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二出 吴刎

【菊花新】〔净小外同上净〕当年战胜气何豪。霸业谁知一旦消。〔小外〕奔走到荒郊。不辨前途昏晓。

〔净〕王孙大夫。我被越兵追赶。直到此间。前日遣伯嚭去请行成。怎么这时候还不见他回报。〔小外〕主公差矣。伯嚭是天下第一等奸臣。他见越王不许行成。潜自逃遁去了。还想他来回报。〔净〕王孙大夫。旣是这等奸邪。怎么你平日不见说他一句。〔小外〕若王孙骆平日说他。也要认伍相国的钃镂剑了。怎得相随主公到今日。〔净〕前日西施娘娘敎我在此躱避。怎么这时候还不见来接我。〔小外〕主公又差矣。你道西施是那裏人。他是越国来的。焉知这几年不是来我家做反间的。〔净〕娘娘与我一心一意的人。难道他也如此。王孙大夫。我自出宫。昼夜奔走到阳山来。我今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肚又饥。口又渴。如何是好。〔作伏地拾生稻吃介〕此是何物。〔小外〕是生稻。〔净〕公孙圣所谓不得火食。走獐徨者此也。我杀公孙圣。投于此山。当时他不肯葬埋。欲留影响以报寡人。不知果有灵应否。〔小外〕主公。你试呼之。〔净作呼公孙圣内作应三呼三应介净仰天大呼介〕夫差夫差。平日这等不知善恶。不辨贤愚。岂得再返吴国。〔对内作礼介〕情愿世世敬事公孙先生。〔生末领众上〕谩说封侯称大将。谁知死战是书生。吴王吴王。你尙不知自尽。更待何时。〔净〕你二位就是范文二大夫么。吾闻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今吴国已破。轮该二位大夫了。〔生末〕大王不必多言。我等奉主公命。传上大王。吴有大罪六节。大王晓得否。〔净〕二位试与寡人言之。〔生末〕杀伍相国。大罪一也。诛公孙圣。大罪二也。信任伯嚭。大罪三也。北伐齐晋。大罪四也。吴越同音共界。侵而辱之。大罪五也。忘越杀阖闾之雠。反放归国。以贻后患。大罪六也。今天以吴赐越。敢不敬受。〔净〕寡人已闻命矣。

【榴花泣】千年基业。王气郁岧峣。平生志。在云霄。谁知倏忽便萧条。只见城池宫阙都作白烟消。闲花野草。看荒郊糜鹿游残照。走狗塘卷却旌旗。斗鸡陂折尽弓刀。

〔生末〕死者虽人所恶。今大王有六大罪而求生。岂不鄙哉。〔净〕寡人知之矣。不必多言。王孙大夫。〔小外应介净〕

【前腔】苏台不见。想起那多娇。同月夕。伴花朝。淸歌妙舞醉鲛绡。而今何处虚度可怜宵。游魂缥缈。洞房深何日还重到。浣花池碧草凄凄。采莲泾绿水滔滔。

〔生末〕臣闻世无万岁之君。生死一也。胡乃不知自决。必欲以小国之剑。加大王之颈乎。〔净〕诸君请少退。不劳催迫。〔净〕

【渔家灯】王孙大夫。若提起旧日根苗。不由人不泪雨空抛。伯嚭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夔龙。谁知你是蠹国鸱枭。自古道人年五十不为夭。我夫差今已六十余岁。鬓毛尽白。就死也勾了。看鬓毛。不似还年少。总在世也不多年了。〔看剑介〕偷瞧。镯镂在腰。■〈扌弃〉血溅团花战袍。

〔生末〕主公有命。请大王早早自裁。毋得留滞。〔净〕夫差也是个好汉。我就去了。王孙大夫。我生旣多惭。死亦有愧。我死后无知也罢了。倘若有知。何面目见太子幷伍相国公孙圣于地下。可将绣罗三尺。以掩吾目。不可忘了。〔小外〕是。〔生末〕王孙大夫。你是个忠臣。不比伯嚭。我主公必有重用。略请少退。休得留滞大王。〔净〕王孙大夫。你可善事新君。〔小外哭介〕臣闻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大王先行。小臣不久也就到了。〔众挽小外下净拔剑在手介〕

【前腔】今日裏拜辞江山。明日到地底游遨。掩双睛怕覩孤儿。笑独夫怎见羣寮。伯嚭这厮。我已自死。你难道独生。越国军士听着。〔众跪应介〕多拜上你家主公。伯嚭是个奸臣。速宜杀之。不可留用。〔众〕大王就杀他也迟了。〔净〕儿曹。你速向君王报。那奸佞决不宜饶。这场羞怕不得诸侯笑。大丈夫到头来休要恼。

【尾声】在世间空喧闹。你看怨气腾腾入九霄。堪笑夫差也只这遭。

〔投剑下内云〕主公有命。范文二大夫听着。吴王旣死。当高其坟陇。多其封树。以国君之礼葬于秦余杭山之下。卽可收兵回来。擒那奸臣伯嚭。不可迟滞。〔生末〕知道了。正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众下〕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二·彭定求
  赵师律·唐圭璋
  ◆吴处士景奎(药房樵唱)·顾嗣立
  第四十一回 新夫人归宁父母·陈端生
  卷二十·汤右曾
  卷525 ·佚名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徐志摩
  卷一百三十三·陈思
  卷二十九·陈思
  诚斋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十九·陈邦彦
  卷一百六十五·陈廷敬
  卷九·许及之
  卷九·温庭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周瑜领卒子上,诗云)幼习兵书苦用功,鏖兵赤壁显威风。曹刘岂是无雄将,只俺周郎名振大江东。某姓周名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也,辅佐江东孙仲谋麾下为将。方今汉世之末,曹操专权,逼的刘、关、张弟兄三人弃樊城而走江夏。后

  • 卷二·郭则沄

    国朝以忠厚开基。入关之始,为明庄烈帝发丧,祭葬悉从帝礼。复有诏,设置明陵员户,春秋致祭。顺治时,有倡开煤之议者,意以窥孝陵,江甯守林公恶而杀之。见蜀人李长祥集。而魏禧所述,则己亥海师至金陵,陵木为之一空

  • 卷九·沈德潜

    张佳胤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谥襄敏。少保诗时露警拔,陈卧子重其庄雅,称为李、王后劲。【乌蛮滩】乌蛮滩前石齿齿,盘涡转地惊涛起。险绝空传滟滪堆,估客帆樯愁欲死。万里江源异域来

  • 頥庵居士集原序·刘应时

    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舎此一法虽穷工极思直可欺不知者有识者一观百败并出矣四明刘良佐先生尽力于诗惟石湖范至能独深赏之每为客言客未必领也予曩时数逰四明独不识良佐近乃见其诗百篇卓然自得者何其多也如颇

  • ●卷十一·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一。   起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戊申,尽十一月二十七日壬午。   二十三日戊申宣抚司檄进兵刘延庆议入燕之策郭药师献谋捣虚取之。   是日萧干营於十里外以控我军由是逗留未得进宣司檄曰:大军至良乡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徐乾学

    宋纪九十【起重光恊洽正月尽昭阳作噩十二月凡三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六年春正月癸酉诏祠祭游幸毋用羔 丙戌以龙图直学士知杭州苏轼为吏部尚书 中丞苏辙言谨按自来河决必先因下流淤高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九月庚戌朔吏部<锍-釒>言赐环原有 恩纶屯膏似虚 明旨谨汇分诸臣去国之因以便 圣览仰祈 俞允一请建储为民官二员罗大统邹德泳因论阁臣为民官四员谈一民安希范刘元畛庞时雍因论东封为民官二员朱长春

  •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五月。壬子朔。上诣澄怀堂问慈禧端佑康颐照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记注  ○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吏部尚书徐桐等奏、库储物料不敷开放。钦工颜料。可否折价令工程处自行随工办理。又奏、该

  • 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十八日,奉圣汗谕旨,定祭堂子、神位典礼。汗谕曰:“前以国小,未谙典礼,祭堂子,神位,并不斋戒,不限次数,率行往祭。今蒙天眷,帝业克成,故仿古大典,始行祭天。伏思天者,上帝也。祭天祭神,亦无异也。祭天祭

  • 通志卷一百二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九晋刘 陶侃【兄子臻臻弟舆】温峤 郗鉴【子愔 愔子超愔弟昙 昙子恢 鉴叔父隆】顾荣 纪瞻 贺循【杨方】薛兼 刘隗【孙波隗伯父讷讷子畴】刁恊【子彛 彛子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五·阿桂

    壬午阿桂李侍尧毕沅奏言伏思陜甘二省乃三秦重地东连豫晋西达新疆北控边城南通楚蜀兼以崇山峻岭重复回绕四面则番族环居内地则民回错处习俗刚劲为自古用武之地仰防圣明烛照睿虑周详以陜甘二省近年以来各营官兵裁拨太多

  • 卷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魏文帝即位御史大夫王朗上疏劝育民省刑曰兵起巳来三十余年四海荡覆万国殄瘁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复有纲纪

  • 朱震劄子二通·崔子方

    朱震劄子二通故东川布衣崔子方当熈宁间宰相王安石用事不喜春秋之学正经三传不列学官是时颍隂处士常秩号知春秋尽讳其学追逐时好况不知者乎逮于元丰习已成俗莫敢议其非者而子方独抱遗经闭门研究着春秋经解本例例要三书

  • 卷十六·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六    元 敖继公 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注曰于五礼属吉礼继公谓此篇言大夫祭其祖之礼少牢馈食之礼【少诗照反食音嗣】注曰礼将祭祀必先择牲系于牢而刍之

  • 提要·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总闻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总闻二十卷宋王质撰质字景文兴国人博通经史善属文绍兴三十年进士官至枢宻院编修出通判荆南府改吉州皆不行此书取诗三百篇毎章説其大义复有闻

  • 卷一 前尘梦影·李叔同

    艺术谈(一)科学与艺术之关系英儒斯宾塞曰:"文学美术者,文明之花。"又曰:"理学者,手艺之侍女,美术之基础。"可见艺术发达之国,无不根据于科学之发达。科学不发达,艺术未有能发达者也。学科中如理科图画,最宜注重。发展新知识、新

  • 皇甫持正集·皇甫湜

    别集。唐代皇甫湜(字持正)作。此集“唐志作三卷。晁公武读书志作六卷,杂文三十八篇”(见《四库全书总目》)。后经五代兵乱,原本已佚。现存明毛晋刻本与影印宋刻本《皇甫持正文集》6卷,为宋人所重编,亦被《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