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六日

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查办遗书,恭折奏覆事。

钦奉谕旨,采访遗书,经前抚臣熊学鹏购得五十六种,护抚臣布政使王亶望购得五十一种,又淳安县知县宋瑞金呈出家藏抄本旧书九种,先后开列书目,具奏在案。臣抵任后,查得浙江人文素盛,故家巨室收藏秘本必多,恐地方官不善访求,则民间自多观望,又复节次宣布明诏,切实开导,广为搜罗。旋据各属陆续呈送到局,又得一百八种。正在开列清单恭折具奏间,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本年二月二十九日奉上谕:闻东南从前藏书最富之家,如昆山徐氏之传是楼,常熟钱氏之述古堂,嘉兴项氏之天籁阁、朱氏之曝书亭,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宁波万(范)氏之天一阁,【真按:此于后文(下页)有奏乃查为范氏非万氏,则此处正是原以为万氏,非误字也。不宜依勘误例标校之!前多有引此谕之档案,乃至原谕,则并不宜照凡例校改例为之。即便出校,亦应额加案语。乃章不着一辞,不见下页文者,乃不知原系查明后方知范氏事也。可见天一阁为范氏,于当时尚蜚声而不名。】皆其著名者。又闻苏州有一种贾客,惟事收买旧书,湖州贾客书船,平日兑卖书籍,与藏书家往来最熟。如能向此等人善为咨询,四处借抄,仍将原书迅速发还,谅无不踊跃从事。至书中即有忌讳字面,并无妨碍,必不肯因此加罪。着将此专交高晋、萨载、三宝,务卽恪遵朕旨,实力购觅,并卽举一反三,设法妥办,以副朕殷殷竚望之意。钦此钦遵。寄信到臣。跪读之下,仰见圣意殷切,天恩宽大,开诚布告,曲体下情,无微不至。臣伏查项氏天籁阁、朱氏曝书亭、赵氏小山堂、万(范)氏天一阁,本系浙江藏书著名之家,第缘后嗣式微,不能保守,或因弟兄分析,致有散失,必须寻原竟委,设法踪求。臣钦遵谕旨,飞饬杭嘉湖道孔毓文、宁绍台道冯廷丞,督率府县及各学教官,并又端委杭州府同知陈虞盛、王燧,嘉兴府同知舒希忠,分赴各家,细加采访。查得项氏天籁阁历年久远,明季已毁于火,子孙并无读书之人,所有藏书,早经散失,莫可稽考。曝书亭久经坍废,书亦散佚无存,但为时较近,尚易踪迹。其族孙现任嵊县训导朱休度,曾经觅送过三十二种,内选取一十二种,已在前二次进呈书目之内。现又饬令嘉兴府知府张绍元加意访求,不拘多寡,陆续购送。万(范)氏天一阁,据宁波府知府徐昆查系范氏,阁中书籍尚未散失,但收存已久,半多残缺不全,又无书目,现在道府各官查开书目,俟到日分别查办。至小山堂近在省城,当委杭州府知府彭永年督同县学各官,亲向赵氏子孙细问原委,实因家业日替,旧藏书籍或已售卖,或已遗失,容俟加紧寻觅。当卽饬令该府等辗转跟求,访知省城内尚有鲍士恭、吴玉墀、汪启淑、孙仰曾、汪汝琛五家,素号藏书,卽小山堂书籍,亦间有收买。随往各家访问,曲为开导。鲍士恭等俱能仰承德意,佥称:际此盛朝旷典,欢洽儒林,莫不踊跃争先,情愿呈献,以供石渠之选。此外,又访有宁波府慈溪县郑大节家,藏书颇富,亦已飞饬宁波府知府徐昆亲往访购。统俟各家书目取到之日,逐加检阅,凡有未经习见之书可备采择者,一面恭进书目,一面借抄。其或本家自愿将原书呈献,亦卽奏明,恭候谕旨。其湖州书船,则端委湖州府知府樊浚生留心物色,俾令四散搜觅,总期办理迅速,又无遗漏,仰副皇上念典旁求至意。至现在书局续收遗书一百八种内,卽有曝书亭者十四种,小山堂者六种,另缮书目,分别声明,恭呈御览。

再,查《永乐大典》一书遗缺稿底,前经大学士刘统勋遵旨寄信到臣,遵经端委嘉兴府知府张绍元,带同平湖县亲至高士奇家,宣布皇上恩旨,令其子孙在于家内细细寻觅,实无存留。惟查高氏虽无此书,而辗转流传,自必散在人间,宁致湮没。臣现在饬属向书贾购访遗书,尤应将《永乐大典》一书加意物色。已饬湖州府遴选晓事教官,携带银两,向书贾四散购觅。如得原本,不惜重价收买,另行具奏。

所有遵旨查办缘由,并续收遗书,理合恭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一·柯劭忞
  读礼通考卷五十六·徐乾学
  姜氏秘史 卷二·姜清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杜大珪
  绎史卷五十二·马骕
  卷七·李天根
  王冲传·姚思廉
  胡长孺传·宋濂
  卷八十三·宋敏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67.卫青和霍去病·林汉达
  殷源之·周诒春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乐章集 全文·柳永

      正宫  黄莺儿【咏莺】  园林晴昼谁为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趂游蜂去恐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栁浓时别馆花深

  • 第五折·刘唐卿

    (殿头官领张千上,云)朝去稳登金勒马,来时袍袖惹天香。小宫殿头官是也。为因大将延岑,到于京师。因此人文武兼济,刀马过人,圣人见喜,官封太尉之职。有延岑就举保他的认义兄弟,乃是蔡顺,说此人忠孝两全。圣人差使命,取蔡顺一家儿

  • 卷六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皮日休太湖诗【并序】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泂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於道也尔後以文事造请於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由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顔入蓝关凡自江汉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一·乾隆

      唐  太宗文武皇帝  【丁酉】贞观十一年春正月以吴王恪【帝次子】等为诸州都督诸王将之官土赐书戒敕且曰吾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不如得此一言耳【恪督安州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栁范弹奏恪坐免官后褚遂良言皇子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隆庆五年十一月己未朔升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侯东莱为按察司按察使直隶镇江府知府王惟善为副使户部河南司郎中沈奎为佥事东莱河南惟善狭西奎浙江○调四川按察司副使宋仪望于福建提调学校○发南京司设监右监丞田孜充边卫

  • 卷之八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滑头码子新赌诀·吴虞公

    某甲素有“滑头码子”之名。一夕,邀乙、丙、丁三人同入麻雀局,暗与乙约曰:“予与汝打统帐,胜则均分,负则对认。汝欲何牌可用令子(令子者暗号也)。予如有者,即予之。”与丙与丁相约亦如之。及局终,甲负六十元,乙、丙丁各胜二十元

  • 第一九七红白禀光绪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一四○七—一·佚名

    新竹知县方,列举收支,禀请台北知府雷宽裕津贴敬禀者:窃蒙宪谕,本年改征新粮,各县议给津贴,卑邑拟给一万元等因。伏查卑邑公事,比别邑为更多,地段亦甚宽广,不过山溪多,而平地狭。是以应征正供,年额无多,其实地

  • 卷一百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明 杨士奇等 撰守成汉惠帝时曹参为相国子窋为中大夫帝恠参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

  • 卷四·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防义卷四唐 长孙无忌等 撰名例四【凡八条】犯罪已发【问答一】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事防义曰已发者谓已被告言其依令应三审者初告亦是发讫及已配者谓犯徒已配而更为笞罪以上者各重其后

  •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索隐】:按:序传孟尝君第十四,而此传为第十五,盖後人差降之矣。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

  • 谁来种田地?·孔子

    【原文】 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卷十六·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六    元 程端学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庶子子赤庶兄襄仲杀嫡而立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戴氏曰鲁之桓宣皆

  • 卷六十六·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昭公上○音义昭公名裯谥法威仪恭明曰昭【裯误从旁作疏同案谥法解作容仪恭美】经元年莒去疾节注国逆而立之曰

  • 附作义要诀·陈悦道

    新安倪士毅辑按宋初因唐制取士试诗赋【省题诗及八韵律赋】至神宗朝王安石为相熈寜四年辛亥议更科举法罢诗赋以经义论防试士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各一经此经义之始也宋之盛时如张公才叔自靖义正今日作经者所当以为标凖

  •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居简

    (参学)大观编北磵老师。人品甚高。造道甚深。其为文章。奇伟峭拔。甚似柳柳州。夫不逸於佛。固当在儒林丈人行。至若沈冥得丧之表。超脱死生之际。则文字语言。又特其游戏三昧。彼以文訾之者固陋。以禅誉之者亦浅焉耳

  • 仪礼经传通解·朱熹

    经学著作。南宋朱熹撰,黄榦、杨复续撰。37卷,续29卷。宋人多简称为《礼书》。此书初名《仪礼集传集注》,后改今名。为彻底搞清古礼并以为后世之鉴,朱熹对古礼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法: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其

  • 月令解·张虙

    十二卷。宋张虙撰。生卒年不详。虙,慈溪人。庆元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此书乃虙端平初年入侍讲幄时所纂。未及竟,以病归。家居时续完并上表于朝。《月令》为《礼记》篇名,记述每年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