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朝故事

笔记。五代尉迟偓撰。二卷。共二十九条,七千多字。偓官南唐朝议郎,给事中。参修国史。李昇得国,自以为出唐太宗之后,袭承唐统,故称长安为中朝,因以名书。上卷记朝廷典章制度及君臣间事,下卷多记神仙志怪、掌故遗闻、轶事杂录等。多载晚唐宣宗、懿宗、昭宗、哀帝四朝故事。有关郑畋、李纳、李德裕轶事传闻多属无稽。如郑宰相堂饭。黄巢退出长安后,巨富捐纳修缮殿堂寺观,颇有参考价值。书版本有: 《广四十家小说》本二卷,又《历代小史》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 《唐代丛书》本、 《随庵徐氏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均一卷。《随庵徐氏丛书》影刻宋抄本较佳。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标点本,可资研读。

《中朝故事》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义证·詹锳
  秋灯琐忆·蒋坦
  典论·曹丕
  甲申闻见二録补遗·王巩
  烟屿楼笔记·徐时栋
  宣德鼎彝谱·吕震
  訄书·章太炎
  为治一得编·何耿绳
  荈茗录·陶谷
  糖霜谱·王灼
  乡言解颐·李光庭
  柳南随笔·王应奎
  江南经略·郑若曾
  能改斋漫录·吴曾
  书指·汤临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二十一     休寜孙默编陆求可月湄词四庆春泽早梅瘦影横斜暗香浮动岭头南北皑皑冷蕊踈枝不消春色同回啾嘈翠羽参横斗落依然月观风台怪扬州树底何郎洛下徘徊 佳人世外争先笑便凌寒耐冻早早

  • 卷98 ·佚名

    冯时行 偶成 越罗与蜀锦,被体何其华。 豹胎与猩唇,适口良自佳。 佳美未必得,饱暖不可赊。 明通纸胜雪,乐昌墨如鸦。 更招南浦石,四友相宠加。 谩薰新宁香,时烹固陵茶。 萧然文字间,亦足为生

  • 卷二十六·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六嘉善曹庭栋编白石道人集姜防字尧章鄱阳人工声律庆元三年进乐书乞正雅乐诏令太常与议嫉之不果行居苕溪与白石洞天为邻转庵潘柽号之曰白石道人又畀以诗云世闲官职似樗蒲采到枯松亦大夫白

  • 张昪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昪(992—1077)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 第七十二回 髯将军败敌扬威 愚参谋监军遇害·蔡东藩

      却说岳飞奏请进取中原,诏饬从缓。飞乃召王贵等引还鄂州。张浚闻高宗未从飞奏,心甚怏怏,遂自淮上入觐,面请驾幸建康,奖励三军,力图恢复。高宗意尚迟疑,会闻刘豫复欲南寇,浚申请益力。赵鼎亦劝高宗,进幸平江。高宗与张、赵

  • 卷五十八·宋·蒋一葵

    【秦桧】 〔字会之,江宁人,故其墓在建康。墓上丰碑屹立,不镌一字,盖当时士大夫鄙其为人兼畏物议,故不敢作神道碑。及孟珙灭金回,屯军于桧墓所,令军士粪溺墓上人谓之“秽冢”。〕 秦桧微时,为童子师,仰束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洪武十七年九月丙申朔应天府奏乡试中式举人廖孟瞻等二百二十九人 上谕都督府臣曰朕自布衣奋迹淮甸与群雄角逐十有五载而成帝业皆赖尔诸将士之力然朕每思之当临机决胜陈师贾勇固出于诸将而摧锋陷阵冲冒矢石则士卒实先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九月。戊寅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未皆如之。起居注  ○出使俄英法国大臣曾纪泽奏、出洋期满人员。请予奖励。得旨、刘麒祥等均着照所请奖励。马格里所请奖励。着该

  • 刘悛传·李延寿

    刘悛,字士操,曾跟随父亲到广陵征讨竟陵王刘诞,因军功任命为驸马都尉。后来做桂陽王的征北中兵参军,与齐武帝一同在殿内值勤,并受宋明帝亲切对待,由此与齐武帝十分友好。刘悛本名刘忱,宋明帝多忌讳,把“刘忱”反念为“临仇”,便

  • 方克勤传·张廷玉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元末,台州人民举起反元义旗,吴江同知金刚奴奉行省命令募水兵抵御。克勤献策而金刚奴不采纳,便逃入山中。洪武二年(1369),克勤被任命为县训导,因母老辞职归家。四年召至京师,吏部主试中第二名,特授为济宁

  • 樊山政书卷八·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凤翔县周令禀批华州唐牧详批镇安县监生赵子璋等呈词批商州杨署牧禀批商州杨署牧批三原县禀批岐山县徐令禀批蓝田县冯令禀批华州唐牧禀批葭州俞牧禀批武功县高令禀批临潼县李令禀判回民童遇祥控词会臬

  • 第十四节 加富尔外交政策第三段·梁启超

    (意法密约)加富尔经巴黎会议以后,盛名忽轰全欧。而意大利本族中,若伦巴的、若卑尼士亚、若罗马、若尼布士、若达士加尼诸地人民,咸奔走以贺撒国之战捷,至合赠大炮百门,以为防卫撒奥交界亚历山德利亚炮台之用。加富尔既昌言奥

  • 大学之教也(1)·戴圣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不学操缦(3),不能安弦(4);不学博依⑤,不能安《诗》;不学杂服(6),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8),息焉游焉(9)。夫然,故安其学

  •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虚

    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立师范,试辄列前茅,既卒业,转上海月霞法师所

  •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仁岳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序宋霅溪沙门仁岳撰儒家流有终身之忧者。考妣远日之谓也。释氏子岂不然乎。彼所以思生我劬劳之亲。此所以怀度我慈悲之父。其德罔极其孝攸同。观夫叔世出家之徒。具沙门之形。禀释迦之姓。至佛涅槃

  • 莅蒙平政录·陈朝君

    在昔孟子以亚圣之才。当七雄之世。崇王抑霸。行仁讲义。尝以君子平其政为谆谆。余读书至此。未尝不叹士之生也。处为大儒。出为名臣。大则平其政于天下。小则平其政于一邑。斯上不负乎。朝廷。下不误乎百姓。而臣子之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王泰林

    方书。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已著录。本书为《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一。系本徐大椿《兰台轨范》通治方而著,并附以自制新方,均编以歌诀而成。全书约一万二千字。初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共载

  • 入楞伽心玄义·法藏

    全一卷。又作入楞伽经心玄义。唐代僧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乃注解入楞伽经之著作。分为十门,即: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