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得一录

余治撰,《得一录》是一部总汇慈善章程的善书, 在晚清民初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余治,江苏无锡县人,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别号寄云山人。过世后,其门人私谥其孝惠先生。早年入学应科举试,27岁时补金匮县学。后五应乡试不售,中年后,遂绝意仕进,“专以挽回风俗,救正人心为汲汲”。仆于江浙之地,游走于官绅与乡民之间,一意行善,广施善举。“奔走劝募,如拯溺救焚,不遗余力。”成为当时江南最具声名的善人之一,“大江南北无贤愚疏戚目之曰`余善人'”。余治在行善的过程中,将平日自己施行或所见著有成效、足资仿办的善举章程,汇编成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编成《得一录》一书。然在刊刻过程中,“剞劂过半,旋罹劫火”,半途而废。同治六年(1867年),余治前往上海,欲再谋付梓,并重为补辑,后在友人吴宗瑛、粤商蔡桂培等人的帮助下,终竟心愿,于同治八年,刻成全书,凡十六卷。《得一录》之名,取自《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之句,其意乃是得一善事则拳拳然奉持之而不失善道,编者的寓意应是希望人人都能奉持善道,珍惜每一个从事善举的机会。该书收录的主要是各类善堂善会的章程,同时也包括一些乡规族约、家训格言、官府有关善举的文书以及教化论说。虽然余治一直对教化深为在意,但该书与一般的主要以宣传教化为宗旨的善书明显不同,其重心主要不在教化,而在求有实效。“是编所集,事事可以仿行,溥为实惠,固非空言无补可同日而语者。”(《跋》)即希望通过提供具体“切于时病,平实易行”(《许其光序》,的章程,让世人仿效而收实效。堪称晚清新型的“善举章程类善书”的代表作。

《得一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佩觿·郭忠恕
  南窗漫记引·王夫之
  石墨镌华·赵崡
  班马字类·娄机
  智囊·冯梦龙
  天禄阁外史·黄宪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东坡志林·苏轼
  读书训·祁承㸁
  停琴馀牍·罗迪楚
  金石林时地考·赵均
  东原录·龚鼎臣
  章安杂说·赵之谦
  中国学术之趋势·李宗吾
  农说·马一龙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四·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四      宋 许纶 撰五言絶句 西户诗 勲业镜成斑光隂箭能疾明时贳此翁不须绳系日 月娥留照 长圆宜有缺久晕讶无风留此一轮满须知万古同 松隂溅瀑 松风翳漫漫涧水声潺潺中有无尘公飞鸣

  • 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脱脱

        ◎奸臣二   ○蔡京 赵良嗣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改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一·焦竑

      工部二(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工部右侍郎藺芳傳   工部左侍郎陳壽傳   裴侍郎璉哀辭敘(王直)   通議大夫工部右侍郎寅菴羅公簡墓碑(王英)   工部右侍郎曹弘傳   工部右侍郎贈書王公永和

  • 目录·黄瑜

    双槐岁钞叙 (刘节)双槐岁钞序 (黄衷)双槐岁钞序 (黄瑜)修省直言第一卷圣瑞火德讲经兴感御制逸诗醉学士诗歌春王正月辩宋元通鉴何左丞赏罚风林壬课嘉瓜祥异文华堂肄业尊孔卫盂贵妃礼制礼仪尚左禁水火葬宋复元仇朝云

  • 卷十四·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四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一 汉臣 徐璆 马日磾 陈登 太史慈 许劭 徐庶【石韬孟建】 谨案徐璆传阙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人南

  • 孟昶传·欧阳修

    孟昶,是孟知祥第三子。知祥任两川节度使时,昶为行军司马。知祥称帝,任昶为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祥病,任昶为监国。知祥死,秘不发丧,王处回连夜到赵季良处相对哭泣,季良严肃地说:“现在藩镇掌握重兵,专门等待形势变

  • 王玺传·张廷玉

    王玺是太原左卫指挥同知。成化初年,他被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备黄河七座别墅。巡抚李侃向朝廷推荐他。阿鲁出侵犯延绥,王玺奉命充任游击将军赴援,与敌寇战于孤山堡,击败之。敌寇再次入侵,王玺战于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

  • 仪智传·张廷玉

    仪智,字居真,高密人。洪武末年,被推举为耆儒,授予高密县训导,后升为莘县教谕。再升为高邮州知州,督课农业,兴办学校,吏民爱戴他。永乐元年(1403),他升为宝庆知府。当地人很骠悍,唯独害怕仪智,互相告诫说不敢碰他。后被召回任右通

  • 卷二十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五明 黄训 编礼部【仪制上】总论礼乐之道【丘濬】臣按宋儒朱熹上疏于其君谓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

  • 卷第四十三·佚名

    宗室三封拜三皇伯宗谔加恩制郊祀门下。朕载禋紫坛。先见清庙。举柴扬燎。以格上帝之歆。归祚受厘。以孚同姓之爱。越敷丕号。申诏大廷。皇伯、具官宗谔。庄重醇深。简温直亮。传谋彝鼎。奉栒邑之雕戈。视秩衮衣。赐韩

  • 自警编卷九·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拾遗类议论反覆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二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糓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然荆公知行于一邑则可不知行于天下不可

  • 卷六·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六宋 真德秀 撰仁书仲虺之诰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此称汤之辞伊尹曰民罔常懐懐于有仁此告太甲之辞六经言仁始于此虞书所谓好生之德安民则惠即仁也而未有仁之名至是而

  • 卷二十六·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六宋 高闶 撰成公三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此晋命也与六年侵宋同凡受大国之命而轻用其师者皆书侵以讥之盖晋人执郑伯郑人置君围许戾狠不道于是为甚故再侵之而晋人则终不出夫郑策者也

  • 降胎品第三·马鸣

    处兜术宫时,以天眼普观。睹众生苦恼,追忆往古誓。本愿安众生,累劫劳求佛。生生遭艰难,不厌种德本。第一上祠祀,从发意以来。以金遍布施,惠施手成德。从初种种施,闻者衣毛竖。头目身手足,妻子所爱重。严驾名象马,宝车垂真珠。若

  • 八大人觉经略解·智旭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今初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即为佛之弟子。既为佛子。即应恒修此八种觉。言常于昼夜者。明其功无间断。言至心者。明其亲切真诚。言

  • 叙·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叙住金陵栖霞寺古闽嗣祖沙门大依撰吾宗自大智以下。典模大备。诚所云三代礼乐也。洎南宋后。稍凌夷衰微矣。有明二百余年。岌岌於广陵散熹庙间。诸老先后。高建旗鼓於江东南。嗣而两宗门下。莫不家发丰城之

  • 漆园指通卷之二·净挺

    云溪俍亭道人净挺 着槜李珥信居士钱 江阅骈拇绝圣弃知因任自然无怀葛天由来者远。通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至)非天下之至正也。侈于德则害德侈于性则毁性侈者非其分也少者不欲其不足多者不欲其有余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三门人明铎录住江陵福昌山龙兴禅寺康熙己酉春师在柏子受请拈疏示众云此是江陵邑侯唐护法缙绅静庵高护法幻幻居士黄护法先从文字中早露出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拈华微笑之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