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244_1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韩翃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   籝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定几年。   卷244_2 【寄武陵李少府】韩翃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 
-   合字与可,或云字叔备,号丹山,崇安人。嘉熙二年(1238)进士。浙西提刑。咸淳中,知赣州兼江西提刑。又曾官侍郎、兼直学士院。   贺新郎   寿蔡参政   世事今如许。只先生、寿身寿国,尚堪撑拄。一脉宽仁忠厚意,留到如 
-   采字君亮,鄞(今浙江省宁波)人。登嘉定十年(1217)进士。   瑞鹤仙   冻痕销梦草。又招得春归,旧家池沼。园扉掩寒峭。倩谁将花信,遍传深窈。追游趁早。便裁却、轻衫短帽。任残梅、飞满溪桥,和月醉眠清晓。   年小。 
-   ○氏族表下    (表略) 
-   崇禎五年正月    ○崇禎五年正月    五年壬申正月己亥朔帝御殿百官朝賀    兵部尚書熊明遇上言監視內臣設立標兵於法未便請罷其議若為出入防衞計但令撫鎮選兵二百名併其家丁共三百名亦足以示重帝從之     
-   孝友傳  李密   李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原作普。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 
-   ○包融   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有诗一卷,行世。夫人之于学,苦心难;既苦心,成业难;成业者获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间尤难。历观唐人,父子 
-                     铺户金联盛,保结挑夫首李梁等三人具保结状人金联盛,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李梁、林惠、陈祥三名,议举公号梁惠祥,充办挑夫首,凡有轮办、合办一切差事,自当勤慎、实力供差,不敢玩误、推诿、别生事端等情。 
-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人。父殷羡,字洪乔,就任豫章太守时,京城人士托他带往豫章的书信达百余封。行至石头时,将所带书信尽投入水中,说:“沉下去的自沉,浮上来的自浮,殷洪乔不做送信的邮差。”其资质性情孤高如此。死时为光禄勋 
- (丁丑)十四年清光緒五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丁巳。詣勤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大王大妃殿、大妃殿,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大庭擧獻發之禮,呼萬者三,兩殿膺壽考之祺,躋七、望五,二慶竝溱,十行誕宣。恭惟孝裕獻聖宣敬正仁 
- 文学曰:“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ヱ菽饮水,足以致其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 
- 元 史伯璿 撰大学章句序曰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通谓朱子四书释仁义礼智兼体用独智字未有明释愚尝欲窃取朱子之义以补之曰智者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沈氏曰智者涵天理动静之机具人事 
-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谷梁折诸钦定四库全书谷梁折诸卷首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先正评说宣帝闻卫太子好谷梁问韦贤夏侯胜史高皆鲁人言谷梁本鲁学公羊乃齐学也宜兴谷梁自元康中始讲授郎十人至甘露元年积十余嵗皆 
- 复次迦叶告大王言:勿更有喻证彼无人及无後世亦无化生。王言:我复有喻可证斯理。尊者,譬如有人犯极重罪。近臣知已即白於王。今有此人犯极重罪。王既知已,乃令所司捉缚罪人依法断理。法司奉命即将罪人。缚其两手镬中煎煮。 
-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四十四   欲以諸善根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隨意成就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旣得不離諸佛當應供養.若得值佛而無供具甚爲不悅。如須摩提菩薩秦言 
- 	续藏经   正源略集	清 际源.了贞辑 达珍编	正源略集卷第二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四世	磬山天隐修禅师法嗣(五人)	京口夹山林皋本豫禅师	晚号晦夫。昆山陈氏子。十九。脱 
- 嘉兴大藏经 一初元禅师语录一初和尚语录序禅道至今日可谓盛矣开堂者列刹相望传法者交臂相逢然求其超宗越格不愧古人者盖未数数也余是以叹无趣老人之源大而流长也无趣为断桥之后丕振济上宗风虽其随缘晦迹而子孙绵绵乃 
-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刊于至正十八年 (1358)。共十万余字。记各科病证六十三种。卷上二十七证; 卷下三十六证,又医论六篇。因论述各证以论脉诊、病因、证候、治法为序,故名。本书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