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德集

诗文别集。北宋吕陶撰。三十八卷。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皇祐中进士,历官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知陈州、梓州。有集六十卷,原本久不传,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文二十八卷。有奏状二十五篇,表二十八篇,内外制文七十二篇,书、启、序、记等五十九篇,论、说、策、策问四十九篇,墓志铭三十二篇,墓表、行状等三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十卷,古诗五言三十五首,七言二十首;五言律诗三十首,长律二十四首;七言律诗百九十一首,长律二首;绝句五言十八首,六言二首,七言六十首,凡三百八十二首。其诗多酬答之作,游赏之篇,清秀雅丽,别具风情,《七绝·梅花开尽小桃次之》:“发尽寒梅千万枝,小桃乘暖欲开时。春风次第来须早,芳草垂杨莫恨迟”,秀雅绝妙。所书奏议,皆畅达剀切,洞悉事机,人以贾谊比之,良非虚誉。故清人称其诗文“多典雅可观”。有《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活字,福建广雅书局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五条, 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净德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张载集·张载
  徧行堂集·今释澹归
  敦煌变文集新书·潘重规
  全室外集·宗泐
  知非堂稿·何中
  穆参军集·穆修
  清江贝先生集·贝琼
  中庵集·刘敏中
  彷徨·鲁迅
  忠介烬余集·周顺昌
  曾国藩文集·曾国藩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
  民族文话·郑振铎
  清献集·赵抃
  柳塘外集·道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737_1 【天道】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卷737_2 【偶作】冯道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臧懋循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杂剧(元)关汉卿撰●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正名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一折〔冲末扮周舍上〕〔诗云〕酒肉

  • 卷七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四景龙文馆学士【诗一首】长宁公主宅流杯凭高瞰迥足怡心茵阁桃源不暇寻余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神龙从臣【诗一首】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纪事张仁亶自朔方入朝中宗迎宴於桃】

  • 卷之八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纪昀

    列传唐 【五十六】○唐五十六鲍防 李自良萧昕辥播 樊泽【宗师】 王纬吴凑【士矩】 郑权 陆 亘卢坦【阎济美】柳晟 崔戎鲍防李自良萧昕辥播樊泽王纬吴凑郑权陆亘卢坦柳晟崔戎△鲍防鲍防字子慎襄州襄阳人幼孤贫笃

  •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丁曰健

    杜君英久处山中,昼伏夜走,终无了期。寂寂深林,餱粮莫继;茫茫大海,插翼难飞,不旬日间将为蒿下枯骨矣!本镇哀其愚懵,仰体朝廷好生之德,欲为网开一面,该弁賫斯檄往谕之。自古君臣大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作乱之贼咸

  • 管晏列传第二·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这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他善于“因祸而为福

  • 历年记中·姚廷遴

    世有繁华靡丽,顷刻而化为冰消瓦解;风波万丈,转睫而形影皆无。更阅东坡诗云:“世间何物最相似?一似飞鸿宿岸泥 。泥上偶然留爪迹,雁飞曾不记东西。”余记此乃鸿迹也,虽不能高飞远举,而身涉兵火灾荒、人情恶薄之候,记

  • 卷一百三十八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八上 朱批谢旻奏摺 雍正七年十月初六日署理江西廵抚印务太常寺卿【臣】谢旻谨 奏为恭陈应行事宜仰请 圣训事窃【臣】奉 命署理江西

  • 王端毅奏议巻一·王恕

    明 王恕 撰大理寺申明律例奏状臣备员棘寺叨司审录常愧无分寸之补奚敢有出位之思窃见法司中日逐拟断之事揆之律例虽无不合推之人情亦有未宜今略举一二昧死妄言伏望圣明少赐裁决着为定例庶防事得其宜而人易遵守开坐具

  • 折诸原序·张尚瑗

    折诸原序世儒不知以传学为经学复不知以经传史之学为道问学之学而胥汨没锢蔽于制举训诂之中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尚书者记言之书实记事之书也春秋专于记事与诗书并列为经事具而道亦寓焉史起于两汉祖书与春秋之记事记言以期

  • 卷二十五·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五宋 魏了翁 撰公食大夫一郑以公食为主国君食小聘大夫公食大夫礼第九 郑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释曰郑知是小聘大夫者案下文云宰夫自东房荐豆六于酱东

  • 佛地經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爲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   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論曰.如是已說教起因緣分.次當顯示聖教所說分。唯告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復次藴界處廣分別云何。嗢柁南曰.   [一]實有性等.所知等. 色等.漏等.已生等. 過去世等.諸緣等. 云何.幾種.爲何義。   藴界處中云

  • 境界现前莫失正念·印光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1]之深恩耳。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

  •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别庵性统

      普陀嗣法门人 性统 编曹洞宗洞山悟本良价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何故言无。师惊异曰。吾非汝师。指往五泄山礼胜默禅师披剃。二十一

  • 古文关键·吕祖谦

    文论著作。2卷。南宋吕祖谦编著。南宋前期,散文创作日趋繁荣,与之相应,以指点散文写作技巧为宗旨的各类文选、文论著作亦纷纷问世。祖谦为当时的著名学者和散文作家,于散文创作和鉴赏有独特而精深的见解,遂编此书,选录韩愈

  • 藤阴杂记·戴璐

    地理杂志。清戴璐撰。十二卷。戴璐字敏夫,号菔塘。一号吟梅居士。浙江归安人。乾隆进士。历官都察院给事中、太仆寺卿。辑著有《国朝六科汉给事中题名禄》、《吴兴诗话》等。作者弱冠入都,留心掌故,尝阅王渔洋《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