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四古今体三十四首【丁巳六】夜雨【六月十七日】昨夜微零晓放晴山田趁润利兴耕幸逢时若即虞过【去声 恐雨过甚也】独盼捷来更缱情傍未於乾飞以阵【未刻阵雨自西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风类古乐府南风歌 虞 帝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风歌 【汉】高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
左良玉 高杰 祖宽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经死,良玉坐削职回卫。已,复官。总理马世龙令从游击曹文诏援玉田、丰润,连战洪桥、大堑山,直抵遵化。论恢复四
李霨孙廷铨杜立德冯溥王熙弟燕吴正治黄机 宋德宜子骏业伊桑阿子伊都立阿兰泰子富宁安徐元文弟秉义 李霨,字坦园,直隶高阳人,明大学士国缙子。少孤,劬学自厉。顺治三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进编修。十年,世祖亲试习
◎邦交七 △瑞典 那威 丹墨 和兰 日斯巴尼亚 比利时 义大利 瑞典即瑞丁,在欧罗巴西北境,与那威同一区。雍正十年始来华互市。道光二十七年春二月,与瑞典及那威国订通商约。时法、美诸国通商,俱仿英和约条款。
江阴以乙酉六月方知县至,下薙发之令;闰六月初一曰,诸生许用德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曰:头可断,发不可剃。下午,北门乡兵奋袂先起,拘知县于宾馆;四城内外,应者数万人,求发旧藏火药器械,典史陈明遇许之。随执守备陈瑞之,搜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宋襄公圗霸左传【僖公八年】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説苑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
陈与义字去非,祖籍在京兆,从其曾祖父陈希亮始,其家迁至洛阳,所以,陈与义是洛阳人。陈与义天资聪颖卓越,幼时即能写作文章,并小有名声,同辈皆钦佩他,不敢与他相比。陈与义于政和三年(1113)考中上舍甲科,被授与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
凡人吉凶,以行为主,以命为决。行者,己之质也;命者,天之制也〔二〕。在于己者,固可为也;在于天者,不可知也。巫觋祝请,亦其助也,然非德不行。巫史祝祈者,盖所以交鬼神而救细微尔,至于大命〔三〕,末如之何〔四〕。譬民人之请谒于吏矣
夫("夫"字原脫,據《通典》卷三補。)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數周,民數周爲國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萬民衆寡之數,乃分九職焉。九職旣分,則劬勞者可見,怠(《通典》作"勤")惰者可聞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日讲四书解义目録 四书类 卷一 大学 卷二 中庸【上】 卷三 中庸【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卷五 论语【上之二】 卷六 论语【上之三】 卷七 论语【上之四】 卷八 论语【下
蔡仲之命集传蔡国名【地理今释蔡国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县西南十里有故蔡城杜预云武王封叔度于汝南上蔡至平侯徙新蔡昭侯徙居九江下蔡也】仲字蔡叔之子也叔没周公以仲贤命诸成王复封之蔡此其诰命之辞也今文无古文有○案
第十三目辨异端之学。先秦诸子,惟道家庄老与儒家孔孟立言最相近。但庄老多本自然,孔孟则本人文。庄老非不言人文,孔孟亦非不言自然,但立言本源异,则推演所及亦必异。故后起儒学每视庄老道家为异端。佛教主出世,其为异端更显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音义之二 从第十一尽三十六凡二十六卷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西晋沙门竺法护译) 纯[泳-永+(外-?+?)](上常伦反或作淳贾逵注国语纯专也方言纯好也顾野王云美也孔注尚书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三已说佛十力。当说四无畏。云何为四。一正等觉无畏。如契经说我是诸法正等觉者。若有世间沙门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难。或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十七僧残法之余◎尔时佛在舍卫国,时世谷米勇贵,乞食难得。时有比丘尼入城乞食,空钵而还。时提舍难陀比丘尼,到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渐次到一贩卖人家默然而立。是堤舍比丘尼颜貌端政,贩卖人
名胜志。清郑元庆(1660—? )撰。五卷。元庆有《行水金鉴》已著录。是编乃为唐颜真卿《石柱记》所作之笺释,成书于康熙间,凡三万余字。前列《石柱记》原文,后为其考证辨误。凡山川、湖塘、溪泽、陵墓、宅院、古器之得名、
刘宋罽宾国沙门求那跋摩译,七言偈,种种劝诫,令修学正法