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文学史纲要

古代文学史著。鲁迅著。系作者1926年在福建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生前未正式出版。逝世后被编入《鲁迅全集》。作者在该校任教一学期即离去,故此稿仅成10篇,即《自文字至文章》、《书与诗》、《老庄》、《屈原及宋玉》、《李斯》、《汉宫之楚声》、《贾谊与晁错》、《藩国之文述》、《武帝时文术之盛》、《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书中贯穿着对封建思想的批判精神,对古代作家在历史上的贡献予以高度的评价。如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一文,在论及司马迁时,针对班彪所谓“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的观点,认为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戳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简短几句话,阐述了司马迁的身世、思想与《史记》艺术成就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书中类似的精彩之处颇多,堪称文学史研究著作的典范作品。

《汉文学史纲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文原·宋濂
  东原录·龚鼎臣
  农政全书[四库本]·徐光启
  仇池笔记·苏轼
  清秘藏·张应文
  苑洛志乐·韩邦奇
  猫苑·黄汉
  白马湖之冬·夏丏尊
  郡斋读书志·晁公武
  研北杂志·陆友
  敬简堂学治杂录·戴杰
  陈旉农书·陈旉
  立斋闲录·宋端仪
  泰西水法·熊三拔
  莅蒙平政录·陈朝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著雍敦牂(戊午),凡三年。   孝哀皇帝建平二年(丙辰、前五年)   春,正月,有星孛于牽牛。   丁、傅宗族驕奢,皆嫉傅喜之恭儉。又,傅太后欲求稱尊號,與成帝母齊尊;喜與孔光、師丹共執以為不可。上重違大

  • 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蔡东藩

      却说童贯由蔡京保荐,任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阴图西夏。京复嘱令王厚,招诱夏卓罗右厢监军仁多保忠,令他内附。厚奉命招致,颇已说动保忠,奈保忠部下,无人肯从,只好迁延过去。京再四促厚,厚据实报闻,哪知京反责

  • 客座赘语卷一·顾起元

    经义兼古注疏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初设科举,条格诏内开第一场,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易,程、朱氏注;书,蔡氏传,诗,朱氏传,俱兼用古注疏;春秋、左氏、公羊、谷梁,张洽传;礼记专用古注疏。四书义一道,限三百字以上。至十七

  • 史记言传·张廷玉

    史记言,字司直,当涂人。崇祯年间中举,由长沙知县升陕州知州。陕西为农民起义发源之地,陕州为攻击目标。记言用自己的财产招募士兵,聘请少室僧人来训练。崇祯八年(1635)十一月,义军进攻陕州,记言进行抵抗,斩数十人,生擒二十余人

  • ●岭海焚余卷下·澹归

    仁和金堡道隐父着●奏明会推本末疏为同官摘语有征,微臣信心无媿;谨据实奏明,恳赐谴斥以戒多言事。臣接阅邸报,见户科右给事中张孝起一本「为疆事日棘,国是愈淆等事」,奉圣旨,内有「自认把持,所指何事」二语;此臣之事也。孝起即

  • 卷第五·黄绾

      典籍所载,乃天地万物之理,及圣贤君子言行,恶可不讲求?但要知古人远取诸物,则必近取诸身,理义人心所同,彼特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必于吾心独知之地实致其力,必求仁,必求道,必求德,不使一毫不尽,则此心之理,建诸天地,考诸三王,徵诸庶

  • 经礼补逸卷三·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吉礼祭先帝礼祭法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帝喾能序星辰以着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众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黄帝正名

  • 第41章·老子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1)。弗笑,不足以为道(2)。是以建言有之曰(3):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4)。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5),质真若渝,大白若辱(6)。大方无隅,大

  • 凡例·梁寅

    凡例 诗演义之作本以申朱子集传之义非敢违异间有他说可取必先用传义而他说附之其後 诗传於每篇之後各揭篇名云篇凡几章章凡几句盖因其旧今於各篇之首先揭篇名旧序是者用之其非者皆以诗传大意为篇之小序 诗中鸟兽草木

  • 兜调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国中有一婆罗门名曰兜调。有子名曰谷。兜调为人急弊常喜骂詈身死还自为其家作狗子。名曰骡。其子谷者爱是狗子为著金锁。床卧常以氍氀、毾?。食以金盘美食。谷出至市。佛过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地主品第二十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王波斯匿告诸群臣曰。汝等催严羽宝之车。吾欲往诣世尊所。礼拜问讯。是时。左右受王教令。寻严驾羽宝之车。即白王曰。严驾

  • 观音慈林集卷下·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唐(附五代)释昙藏昙藏法师。俗姓杨氏。弘农华阴人。家世望门。清心自远。年十五。占者谓为寿短。二亲哀之。即为姻媾。既本非情。虑有推逼。遂逃亡山泽。惟念谁度。行之外野。少非游践

  • 祖庭事苑卷第二·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雪窦瀑泉多闻楞严经云。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记诸善言论语.序云。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西乾正作乾。西乾即天竺国五印土。或云西天。西乾皆译

  • 凤仙谱·赵学敏

    中国第一部凤仙专著。著者赵学敏,清代药物学家。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今杭州)人。长期对药物进行采集、调查、栽培、研究,在其成名著作《本草拾遗》中,补充辑录了《本草纲目》未收药物716种。《凤仙谱》约成书于1787~1813

  • 元城语录解·马永卿

    《元城语录》三卷,宋马永卿编。永卿字大年,扬州人,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知其尝登大观三年进士。据所作《懒真子》,知尝官江都丞、浙川令、夏县令。又称尝官关中,则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刘安世与苏轼同北归,大观中寄居永城

  • 庄子集释·郭庆藩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

  • 沈阳日记·宣若海

    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二年(1645)朝鲜国王子李 、李淏入质于清沈阳馆所期间,其侍讲院宰臣、讲官所记的日录,誊录为正、副本各一部。记日常生活细事,并随从清太宗皇太极征战松山、杏山及多尔衮破山海关进北京城等役中见

  • 鞞婆沙论·佚名

    凡十四卷。尸陀槃尼撰。苻秦僧伽跋澄译。又称阿毗昙毗婆沙、鞞婆沙阿毗昙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鞞婆沙,梵语vibha^s!a^(毗婆沙),意为广说、广释。本书内容系广释说一切有部之法相。说阿毗昙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