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抗战时期,郑振铎先生为保存民族文献,曾竭尽全力收购古籍善本,尤重小说、戏曲和有精美版画的稀见书籍。他每得一佳本,随作题记,叙述得书经过和对该书的评论。《劫中得书记》收录题记89则,《劫中得书续记》收录60则。

《劫中得书记》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梓人遗制·薛景石
  鸳鸯牒·程羽文
  群居解颐·佚名
  法帖释文·刘次庄
  周易像象述·吴桂森
  唐摭言·王定保
  蜀锦谱·费著
  六字课斋卑议·宋恕
  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
  拾遗录·胡爌
  箴友言·赵青藜
  东斋记事·范镇
  江村销夏录·高士奇
  昼帘绪论·胡太初
  平平言·方大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侍郎伯颜(子中集)·顾嗣立

    伯颜,字子中,西域人。其祖父宦江西,因家进贤。五举至正乡荐,辟东湖书院山长,改建昌路教授。壬辰兵起,行省以便宜授赣州路知事,升经历。参政全普庵撒里守赣,辟为都事。戊戌,伪汉陈友谅遣将来攻,伯颜出募兵应援。会城陷,间道奔闽,右

  • 卷十·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十 (元)周权 撰 ○七言絶句 客至 闲携雪瀑煮春茶多病无钱送酒家怪底今朝来好客青灯开彻夜来花 题松 桑树鸡鸣坎吠蛙午烟隔水几人家青松将谓专霜雪春到山中亦有花 扫径 剥啄无人昼掩门庭花春

  • 列传第六十七 四夷·房玄龄

    ○东夷夫余国 马韩 辰韩 肃慎氏 倭人 裨离等十国 ○西戎吐谷浑 焉耆国 龟兹国 大宛国 康居国 大秦国 ○南蛮林邑 扶南 ○北狄 匈奴 夫恢恢乾德,万类之所资始;荡荡坤仪,九区之所均载。考羲轩于往统,肇承天而理

  • 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脱脱

        ◎文苑一   ○宋白 梁周翰 朱昂 赵邻几 郑起 和岘冯吉   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橅,可以豫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

  • 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十九·赵尔巽

      希福子帅颜保曾孙嵩寿 范文程子承勋、承斌、孙时绎、时捷、时绶、时纪、曾孙宜恒、四世孙建中 宁完我 鲍承先   希福,赫舍里氏。世居都英额,再迁哈达。太祖既灭哈达,希福从其兄硕色率所部来归。居有顷,以希福兼通满

  • 卷五十·谷应泰

      ○大礼议武宗正德十六年夏四月,帝即位。帝兴献王子,宪宗纯皇帝孙也。宪宗生十皇子,长孝宗敬皇帝,次兴献王。弘治七年甲寅,兴献王之国安陆州。正德二年秋八月,帝生于兴邸。时黄河清,庆云   见,轸翼分。已而献王薨,帝受敕

  • 第八十三回 赵汝愚定策立新皇 韩侂胄弄权逐良相·蔡东藩

      却说韩侂胄入重华宫,见了寿皇,请过了安,寿皇问及宰臣出都事,侂胄奏对道:“昨日皇上传旨,命宰执出殿门,并非令他出都,臣不妨奉命传召,宣押入城。”寿皇称善。侂胄遂往浙江亭,召回留正等人。次日,光宗召罗点入对,点奏请道:“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二·佚名

    嘉靖二年正月癸卯朔 上谒 奉先殿 奉慈殿 昭圣皇太后 兴国太后 武宗皇帝几筵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兵部尚书彭泽以科道官交章劾其沮塞言路上乞休得旨卿所论关系国体非有沮塞言路之意其安心供

  • 卷二十六·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十六    宋 王当 撰昭公四 周单穆公【旗】 周穆公名旗王卿士也十八年景王铸大钱穆公曰不可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於

  • 商纪·张居正

    商,是地名,以其始封于此,遂以为有天下之号。成汤原文成汤,黄帝之后也,姓子氏。初帝喾次妃简狄,见玄鸟堕卵而吞之,遂生契。契事唐虞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二 三岔口上的抉择·溥仪

    北府里的人虽然有共同的兴奋,却没有共同的想法。金梁后来在他补写的《遇变日记》里说:“盖自段、张到京后,皆空言示好,实无办法。众为所欺,以为恢复即在目前,于是事实未见,而意见已生。有主张原订条件一字不能动者,有主必还

  • 秦攻韩之管·佚名

    【提要】 国家之间互相利用、陷害,完全是非道德的。当时秦国无疑是战国的祸水,所以谁都想把这个祸水引向外国,自己一定不敢沾染上。 【原文】 秦攻韩之管,魏王发兵救之。昭忌曰:“夫秦强国也,而韩、魏壤梁。不出攻则已,若出

  • 第三讲·孙中山

    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中国到今日已经失去了这个宝贝。为什么中国失去了这个宝贝呢?我在今天所讲的大意,就是把中国为什么失去了民族主义的原故来推求,并且研究我们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否真正失

  • 僖公·僖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杞伯姬来朝其子。夏,公孙兹如牟。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郑伯逃归不盟。楚人灭弦,弦子奔黄。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冬,晋人执

  •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开题·太虚

      一、佛法大纲,未讲经文前,先讲佛法大纲,以明此经在佛法中之地位。佛法的大纲,一、从层级而分,即教理行果之四法,从教明了教中理论,精进加行起修,实证果位;所谓由教诠理,修行证果。再总合起来,只有教理与行果,即是教法证法。二

  •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解释分中有二初结前生后。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二正明解释。释文中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辨相。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 列名中。初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二者对治邪

  • 清微仙谱·陈采

    清微仙谱,元朝清微派道士陈采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至元癸巳年(1293)作者自序,内称:道教清微派「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与老君,又再一传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四派。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又复合为

  • 典故纪闻·余继登

    笔记。明余继登著。十八卷。是书选录明开国至隆庆历朝故实,意在提供历史经验。按冯琦序谓作者的初衷为“取法于远,不如近也”,故“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见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