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佩觿

辨正文字的字书。宋郭忠恕撰。以可解决疑难,像觿可以解结,故取《诗·卫风·芄兰》“童子佩觿”一语作为书名。凡三卷。上卷论述文字的变化,分析文字形体讹变、读音复杂、传写差误的情况和原因,分为“造字”、“四声”、“传写”三部分。中、下两卷着重辨证字画近似的字,将字形、字音相似而易于混淆的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平声自相对”、“平声、上声相对”、“平声、去声相对”、“平声,入声相对”、“上声自相对”、“上声、去声相对”、“上声、入声相对”、“去声自相对”、“去声、入声相对”以及“入声自相对”等十部分,一般将两字成对排列,并注明其音义之别,间有将三字或四字排列在一起者。卷末附与《玉篇》、《切韵》音义相异字十五个,又附辨正舛误字一百一十九个,不知何人所加。所析甚详,辨别音义颇精,对辨析文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泽存堂本、道光间高承勳编刻续知不足斋丛书本、长洲蒋氏铁华馆本、重刊泽存堂五种本等版本传世,以据铁华馆本影印的丛书集成本较便翻阅。

《佩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宜斋野乘·吴枋
  罗氏字辈·佚名
  金璧故事·佚名
  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葛士浚
  家塾教学法·唐彪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瞿镛
  文学小言·王国维
  印学管见·冯承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毛文锡茶谱·毛文锡
  古今事通·佚名
  蚕经·黄省曾
  法书考·盛熙明
  弈律·王思任
  蒋子万机论·蒋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分春馆集外诗·朱庸斋

    落花 壬午晓日千红下玉台,半随流水半尘埃。消沈六代江山梦,寂寞三春锦绣堆。香国光阴曾一瞬,情天空色悟将来。杜郎未老才华尽,总为芳时带恨回。杂诗七首钿车何日出东门,停伫阴晴总断魂。坠絮飘花春渐老,闻声对影梦难温。加

  • 第五回 随驾大臣·德龄

    我时常在想:如果朝廷上没有了这些外貌似乎很端庄严肃的大臣之后,国家的一切政事,会不会就此停顿;或者只是象一头马丢掉了它的长尾巴一般的绝不发生影响,因为我瞧他们除掉在太后跟前端端整整地站着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情

  • 学史卷十·邵宝

    (明)邵寳 撰○亥【凡三十章】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魏志陈矫传】日格子曰法闻杀人者死未闻杀牛者死抑为其祷欤则僭之至也曾是可以为孝乎免死而置之法可也魏法何如魏之法非先王之法也舍魏而从

  • 卷六 邻交志上三·黄遵宪

    华 夏日本明正帝正保三年丙戌,时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既三年矣。我大清龙兴东土,声威所播,先及呖谷,莫不震砻。又当德国氏执政权,方欲以文治致太平,故二百余载彼此安和,海波无警。是年八月,郑芝龙奉明唐王聿键意,赠书暨方物,乞

  • 亦黑迷失传·宋濂

    亦黑迷失,畏吾儿人。至元二年(1265),入宫为宿卫。九年,奉世祖命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十一年,与该国使臣携珍宝奉表来朝拜,世祖嘉奖亦黑迷失,赐金虎符。十二年,再出使八罗孛国,与该国国师携名药来献,世祖赏赐甚厚。十四年,授兵部侍

  • 卷二十二·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二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传制仪国初大祀天地前三日誓戒百官及遣官摄祭皆御殿传制具仪如左誓戒仪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

  • 卷二十三 休格将略·李有棠

    景宗保甯五年春正月甲子,特哩衮耶律休格代党项,破之,以俘获之数来上。休格,字逊甯。祖实噜,隋国王,父乌苏,南院额尔奇木。休格少有公辅器。初从北府宰相萧斡讨乌尔古、室韦二叛部。应历末,为特哩衮。乾亨元年夏六月甲子,宋太宗

  • 卷一百八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三 朱批刘於义奏摺 雍正二年五月初九日山西学政【臣】刘於义谨 奏窃【臣】自本年正月考取遗才二月送文生入场三月初一日即往考代州

  • 卷三十五 职官七·龙文彬

    ◎通政司(元有四方献言详定司。其置通政院,职掌不同。 )洪武三年三月,置察言司,以王文卿、原本为司令,掌受四方章奏。寻罢。(《大政记》。 )十年七月甲申,置通政司,设通政使正三品,左右通政正四品,左右参议正五品。以曾秉正为

  • 卷六九·邱濬

    ▲设学校以立教(中) 《礼记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半页>宫。 陈澔曰:“辟,明也;雍,和也。君则尊明雍和,于此学中习道艺,使天下之人皆明达谐和也。<半页>之

  • 卷四·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桓公二经【丙子】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杜无传焚大田也咸丘鲁地高平钜野县南有咸亭讥尽物故书○焚扶云反】○夏谷伯绥来朝【○绥须唯反】邓侯吾离来朝【杜不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解頭陀品下之餘   復次.   廣說空閑法 及與乞食法 餘十頭陀德 皆亦應廣說。   十二頭陀法上來已廣解二事.餘十頭陀功德亦應如是知.何以故.是二則爲開十   

  • 卷第七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至妙意华门城。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顶礼

  •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佚名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十种早期天师道法箓。即元命赤箓、青甲箓、赤甲箓、武甲箓、文甲箓、圣真神箓、黄图中纲箓、兼

  • 异闻记·陈寔

    古代志怪小说集。旧题东汉陈寔撰。原书久佚,也不见于史志著录。晋人葛洪《抱朴子·对俗》最早引用,并明言是引自陈仲弓(寔)《异闻记》。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2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中疑此书非陈寔

  • 三千里江山·杨朔

    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印刷再版二十多次。小说通过对一支中国铁路工人志愿援朝大队在护桥、运输等战斗中英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即爱国主

  • 大乘十法经·佚名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即《大宝积经》第九大乘十法会异译

  •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牧云通门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记室智时、侍者超慧同对。西干,震旦,宗本投机颂终病游游刃目终,序品,法华后颂,四依法颂,病游游刃终,自叙,病游初草.病游后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