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栾城遗言

一卷。也称 《栾城先生遗言》。北宋末南宋初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南宋建立后移居婺州 (今浙江金华)。北宋大文学家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官至监丞。苏籀十余岁时即随祖父苏辙居于颍昌,前后九年,未曾离开身边。受苏辙教育及耳闻目睹其事颇多,后追记其言其事若干,以成此书,意欲留示子孙,因定书名为《遗言》。书中辩论文章流别、古今人是非得失等最为详晰,颇能窥见苏辙作文宗旨。其精言奥义,亦足以启发后学。书中暗寓尊其祖父苏辙而稍抑苏轼之意,当不是苏辙本心。又谓吕惠卿和王安石的矛盾起于 《字说》与《三经新义》,提法虽新,但与史实颇不相合。书中又谓苏辙母梦见蛟龙伸臂而生苏辙,引孔子生时二龙附征在之房为此;又杂载苏辙崇宁五年(1106)梦见王安石等事,颇失诞妄。但书中所记多为苏籀亲承祖训,耳濡目染,颇为可信。对后人研究苏辙及其家史颇有帮助,足资参证。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作 《栾城遗言》,《百川学海》、宛委山堂 《说郛》、《续金华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栾城先生遗言》。

《栾城遗言》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公门果报录·宋楚望
  栾城遗言·苏籀
  邃汉斋谜话·佚名
  鸡肋·赵崇绚
  耕禄稿·胡锜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书目答问·张之洞
  金声巧联·冯梦龙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
  石刻铺叙·曾宏父
  御制千字诏·洪秀全
  耄余杂识·陆树声
  嵩阳石刻集记·叶封
  德育鉴·梁启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朱敦复·唐圭璋

      敦复字无悔,洛阳人。希真兄。   双雁儿   尚志服事跛神仙。   辛勤了、万千般。   一朝身死入黄泉。   至诚地、哭皇天。   旁人苦苦叩玄言。   不免得、告诸贤。   禁法蝎儿不曾传。   吃畜生

  • 第四本·杨景贤

    玉宇澄空卷绛绡 紫云声里奏咸韶 认将北斗回金柄 魔利天中走一遭 第十三出妖猪幻惑 (猪八戒上,云)自离天门到下方,只身惟恨少糟糠。神通若使些儿个,三界神祗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搭琅

  • “拿回去吧,劳驾,先生”·徐志摩

    啊,果然有今天,就不算如愿,她这“我求你”也就够可怜!“我求你”,她信上说,“我的朋友,给我一个快电,单说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宽。”叫她心宽!扯来她忘不了的还是我——我,虽则她的傲气

  • 卷十一·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十一(明)袁华 撰○律诗(七言)题吴景谅草堂疏後太息神州巳陆沉归营别墅掷朝簪闲居自得安仁趣乐志仍存长统心架竹依垣开鹤庆凿池引水置鱼罧谁云海内无知己周鲁高风重可寻送洪宰相使还高丽回望三

  •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五言古诗十一朱熹川上见月归示同行者川上偶携手皓月起林端一舒临流望元露已先漙归掩荒园扉更怯裳衣单清夜可晤言独处谁为欢月夜述懐皓月出林表照此秋牀单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高梧滴露鸣散

  • 丘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卒年九十六。其诗大抵为五言,多写田园风物。原有集,已失传。 题农庐舍 丘为 东风何时至? 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 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 耒

  • 卷三·李斗

    ◎新城北录上便益门在新城东北,创于嘉靖丙辰。以倭变,用副使何城、举人杨守诚之议,都御史陈儒、御史吴百朋、崔楝、知府吴桂芳、石茂华,先后任其事。城外护城河本名市河,知府吴秀所浚,初引官河水注其中,历久内河高于官河,仍于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正德十年九月甲申朔改整饬陈睢兵备河南按察司佥事马应祥抚民管屯○升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张嵿为左布政使○丙戌升山西按察使王启为江西右布政使○丁亥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景陵○戊子复除服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正德五年秋七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樊凯代行礼○遣神乐观乐舞生赍香帛令所在有司祭历代帝王陵寝○升云南左布政使俞深为南京太仆寺卿昆阳州知州陈阳为广西按察司佥事○兵科左给事中张王□赞等劾奏肃州参将苏泰等

  • 胜莲社约·虞淳熙

    西湖,南宋放生池也。丰碑屹立道上。第飞泳亭废耳,亭以飞泳名,将取山光悦鸟,濠游鱼乐。然异熟果成樊笼镝釜中,几许能全,即不幸复投网罟,犹冀重赎更生,便令折翮困鳞,随放随灭,托文漪而如蜕,不愈糜烂沸汤地狱乎!昔有胎生之类,梦乞免胎

  • 渚宫旧事卷一·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周代上鬻熊为周文王师成王即位封其孙熊绎于楚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枝江是】后六世熊渠立封长子康为句亶王治江陵康死国絶熊渠之后数世至文王熊赀始大遂都郢今江陵北郢城纪城是也后九世昭王避敌迁鄀恵王

  • 第六章 制心·佚名

    制心(控制心念)卜锡范《戒淫论》说:“未见女色时贵在有定力,初见时贵在有慧力,心念冲动时贵在有忍力。平日里存心诚正,天天说善言、做善事、观善类,这就是定力。能够勘破欲火是魔障,欲事是空花,干犯是祸根,就是慧力。能

  • 第24章·老子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1);自视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3)。物或恶之(4),故有道者不处(5)。【题解】本章大意与二十二章大致相同,宣扬以退为进、所谓“曲全”

  •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八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答吕舍人(居仁)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

  • 卷第一·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一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毗婆尸佛 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佛剎利种。姓拘

  • 花溪集·沈梦麟

    元代诗文别集。3卷。沈梦麟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花溪在湖州府城东南70里,一名花城,沈梦麟一生大半时间隐居于此,所以就以它来作为诗文集的名字。主要版本有《枕碧楼丛书》本。卷首有明弘治六

  • 漕运通志·杨宏

    明杨宏撰。十卷。作者在旧《漕运志》基础上,采摭群书,聘请学者谢纯,考证古今沿革,而成是书,包括漕渠、漕职、漕卒、漕船、漕仓、漕数以及漕例略、漕议略、漕文略。记明代漕运事较详。

  • 易学启蒙通释·胡方平

    南宋胡方平撰。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阐释朱熹《易学启蒙》之旨,多引朱熹门人及后学之说为释,是研读《启蒙》的可取参考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方平之学,出于董梦程;梦程之学,出于黄幹;幹,朱子婿也。故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