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越绝书》十五卷。书中《吴地传》称勾践徙琅琊,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则后汉初人也。书末《叙外传记》以廋词隐其姓名。其云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也。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也。禹来东征,死葬其疆,是会稽人也。又云文词属定,自於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是吴字也。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是平字也。然则此书为会稽袁康所作,同郡吴平所定也。王充《论衡·按书篇》曰:东番邹伯奇,临淮袁太伯、袁文衡,会稽吴君高、周长生之辈,位虽不至公卿,诚能知之囊橐,文雅之英雄也。观伯奇之《元思》、太伯之《易童句》(案童疑作章),文术之《箴铭》,君高之《越纽录》,长生之《洞历》,刘子政、扬子云不能过也。所谓吴君高殆即平字,所谓《越纽录》殆即此书欤?杨慎《丹铅录》、胡侍《珍珠船》、田艺衡《留青日札》皆有是说。核其文义,一一吻合。《隋唐志》皆云子贡作,非其实矣。其文纵横曼衍,与《吴越春秋》相类,而博丽奥衍则过之。中如《计倪内经》军气之类,多杂术数家言。皆汉人专门之学,非后来所能依托也。此本与《吴越春秋》皆大德丙午绍兴路所刊。卷末一跋,诸本所无。惟申明复仇之义,不著姓名。详其词意,或南宋人所题耶?郑明选《秕言》引《文选·七命》注引《越绝书》:大翼一艘十丈,中翼九丈六尺,小翼九丈。又称王鏊《震泽长语》引《越绝书》,风起震方云云。谓今本皆无此语,疑更有全书,惜未之见。案《崇文总目》称《越绝书》旧有内记八、外传十七。今文题阙舛,裁二十篇。是此书在北宋之初已佚五篇。选注所引盖佚篇之文,王鏊所称亦他书所引佚篇之文。以为此本之外更有全书,则明选误矣。别有《续越绝书》二卷,上卷曰《内传本事》、《吴内传》、《德序记》、《子游内经外传》、《越绝后语》、《西施郑旦外传》;下卷曰《越外传》、《杂事别传》、《变越上别传》、《变越下经》、《内雅琴考序传后记》。朱彝尊《经义考》谓为钱伪撰,诡云得之石匣中。与彝尊友善,所言当实。今未见传本,其伪妄亦不待辨。以其续此书而作,又即托於撰此书之人,恐其幸而或传,久且乱真。又恐其或不能传,而好异者耳闻其说,且疑此书之真有续编,故附订其伪於此,释来者之惑焉。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司马光
  大事记续编卷九·王祎
  卷三十七上·朱熹
  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中兴小纪卷三十二·熊克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六·陈衍
  一三四七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全书办法折·佚名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东平公宇文神举传·李延寿
  苏伯衡传·张廷玉
  卷二十五·阿桂
  台湾日记与禀启卷二·胡传
  仪制二·徐松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张德瀛

    ○自五代至明之词集唐人于歌咏之暇,兼制小词,忄互有遗佚。又轮廓初启,体犹未盛。延及宋代,大晟所掌,复备宗庙之乐,而学士抒其情愫,教坊习其声律,所作益繁。今取词集、词选、词谱、词话之具存于世者,稍加诠次,自五代始,迄于明止。

  • 卷八·佚名

    林鹤年林鹤年鹤年,字氅云,号铁林;清福建安溪人,寄籍淡水。光绪中,尝榷办台湾茶厘。乙未变起西渡厦门以居。着有「福雅堂诗钞」,内「东海集」为专咏在台之作;其它各集,亦间有及于台湾人物与史事。连横「台湾诗乘」已就「东海集

  • 卷五·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五宋 范成大 撰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浆家馈食槿为藩酒市停骖竹庑门红树亭亭栖晚照黄茅杳杳被高原饮溪有迹於莬过掠草如飞朴渥翻车轨如沟平地少饱帆天镜忆江村题南塘客舍闲里方知得此生痴

  •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一·赵尔巽

      吴三桂耿精忠 尚之信 孙延龄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父襄,明崇祯初官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襄坐失机下狱,擢三桂总兵,守宁远。洪承畴出督师,合诸镇兵,三桂其一也。师攻松山,三桂战败,夜

  • 卷八十一 晉紀三·司马光

      起上章困敦(庚子),盡著雍涒灘(戊申),凡九年。   世祖武皇帝太康元年(庚子、二八O年)   春,正月,吳大赦。   杜預向江陵,王渾出橫江,攻吳鎮、戍,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濬、唐彬擊破丹陽監盛紀。吳人於江磧要害之處,並以鐵鎖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汪楫

      崇禎二年四月   ○崇禎二年四月   崇禎二年四月丙戌朔帝親祭太廟   免朝   兩廣總督王尊德上粵東事宜四事一有司勸懲宜力一海防重任宜擇一將領選用宜慎一賊棍窩主宜察章下所司   大清遣兵至鉄山索

  • 卷七十二·谷应泰

      ○崇祯治乱   熹宗天启七年八月,上不豫。时魏忠贤张甚,中外危栗。上召   信王入见,谕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信王惶恐不敢当,但云:“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请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

  •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蔡东藩

      却说长安陷没,愍帝被掳,荡荡中原,又变了没有正主的国家。霸上屯着的援兵,都已遁还,就是凉州差来了王该,也收回义勇,与黄门郎史淑同去。回应前回,一丝不漏。当愍帝出降前一日,淑曾亲受诏命,赍着愍帝手书,加拜张寔为凉州牧,承

  • 卷二百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五月乙巳朔○丙午○交阯总兵官农城侯李彬奏贼首黎利据可蓝册遣都督同知方政都指挥师祐等领军剿捕获其伪禁卫将军阮个立等逃匿老挝乃留都指挥黄成朱广于可蓝堡守备政等还交阯利复出为寇杀王局巡检梁珦等而去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纪昀

    列传宋 【一百四】○宋一百四王霆高定子 高斯得张忠恕 唐璘王霆高定子高斯得张忠恕唐璘△王霆王霆字定叟东阳人少有奇气试有司不偶去就武举嘉定四年中绝伦异等乔行简考艺别头喜曰吾为朝廷得一帅才矣授承节郎从 鄂帅

  • 职名·佚名

    历代纪事年表职名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三日奉旨开载纂修等官职名纂修官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王之枢工   部  右  侍  郎【臣】周清原协纂人员监  生 考 授 州 同 知【臣】周嘉桢校

  • 第三节 藩镇及内乱·吕思勉

    节度使本置于缘边,及安史乱作,中原刺史,兼治军旅者,皆加节度使之号;其不赐旌节者,则称为团练使;又有称都统或大使者,则兼辖诸节度使。跋扈者遂思据地自专;即较庸懦者,亦多坏法自恣矣;而军人睥睨,思篡其主将者尤众。玄宗之入蜀也,以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五·吴楚材

    唐纪太宗文武皇帝纲 戊申,二十二年,春正月,作帝范以赐太子。目 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且曰:“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

  • 广衡·孔鲋

    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锵。锵,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斤。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然则,鼓,四百八十斤也。

  • 徕民第十五·商鞅

    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 流水处什一,都市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 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 土分民之律也。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什二,田 数

  • 卷十五·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五安溪 李光坡 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录云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疏曰曲礼曰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诸侯大夫士也经直云适其皇祖某子不云考郑云祖祢者祭法云适

  • 卷十四(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七尔时密迹金刚力士。谓贤者大目揵连。耆年目连。世尊所叹神足第一。仁且从地举是金刚。时大目连前举金刚。以无极力。以四大海水上沃日。其势又牵曾到野马世界。无所不至。道力显变。奋其神足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纂要疏文分(三)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二作者嘉号二叙宗旨(二)初叙赞经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缘(二)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二妄有二明习妄流转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