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百家姓考略

随机推荐

  • 二家宫词巻上·毛晋

    明 毛晋 编宋徽宗春朝小雨乍新晴祥霭匀收洞宇明严警不闻人一语海棠枝上晓莺声涂舟辉映霁霞明四啓严闻晓漏清初御广寒人意肃九宫遥听警鞭声【寒一作庭】御沟春水緑溅溅曲沼廻波四接连环碧下临方鉴浄游鱼跳跃浪痕圆白

  • 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 范平 文立 陈邵 虞喜 刘兆 氾毓 徐苗 崔游 范隆 杜夷 董景道 续咸 徐邈 孔衍 范宣 韦謏 范弘之 王欢·房玄龄

    昔周德既衰,诸侯力政,礼经废缺,雅颂陵夷。夫子将圣多能,固天攸纵,叹凤鸟之不至,伤麟出之非时,于是乃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修《春秋》,载籍逸而复存,风雅变而还正。其后卜商、卫赐、田、吴、孙、孟之俦,或亲禀微言,或传

  •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四·柯劭忞

      ○百官三   御史台,从一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至元五年,定御史台合行条划:一,弹劾中书省、枢密院、制国用使司等内外百官奸非,刷磨诸司案牍,并监察祭祀及出使之事。一,中书省、枢密院、制国用使司,凡有奏禀公

  • 卷三十七·唐·蒋一葵

    【昭宗晔】 〔人戏上尊号曰避贤招难存三奉五皇帝。盖帝尝曰:“朕东西所至,祸难随之,愿避贤者路。”三,谓三主,帝后及柳、杨昭仪。五,谓朱全忠、王行瑜、李克用、李茂贞、韩建。〕 昭宗虽运钟艰险,智量

  • 周法尚传·魏徵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 祖父周灵起,梁国直阁将军、义陽太守、庐桂二州刺史。 父亲周炅,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周法尚小时就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 十八岁,任陈国始兴王的中兵参军,不久授为伏波将军。 其父死后,他监

  • 卷二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刑考【十二】详谳【平反】【臣】等谨按国家钦恤祥刑明辟慎罚列圣相承用中以治凡狱讼奏牍罔不反覆推勘再四研求期协於中以成信谳犹虑内外执法者因仍旧习固执成心或以刻意为逢迎或以市

  • 第五章 24·辜鸿铭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辜讲孔子说:“夸夸其谈、装腔作势、故弄玄虚,这些都是我的一个朋友(即左丘明,相传为《左传》的作者)不屑一顾的事情,我对这样的事情也感觉

  • 子张篇第十九·钱穆

    (一)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犹授命,见危授命见《宪问》篇。见得思义见《季氏》篇。祭思敬丧思哀之义,见《八佾》篇。此章子张之言,亦平日所闻于孔子。已矣语辞,谓士能如此为可也。本篇皆记门弟

  • 卷六十八·道世

    △业因灾第七十八(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夫涉其流者,则澄爱河而清五浊;失其宗者,则震邪山而起三障。静言兹理,岂虚也哉!是知善由信发,恶由邪开。所以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一念之善,能除累劫之殃。是故善须雕琢自勉,可有心师之训

  • 见闻录·智旭

    古吴沙门智旭随笔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七殿。上帝命暂主之。每隔数日。则入冥理事。但正坐简阅文簿。不劳签判。而随彼前人行业。罪福异趣。每见有自上刀山剑树者。辄使左右救之。愈救愈上。竟莫能挽也

  • 日灾祈安道场说法·太虚

    迩来世界各国,疫疠、刀兵、水火等种种灾祸,无处不有。自欧洲大战以来,天怒人怨,举世惶惶,几乎无日不在恐怖之中。吾中国连岁干戈,匪盗蜂起,饥馑、瘟疫等为祸尤烈,自救不暇,遑言救人!惟日本国富民殷,似觉安乐,不意此次亦遭地震海啸

  • 执象而求·李叔同

    1.佛法大意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先略说佛法大意。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

  • 十地经论 第三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三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已显说分。次说挍量胜分。云何挍量胜。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挍量胜有三种。一愿胜。二修行胜。三果利益胜。何者愿胜。所谓十大愿经曰。菩

  • 俱舍论疏 第四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四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二论曰今应思择至决定俱生。此品大文第二。有二十七颂明俱生法。文中有二。一问。二答。此即问也问何故作此论耶。正理论云。何缘思择诸法俱生。为破邪宗显正理故。谓

  • 梅溪集·王十朋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 (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 (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出知绍兴府。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

  • 穆参军集·穆修

    又称《河南穆公集》。诗文别集。北宋人穆修(979—1032)撰。三卷。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人。后居蔡州(今河南上蔡)。大中祥符进士。曾师事陈搏,传其《易》学,又长于《春秋》之学。曾任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

  • 谭嗣同全集·谭嗣同

    诗文别集。本书所辑,凡谭氏生前已编专集、自定稿本,一般保持原来面目,按撰成或发表时间为序;凡未经辑集的书简或散见于书刊的论文、讲义等,则另行专辑。计有《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石

  • 道门语要·黄元吉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