无一二交通之事实。西人至中国者,唐贞观中则有景教僧阿罗本。元初,则有威尼斯巨商尼哥罗博罗(Ni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七·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哀公【甲敬王三寅十三年】八年【晋定二十五齐悼二卫出六蔡成四郑声十四曹阳十五国亡陈闵十五僖十九卒宋景三十秦悼五楚惠二吴夫差九】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左传春宋公伐曹将还禇师子肥殿曹人诟

  •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考·张以宁

    春秋圣人尊王之经也元年春王正月开宗明义之第一也解此者自三传以至后儒其説充栋或致操戈无容置议然识圣人之深意者有防乎王道熄而作春秋春秋鲁之旧史也自隠公始则不得不书隠公元年而即继之曰春王正月前史所无有也盖言

  • 卷三百九十九·佚名

    △初分常啼菩萨品第七十七之二时天帝释即复本形。在常啼前曲躬而立。赞言大士。善哉善哉!为法至诚坚固乃尔。过去诸佛为菩萨时。亦如大士。以坚固愿求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请问菩萨所学所乘所行所作。心无厌倦。成熟

  • 一乘品第三之一·佚名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问已,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法王子。善哉文殊师利。汝今善能。问於如来应正遍知菩萨所行甚深法门。何以故?文殊师利。汝见诸法实义。现前无有疑惑。究竟到於智波罗蜜第一彼岸。为欲利

  • 佛说陀邻尼钵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俱。尔时去是佛刹百千亿拘利佛刹。过尔所佛土。其刹世界名阿难陀拘蚕(晋言华积)彼佛号伊迦波提罗耶(晋言最上天王)如来至

  • 回诤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后魏 毗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     序回诤论翻译之记  回诤论者。龙树菩萨之所作也。数舒卢迦三十二字。此论正本凡有六百。大魏都邺兴和三年。岁次大梁。建辰之

  • 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

    台湾地方志。清余文仪、王瑛曾修纂。十二卷。文仪另有《(乾隆续修)台湾府志》已著录。瑛曾字玉裁,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屡官知县。旧志为时已久,为增新内容,乾隆二十八年(1763)王氏邀台籍乡贤、儒学重修此志。计有舆地、

  • 西伯利东偏纪要·曹廷杰

    又名《伯利探路记》。边疆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不分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此书系光绪十一年(1885),作者奉召密访东西伯利亚原属清朝的领土,包括自海兰泡至黑龙江入海处,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

  • 大三摩惹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