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六典

又名《大唐六典》,中国古代官修职官政典。原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唐传抄本早已湮没无闻,宋有元丰、绍兴两种刻本,明有正德、嘉靖两种刻本,至清嘉庆扫叶山房本,光绪广雅书局本,脱误已经很多。现北京图书馆尚藏有南宋绍兴本残本15卷。日本学者拍照以与明正德传本合校,在1973年刊印新本《大唐六典》,乃是当前最佳版本。此书开元十年(722)开始编纂,玄宗曾手写六条,要求臣下按《周官》分理、教、礼、政、刑、事六部,以类相从编撰,故名《六典》。宰相张说、肖嵩、张九龄、李林甫四人先后负责总管修撰事宜,具体执笔有徐坚、陆坚等12人。开元二十六年(738)撰成,由李林甫进奏皇帝。该书共30卷,体例由韦述制定:“以令式入六司,沿革并入注”(《集贤记注》),按照唐国家机关体系,排比现行令式,以三师、三公、六省、五监、十二卫、诸王府、州郡官为篇目,叙述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秩、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并收入了若干唐代诏令,内容相当丰富。该书在唐代虽“无明诏颁行”,但代宗、德宗时已流行于世。唐人讨论典章,也常加引用,并对后来宋代元丰官制改革有过很大影响。学术界认为本书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

《唐六典》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古音骈字·杨慎
  庚子销夏记·孙承泽
  茶考·陈师
  云南机务抄黄·张紞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
  高斋漫录·曾慥
  三略直解·刘寅
  历代蒙求·陈栎
  张氏可书·张知甫
  香祖笔记·王士祯
  兵要·诸葛亮
  千金谱·佚名
  端溪砚史·吴兰修
  战略·胡宗宪
  庐山草堂记·白居易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七·彭定求

        卷97_1 【陪幸韦嗣立山庄】沈佺期   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峰。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虹旗萦秀木,凤辇拂疏筇。径直千官拥,溪长万骑容。   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钟。皇鉴清居远,天文睿奖浓。   岩泉他夕

  • 第二十三出·李开先

    【望远行】(生上唱)西风瑟瑟,偏动天涯行客。(僧上唱)愁远家乡,回首关山遥隔。(净、末上唱)伤心故国,甚日挽回征旆。几度风霜客裏过,把人豪气暗消磨。关山历尽红尘苦,未卜前程事若何?(生白)蒙哥哥远来,送到沧州境界了。(僧白)兄弟,我欲要

  • 卷三十七·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七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十三旁流【以下有姓氏无字里世次可考者九人】杜顾故绛行君不见铜鞮观数里城壕巳芜漫君不见虒祈宫几重台榭亦微茫介马兵车全盛时歌童舞女妖艳姿一代繁华皆共絶九原唯

  • 提要·吴渭

    臣等谨案月泉吟社诗一巻宋呉渭编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人尝官义乌令入元后退居呉溪立月泉吟社至元丙戌丁亥间徴赋春日田园襍兴诗限五七言律体以嵗前十月分题次嵗上元収巻凡収二千七百三十五巻延致方鳯谢翺呉思齐评其甲乙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焦竑

      兵部三(侍郎一)   ◆侍郎一   兵部侍郎徐公垕傳   兵部侍郎胡公子昭神道碑(薛甲)   兵部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墨麟傳   兵部左侍郎盧淵傳   兵部右侍郎李衡傳   兵部左侍郎錢塘柴公車墓誌銘(王直)   兵部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八·杨仲良

      钦宗皇帝   诛六贼   宣和七年十二月甲子,太学生陈东等伏阙上书,乞诛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邦彦、朱勔六贼,曰:『臣等闻自古帝王之盛,莫盛于尧舜,而尧舜之盛,莫大于赏善罚恶。尧之时有八元、八恺,而未暇用;有四

  • ●卷十二·黎庶昌

    「庚午」同治九年,公六十岁。正月十六日,专摺奏年终密考。又奏永定河工借拨运库银两,请于应解京饷项内照数扣还。二十四日,核直隶练军马队章程。委陈兰彬前往大名助办赈贷。是月,刘忠壮公松山在甘肃攻剿回逆于金积堡阵亡,其

  • 卷第二百六十六·胡三省

    后梁纪一起强圉单阏(丁卯),尽着雍执徐(戊辰)七月,凡一年有奇。〔朱氏本砀山人。砀山,战国时属地。太祖以宣武节度使创业,宣武军治汴州,古大梁也;寖益强盛,进封梁王,国遂号曰梁。通鉴以前纪已有萧梁,故称曰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

  • 第八十五卷 文苑 一 二·缪荃孙

    常 州 府 二 明储可求储可求,名季德,以字行。幼颖悟。年十五,能文。及长,潜心理学。洪武初察举,任本县训导。累官礼部侍郎。所著有五松清响集。(宜兴县志)王达 余璇王达,字达善,无锡人。苦志问学,究极群书,金华宋濂

  • 裴秀传·房玄龄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祖父裴茂,是汉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尚书令。裴秀少年好学,有风度节操,八岁能写文章。叔父裴徽有大名,宾客很多。裴秀年十余岁,有些拜访裴徽的客人,出来后又去拜访裴秀。然而裴秀母亲出身微贱,嫡母宣氏

  • 杜骥传·李延寿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高祖杜预,是晋朝的征南将军。曾祖杜耽,到河西避难,所以曾在前凉张氏那里作官。苻坚平定凉州后,祖父和父亲才回到关中。杜骥哥哥杜坦对史籍颇有研究,宋武帝打下长安,他跟随南下。元嘉年间,作青、冀二州

  • 论语精义卷十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十下 宋 朱子 撰 尧曰第二十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伊川曰允执其中中怎麽执得识得则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个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着则不中矣 范

  •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十五年十月在厦门鸿山寺为中华中学童子军讲──太虚此次由星来厦,承各佛教团体及各界领袖,热烈欢迎,殊为感激!而对于贵童子军,尤深欢喜!故特略陈数语,以申谢忱。自西方物质文明东渐,以枪炮、战舰、飞机等杀人利器传入中华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二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二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三此四念住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念住。若有漏是断遍知所遍知。若无漏非断遍知所遍知。几应断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念

  • 般若灯论释 第五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五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染染者品第六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彼染染者。嗔嗔者等。本无自性。欲使了知无自性义。有此品起。有人言。第一义中有阴入界。

  • 禽经·师旷

    《禽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鸟类文献。旧题春秋时师旷著,晋张华注。但《七略》、《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崇文总目》皆不见载。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列其目,称晋张华注。《文献通考》沿袭其说

  • 瓮中人语·韦承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宋人韦承编。成书年代及作者事迹无考。所谓“瓮中人”即是困于金兵所围的汴京城中之人。此书为编年体,记事起自宋政和元年(1111年)冬,赵良嗣献宋约金灭辽取燕之策;止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

  • 大鱼事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借大鱼敕小鱼,以喻大比丘嘱小比丘,若小比丘不守根门,如彼小鱼随线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