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
(乙亥)三年大明景泰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丁未朔,受朝賀。諸道進賀箋方物,倭、野人皆隨班獻土物,設會禮宴于勤政殿。
1月2日
○戊申,議政府據兵曹呈啓:「甲士、別侍衛、銃筒衛,當初分二番,每下番時鍊才,然今甲士則分七番,別侍衛則五番,銃筒衛則六番,隔三年番上,若依舊下番時一度鍊才,則無以辨其才之優劣。且本曹事劇,一年三度下番鍊才,非一二日所能畢,因此軍士番盡後久留有弊。請自今下番時勿鍊才,每當入番,甲士、別侍衛則試步射百八十步一次、騎射一次、槍一次,十矢以上中格者,給到三十,八矢以上,給到二十,六矢以上,給到一十,四矢以下,削到一十,二矢以下,罷黜充軍。銃筒衛則試走力,一走一力及一走二力、一力二走中格者,給到二十,一走三力、一力三走及二走二力,給到一十,一才中格者,削到一十,二才俱不中者,罷黜充軍」從之。
○以兀良哈指揮同知管禿、金洽答、浪因多只、副萬戶莽剌、加乙軒、斡朶里宣略將軍童毛知里、副萬戶童波好爲萬戶,兀良哈指揮使納剌禿、指揮僉事也隆哥、速古、斡朶里指揮大斜爲副萬戶。
1月4日
○庚戌,日本國一岐州眞弓源永、呼子源高各遣人來獻土物。
1月5日
○辛亥,司諫院啓曰:「兵曹以本宮書題修義校尉李浩山爲承義校尉,修義副尉劉智爲承義副尉,承義副尉盧孝溫爲進勇副尉,臣等未知陞資之故,問于兵曹,兵曹答曰,『今更考受敎,新屬書題之人,雖前職六品,必因九品循序而進,以至受六品而後陞五品,例也。本曹不察受敎而誤授,後當改正』。臣等以爲除授重事,而慢不加察,甚爲不當。請劾之。」傳曰:「予當更議。」右副承旨具致寬啓曰:「臣以知兵曹亦與焉,請待罪。」傳曰:「毋嫌。」
○斡朶里都萬戶金仇赤等二十四人來獻土物,都統使見於議政府。
○都統府據兵曹呈及咸吉道都節制使呈啓:「五鎭則防禦旣固,賊不得入侵,必將窺伺疎虞之地,潛入作耗。如吾村口子,賊之要路,宜樹木柵,擇壯健軍士,量宜定送,以固防戍。」從之。
1月6日
○壬子,忠淸道經歷安哲孫辭,引見于思政殿曰:「忠淸道失農,救荒諸事,盡心布置。」對曰:「臣聞本道義倉昔年所收,僅足種子,無以賙乏。軍資所儲,雖不可輕用,然古人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須撫養斯民,然後可以用於緩急。請議諸大臣,使之分給。」傳曰:「予當議之。」
1月7日
○癸丑,以左贊成李思哲爲咸吉道都體察使,往審州縣沿革便否,至是辭,賜思哲貂裘一領、織毛馬裝一部、油鞍籠一事、貂皮冠一頂、貂皮耳掩一、弓矢一部。
○都統使見野人浪孛兒罕等十五人于邸,仍饋之,魯山遣宦官崔濕賜酒樂。都統使賜柳尙同介以上三人各鞍具馬一匹,李貴也等十二人各衣一領,其宴享衣馬皆官備。內禁衛二十人、上大護軍二十人、軍士五百五十,列立內外庭,都統使見倭、野人於議政府時,隨從軍士,皆用此數。
○中樞院使李堅基卒。輟朝二日,賜棺槨及賻紙一百卷。堅基,星州人也,文科出身,世宗、文宗器任之,歷吏、戶曹判書,陞議政府參贊,以病遷中樞院事,退居麻田,年七十二。諡安成,寬裕和平安,惇厖淳固成
1月8日
○甲寅,忠勳府餞都體察使李思哲于普濟院,遣宦官嚴自治賜酒樂。
1月12日
○戊午,以春享大祭齋宿于宗廟齋宮。
○諭咸吉道都體察使曰:「禮曹當接待野人之時,每患未知强弱,卿與都節制使同議,兀良哈、斡朶里、骨看兀狄哈、火剌溫等諸種野人酋長麾下多少、部落族類强弱及雖非酋長族類强盛者,秘密聞見,詳錄以啓。」
○日本國薩摩州伊集院寓鎭隅州太守藤熙久遣人來獻土物。
1月13日
○己未,親享宗廟。
1月14日
○庚申,敎曰:「頃者,權奸作朋,謀爲不軌,幸賴叔父首陽大君炳幾之明,旋卽誅除。其後民間訛言倭寇至,警動數道,方將究治,會赦不問。近訛言又作,或云,『首陽率兵將盡殺人民,或云,『首陽將不利於寡人』,輔相惑亂,蔓延于中外,此必奸黨遺孶,心懷憤怨,謀欲扇亂,顧力不能,則造爲浮言,以離間我君臣,動搖國家也。昔成王幼,周公攝政,武庚、管、蔡流言,『將不利於孺子』,誅武庚、管、蔡而後定。今日訛言之變,何以異此?大臣法官據律以請,予欲悉置於法,叔父啓云,『無知之民,爲奸黨所惑,妄相傳說,不可多殺,』予亦以爲『倡亂之人,旣不能得,則其所詿誤者,可從寬典』,乃勉從叔父之意,量罪輕重,其情理尤甚者,置之重典,餘悉貸死科罪。噫!叔父忠勳,非惟寡人,實宗社所賴,豈浮言所能間哉?然危疑之際,邪說易行,苟不辨而明之,則無以釋愚民之疑,玆具本末,以明示予懷,將欲使臣庶各定其志,毋自作孽。如有動浮言者,可卽捕告,必加重賞。」
○議政府啓曰:「曾下諭書于諸道,訪問屯田便否,今農務方興,若待回啓,必致稽緩,且諸道不可一時竝擧。請姑令黃海道,自今春耕棘城閑曠之地,其穀種、口糧、農牛、農器,令戶曹及時布置。」從之。
1月16日
○壬戌,如廣津灘觀放鷹。
1月18日
○甲子,議政府據咸吉道觀察使啓本及禮曹呈啓:「咸興府土官諸司,皆有職掌,唯掌漏署因無漏器不得供職。本府乃興王之地、陵寢所在,且觀察使本營、一道都會之地,不可無漏器以知晷刻。請令該司製送。」從之。
1月19日
○乙丑,靖亂功臣僉知中樞院事柳河母卒,賜棺槨及賻米豆幷十石、紙四十卷。
○議政府啓:「弭盜之方,累次受敎,而强竊盜容接人論罪之法,有所未盡,中外盜賊,比來尤甚。自今流品及有蔭子弟外,以平民五戶爲一統,其統內有容匿盜賊者,勿論强竊盜,幷統戶全家徙邊,有能捕告强盜者,依正統四年受敎,雖捕一二人,無職者賞職,元有職者陞品敍用,不堪從仕者,官給綿布五十匹,其統內隨從者,各給綿布十匹,仍將犯人家産充賞,告捕竊盜者,依宣德十年受敎,捕十人以上,則給綿布五十匹,九人以下者二十五匹,其統外人告捕者,亦依上論賞,大小軍民,如有告捕獷猂成黨,爲積年患害者,不拘人數,超三等授職,賤口免役,私賤則以都官、典農寺奴婢換給,俱給犯人家産,京中管領、外方里正長、方別監、監考等知情不告者、流品及有蔭子弟知情隱匿强竊盜者,亦全家徙邊,永不敍用。管領捕告自願受遞兒職者,依正統十二年受敎,年終考其告捕賊人多少,雖仕到未滿,授遞兒職勸勵。」從之。
○議政府據戶曹呈及轉運色呈,條陳漕運事宜以啓:「一,依正統十二年受敎,漕轉船軍等當番一月糧,各其浦差使員斗量監封,發船日始告于押領官分給,下番次朔仍騎時,則各以所騎船米計日以給。
一,依正統十三年徽旨,船軍因失農未得裹糧者,令所在官分給義倉之粟,及期下海。
一,京畿、忠淸、全羅道處置使、僉節制使、諸浦萬戶、千戶率兵船各於地境護送漕船,且於灘磧阻礙之處立標,如有違者,萬戶、千戶、守令三品以下直斷,處置使則鞫鎭撫以啓。
一,船主貪得船價,不計船隻大小,暗行求請,多受米
猜你喜欢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欧阳修 卷六十四·表第二·皇子表·脱脱 卷一·庞元英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八、到底是中华之外,四面·雍正 跋三·沈云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王益之 通志卷四十·郑樵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马骕 魏纪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235)·司马光 原强续篇·严复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吕思勉 南史识小录卷七·沈名荪 裘昌运·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