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耕禄稿

诏曰民以食为天食不可缺则民不可惰尧敬授禹粒乂盘庚曰力穑乃有秋此古者驱民之农使着本而食其力我国家躬籍以供祀典制地以行仁政诏寛减赋租勉率亦云至矣比年以来叹愁转徙壮者不縁南亩而无常心岂斧斤夺其时欤繇役分其力欤厚敛以困之欤朕知无逸艰难亦惟责躬惧徳弗类方春时和土膏脉起民事不可缓尔郡国循行阡陌宜究民恫以劝农为急若有蟊贼痒而稼者锄之尔父老率子弟孝悌陈敷菑覃播载于胥斯田既顺既宣则自今以始岁其有秋民无阻饥乃朕之意

《耕禄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闺律·佚名
  香莲品藻·佚名
  谈美人·佚名
  台湾文献丛刊提要·佚名
  金楼子·萧绎
  竹云题跋·王澍
  玉壶野史·文莹
  东茶颂·草衣意恂
  翰林志·李肇
  荔枝谱·蔡襄
  见闻杂记·李乐
  古今伪书考·姚际恒
  素履子·张弧
  梁谿漫志·费衮
  王祯农书·王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居竹轩诗集卷三·成廷珪

    (元)成廷珪 撰○律诗七言寄湖州乌雅太守时有福建叅政之除万里中原路未开谁倾银汉洗氛埃诸公多向江南老逺使频从海上来九月溪寒鸥梦熟三山秋暝鹤书回莫挥白髪新亭泪且醉乌程下若杯次韵答冯仁伯闭门风雨过重九却忆同登江

  • 卷六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区大相【四十八首】大相字用孺高明人万厯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厯赞善中允有海目先生集【静志居诗话海目持律既严铸词必链其五言近体上自初唐四杰下至大厯十子无所不仿

  • ○九王轶事十则·许指严

    清初宫庭瞀乱,贻讥千古,史臣因而深讳,不敢施一直笔者,惟睿亲王多尔衮尸其咎也。多尔衮为清太宗母弟,行居九,世称九王,或曰,贵时人称九千岁是也。太宗既崩,福临尚幼,遗命以皇母弟摄政,仿周成负扆故事。然某君秘记,则言太宗深恶多尔

  • 一三九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将各省解到《初学集》等书及板片销毁折·佚名

    一三九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将各省解到《初学集》等书及板片销毁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查从前奉旨,谕令各省将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等书,解京销毁。前经臣等将解到各书,奏交内务府烧毁

  •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

  • 附录一(原附)·查继佐

    北征纪略使臣碧血●北征纪略张煌言余自乙酉倡大义于甬东,距己亥十有五载矣!其间栖山蹈海,艰险备尝;俱无论。犹忆丁亥岁,持节监定西侯军西征,遭飓风覆舟,陷敌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嗣后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仪,而师徒单弱,迄鲜成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九器服略【四】冠服【臣】等谨案周礼内司服掌王后及外内命妇之服其别有褘衣揄翟鞠衣展衣缘衣素沙追师掌王后之首服其别有副编次追衡笄历代以来损益不同盖礼时为大毋取沿袭也国朝定制皇太后

  • 卷一百八十九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九下 朱批张广泗奏摺 雍正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贵州廵抚【臣】张广泗谨 奏为恭恳 圣恩拣发人员以资委用事窃照黔省现在州县内除 已於苗

  •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吕思勉

    凡事总免不了有反动的。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所在了。当民国四年八月间,总统府顾问美人古德诺氏,忽然著论,论君主与共和的利弊,登载在北京报纸上。

  • 卷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周易兼义下经夬第五存旧周易下经夬第五王弼注【古本足利本】谨按足利写本三通二通上下经彖象文言耳无系辞等一通有系辞等而逸夬至未济云夬考异古本注【彖

  • 卷十九·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九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小宛大夫所以刺幽王也 是诗之序虽不明言所刺之事然首章有念昔先人之语四章有无忝尔所生之语此幽王不能亲睦父子兄弟之间有无罪而见诬者故大夫作诗以刺之下

  • 外物第二十六·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外物不可必。 〔疏〕域心执固,谓必然也。夫人间事物,参差万绪,惟安大顺,则所在虚通。若其逆物执情,必遭祸害。 〔释文〕外物王云:夫忘怀于我者,固无对于天下,然后外物

  • 答日僧荻原虚问(四则)·太虚

    问一:中国佛教现状如何?  问二:儒佛关系如何?  问三:庐山高僧何在?  问四:大林何宗及师信何宗?答一:新陈代谢复兴中。  答二:明月清风过太空。  答三:云自去来山不动。  答四:又看天地辟鸿蒙。(见正信四卷十四期)

  •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太虚

    一 诸法众缘生 甲 名义 乙 不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丙 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1 诸法众缘生故毕竟空 2 诸法毕竟空故众缘生 3 诸法即缘生空即空缘生二 诸法唯识现 甲&nbs

  • 焚薪卷第二(婺州张明刊)·师会

    可堂 师会 录薪二该摄下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乃至云先举即一之三也。议曰昔人有言曰文章最忌随人后文章且尔况吾道也哉昔在仙潭予以该摄大旨语复而复固执易简之说而拒予曰只此一义与吾老不同可乎予笑曰汝试思

  • 卷第三·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国忌提纲(报恩) 大慧杲禅师。徽宗皇帝大祥。上堂。拈香罢。乃就座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从上诸圣。莫不皆从无

  • 卷六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潭州云盖山志元圆净禅师(石霜诸嗣) 因僧问石霜。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霜曰堂中事作么生。僧无对。经半年方始下一转语。曰无人接得渠。霜曰道即太煞道。祇道得

  • 嗣子之死·程小青

    我先来介绍一下本案中的一个角儿。那人姓韩名承祖,是一个旧式商人,年纪已有五十五以外。他身上穿一件细夏布长衫,白纱袜,黑缎鞋,非常整洁朴素。他一手执一柄折扇,一手执一块白纱巾。面上灰白中带青,一双棕色眼珠满现着惊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