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通典

中国典章制度史专著。清乾隆时三通馆史臣奉敕编修。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之间,有武英殿刊本,浙江书局复刻本,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十通》合刊本,本书影印精装1册。本书为《通典》之续书,共150卷,分类大致与《通典》相同,仅把兵与刑分列,计为9典。包括《食货典》16卷、《选举典》6卷、《职官典》22卷、《礼典》40卷、《乐典》7卷、《兵典》15卷、《刑典》14卷、《州郡典》26卷、《边防典》4卷。记载唐至德元年(757)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间史事,以明代典制为最详。资料除来自正史外,还引用了《唐六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山堂考索》、《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典章》、《明会要》、《明集礼》以及唐宋元明各代文集、奏议等。资料较为丰富,编排亦较条理,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本书内容与《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有些重复。

《续通典》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提纲释义·佚名
  皇清书史·李放
  北轩笔记·陈世隆
  指头画说·高秉
  艺概·刘熙载
  犬窝谜话·吴克岐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邹韬奋
  匋雅·陈浏
  古韵标准·江永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老舍
  中朝故事·尉迟偓
  清稗琐缀·佚名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广杂纂·顾禄
  钦定钱录·梁诗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出 吴刎·梁辰鱼

    【菊花新】〔净小外同上净〕当年战胜气何豪。霸业谁知一旦消。〔小外〕奔走到荒郊。不辨前途昏晓。〔净〕王孙大夫。我被越兵追赶。直到此间。前日遣伯嚭去请行成。怎么这时候还不见他回报。〔小外〕主公差矣。伯嚭

  • 卷512 ·佚名

    赵蕃 过上村庵二首 朵朵艳红蕖,丛丛映碧芦。 秋风见池沼,幽思发江湖。 爱竹宁询主,行山得当图。 弟同仍子侄,我友亦相俱。 赵蕃 过上村庵二首 秀色留金凤,余芳在木犀。 日明能皜皜,风急似凄

  • 卷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十 古谚 太公兵法引黄帝语 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叶陵之反】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伐柯为虺弗摧行

  • 武溪集补钞·吴之振

    余靖送灵谷山人万树秋风一路蝉,渡头重舣木兰船。自惭蹙頞非奇骨,拟问清朝跃马年。游韶石世务常喧嚣,物外有真赏。结友探胜概,放情谐素想。韶山南国镇,灵踪传自囊。双阙倚天秀,一径寻云上。长江速萦带,众峦疑负襁。千里眇平视

  • 卷八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八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七正变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鎻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縁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筹笔驿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

  • 卷七十·志第四十六·选举二·张廷玉

        ◎选举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

  • 提要·袁康

      《越绝书》十五卷。书中《吴地传》称勾践徙琅琊,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则后汉初人也。书末《叙外传记》以廋词隐其姓名。其云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也。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也。禹来东征,死葬其疆,是会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杨仲良

      太宗皇帝   赵普复相   太平兴国二年二月壬申,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来见,赴太祖山陵。乙亥,授太子少保,留京师。   六年九月,太子太保赵普奉朝请累年,卢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   普迁太子太保,正史、《实录》、《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谈狐三·李定夷

    北京西园王某,江南籍。以典业兴家,赀财颇富。去年六月,祖父剑三暴疾卒。越四日,其父庚生亦无故身亡。不久,其母韦氏又与外祖母同日去世。维时上惟祖母刘氏,中惟幼姑运贞,下惟王某。刘氏见家运如此衰败,愤不欲生,将家堂神主抛弃

  • 卷之一·佚名

    刘子卷之一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清神第一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本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静无劳汝形。问静不扰其性情者,去尘远秽。故天清而白日昭,河清而圣人出,时清即太平,水清即鱼跃,神清即无累,心清即影直

  • ●践信鉴第七(十三案)·徐谦

      燕鸿应候,豚鱼孚诚。无輗无軏,车何以行。白水信誓,阴雨寒盟。辑践信   申州虎(《警心录》)   贞元间,王徵为申州牧,时多虎暴,徵约得一虎者酬十缣。有老卒丁岩,善为陷阱,不数日,得一虎,聚观者千百人。时岩方被酒,因衣襟挂树

  • 卷一百九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九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七离娄章句上考异古本注圆作员 名作题孟子曰离娄至吾君不能谓之贼考异古本注无射应钟也无也字足利本同今本 乃可为后世之法也无世之二字足利本作

  • 第21章 颜渊篇第十二(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12·12

  •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延寿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众生不了。妄受沉沦。今悟此宗。欲入圆觉位。于六度万行庄严门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答。若论庄严。无非福智二业。于六波罗蜜中。前五是福德业。后般若是智慧业。前五福德业中。唯禅

  •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佚名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本篇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基本相同,疑系南北朝道士摘录该经改编而成。

  •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佚名

    太上清净元洞真文玉字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隋唐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由九段玉诀及一首韵文组成,其内容为解释「真文玉字」,即解释符文。书中仅存注解而无符文,注解文辞亦颇隐讳

  • 汉晋春秋·习凿齿

    三卷。清汤球辑。习凿齿,字彦威,东晋襄阳 (今属湖北)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官至荥阳太守。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今皆不存。该书原五十四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西晋愍帝281年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