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经注释

地理文献考证著作。清赵一清撰。《水经注释》四十卷、附录三卷,五十三万余字。 《水经注笺刊误》十二卷,十七万余字。一清字诚夫,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国子监生。赵氏尊其师全祖望之说,以郦道元《水经注》因久传写不仅造成舛误多,且使经注混淆,又有佚卷,故纂是书以正之。成书约在乾隆十九年(1754)。以文义离析原《水经》与道元《注》之文字,用大字与细字分别书写。作者考证、校定、注释文则以双行书写,语不相杂,而文义联贯,统属分明。编者据《唐六典》注称桑钦所引水一百三十七,而今流传本仅一百一十六水;又考宋《崇文总目》载: 《水经注》三十五卷,说明宋代已佚五卷,今本乃为后人将篇帙离析, 以合原卷数,所少二十一水当在已佚卷内。故在全祖望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原著,博采他书,一一考其所佚二十一水之名。所据有关史志文献颇富,汲取前人成果亦广,考证、补订颇为精赅,更有独创之处。此二编,向为世人所重。明清时研究《水经注》者众多,而以一清与戴震最为有名。是研究《水经注》和地理、方志的重要参考文献。有乾隆十九年(1754)赵氏刊本, 《四库全书》本。

《水经注释》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乾道四明图经·张津
  大岳志·方升
  光绪新竹县志·郑鹏云
  东瀛识略·丁绍仪
  至正四明续志·王厚孙
  松亭行纪·高士奇
  梨树县乡土志·佚名
  雍正山东通志·岳濬
  台湾地舆总图·佚名
  南诏野史·杨慎
  关中记·潘岳
  台湾通志·唐景崧
  乾隆福州府志·徐景熹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晋太康三年地记·毕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周孚先·唐圭璋

      孚先号梅心,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   木兰花慢   富州道中   访梅江路远,喜春在、剑川湄。正雁碛云深,渔村笛晚,茸帽斜欹。旧游不堪回首,更文园、多病减腰围。惟有秋娘声价,风流仍似前时。   依稀壁粉旧曾题。

  • 王平子·唐圭璋

      平子,吴郡(今江苏州)人。   谒金门   春恨   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蹙残眉上翠。   怕落傍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 俞陛云·龙榆生

    俞陆云字阶青,浙江德清人。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三月十七日生。祖樾,近代经师。陆云承家学,光绪戊戌(一八九八)科会试成进士,殿试一甲三名及第,授编修。壬寅(一九○二)出任四川乡试副考官,著《入蜀驿程记》。辛

  •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五十四·脱脱

        徒单兀典 石盏女鲁欢 蒲察官奴 内族承立(一名庆山奴)   徒单兀典,不知其所始,累官为武胜军节度使,驻邓州。寻迁中京留守,知金昌府事,驻洛阳。邓及洛阳兀典皆城之,且招亡命千人,号“熊虎军”,以剽掠南鄙为事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七景泰二年冬十月丙寅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南京总督机务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等奏近因清理军政查得永乐十九年分调北京官军其户丁寄

  • 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佚名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查办遗书,恭折奏覆事。钦奉谕旨,采访遗书,经前抚臣熊学鹏购得五十六种,护抚臣布政使王亶望购得五十一种,又淳安县知县

  • ·请班师书·丁曰健

    台湾已经大定,军士久役思归;班师之期,再不容缓。腊月十四日,守备叶应龙到台;询知粤省姚提军改调厦门,不胜手额。既有金门黄总兵署理台镇,足资弹压;新提军又庆得人,东南巩于磐石矣!此时山际廓清:南路阿猴林、北路大

  • 吕坤传·张廷玉

    吕坤,字叔简,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的进士。担任襄垣知县,有卓著的政绩。调往大同,授职为户部主事,历任郎中。调任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按山西。过了三年,被召回任左佥都御史。历任刑部左、

  • ●皇朝通典卷六十一·佚名

    禮二十一 ○禮二十一 凶一 △凶一 (臣)等謹按杜典凶禮一門所載喪制於唐以前具見梗槩矣臣等續纂五朝禮典即用其例有者補之無者闕之而雜議之有關喪制者亦依類附錄以資考證伏維我朝以孝治天下列聖以來慎終之典備極周詳所有

  • 卷85·陈邦瞻

    宁宗开禧二年十二月,蒙古奇握温铁木真称帝于斡难河。铁木真之先,有曰孛端叉儿,母曰阿兰果火,生二子而寡居,夜寝,屡有光明照其腹,又生三子,孛端叉儿其季也。其后子孙蕃衍,各自为部,居于乌桓之北,与畏罗、乃蛮、九姓回鹘故城和林接

  • 提要·汪克宽

    【臣】等谨案经礼补逸九卷元汪克寛撰克寛字徳辅祁门人泰定丙寅举于乡元亡不仕明初征修元史以老疾辞归洪武五年卒于家事迹具明史儒林是书取仪礼周官大小戴记春秋三以及诸经之文有涉于礼者以吉凶军宾嘉五礼统之吉礼

  • 卷二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四天子之孝敦友恭【臣】按书君陈曰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疏云父母尊之极兄弟亲之甚縁其施孝于极尊乃能施友于甚亲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也又按康诰弗克恭厥兄不友于弟疏云善兄弟曰

  • 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太虚

    明嘉靖间,桑乔始志庐山,称:‘大林峰者,晋慧远时,昙诜法师于讲经台东南,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名大林’。此为大林得名之所自。沿大林峰创下中上大林寺者三:桑志‘上大林晋昙诜建,后兵毁。明宣德中,僧慧究复建。成化中、僧圆泰修山

  •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金刚仪轨会。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三十三天杂饰柔软地帝释宫殿大楼阁中。与大菩萨一百六十万俱胝那庾多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五·净挺

    弟子智巽智兑编愚庵先老和尚行实老人讳明盂字三宜结室西湖号愚庵适与古会因称焉本钱塘丁氏子生而鲁钝八岁不能句读独娴梵呗即与群儿戏喃喃佛事过塔庙必前作礼年十四断肉味志离俗诣云栖礼莲大师为说优婆塞戒归持佛号四

  • 权书·苏洵

    1卷。苏洵撰。北宋兵学著作。《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权书序》)。该书十篇可分为前后两组。分心术、法制、强弱、攻守、用间、孙武、子贡、六国、高帝、项籍10篇,是军事理论书,也包含政论、史论。

  • 观虚空藏菩萨经·佚名

    一卷,宋昙摩蜜多译。说欲治人罪者,应先决定毗尼,观想虚空藏菩萨。佛住佉陀罗山,优波离问。欲治罪者,云何作观?佛言,先依决定毗尼,敬礼三十五佛。次想此菩萨顶,有如意珠,若见此珠,即见天冠中现三十五佛。珠中现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