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

明嘉靖间,桑乔始志庐山,称:‘大林峰者,晋慧远时,昙诜法师于讲经台东南,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名大林’。此为大林得名之所自。沿大林峰创下中上大林寺者三:桑志‘上大林晋昙诜建,后兵毁。明宣德中,僧慧究复建。成化中、僧圆泰修山巅诸刹,此为最古’。今建大林寺之地,即上大林之原址也。寺之文献可征者,首推白香山游大林寺序云:‘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宛然绘摹出一清凉胜境。而明代题咏者独多,则知其毁于唐后,尝复盛于明也。然民国十一年夏,余与竺庵长老偕造庐阜,见仅存荒址而已,殆重毁于洪杨之劫欤?惟桥侧有碑,志其为大林故基。余时默察牯牛岭,已成中外人士逭暑胜区,应置一佛教暑期讲学之所。环顾各寺庵,均距离稍远,惟此密迩市居。旋赴武昌开佛学院,遂倡议复修大林寺,为暑季庐山讲场。李隐尘、王森甫诸居士力助之,推严少孚居士上山主其事。得庐山清丈局长允于原址划四十方先建讲堂,旁构一小室。次夏、落成,余偕武汉诸缁素登山,开暑期讲会。旋发起次年开世界佛教联合会,乃由孙厚在居士等更筹建楼屋五间。民十三夏开会时,到有日本及各国、各省信佛士女,讲学极盛,而大林寺遂名闻寰宇矣。民十四秋,购入张炳记地二百余方,于是与古莲花池复合为一。至民十八,邀竺庵长老住持经理,乃集钟益亭、罗奉僧、彭绵城居士等建大林莲社其上。但讲堂左后,其址仍属蒋春晖管有。顷余至寺休夏,贺筱卿居士方筑放生池于寺之右前,李协和、李子宽二公复有商蒋氏让地归寺之说,乃提议中建层楼,作佛殿法堂,移故讲堂于右侧,改充客厅。后依雪顶,前临溪流,沿大路东起石桥西接泳池,悉围以短垣,内依天然形势,疏泉石,植花木,竹榻茅亭,供游人憩息,稍恢复大林旧观,然已非贰万金不能蒇事矣。值兹物力难屯之际,岂一二人之力所能举,必仗高人硕学,将军宰官,长者居士,善信男女,广行离相之布施,咸作随喜之功德,庶其良缘毕集,胜事圆成耳!疏厥缘起,招告十方大德共垂察焉!民国二十一年七月,释太虚谨序。(见海刊十三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弘明集卷第十一·僧祐
  卷四十·佚名
  卷二十六(下)·佚名
  卷第六·德清
  卷九十四·道世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四卷·佚名
  卷第九·佚名
  序(释道安撰)·佚名
  卷五·野竹福慧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十·佚名
  回向文·佚名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猛虎·徐志摩

    (The Tiger by Willam Blake)猛虎,猛虎,火焰似的烧红在深夜曲莽丛,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能擘画你的骇人的雄厚?在何等遥远的海底还是天顶烧着你眼火的纯晶?跨什么翅膀他胆敢飞腾?凭什么手敢擒住那威棱?是何等肩腕,是何等神通,能

  • 三集卷二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九古今体一百二十二首【癸未三】花朝今岁花朝好花姿日日添有风惟淡荡不雨亦濡沾丝缕禽言拂锦须蝶梦黏宜欣却常慽饥溺厪苍黔文徵明草堂对坐图榕树森森?草庐剧

  • 十集 三卷·钱德苍

    风云会访普(末上)【引】调元补衮,扫荡妖氛;佐明君,伫看图影麒麟。柳絮纷纷飞徧地,梨花袅袅撒长空;光照乾坤增气概,银装世界壮威风。老夫赵普,官居首辅,位列三台。目今天下稍定,还有四处未平。我主计将讨乱,老夫日夜思维,一时无策。

  • 卷之三十三·佚名

    洪武元年闰七月己亥朔遣使犒北征将士○庚子大将军徐达等率师发汴梁徇取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是日次安丘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等取卫辉元守将平章龙二弃城走彰德○元降将乔佥院叛于济南乔佥院者福建解

  • 卷二十九·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十九    宋 王当 撰定公二 鲁子路 子路孔子弟子仲由也亦曰季路孔子为鲁司寇十二年使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於是叔孙州仇堕郈季孙斯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

  • 一一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一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浙江巡抚臣觉罗琅玕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

  • 卷一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羣庙考【二】历代帝王陵天聪三年十二月遣官祭金太祖世宗陵时太宗文皇帝征明至燕京庚申祭纛於良乡县东山冈是日遣贝勒阿巴泰萨哈廉往祭於房山顺治元年五月上命以礼葬明崇祯帝后暨妃

  • 四年·佚名

    (辛亥)四年清明治四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二〉一日。〈陰曆庚戌十二月初一日〉臨于宣政殿。王妃同臨。受宗戚貴族及元宮內府大臣以下新年祝賀。○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詣德壽宮覲謁。

  • 卷首下·汪克宽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首下元 汪克寛 撰述綱領學春秋者必知綱領然後衆目有條而不紊自孟子氏而下發明綱領者凡七家今載七家精要之詞于卷首智者即詞以觀義則思過半矣孟子氏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

  • 卷二十六·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六春官宗伯第三之十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正义郑氏康成曰典则亦法也【贾疏大宰注典法则所用异异其名其实典则与法一也】逆迎也六典八法八则冢

  • 卷三·普济

      于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见,奏闻高宗皇帝。帝乃问:“是何祥瑞?”太史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帝传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其家。家有三子,唯师最小。炳然殊异,性唯恩让。父乃安

  • 论 荀 子·太虚

    ──四年在普陀关中作──一 悬论  二 正名篇论  三 性恶篇论  四 解蔽篇论一 悬论晚周诸书,经秦火复出,至汉武、专崇儒流,寖不兼行。魏晋时、道家转盛,故道家言降至唐代,流风弥畅;然间于米贼之神话,老庄之旨盖微

  • 生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水牛经第三十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告诸比丘。乃昔去世有异旷野闲居。彼时有水牛王。顿止其中。游行食草。而饮泉水。时水牛王。与众眷属

  • 第六十六卷·佚名

    身念处品之三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有何等风住我身中。或作安隐。或不安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干粪风。若我多食。风则不调。能令苦恼。入于身分筋脉之中。令粪干燥。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乃一便利。干燥少秽

  • 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林希逸

    宋代诗文别集。30卷。林希逸著。据《宋史·艺文志》载作者尚有《鬳斋前集》60卷,已散佚不存。本书为其门生林式之所编。作者为理学名家,文章大多以宣扬理学为宗旨;在《学记》中论及文艺,尚有部分可取的观点。诗歌多遣

  • 万锦情林·余象斗

    明代通俗类书。六卷。全称《新刻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余象斗编集。今存明万历二六年双峰堂余文台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本书分上下层分类刊载琐记、诗话、笑林、书翰与历代中短篇小说等。上层一卷的篇目有:华阳奇

  •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康熙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二卷。每代

  • 周生烈子·周生烈

    汉末魏初之际敦煌人周生烈著, 共13卷。此书虽已亡佚,但因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被后世学者和官府要员多有转引而留下不少有价值的章句。其学派归属,从历代辑本条目看当属儒家。儒家以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