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年

(乙亥)三年大明景泰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丁未朔,受朝賀。諸道進賀箋方物,倭、野人皆隨班獻土物,設會禮宴于勤政殿。

1月2日

○戊申,議政府據兵曹呈啓:「甲士、別侍衛、銃筒衛,當初分二番,每下番時鍊才,然今甲士則分七番,別侍衛則五番,銃筒衛則六番,隔三年番上,若依舊下番時一度鍊才,則無以辨其才之優劣。且本曹事劇,一年三度下番鍊才,非一二日所能畢,因此軍士番盡後久留有弊。請自今下番時勿鍊才,每當入番,甲士、別侍衛則試步射百八十步一次、騎射一次、槍一次,十矢以上中格者,給到三十,八矢以上,給到二十,六矢以上,給到一十,四矢以下,削到一十,二矢以下,罷黜充軍。銃筒衛則試走力,一走一力及一走二力、一力二走中格者,給到二十,一走三力、一力三走及二走二力,給到一十,一才中格者,削到一十,二才俱不中者,罷黜充軍」從之。

○以兀良哈指揮同知管禿、金洽答、浪因多只、副萬戶莽剌、加乙軒、斡朶里宣略將軍童毛知里、副萬戶童波好爲萬戶,兀良哈指揮使納剌禿、指揮僉事也隆哥、速古、斡朶里指揮大斜爲副萬戶。

1月4日

○庚戌,日本國一岐州眞弓源永、呼子源高各遣人來獻土物。

1月5日

○辛亥,司諫院啓曰:「兵曹以本宮書題修義校尉李浩山爲承義校尉,修義副尉劉智爲承義副尉,承義副尉盧孝溫爲進勇副尉,臣等未知陞資之故,問于兵曹,兵曹答曰,『今更考受敎,新屬書題之人,雖前職六品,必因九品循序而進,以至受六品而後陞五品,例也。本曹不察受敎而誤授,後當改正』。臣等以爲除授重事,而慢不加察,甚爲不當。請劾之。」傳曰:「予當更議。」右副承旨具致寬啓曰:「臣以知兵曹亦與焉,請待罪。」傳曰:「毋嫌。」

○斡朶里都萬戶金仇赤等二十四人來獻土物,都統使見於議政府。

○都統府據兵曹呈及咸吉道都節制使呈啓:「五鎭則防禦旣固,賊不得入侵,必將窺伺疎虞之地,潛入作耗。如吾村口子,賊之要路,宜樹木柵,擇壯健軍士,量宜定送,以固防戍。」從之。

1月6日

○壬子,忠淸道經歷安哲孫辭,引見于思政殿曰:「忠淸道失農,救荒諸事,盡心布置。」對曰:「臣聞本道義倉昔年所收,僅足種子,無以賙乏。軍資所儲,雖不可輕用,然古人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須撫養斯民,然後可以用於緩急。請議諸大臣,使之分給。」傳曰:「予當議之。」

1月7日

○癸丑,以左贊成李思哲爲咸吉道都體察使,往審州縣沿革便否,至是辭,賜思哲貂裘一領、織毛馬裝一部、油鞍籠一事、貂皮冠一頂、貂皮耳掩一、弓矢一部。

○都統使見野人浪孛兒罕等十五人于邸,仍饋之,魯山遣宦官崔濕賜酒樂。都統使賜柳尙同介以上三人各鞍具馬一匹,李貴也等十二人各衣一領,其宴享衣馬皆官備。內禁衛二十人、上大護軍二十人、軍士五百五十,列立內外庭,都統使見倭、野人於議政府時,隨從軍士,皆用此數。

○中樞院使李堅基卒。輟朝二日,賜棺槨及賻紙一百卷。堅基,星州人也,文科出身,世宗、文宗器任之,歷吏、戶曹判書,陞議政府參贊,以病遷中樞院事,退居麻田,年七十二。諡安成,寬裕和平安,惇厖淳固成

1月8日

○甲寅,忠勳府餞都體察使李思哲于普濟院,遣宦官嚴自治賜酒樂。

1月12日

○戊午,以春享大祭齋宿于宗廟齋宮。

○諭咸吉道都體察使曰:「禮曹當接待野人之時,每患未知强弱,卿與都節制使同議,兀良哈、斡朶里、骨看兀狄哈、火剌溫等諸種野人酋長麾下多少、部落族類强弱及雖非酋長族類强盛者,秘密聞見,詳錄以啓。」

○日本國薩摩州伊集院寓鎭隅州太守藤熙久遣人來獻土物。

1月13日

○己未,親享宗廟。

1月14日

○庚申,敎曰:「頃者,權奸作朋,謀爲不軌,幸賴叔父首陽大君炳幾之明,旋卽誅除。其後民間訛言倭寇至,警動數道,方將究治,會赦不問。近訛言又作,或云,『首陽率兵將盡殺人民,或云,『首陽將不利於寡人』,輔相惑亂,蔓延于中外,此必奸黨遺孶,心懷憤怨,謀欲扇亂,顧力不能,則造爲浮言,以離間我君臣,動搖國家也。昔成王幼,周公攝政,武庚、管、蔡流言,『將不利於孺子』,誅武庚、管、蔡而後定。今日訛言之變,何以異此?大臣法官據律以請,予欲悉置於法,叔父啓云,『無知之民,爲奸黨所惑,妄相傳說,不可多殺,』予亦以爲『倡亂之人,旣不能得,則其所詿誤者,可從寬典』,乃勉從叔父之意,量罪輕重,其情理尤甚者,置之重典,餘悉貸死科罪。噫!叔父忠勳,非惟寡人,實宗社所賴,豈浮言所能間哉?然危疑之際,邪說易行,苟不辨而明之,則無以釋愚民之疑,玆具本末,以明示予懷,將欲使臣庶各定其志,毋自作孽。如有動浮言者,可卽捕告,必加重賞。」

○議政府啓曰:「曾下諭書于諸道,訪問屯田便否,今農務方興,若待回啓,必致稽緩,且諸道不可一時竝擧。請姑令黃海道,自今春耕棘城閑曠之地,其穀種、口糧、農牛、農器,令戶曹及時布置。」從之。

1月16日

○壬戌,如廣津灘觀放鷹。

1月18日

○甲子,議政府據咸吉道觀察使啓本及禮曹呈啓:「咸興府土官諸司,皆有職掌,唯掌漏署因無漏器不得供職。本府乃興王之地、陵寢所在,且觀察使本營、一道都會之地,不可無漏器以知晷刻。請令該司製送。」從之。

1月19日

○乙丑,靖亂功臣僉知中樞院事柳河母卒,賜棺槨及賻米豆幷十石、紙四十卷。

○議政府啓:「弭盜之方,累次受敎,而强竊盜容接人論罪之法,有所未盡,中外盜賊,比來尤甚。自今流品及有蔭子弟外,以平民五戶爲一統,其統內有容匿盜賊者,勿論强竊盜,幷統戶全家徙邊,有能捕告强盜者,依正統四年受敎,雖捕一二人,無職者賞職,元有職者陞品敍用,不堪從仕者,官給綿布五十匹,其統內隨從者,各給綿布十匹,仍將犯人家産充賞,告捕竊盜者,依宣德十年受敎,捕十人以上,則給綿布五十匹,九人以下者二十五匹,其統外人告捕者,亦依上論賞,大小軍民,如有告捕獷猂成黨,爲積年患害者,不拘人數,超三等授職,賤口免役,私賤則以都官、典農寺奴婢換給,俱給犯人家産,京中管領、外方里正長、方別監、監考等知情不告者、流品及有蔭子弟知情隱匿强竊盜者,亦全家徙邊,永不敍用。管領捕告自願受遞兒職者,依正統十二年受敎,年終考其告捕賊人多少,雖仕到未滿,授遞兒職勸勵。」從之。

○議政府據戶曹呈及轉運色呈,條陳漕運事宜以啓:「一,依正統十二年受敎,漕轉船軍等當番一月糧,各其浦差使員斗量監封,發船日始告于押領官分給,下番次朔仍騎時,則各以所騎船米計日以給。

一,依正統十三年徽旨,船軍因失農未得裹糧者,令所在官分給義倉之粟,及期下海。

一,京畿、忠淸、全羅道處置使、僉節制使、諸浦萬戶、千戶率兵船各於地境護送漕船,且於灘磧阻礙之處立標,如有違者,萬戶、千戶、守令三品以下直斷,處置使則鞫鎭撫以啓。

一,船主貪得船價,不計船隻大小,暗行求請,多受米

猜你喜欢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欧阳修
  卷六十四·表第二·皇子表·脱脱
  卷一·庞元英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八、到底是中华之外,四面·雍正
  跋三·沈云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王益之
  通志卷四十·郑樵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马骕
  魏纪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235)·司马光
  原强续篇·严复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吕思勉
  南史识小录卷七·沈名荪
  裘昌运·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管鉴·唐圭璋

      鉴字明仲,龙泉(今浙江省)人。以父泽官江西常平提干,始家临川。淳熙十三年(1186),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一卷。   念奴娇   癸巳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   登金石台作   登高作赋,叹

  • 第二十五出 忆女·汤显祖

    【玩仙灯】〔贴上〕睹物怀人,人去物华销尽。道的个“仙果难成,名花易 陨”。〔叹介〕恨兰昌殉葬无因,收拾起烛灰香烬。自家杜府春香是也。跟随公 相夫人到扬

  • 苏苏·徐志摩

    苏苏是一疑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

  • 卷四十四·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四    元 方回 编疾病类 疾病呻吟人之所必有也白乐天有云刘公干卧病瘴浦谢康乐卧病临川咸有篇章盖娯忧纾怨尤足以见士君子之操焉 五言【二十五首】 耳聋           杜

  • 御选元诗卷三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八五言律诗四呉莱吉祥寺一昔逢寒食行吟采物华风生敲槛竹雨湿堕船花曲坞青龙树长滩白鹭沙回看江上水直去到吾家呉师道送友人秋风吹古道木叶堕征衣明月今宵缺孤云何处飞闗山行路恶文字赏音稀

  • 列传第十 王罴 子庆远·令狐德棻

    王思政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汉河南尹王遵之后,世为州郡着姓。罴刚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郡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先是南岐、东益氐羌反叛,王师战不利,乃令罴领羽林五千镇梁州,讨平诸贼。还,授右将军、西河内史。辞不拜。

  • 竹书统笺卷五·徐文靖

    殷商成汤【笺按诗商颂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国语王勤商十四世而兴是其始称商也竹书盘庚自奄迁于北防曰殷鸟云殷受命咸宜是其兼称殷也大明云殷商之旅荡云咨女殷商是又总称为殷商也诗补曰殷以溵水得名古溵水县今陈州之商水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六月。丙申。上以祷雨率诸王文武群臣素服、步至南郊斋宿。是日早四际无云顷之阴云密布甘霖大霈  ○丁酉。遣官祭中霤之神  ○戊戌。上以祷雨祀天于圜丘。祝文曰。下民赖食以生。必雨旸时

  • 皇王大纪卷十·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纣元祀纣见闻甚敏材力过人强足以拒谏文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髙天下以声以海内贤才皆出已下性汰侈好酒色始为象箸箕子叹曰今为象箸后必为玉杯玉杯象箸必将食熊蹯豹胎他又将称是王求足欲天下殆哉迁都朝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五·佚名

    ·一八○、刑部殘題本太子太保弘文院大學士刑部尚書臣圖海等謹題為民船出海經年、攬載貨物、有關禁諭、謹據報上聞、仰請睿裁、敕部察審事:貴州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刑科□□□□□□□部左侍郎額黑里等題前事□□

  • 卷一百二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九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一上太宗谏北征      李昉等臣等窃以北狄骄悍自古为寇乘时犯塞往往有之一昨辄率种落来扰疆场陛下栉风沐雨冲冒严凝亲御戎衣以攘民患凡兹丑类畏威而

  • 卷五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一礼部祠祭清吏司丧礼一凡列圣大丧仪初丧嗣皇帝就主丧位冠去纬哭踊宫中自皇后以下咸摘耳环去首饰届时恭奉梓宫奉安於宫中正殿设几筵建丹旐於宫

  • 燕义·戴圣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正。凡国之政事,国子

  • 卷一·姚舜牧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一 明 姚舜牧 撰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

  • 再跋·钱穆

    余自对日抗战期间,在云南宜良写成《国史大纲》一书以后,自念全部中国史中之大纲大节,已在书中揭举。循此详求,事在读者。或有谬误,亦待读者指出,再作思考。余之兴趣,遂从历史逐渐转移到文化问题上。 余之研治国史,本由民初新

  • 散不足第二十九·桓宽

    【题解】在本篇中,贤良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庶民百姓到官府豪家,分为八个纲领,并列举了三十二项事实,说明由于豪华奢侈产生了很多方面的社会&ldquo;弊病&rdquo;,贤良借题发挥,以论奢侈、节俭为名,目的是欲行复古之实。大夫

  • 诗僧与谐诗·胡适

      唐朝初年的白话诗,依我的观察,似乎是从嘲讽和说理的两条路子来的居多。嘲戏之作流为诗人自适之歌或讽刺社会之诗,那就也和说理与传教的一路很接近了。唐初的白话诗人之中,王梵志与寒山、拾得都是走嘲戏的路出来的,都是

  • 礼部志稿·佚名

    一百一十卷。明泰昌元年(1620) 官修。卷首列名乃礼部尚书林尧俞等纂辑。《明史·艺文志》有俞汝楫《礼仪志》一百卷。据松江府知府揭荐生员俞汝楫纂修《礼部志书》公移,并礼部准聘赴局批文,则此书当出俞汝楫之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