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博物志

十卷。南宋李石撰。(旧题晋人李石,误)。生卒年不详。李石字知己,号方舟,资阳 (今四川资阳)人,南宋文学家。李石好学,善著文,有气节,少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以荐官太学博士,历成都转运判官。著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续博物志》为晋张华《博物志》之续书。其编纂体例写法均与《博物志》同,小异之处是张华书首地理,此书首天象。其余不分门目,依次仿效华说,一事续一事,而较之华说加详。但所用材料,皆采用旧文,未作刊改,无多新意。另为防止附会舛误,此书辑录了许多宋人的旧闻、轶事、琐语,以备参考。版本有明弘治衢州贺志同刻本、汪士汉刊本、《四库全书》本、《古今逸史》本、《格致丛书》本、《稗海》本、《秘书二十一种》本、《子书百家》本、《唐宋丛书》本、《致书二十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续博物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泊宅编·方勺
  永嘉桔录·韩彦直
  戒庵老人漫笔·李诩
  善俗要义·王结
  学治说赘·汪辉祖
  碧云騢·梅尧臣
  鲁迅日记·鲁迅
  秋灯琐忆·蒋坦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牧民政要·佚名
  野庙碑·陆龟蒙
  弈律·王思任
  匋雅·陈浏
  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贞观公私画史·裴孝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阮阅

      ●卷五·仁爱门  《孟子》七篇论君与民者居半,其余欲得君,盖以安民也。观杜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宿花石戍》云:“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rdqu

  • 第十卷·佚名

    咏 古   章碣常题焚书坑云:“竹帛烟销帝业虚,昔年曾是祖龙居。坑灰未冷江东乱,刘项从来不读书。”人以为绝唱。(此则出《唐摭言》卷十,《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六引)   舒州祖山因芟薙萝蔓,于壁间得诗刻,乃杜牧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四·焦竑

      南京國子監(祭酒 司業 監丞 助教 典籍)   ◆祭酒   朝議大夫南京國子監祭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定陳公敬宗傳(黃佐)   朝列大夫南京國子監祭酒羅公璟墓志□(李東陽)   朝議大夫南京國子祭酒劉公震墓碑(吳寬)  

  • 内篇 因习第十八·刘知几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而求剑也。   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

  •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蔡东藩

      却说王韶受木征降,仍将木征解京,朝右称为奇捷,相率庆贺。丑态如绘。先是景思立战死,羌势复炽,朝议欲仍弃熙河,神宗亦为之旰食,屡下诏戒韶持重。韶竟轻师西进,卒俘木征。那时神宗喜出望外,御殿受俘,特别加恩,命木征为营州团

  • ◎方域二·徐天麟

    ○论形势沛公初入关,或说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羽号曰雍王,王关中,即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关,毋内诸侯军。(高纪。)高帝六年,田肯贺上曰,甚善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万历五年六月丁巳朔先是万历四年倭贼连艘突犯韭山浪冈渔山等洋逼近定海道参督兵截剿斩级七十三名颗至是按臣勘实参闻命赏原任浙江巡抚谢鹏举银币原任海道副使刘翾原任宁波知府周良宾等赏各有差○戊午大内工完太监李龙

  • 卷九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九宋 赵汝愚 编刑赏门恤刑上真宗乞除非法之刑   钱 易臣窃闻圣人之为政也太上以仁其次以智仁智不行上下无信是以刑之设也盖国家不得已而用之约礼从轻察罪肆赦圣人实有悯伤之心焉是

  • 墨子後語下·孙诒让

    墨子緒聞第四

  • 第七章 抑女有害于立国传种,宜解禁变法,升同男子,乃合公理而益人种·梁启超

      夫男子既以私属私有女子之故,虽嫁而富贵,亦等幽囚,严禁出入、游观,更禁交接、宴会,推其法意皆为防氵㸒。男女既不得接见,则偶一见之,属目必甚,氵㸒念必兴。以中国礼教遏氵㸒之严,清议之重,而中人以下,遇有剧场、道路每见妇

  • 卷一百三十四·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嘉礼七朝礼宋史礼志常朝之仪唐以宣政为前殿谓之正衙即古之内朝也以紫宸为便殿谓之入閤即古之燕朝也外又有含元殿含元非正至大朝防不御正衙则日见羣臣百官皆在谓之常?

  • 卷五·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五安溪李钟伦撰地官司徒第二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乡

  • 唯识之净土·太虚

    ──十五年春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讲──一、一切法中之识法  将以唯识明净土,且先略说唯识义:欲知唯识义,应了一切法。一切法者,有为、无为摄尽,其义繁广,玆但简谈:有为者、有生灭作用义,无为者,无生灭作用义。有为法:一、假

  • 释重颂·知礼

    宋天竺寺沙门遵式述第二重颂。是隋炀大业中智者灭后笈多所译。方入大部。故疏阙释。灵感传天人语南山云。什师八地菩萨。译法华阙观音重颂。既涉冥报。信有此文。今扶上二番问答。随文略释固难尽理。讲者但令不失上文

  • 卷第二·契嵩

    镡津文集卷第二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辅教编中广原教叙曰。余昔以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为原教。急欲解当世儒者之訾佛。若吾圣人为教之大本。虽概见而未暇尽言。欲待别为书广之。原教传之七年。会丹丘长吉遗书。劝余

  • 卫公兵法辑本·汪宗沂

    三卷,清汪宗沂辑。一题《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李靖所著兵书除《李卫公问对》,馀已散失。然《通典》中所引李靖兵学言论甚多。汪宗沂从中辑出,分为三卷。上卷题为“将务兵谋”;中卷题为“部伍营阵”;下卷题为“攻守战具”

  • 近光集·周伯琦

    元诗别集。3卷;卷末又附有《扈从诗》1卷。周伯琦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善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全名为《周翰林近光集》。卷首有虞集序,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自序。自序中

  • 阿毗昙八犍度论·佚名

    凡三十卷。印度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于建元十九年(383)。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乃阿毗达磨发智论之异译本。犍度,意译为聚,积聚之义。以其篇章共有八聚,故称八犍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