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侍郎伯颜(子中集)

伯颜,字子中,西域人。其祖父宦江西,因家进贤。五举至正乡荐,辟东湖书院山长,改建昌路教授。壬辰兵起,行省以便宜授赣州路知事,升经历。参政全普庵撒里守赣,辟为都事。戊戌,伪汉陈友谅遣将来攻,伯颜出募兵应援。会城陷,间道奔闽,右丞章完表为行省员外郎,佐闽帅陈友定复建昌,因浮海抵大都献捷,进兵部侍郎。持节之广西发兵,时明师已定闽广矣。坠马折足,为将军廖永忠所得,不屈,义而释之。乃变姓名,遁迹江湖间且二十年。往来居进贤之北山,创竹室三间以居。洪武十二年,诏搜遗逸,布政使沈本立以伯颜名应,使者将至,饮药死。子中有学行,喜谈兵,元亡后,妻子没入掖庭。语及往事,涕泗潸然下。出以鸩自随曰:此所以志也。殁之先一夕,具牲醴祭其先与昔时共事死节之士,作《七哀》诗。读者悲之。 

过乌山铺 

挽余廷心 

过故居 

十华观 

春日绝句 

北山 

过豫章 

七哀诗七首 

○过乌山铺 

溪流霜后浅,野烧晓来明。古路无人迹,空山有驿名。衾寒知夜永,柝响觉风生。苦被浮名误,栖栖复此行。 

○挽余廷心 

义重身先死,城存力已穷。百年深雨露,一士独英雄。甲第声华旧,文章节概中。只今千种恨,遗庙夕阳红。 

○过故居 

白头归故里,荒草没柴门。乡旧仍相见,儿童且不存。忠清千古事,骨肉一家魂。痛哭松楸下,云愁白日昏。 

○十华观 

十载风尘忽白头,春来犹自强追游。香浮素碧云房静,日落青林石径幽。海内何人扶社稷,天涯有客卧林丘。此心只似长江水,终古悠悠向北流。 

○春日绝句 

几片残红点客衣,小溪流水鳜鱼肥。画桥尽日无人过,杨柳青青燕子飞。 

○北山 

平川杨柳翠依微,暖日游丝挂绿扉。啼鸟不知江国变,多情到处劝人归。 

○过豫章 

舣棹沧洲外,行行入故城。楼台空旧迹,门巷半新名。盛学谁从说,明身只自惊。惟看徐孺子,千古有余清。 

○七哀诗七首 

有客有客何累累,国破家亡无所归。荒村独树一茅屋,终夜泣血知者谁?燕云茫茫几万里,羽翮铩尽孤飞迟。呜呼我生兮乱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 

我祖我父金月精,高曾累世皆簪缨。岁维丁卯兮吾以生,于赫当代何休明。读书愿继祖父声,头白今日俱无成。我思永诀非沽名,生死逆顺由中情,神之听之和且平。呜呼祖考兮俯鬷假,笾豆失荐兮我之责。 

我母我母何不辰,腹我鞠我徒辛勤。母兮淑善宜寿考,儿不良兮负母身。殽维新兮酒既醇,我母式享无悲辛。呜呼母兮母兮无远适,相会黄泉在今夕。 

我师我师心休休,教我育我靡不周。四举滥叨感师德,十年苟活贻师羞。酒既陈兮师戾止,一觞我奠涕泗流。呜呼我师兮毋我恶,舍生取义未迟暮。 

我友我友,全公海公,爱我爱我兮人谁与同?惟公高节兮寰宇其空,百战一死兮伟哉英雄。呜呼我公兮斯酒斯酌,我魂我魂兮惟公是托。 

我子我子兮娇且痴,去住存殁兮予莫女知。女既死兮骨当朽,女苟活兮终来归。呜呼女长兮毋我议,父不慈兮时不利。鸩兮鸩兮置女已十年,女不违兮女心斯坚。用女今日兮人谁我冤,一觞进女兮神魂妥然。呜呼鸩兮果不我误,骨速朽兮肉速腐。 

猜你喜欢
  王琪·唐圭璋
  ◆卞司掾思义(宜之集)·顾嗣立
  卷七私情杂体·冯梦龙
  第三十二出 买药·陆采
  第十八出 诊祟·汤显祖
  卷一·陈肇兴
  ●叙碧山新稿·王九思
  卷二·寒灰集·朱祖谋
  卷93 ·佚名
  卷十·王安石
  唐音巻十四·杨士弘
  卷四百八十五·陈廷敬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日涉园集巻一·李彭
  提要·赵汝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五出 寇间·汤显祖

    【包子令】〔老旦、外扮贼兵巡哨上〕大王原是小喽罗,喽罗。娘娘原是小 旗婆,旗婆。立下个草朝忒快活,亏心又去抢山河。〔合〕转巡罗,山前山后一 声锣。兄弟,大

  • 初集卷二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五首【甲子四】秋日玉泉山金乌晃絮云珠露湿兰坂籁爽拂轻舆凌晨发上苑观禾兼玩山玉泉喜不远秀色若相接髻螺青宛宛清音【斋名】朝膳罢庭对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八·焦竑

      太醫院(尚書掌院事 院使 院判 御醫 吏目 正科 附)   ◆尚書掌院事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掌太醫院事謚恭僖許公紳墓志銘(張文憲)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掌太醫院事謚恭僖許公紳墓志銘(張文憲)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弘治十四年十二月乙巳朔 上视牲于南郊○丙午沈王幼学自以年老有疾请凡遇祭祀社稷山川暂令本府长史摄行祀事礼部议不可请如宁府例令王庶长子西杨王铨钲代行礼从之 升四川按察司佥事王敕为河南按察司副使仍提调学校 巡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万历三年三月庚子朔孝肃皇后忌辰遣襄城伯李应臣致祭 裕陵○署广积库事太监焦科题办硝三百万斤黄百五十万斤工部言焰硝十年一派每派二百万斤今已派过一百万斤其未派者尚缩一年未及期也惟内府各边不时请给系干军机相应

  • 卷之七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七        宋 苏辙 撰秦始皇本纪第七秦始皇帝者秦庄防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姫悦而取之生始皇以昭王四十八年正月旦生于邯郸因名政年十三庄防王卒政代立为秦王是时秦地已并巴

  • 附录·佚名

    澎湖考略中法兵事本末甲申战事记请缨日记(节录)后海疆(四首)曲江秋(马江秋感)秋霁(基隆秋感)澎湖考略(佚名)澎湖屿,在福建泉州府东南海中;山形平衍,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考「泉州府志」:自府城东,由海舟行三里可至。又有东、西

  • 卷三百·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仁宗皇佑四年刘敞论天久不雨疏曰臣伏以古今之通义主逸而臣劳陛下亲听万机日昃不倦与羣臣等勤矣今又闻以天久不雨之故

  • 卷二百八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巡幸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廵守以大习之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7日○丁卯,〈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仁宗元年。是月初一日仁宗薨,初六日丙寅,明宗卽位。〉領議政尹仁鏡、左議政柳灌問安于三殿。〈大殿、大王大妃殿、大妃殿也。新遭大喪,故問安。〉大王大妃答曰:「未亡人薄德薄福,再

  • 卷五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十二宋 陳祥道 撰玉太宰祀五帝贊玉幣爵之事【玉幣所以禮神玉與幣各如其方之色】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贊玉几玉爵大朝覲會同贊玉幣玉獻玉几玉爵【玉獻獻國珍異亦執玉

  • 卷十六·陆九渊

  • 明雩篇第四五·王充

    【题解】“雩”(yú鱼)是我国古代专门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王充在本篇阐明了自己对雩祭的观点。前一部分驳斥天人感应论,后一部分说明人君举行雩祭是对人民的关怀。他明确指出,“旸(晴)久自雨,雨久自旸”,水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十卷·宗赜慈觉

    劝檀信在家菩萨先当事佛。务极严谨。永断荤酒。坚守斋法。於诸欲染誓不拟犯。亲近知识发明己见。随其悟入如理修行。若初心之士。未能顿除荤酒。且食早素。一月之间已能减半。久习淳熟自能永断长斋。及欲障厚者。先且

  • 集韵·丁度

    韵书名。宋丁度、李淑等奉敕编撰。十卷。二百零六韵。体例仿《广韵》,但韵目名称和次第稍有变动。参考当时读音更订反切。收字五万三千五百的二十五(包括古体、或体、俗体等不同字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韵书。完稿于

  • 净明忠孝全书·黄元吉

    元代道教净明道的经典。该书前一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法弟子徐慧校正」,中四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派弟子徐慧校正」,末一卷则题「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庐陵徐慧校正」,由此可知其编纂当不止一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